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彼得大帝改革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78
转发:0
评论:0
背景彼得在1682年加冕为帝,和异母兄伊凡五世共掌国政。1696年伊凡五世过世,彼得亲政后,开始在俄国一系列的改革,以西欧国家为标竿进行改革,最初改革主要是为了支持在大北方战争的战事,但在战胜之后多数具有象征意义的改革改变整个国家国内建设以及行政体系。在大北方战争期间(1700年-1721年),也就是彼得在位数年后,俄罗斯帝国开始寻求同盟以对抗瑞典,来争夺波罗的海的控制权,这场战争的意义在于如果控制该地区,中欧以及东欧也就是囊中之物,大北方战争也是损失最惨重的战争之一,消耗了具有象征性的财经资源,也是彼得继承父祖辈行政系统后必须开始集中控制资源。在彼得大帝率领国情访问团(Великоепосольство)考察诸国政情时,他也顺便和欧洲强权进行外交谈判,以结合反瑞典以及奥斯曼帝国的势力,他周游西欧各国以求未来一步步的带领俄罗斯进入工业经济的体系。尽管俄罗斯拥有相当庞大的国土以及资源,但是大...

背景

彼得在1682年加冕为帝,和异母兄伊凡五世共掌国政。1696年伊凡五世过世,彼得亲政后,开始在俄国一系列的改革,以西欧国家为标竿进行改革,最初改革主要是为了支持在大北方战争的战事,但在战胜之后多数具有象征意义的改革改变整个国家国内建设以及行政体系。

在大北方战争期间(1700年-1721年),也就是彼得在位数年后,俄罗斯帝国开始寻求同盟以对抗瑞典,来争夺波罗的海的控制权,这场战争的意义在于如果控制该地区,中欧以及东欧也就是囊中之物,大北方战争也是损失最惨重的战争之一,消耗了具有象征性的财经资源,也是彼得继承父祖辈行政系统后必须开始集中控制资源。在彼得大帝率领国情访问团(Великое посольство)考察诸国政情时,他也顺便和欧洲强权进行外交谈判,以结合反瑞典以及奥斯曼帝国的势力,他周游西欧各国以求未来一步步的带领俄罗斯进入工业经济的体系。尽管俄罗斯拥有相当庞大的国土以及资源,但是大部分的工厂都有效率低落的弊病,以致于经济发展严重受阻。彼得坚信,他这些宏观的改革不只是在增加本身的权力,而是会增进政府的效能并加惠于民。

彼得改革其他的目标包含了减弱贵族(Boyars)的影响力,也就是削弱本土贵族的影响力:他们讲究大斯拉夫主义,和彼得推行的西化运动大相径庭。早在雷帝伊凡在位的时候贵族就被削减很多权力,也就是他们力量的核心贵族杜马(Boyar Duma)转为沙皇的咨询机构,仍然保有相当的政治实力;然而彼得认为这样还是不够,贵族依旧是西化以及改革的障碍,于是下令贵族必须纳税以及劳役,而这些税款包含了胡子税。

就像现代俄罗斯大部分的立法系统,彼得改革时编辑一系列的皇家命令以解释法令(俄语:указ,字面上的意思是“强制”),这套制度总共存在于1700年到1721年。

行革

在彼得统治期间,俄罗斯的行政体系相较于西欧国家显得落后许多。俄罗斯长期以来采行小组行政(uyezd),大都由城市或居住的周遭地区组成,这套系统显得资源无法均匀分配,而且笨拙得难以管理。1708年,彼得取消这个陈旧的制度,转而建立辖省制度(guberniyas),而省分如下:莫斯科辖省、圣彼得堡辖省、基辅辖省、斯摩棱斯克辖省、伊尔库茨克辖省、喀山辖省、亚述辖省、西伯利亚辖省。1713年,彼得谕令成立米斯巴赫(Landrats),该词从德语演变而来、意指“国会”,而每个辖省都有设立,各省总督一共有八到十二名不等的专业公务员协助施政。

