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
生平阿格农原名恰奇克斯(SamuelJosefCzaczkes)。生于波兰东加里西亚的小镇布察兹,后移居耶路撒冷。最早用意第绪语写作,后改用希伯来文。1907年─1913年在巴勒斯坦一带从事文学活动。所作长篇小说《出嫁》描写奥匈帝国加利西亚犹太人的生活。后去柏林、莱比锡等地从事写作兼做出版工作。作品大多表现欧洲犹太人的生活,如小说集《新婚的华盖》、《海洋深处》、《夜间来客》。后期写以色列人的生活,强调犹太民族传统,如《昨天和前天》等。获1966年诺贝尔文学奖。1970年2月,阿格农以82岁高龄辞世。荣誉作品被译成十多种文字。除了196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还曾经获得威希修奖金,两度获得比尔里克奖,两度获得以色列奖。作品长篇小说:《婚礼的华盖》《一个简单的故事》《语古南伊和译伊》《订婚记》中篇小说:《愿把斜坡变平原》《大海深处》作品在中国的出版《一个简单的故事》,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生平
阿格农 原名 恰奇克斯 (Samuel Josef Czaczkes)。生于波兰东加里西亚的小镇布察兹,后移居耶路撒冷。最早用意第绪语写作,后改用希伯来文。1907年─1913年在巴勒斯坦一带从事文学活动。所作长篇小说《出嫁》描写奥匈帝国加利西亚犹太人的生活。后去柏林、莱比锡等地从事写作兼做出版工作。作品大多表现欧洲犹太人的生活,如小说集《新婚的华盖》、《海洋深处》、《夜间来客》。后期写以色列人的生活,强调犹太民族传统,如《昨天和前天》等。获1966年诺贝尔文学奖。1970年2月,阿格农以82岁高龄辞世。
荣誉
作品被译成十多种文字。
除了196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还曾经获得威希修奖金,两度获得比尔里克奖,两度获得以色列奖。
作品
长篇小说:
《婚礼的华盖》
《一个简单的故事》
《语古南伊和译伊》
《订婚记》
中篇小说:
《愿把斜坡变平原》
《大海深处》
作品在中国的出版
《一个简单的故事》,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相关书籍
格尔绍恩‧谢克德(Gershon Shaked)/著,《现代希伯来小说史》,商务印书馆,2009年。
参考
孟宪忠编著,《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人生之旅》,台北市:智慧大学,1993年。
陈映编,《诺贝尔文学奖全集》,远景出版事业公司。
Biography of Shmuel Yosef Agnon(Jewish Agency for Israel)
诺贝尔官方网站关于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约瑟夫·恩格
外部链接(英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网站的恩格介绍
· 约瑟夫·基廷格
早期的生活和军队生涯基廷格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毕业于佛罗里达大学,并于1949年3月加入美国空军。一年后,他完成飞行学员培训,获得飞行员的资格并被任命为空军少尉,随后被分配到西德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的第86战斗轰炸机空运联队服役,驾驶F-84雷霆战斗机和F-86军刀战斗机。1954年,基廷格被调到美国墨西哥州的霍洛曼空军基地,并加入其中的空军导弹开发中心(AFMDC)。1955年空军军医约翰·斯塔普(JohnStapp)上校在火箭式滑撬车实验中达到1,017km/h的惊人速度,当时基廷格驾驶观测飞机对此试验进行监测。斯塔普在航空航天医学领域的献身精神和先驱倡导理念给基廷格留下深刻印象,而斯塔普反过来也对基廷格熟练的驾驶技巧十分赞赏,并在不久后建议他从事航空有关的研究工作。斯塔普是高空气球实验的倡导者,这个实验在后来成就了基廷格在10万英尺高空的创纪录一跳。1957年,作为Manhigh...
· 约瑟夫·约阿希姆
早年约阿希姆出生于现属于奥地利的Kittsee小城,父母是匈牙利犹太人,1833年随全家移居佩斯,幼年时即跟从StanislausSerwaczynski(其后成为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的老师)学习小提琴。1839年赴维也纳学习音乐。不久,随堂姐芳妮·维特根斯坦(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祖母)移居莱比锡,在门德尔松的指导下学习小提琴演奏。1844年,在伦敦非常成功地演出了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从此成名。成名后门德尔松逝世后,约阿希姆留在莱比锡跟随德国小提琴学派大师费迪南德·大卫继续其演奏生涯。1848年,李斯特定居魏玛,发愿要将其建成德国音乐的“雅典”。约阿希姆立即脱离保守气氛浓厚的莱比锡,投奔李斯特。很快,李斯特就召集了一批革新气息浓厚的年轻音乐家。1852年,约阿希姆又脱离李斯特,移居汉诺威,同罗伯特·舒曼、克拉拉·舒曼和勃拉姆斯等人建立了友谊。1863年成婚。1865年,辞去在汉诺
· 约瑟夫·拉格朗日
祖籍与姓氏拉格朗日父姓拉格朗日亚(Lagrangia)。父系为法国后裔。曾祖父是法国骑兵上校,到意大利撒丁王国都灵(Turin)后与罗马家族的人结婚定居;祖父任都灵的公共事务和防务局会计,又同当地人结婚。父亲也在都灵政府任同一职位,母亲来自都灵旁的坎比亚诺。拉格朗日在都灵出生受洗记录上的正式名字为朱塞佩·洛德维科·拉格朗吉亚(GiuseppeLodovico,Lagrangia)。父名弗朗切斯科·洛德维科·拉格朗吉亚(FrancescoLodovico,Lagrangia);母名泰雷萨·格罗索(TeresaGrosso)。他曾用过的姓有德·拉·格朗日(DelaGrange),拉·格朗日(LaGrange)等。去世后,法兰西科学院给他写的颂词中,正式用现在姓名(Lagrange)。生平早年拉格朗日的父母共有11个子女,但大多数夭折;拉格朗日为长子,是活到成年的两个之一。拉格朗日家境原本富裕且...
· 约瑟夫·黑尔梅斯伯格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