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内容
《孟子》一书为语录体,以答问方式展开,主要论证方法为驳论。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据《史记》记载,《孟子》一书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篇名取自各章开头的几个字,没有特别的含意。东汉赵岐在《孟子章句》中,又将每一篇分为上下两卷,全书共七篇十四卷。
风格特色
《孟子》文气雄健,气势磅礡,词锋犀利,如决江河而下,浩浩荡荡,笔锋所至,万物披靡。感情洋溢,爱憎分明,波澜曲折壮阔,词采华瞻,有时宽厚弘博,有时轻松幽默,明白晓畅,明朗简洁,流畅疏荡,极少生僻字词。
《孟子》长于辩论;逻辑严密,善用问答方式的表现方法,逐步深入问题,层次清晰,一问一答穿插变化,制造气势,分清层次,突出主题。辩论方法灵活多样,或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或虚实莫测,欲擒先纵,处处显出机敏和智慧;尤善设机巧,引人入彀,不惮反复,说理详尽。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如“挟泰山以超北海”、“椽木求鱼”、“五十步笑百步”。举例取譬时,又富于幽默,如牵牛过堂、齐人妻妾诸段。《孟子》修辞技巧甚高,善用反问句、对比、排偶句,又善用虚字和语气词。
注疏
《 孟子注疏 》--东汉赵岐注《孟子章句》;北宋孙奭疏《孟子正义》。十三经注疏之一。
《 孟子章句 》--赵岐
《 孟子注 》--东汉郑玄
《 孟子章句 》--高诱
《 孟子注 》--刘熙
《 注孟子 》--扬雄
《 刺孟 》--王充
《 孟子注 》--綦母邃
《 孟子注 》--陆善经
《 孟子音义 》--张镒
《 孟子手音 》--丁公
《 翼孟 》--刘轲
《 续孟子 》--林慎思
《 孟子集注 》十四卷--南宋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
地位
《孟子》一书的地位一开始并没有很高,《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叫作“传记博士”。
到五代十国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尽依太和旧本,历时八年才刻成。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之始。
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以孟子为孔子道统传人,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在明清时四书被列为公家科举取士的教科书,《孟子》也成了读书人必读之书。
参见
四书
十三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