1719年,执行管理委员会(Collegia)成立,彼得大帝再次重新划分行政区划。新的俄罗斯辖省制度仿效瑞典,其中较大或著是政治地位较为重要的地区得到较多的自治权,其他广阔的农村地区由国家直辖。

职级表

彼得大帝改革

职级表

忠诚被受质疑的精英以及反对改革的贵族在1722年的声浪达到颠峰,也就是职级表(俄语:Табель о рангах; Tabel" o rangakh)实行的该年,一份正式的阶级清单被用到俄罗斯的军事、政府以及皇家法院,职级表混合许多头衔与尊称的系统而建立,每个阶级都下分很多等级(I到XIV),以表示对沙皇的忠诚度的特殊等级,职级表主要用在军队组织,这也象征了彼得统治时期的现代化与革新。

职级表的建立可以说是彼得改革相当大胆的措施,这直接打击了贵族的权力,并且象征了俄罗斯社会的改变,从前比较高的等级是世袭传承,但职级表建立之后哪怕是个平常老百姓,也会因为辛勤的工作或高超的技艺而进入技术官僚的体系,新一代的技术官僚迅速的取代旧贵族的阶级,并再俄罗斯取得人民的支持,这一套制度一路沿用到1917年俄国革命的时候。

金融与贸易

彼得大帝改革

彼得大帝改革后使用的金币

为了应付大北方战争而需要前所未见的经济资源,如此巨大的财政赤字以及老旧的基础建设,意味着国家无法在战时紧迫的情况下筹出那么多,彼得的政府被经费的问题喘不过气,只好由国家垄断部分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例如:盐、酒、橡木以及焦油,彼得也开始从俄罗斯的文化习俗来征税,例如:沐浴、垂钓、养蜂以及蓄胡,并向纸制品课征印花税,然而在课征每个新税的时候都会出现漏洞可以钻营,可见这些方式是不够的。

解决的方法是新增一个广义的人头税,这个税目被用来取代向有耕地的家庭征收家庭税,从前几个农户被并成一个家庭征收家庭税,然而现在每个农民被征收74戈比(kopeks,货币单位)的税金,而且必须以现金给付,但这比取代前的税制更显得沉重,使得1680年到1724年之间国库的款项是以往的六倍之多,但“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1724年压在农民肩上的税捐负担比1680年的要重三倍”。彼得在贸易方面采行保护主义,设置沉重的进口贸易关税,让俄罗斯的产品在有利的状况下销售。

阶级结构

彼得的统治也使农奴丧失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志,他坚定的推行阶级分化的措施且坚信:“把农奴绑在这块(土地)单位上,就好比市民从事贸易或手工业一般,农民是必须束缚于这块土地之上。”彼得赋予地主相当广泛的新权利,包含农奴未经主允许不得擅自离开农地,另外彼得向工人阶级征收相当多的税目,使如此沉重的经济负担反而转移到工人阶级之上。

彼得也有少数的改革措施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例如他建立了农奴阶级(serfs),也就是国家农民(state peasants),比起其他国家的农奴,他们可以向国家纳税以拥有较多的权利,并且在大城市设立国家批准的手工业商店,这个灵感来自于当时的海权强国-荷兰,这些商店替军队提供工业制品,甚至在后世考据到当时的文献,彼得的顾问团曾建议他废除农奴,赋予农民有限自由(limited freedom)的权利,但彼得和此后的统治者担心农奴被解放后会动摇其专制统治。惟真正解放农奴、废除农奴制的时候是在两个世纪后的俄国革命,然而从后人的眼光看来彼得把农奴和奴隶之间的差别拉开,效果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毕竟农奴在没地主的同意下是没有自由的。

