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派
中观派(梵文:Madhyamika),亦称“中观宗”、“大乘空宗”,与瑜伽行派并称为印度大乘佛教的两大派别。约公元3世纪由龙树、提婆所创,主要论籍保存在中国汉、藏两种译文中。其中《中论》、《十二门论》、《百论》,简称“三论”,加上《大智度论》,称“四论”,是中国“三论宗”信奉的要典。其他如《十住毗婆沙》、《回诤论》、《劝发诸王要偈》、《百字论释》等也很有影响。
此派发挥般若经类思想,以“假有性空”为核心,提出“二谛”、“三是偈”以及“八不中道”和“实相涅槃”等说法。认为由世俗的名言概念所获得的认识,都属于戏论范围,被称为“俗谛”,以名言等因缘生法,本无自性的认识,称为真谛。承认有一种直觉性的“现观”,但没有描述,也无论证。从“俗谛”说,因缘所生法,一切皆有;从“真谛”看,这一切皆无自性,都“毕竟空”。但“世俗有”即是“毕竟空”,“毕竟空”即存在于“世俗有”中,“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中论·观四谛品》)。这种在理论上把性空和俗有统一起来,在认识上和方法上把名言同实相、俗谛同真谛统一起来,在宗教实践上,把世间和出世间、烦恼和涅槃统一起来,不着有、无二边的观点,叫做“中观”。
到瑜伽行学派盛行之后,又出现了佛护、清辨两家,坚持龙树、提婆之学,始自称“中观”学派。佛护有《中论注》,保存在藏文译本中;清辨亦有《中论注》,题名《般若灯论》(署作者为“分别明”),又有《中观心论》,有藏译本,汉译略作《掌珍论》。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承认因明在破、立上的作用,并加以运用;主要是坚持本宗的“二谛”说,反对瑜伽行学派的“三自性”说。其后,佛护一系有月称,坚持“无自性”说和只破不立的方法论,反对瑜伽行派“有心无境”的主张和清辨以因明立论的方法,名“随应破派”;清辨一系则称“自立量派”。月称的著作多为梵藏本,其代表作《入中论》,近由法尊从藏文译为汉文。中观学派的最后大家是寂天,继续以“无自性”说抨击“境无心有”的唯识家主张,其代表作《菩提行经》、《学处要集》(即汉译《大乘集菩萨学处论》,署名法称)和《诸经要集》(即汉译《大乘宝要义论》),汉、藏均有译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