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十二平均律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39
转发:0
评论:0
历史西蒙·斯特芬作于1605年左右的手稿VandeSpieghelingdersingconst公元400年左右,中国南朝数学家何承天提出世界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十二平均律数列900849802758715677638601570536509.5479450(原文:……黄钟长九寸,太簇长八寸二厘,林钟长六寸一厘,应钟长四寸七分九厘强)。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伽利略·伽利莱的父亲伽利略·文森佐曾试图解决十二平均率问题,但他用的倍率是18:17而不是212{\displaystyle{\sqrt[{12}]{2}}},因此自乘12次后只得1.98556,不是2,八度走了音,他的系统只可算近似十二音阶平均律。1605年荷兰数学家西蒙·斯特芬在一篇未完成的手稿“VandeSpieghelingdersingconst”提出用1/212{\displaystyle{\sqrt[{12}]{1/2}}}计算十...

历史

十二平均律

西蒙·斯特芬 作于 1605年左右的手稿 Van de Spiegheling der singconst

公元400年左右,中国南朝数学家何承天提出世界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十二平均律数列 900 849 802 758 715 677 638 601 570 536 509.5 479 450(原文:……黄钟长九寸,太簇长八寸二厘,林钟长六寸一厘,应钟长四寸七分九厘强) 。

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伽利略·伽利莱的父亲伽利略·文森佐曾试图解决十二平均率问题,但他用的倍率是 18:17 而不是 2 12 {\displaystyle {\sqrt[{12}]{2}}} ,因此自乘12次后只得 1.98556,不是2,八度走了音,他的系统只可算近似十二音阶平均律 。

1605年荷兰数学家西蒙·斯特芬在一篇未完成的手稿“Van de Spiegheling der singconst” 提出用 1 / 2 12 {\displaystyle {\sqrt[{12}]{1/2}}} 计算十二平均律,但因计算精度不够,他算出的弦长数字,有些偏离正确数字一至二单位之多 。

西蒙·斯特芬的弦长表 :

西蒙·斯特芬的频率比,每音一率,且各不相同,这是不正确的 。

朱载堉发明十二平均律

中国明代音乐家朱载堉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首次提出“新法密率”(见《律吕精义》、《乐律全书》),推算出以比率 2 12 {\displaystyle {\sqrt[{12}]{2}}} 将八度音等分为十二等分的算法,并制造出十二平均律律管及律准,是世界上最早的十二平均律乐器。他用九九八十一位算盘计算出来准确到25位数字新法密率为:

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

朱载堉新法密率

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

朱载堉首创十二平均律乐器

朱载堉为了验证所创的十二平均律理论,计算出所需的长度和律管内径,特选用上等竹子,按数据截取所需的长度,按数据镟出内径,分别创制世界上最早的十二平均律律管36根, 分别为新法密率倍率管12根、正律管12根和半律管12根 。选上好竹子制造,金门竹、班竹或紫竹都可,但最上乘的当推江南出产的笔管竹。竹管不涂油漆,取天然之质。如没有合适的内周径,则需加工,经过加工的竹管,不得已而涂漆;宜用黑漆如同古琴,忌涂红漆,太俗气 。

倍率黄钟管的内径取为五寸,下一根竹管的内径为上根竹管的直径除以 2 24 {\displaystyle {\sqrt[{24}]{2}}} :

乐器尺寸

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倍律管

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正律管

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半律管

倍率黄钟管的内径取为五寸,下一根竹管的内径为上根竹管的直径除以 2 24 {\displaystyle {\sqrt[{24}]{2}}} 。

十二平均律准

朱载堉依他对十二平均律所发明的新法密率理论,创制一种律准。用桐木制作,琴身厚四分,张琴弦12根,琴底藏一根黄钟律管,用来定黄钟 。

十二平均律

朱载堉12弦十二平均律准

十二平均律的西传

16世纪末叶中外交通方兴未艾,1580年开始,明朝广东承宣布政使司每两年在广州举办一次为时数周的交易会,届时东西商人和传教士交流货物和思想;朱载堉刊行十二平均律学说之时,正值耶稣会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来华之时,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学书,极有可能在此时通过传教士传向西方 。事实上利马窦在其私人日记里提到朱载堉的历法新理论,利马窦本人又是精通天文学和数学,很可能知道朱载堉用 2 12 {\displaystyle {\sqrt[{12}]{2}}} 来解决春分与夏至三个月之间的比率:无独有偶,利马窦还是法国位居高位的科学家马兰·梅森(Pere Marin Mersenne)的朋友,他们有共同的学术兴趣,在他们交往过程中,利马窦必将朱载堉获得的 2 12 {\displaystyle {\sqrt[{12}]{2}}} =1.059463094359295264561825 传达给梅森。1638年梅森出版《和谐音概论》,书中在西方世界第一次出现1.059463 这个数字,在此之前西方无人知道这个数字。因此现今世界乐坛通行的十二平均律,其发明权非朱载堉莫属 。十九世纪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在所著的论音感一书中写道:“ 中国有一位王子名叫载堉,力排众议,创导七声音阶。而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的方法,也是这个富有天才和智巧的国家发明的 ” 。

1890年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博物馆馆长 Victor Charles Mahillon 按朱载堉十二平均律律管数据,复制了一套律管,经过测试之后,他写道:“关于乐管的管径,我们毫无所知,中国人比我们知道的多得多。我们按王子载堉的数据复制了一套律管,测试结果表明他的理论的准确性” 。

德国作曲家巴赫于1722年发表的《平均律键盘曲集》(Das Wohltemperierten Klavier,中文意思是“完美调音的键盘乐器”),有可能就是为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所著。十二平均律的德文是Gleichschwebende Temperatur,而不是Wohltemprierte。平均律的英文是Equal Temperament,Temperament是Temper(调律)的动词,因为百余年来欧美各国的调律都采十二平均律,故现在习惯以Temperament表示十二平均律。

James Murray Barbour (1897, 3, 31 - 1970, 1, 04) 研究“调律技术演进史”,认为1842年由英国乐器制造厂Broadwood找到十二平均律的调律法,十二平均律才能普及。 巴赫的键盘乐器则是使用他的学生,音乐理论家Johann Philipp Kirnberger综合中庸全音律与五度相生律的原理,所发明的调律法。

历史上各种十二平均律的音分

朱载堉显然是历史上最先获得100音分的十二平均律;半世纪之后德国数学家Johann Faulhaber也获100音分。

十二平均律表

将主音设为a (440Hz),来计算所有音的频率,结果如下:

其中 2 12 = 2 1 12 ≈ ≈ --> 1.05946309435929526456182529494 {\displaystyle {\sqrt[{12}]{2}}=2^{\frac {1}{12}}\approx 1.05946309435929526456182529494}

参考文献

来源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一分册

Robert Temple:The Genius of CHINA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浓缩本)

戴念祖:《朱载堉———明代的科学和艺术巨星》

程贞一 著,王翼勋 译:《黄钟大吕:中国古代和十六世纪声学成就》(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Cho, Gene Jinsiong. (2003). The Discovery of Musical Equal Temperament in China and Europe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Lewiston, NY: The Edwin Mellen Press.

参见

十二律

律学

朱载堉

明朝科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