元老院

1711年2月22日彼得颁布政令成立国家新的单位-元老院(俄语:Правительствующий сенат),所有的成员都是沙皇彼得一世所任命,这十位成员大都是一开始就与他一起结盟的同路人,元老的进退都必须要皇帝的命令才能生效,元老院无法以任何方式中止运作,是个和帝祚相陪而不间断运作的国家单位,当然在俄国革命后也随着帝国一同赴灭。

以下是首任元老院的成员:

伊万木辛普希金(法官)

吉洪史卓辛夫(贵族)

普洛高理辛(王子)

米哈伊尔多尔戈鲁科夫(王子)

格里戈里普宁叶尼金夫

格里戈里叶理斯金(王子)

米哈伊尔萨米洛

叶斯理阿普金廷

涅兹理米勒廷斯金

大元老(Ober-secretary):阿尼希休金

执行管理委员会

1717年12月12日俄罗斯彼得一世建立了九个执行管理委员会(collegia),也就是俄罗斯的部会,用以取代过去行政处(Prikaz)的制度,每个委员会都设有政府首长一位,但是有时候副首长会有空缺的状况。

总共有以下的委员会:

外交事务执行管理委员会。

国家收入执行管理委员会(Kamer-kollegiia),或称作税捐执行管理委员会或岁入执行管理委员会。

司法执行管理委员会,或称作审判执行管理委员会。

预算执行管理委员会(Revizion-kollegiia),或称作调整执行管理委员会、审计执行管理委员会。

战争执行管理委员会

海军执行管理委员会

商务执行管理委员会

国家发展执行管理委员会

工业执行管理委员会

影响

彼得改革是在他继任沙皇的前几年,在莫斯科大公国时期的国家功能被局限在军事防御、征税以及执法,相较于彼得在位的时候立法的项目几乎无所不管了,他的影响层面几乎包含了生活的各个层面,改革的成功使俄罗斯取得大北方战争的胜利,收入以及生产力的提升提升了俄罗斯整个国家的战争机器,然而彼得更重要的影响是建立了一个“秩序良好的警察国家”,进一步的合法化和加强俄罗斯的专制统治,这一次的尝试是影响了之后苏联以及俄罗斯联邦的公共制度,例如莫斯科国立大学,他们统治的启发乃是源自于彼得的统治。

相关条目

彼得大帝

俄罗斯帝国

俄语

参考资料

Paul Bushkovitch.Peter the Great: the struggle for power, 1671-1725.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377–78 [9 January 2011]. ISBN 9780521805858. 

Cracraft, James. The Revolution of Peter the Grea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Raeff, Marc. Peter the Great Changes Russia, 2nd edition. Lexington: D.C. Heath and Company, 1972

Raeff, Marc. Problems in European Civilization: Peter the Great, Reformer or Revolutionary? Boston: D.C. Heath and Company, 1963.

Riasonovsky, Nicholas. A History of Russia, 8th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S. M. Soloviev History of Russia, v. XVI, ch. 3.

Sumner, B.H. Peter the Great and the Ottoman Empire. Hamden: Archon Books, 1965

Sumner, B.H. Peter the Great and the Emergence of Russia. London: English Universities Press, 1960

