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市舶司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76
转发:0
评论:0
唐朝市舶司唐高宗显庆六年(661年),于广州创设市舶使,派专官充任,总管海路邦交外贸。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在广州城西设置“蕃坊”,供外国商人侨居,并设“蕃坊司”和蕃长进行管理。宋朝市舶司北宋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设广州市舶司。北宋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设杭州市舶司、明州市舶司(明州今宁波)。宋神宗熙宁时期设秀州澉浦市舶司(今浙江海盐)。北宋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设泉州市舶司、密州市舶司(密州今青岛)。北宋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设秀州华亭市舶司(今上海松江)。南宋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年)设江阴港市舶司、温州市舶司。南宋时代有8个市舶司,主要分布于东南沿岸,江阴、秀洲华亭、秀州澉浦、杭州、明州、温州、泉州、广州。泉州成为通商大港。管理范围宋代市舶司有如下几种职能:船舶出入口管理:给外国船舶发放入港许可证。设保甲制,由纲首、保长、里长组成,纲首给本国出洋船舶发放...

唐朝市舶司

唐高宗显庆六年(661年),于广州创设市舶使,派专官充任,总管海路邦交外贸 。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在广州城西设置“蕃坊”,供外国商人侨居,并设“蕃坊司”和蕃长进行管理。

宋朝市舶司

北宋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设广州市舶司。

北宋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设杭州市舶司、明州市舶司(明州今宁波)。

宋神宗熙宁时期设秀州澉浦市舶司(今浙江海盐)。

北宋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设泉州市舶司、密州市舶司(密州今青岛)。

北宋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设秀州华亭市舶司(今上海松江)。

南宋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年)设江阴港市舶司、温州市舶司。

南宋时代有8个市舶司,主要分布于东南沿岸,江阴、秀洲华亭、秀州澉浦、杭州、明州、温州、泉州、广州。泉州成为通商大港 。

管理范围

宋代市舶司有如下几种职能:

船舶出入口管理:

给外国船舶发放入港许可证。

设保甲制,由纲首、保长、里长组成,纲首给本国出洋船舶发放许可证,称为“公据”或“公凭”(大船发公据、小船发公凭),记载船载货物、人员组成及其身份地位等项目。

出入口货物管理:

派兵监守入港船舶,防止透漏逃税。即“编栏”

上船验货。即“阅实”

对入口货物抽取入口税。即“抽解”

为朝廷收购舶来品。即“博买”

海上禁防:

监管禁运地区(辽、金)

监管违货物输出(如金、银、铜、铁、盐等)。

货物

来自大食、嘉令、麻辣、新条、三佛齐等国:珍珠、象牙、犀牛角、脑子、乳香、沉香、煎香、珊瑚、琉璃、玛瑙、玳瑁、龟筒、栀子、香蔷薇水等。

来自真腊、三泊、缘洋、登留眉、西棚、罗槲、蒲甘:金颜香

来自渤泥:脑板

来自阇婆:药物

来自占城、目丽、木立千、宾达侬、胡麻、巴洞、新州:夹煎饼

来自佛罗安、朋丰、达罗啼、达磨:木香

来自波斯兰、麻逸、三屿、蒲里唤、白蒲迩:吉贝布、贝纱

来自高丽:人参、银、铜、水银、绫布。

元朝

元朝改称市舶提举司,有七处:广州、泉州、杭州、庆元(今宁波)、上海、澉浦(今海盐)、温州 。

明朝

洪武七年(1374年),明州、泉州、广州三市舶司同时关闭废弃。

永乐元年(1403年),复置太仓黄渡、宁波、准泉州、广州、交趾云南、五市舶司 ,准日本通贡宁波,琉球通贡泉州,但民间海禁事例并没有取消。

嘉靖二年(1523年),严申海禁,罢浙、闽二市舶司,只留广州市舶司,不久也废除。直到嘉靖三十九年﹐经淮扬巡抚唐顺之的请求﹐三司才得到恢复。四十四年﹐浙江一司以巡抚刘畿的请求﹐又罢。福建一司开而复废﹐至万历中始恢复。自此以后﹐终明之世﹐市舶司无大变动。

清初海关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准四口通商。

江海关:上海

浙海关:宁波

闽海关:福州、厦门

粤海关:广州,直属内务府。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南巡,在苏州亲眼目睹洋商船只络绎不绝,引起警觉,下旨除粤海关外,撤销所有其他海关。是为“一口通商”。

