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文
起源
《说文》解释:“骈,驾二马也,从马并声。”四六文名称源于唐末李商隐的著作《樊南四六甲乙集》,之后始得名。
《尚书》已有骈文的格式,《尚书·舜典》说:“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秦李斯所做之《谏逐客书》已具骈文特色。于景祥认为:“辞赋早于诗文骈化,所以中国诗文的骈化皆源于辞赋,尤其文章之骈化更为直接地导源于辞赋。”
发展
骈文文体生于秦汉,兴盛于魏晋和六朝时期,“朝廷发号施令的典重文字,更无不用骈文。”,没落于宋,复兴于清。
王勃《滕王阁序》是骈文经过东晋到初唐的发展后已经完全成熟之作。从文风来讲,《滕王阁序》壮丽宏博,高昂奋发,感慨而不伤怀,一改六朝此类文赋“辞丽气惨”的风格特点。唐代古文大家韩愈对骈文向有微词,不屑为之;对此文却推崇备至,称“壮其文辞”。
兴盛原因
骈文兴盛于南北朝,因当时儒学衰微,虚浮成风,文学作品倾向较重文辞修饰,而前代作品亦多用偶句。
君主贵族的提倡、文学观念的发展、纯文学观念和声律说,也促使骈文兴盛。
特点
骈文讲求对偶骈偶,文中间有散句,多用四字句或六字句(四六句法),讲求平仄相对和谐协调,多用典故,雕琢辞藻,词色工丽。
全篇文章均由对偶构成,除少数散句外,都可以分为上下联,字数、词性和结构几乎完全相同。行文流畅。
对偶句由四字或六字组成。初期以四字、六字为主,偶尔掺杂有五字、七字,例如“或立谈以邀鼎食,或白首而甘布衣”,也有八字、九字、十字,如“奏之方泽而地袛登,升之圆丘而天神降”“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行苏张之辩于娲燧之年,用彭韩之术于尧舜之朝”。齐梁以后四六格式定型化,所以也称四六文。
讲究声韵上的平仄。初期骈体文分韵骈文和无韵骈文,南北朝开始讲究韵律,唐后愈发严格。
用词注重藻饰和用典,后期用字生僻,内容虚幻,被认为华而不实。
骆鸿凯《文选学》中说:“骈文之成,先之以调整句度,是曰裁对;继之以铺张典故,是曰隶事;进之以渲染色泽,是曰敷藻;终之以协谐音律,是曰调声。”
优劣
优点
骈文具有整齐美,四六句式与对偶,都能使文章产生整齐的美感。骈文妍丽含蓄,辞藻华美,多用典故,使文章变得典雅精炼,委婉含蓄。骈文亦具声音美,协调平仄,增强语言的声音美。
缺点
骈文往往繁复冗赘,为求工整,同义词往往用得太多,为求典雅,有时又用典过多。这都使文章失诸重复冗赘。
骈文往往艰涩隐晦,所用典故,若其事甚繁,剪裁不易,不免晦涩难明,有时为了迁就四六句式,不惜割裂词语,以致内容未能明确表达。
骈文偏重形式,过分追求整齐与对偶,变得单调板滞,或过分拘泥平仄,妨碍内容表达。
名句
南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南北朝吴均《与宋元思书》:
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赋序》:
唐初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唐初王勃《滕王阁序》:
参见
文言文
散文
韵文
参考书目
于景祥:《中国骈文通史》
查
论
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