Vernadsky, George. Political & Diplomatic History of Russia.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彼得大帝
简介彼得一世,乃沙皇阿列克谢(Alexis)和娜塔莉·基里尔洛夫娜·纳雷什金娜的长子、阿列克谢的儿子中排名第六。共同沙皇1682年,彼得的异母兄奥费多尔三世逝世,身后无嗣。彼得的另一名异母兄伊凡五世虽然有更优先的继承权,然而伊凡有严重的身体和精神上的问题,故此波雅尔·杜马乃选举时年十岁的彼得为沙皇。同年四月,他的异母姐姐索菲亚·阿列克谢耶夫娜煽动射手卫队暴动,舅舅纳雷什金当着他的面被暴动士兵杀死。此次暴乱后,伊凡和彼得成为共同沙皇,以伊凡为长;索非亚担任摄政,实际上手掌大权。在朝会时,彼得和伊凡共同坐在王座前部,由彼得与臣民谈话;索非亚则隐于王座背后的座位。王座在彼得一侧后面有开口,通过这个开口索非亚与彼得,指导如何应对。1689年,因为战事失利,彼得开始图谋推翻索菲亚的统治。索非亚乃再次鼓动射手卫队抗命,但彼得在半夜逃往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并在彼处召集支持者。索菲亚最终被推翻并被迫软禁于
· 改革党
外部链接(拉脱维亚文)改革党官方网站
· 康熙与彼得大帝的治国差距
假如在青天白日里,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那该是何等壮观的一种景象?这种奇异的巧合并非臆想。十七世纪与十八世纪之交,犹如电光乍闪,中国和俄国的天空,几乎同时出现了两颗惊人相似的巨星。他们,就是震古烁今的康熙大帝与彼得大帝。他们都是大气磅礴的传奇君主,一个是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一个是锐意改革、狂飙突进的俄国沙皇。两位大帝不仅出生时代相同,在位时间相当,而且都具备非凡过人的雄才大略。他们呕心沥血,励精图治,在十七至十八世纪中把各自的国家带入鼎盛局面:康熙使中国一举摆脱明末清初大动荡后满目疮痍的局面,成为东方最强大的王朝;彼得使落后愚昧的俄罗斯一跃而起,成为令欧洲列强刮目相看的封建强国。然而,他们又是两艘巨大航船的舵手,在重要的历史关头驶向截然相反的方向:彼得使俄罗斯迅速走上近代化道路,雄踞欧亚,傲视全球;康熙最终没能跨越封建雷池半步,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很快滑向盛极而衰...
· 马略改革
背景按照古罗马传统,一旦有战争爆发,执政官就需要担负起从合格的公民中临时征集起一支军队的职责。而后,两名执政官中的一个,就需要率领这支主要由志愿者组成的军队开赴战场。直到前2世纪的最后几年,除了少数特别情况外,罗马大体上仍然在实行这种传统的兵农合一的公民兵制度,所有的士兵都必须符合下列严格条件:必须达到户口调查的第15等级或以上。至少拥有3,000塞斯特尔提乌斯的财产。能够自行购置所属兵种等级对应的武器装备。但是由于连年战争,特别是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汉尼拔在意大利的肆虐,导致占罗马兵源主体的自耕农们要么死于战火,要么因长期征战,无暇顾及自家田地,导致土地被兼并,再加上奴隶制的发展,小农们纷纷破产,变成无地者,公民兵制的基础遭到严重破坏。格拉古兄弟改革为了解决包括兵源匮乏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以挽救共和制,提比略和盖乌斯·格拉古兄弟在前134年和前123年分别当选保民官,并各自领导了一场改革,前者...
· 历法改革
历史上的改革历史上,大多数的历法改革都是为了与天文年(无论是太阳年或恒星年)同步,或在阴历或阴阳历上和朔望月同步。大多数对的改革都使它们更为准确,这在各种各样的阳历和阴阳历上都曾经发生过,例如儒略历改革成为格里历,也就是现行的西历或公历。历的根本问题是无理数不能完美的分割拼凑出整数(拟合完整的日组成月,或完整的日与月拟合为年)。实际的轨道机制并没有锁定地球的自转(一日)与公转(一年),也没有锁定月球绕地球的公转(一个月)。因此,任何企图将一个月分成几天,或是组成一年,都将会遇到一天的部分会被切割而留下部分成为分数或小数。同样的,任何企图将一年化分成几个月,也将会产生余数或部分不完整的月。这些剩余或不足的量会从一个周期累积到下一个周期,而使周期难以同步。一个典型的解决方法为强制性的同步,称为置闰。这是人为的协调一致,在残余的分数累积到一定的量之后,在循环的周期中添加整个的一天或一个月。另一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