参考文献

李庆新:《明前期市舶宦官与朝贡贸易管理》

研究书目

桑原骘藏着,杨炼译:《唐宋贸易港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密州市舶司
沿革北宋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始置密州市舶司,不久即废。北宋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范锷等人向宋廷上书,再次要求在密州设立市舶司。其称:“广南、福建、淮浙贾人,航海贩物至京东、河北、河东等路,运载钱帛丝绵贸易,而象犀、乳香珍异之物,虽尝禁榷,未免欺隐。若板桥市舶法行,则海外诸物积于府库者必倍于杭、明二州,使商舶通行无冒禁罹刑之患,而上供之物免道路风水之虞。”。宋廷批准了密州范锷等人的建议,乃于密州板桥镇置密州板桥市舶司,板桥镇(北宋)从高密县析出,板桥镇改设胶西县。明太祖洪武年间,关闭废弃。关联项目市舶司参考
· 泉州市舶司
沿革宋朝时期,泉州是一个非常繁华的港口,一直到元朝灭宋之后还是非常繁华,当时的泉州有许多阿拉伯商人居住,甚至影响闽南语口头问候语。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随着蒙古军队来到中国,曾在泉州居住一段时间,并从这里乘船回国。他在他的游记里对泉州的繁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而天主教罗马教皇也曾派特使孟高维诺前往中国大都(今北京)觐见元成宗,也是从泉州登陆的。元朝时,泉州市舶司改名为泉州市舶提举司。至元十五年(1278年),泉州升为泉州路。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泉州路改为泉州府。洪武七年(1374年),明州、泉州、广州三市舶司同时关闭废弃。明永乐元年(1403年),复置太仓黄渡、宁波、泉州、广州、交趾云南、五市舶司,准日本通贡宁波,琉球通贡泉州,但民间海禁事例并没有取消。明成化八年(1472年),泉州市舶司迁至福州府整合管辖。明嘉靖二年(1523年),严申海禁,罢浙、闽二市舶司,只留广州市舶司...
· 宋真宗设市舶司
咸平二年(999)九月,宋真宗在杭州(今浙江杭州)、明州(今浙江宁波)设置市舶司,让外来客商经营得到方便。宋代国家相对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的发展,各种商品交换也活跃起来,对外贸易也随之发达。为了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咸平二年(999)九月,北宋政府在杭州和明州两个沿海港口设立市舶司。市舶司又称市舶使司、提举市舶司,其官员有市舶使、市舶判官等,初期由各知州或各路转运使兼职,最后因事务渐多而成为专职。掌管的主要事务有:收购海外舶来的货物,以资专卖或上缴;接待各国贡使,招徕外商,并对外商经营进行管理和监督;管理本国商船及海外贸易征税等等。后随着海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北宋政府不断在沿海口岸设置新的市舶司,到北宋末年已经增至6个。
· 市舶司最早是什么时候设立的?
市舶司是中国古代官署名,负责对外(海上)贸易之事。始于唐,盛于宋,至明末逐渐萎缩。市舶司是中国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於现在的海关。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唐玄宗开元间(713~741)﹐广州即设有市舶使﹐一般由宦官担任﹐是为市舶司前身。明清两朝反复“海禁”。明洪武三年(1370年)“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4年)撤销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撤销全部市舶司,设立江、浙、闽、粤四处海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南巡,在苏州亲眼目睹洋商船只络绎不绝,引起警觉,下旨除粤海关外,撤销所有其他海关。是为“一口通商”。负责对外(海上)贸易之事。唐时对外开放,外商来货贸易,广州等城市就成了重要通商口岸,国家在此设市舶司,或特派,或由所在节度使兼任。始于唐,盛于宋,至明末逐渐萎缩。清时设海关而废市舶司。其...
· 江阴市舶司,在哪里?古代的海关什么样
对于市舶司这个名词,相信大多数江阴人已经感到陌生了,虽然可以简单地将其比作现在的海关,但仍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很早就开始设关征税,周王朝时期就有“关和关市之征”的记载。唐王朝时期,开放的对外政策极大地发展了海外贸易。面对越来越多的海外商人,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被提上日程。唐高宗显庆六年(661),创设市舶使于广州,负责向前来贸易的船舶征收关税,代表宫廷采购一定数量的舶来品,管理商人向皇帝进贡的物品,对市舶贸易进行监督和管理。这便是市舶司的前身。到了宋代由于西夏阻隔了西北的丝绸之路,加上经济中心的南移,从宋朝开始,东南沿海的港口成为新的贸易中心。早在战国时期的楚考烈王十六年(前247年),楚国春申君黄歇改封于吴地,江阴属其封域。春申君在这里治理了25年,开挖黄田港,成为长江下游早期的贸易要津,南通苏浙、北达淮扬。隋唐时期,黄田港成为长江下游南北漕运和货运的的中心之一。江南富庶地区的粮食及其他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