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理藩院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01
转发:0
评论:0
历史沿革在清初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创立理藩院的前身‘蒙古衙门’(满语:ᠮᠣᠩᡤᠣᠵᡠᡵᡤᠠᠨ,转写:Monggojurgan),因蒙古部落归附清朝日多,故设立衙门,专管外藩事务负责处理对蒙古的事务。在三年后,将蒙古衙门改为理藩院。随着帝国疆土日渐扩张,理藩院成为管理蒙古、西藏、青海、新疆以及西南土司等各个少数民族事务的行政机关,并兼理对俄罗斯帝国的事务。在顺治元年(1644年),顺治将藩院长官‘承政’改名为‘尚书’,副长官‘参政’易名为‘侍郎’,助理‘副理事官’为‘员外郎’,并在随后的顺治十六年(1659年),让理藩院尚书、侍郎兼任礼部的官衔,将‘理藩院尚书’定为‘礼部尚书衔掌理藩院事’,将‘参政’改名作‘礼部侍郎衔协理理藩院事’。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执政的四辅臣认为理藩院管理整个外藩事务,责任重大,附属于礼部不合适,便下谕此后理藩院官员不用兼礼部官衔,理藩院各长官又复称

历史沿革

在清初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创立理藩院的前身‘蒙古衙门’(满语: ᠮᠣᠩᡤᠣ ᠵᡠᡵᡤᠠᠨ ,转写: Monggo jurgan ),因蒙古部落归附清朝日多,故设立衙门,专管外藩事务负责处理对蒙古的事务。在三年后,将蒙古衙门改为理藩院。随着帝国疆土日渐扩张,理藩院成为管理蒙古、、青海、新疆以及西南土司等各个少数民族事务的行政机关,并兼理对俄罗斯帝国的事务。在顺治元年(1644年),顺治将藩院长官‘承政’改名为‘尚书’,副长官‘参政’易名为‘侍郎’,助理‘副理事官’为‘员外郎’,并在随后的顺治十六年(1659年),让理藩院尚书、侍郎兼任礼部的官衔,将‘理藩院尚书’定为‘礼部尚书衔掌理藩院事’,将‘参政’改名作‘礼部侍郎衔协理理藩院事’。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执政的四辅臣认为理藩院管理整个外藩事务,责任重大,附属于礼部不合适,便下谕此后理藩院官员不用兼礼部官衔,理藩院各长官又复称理藩院尚书和理藩院侍郎,同时也规定理藩院官制与六部看齐,并授权理藩院尚书可参与中枢议政。

架构

理藩院的首长为尚书,名额一人,由满人出任,官阶从一品,统理院内一切事务;副首长是侍郎三人,其中左右侍郎二人由满人出任,蒙古侍郎一人由蒙古贝勒之中选贤出任,官阶从二品;郎中十二人,由宗室一人、满族三人、蒙古八人所组成,官阶正五品,分掌院内各司事务,是处理各项庶务的中级官员;员外郎三十六人,由宗室一人,满族十人、蒙古族廿五人组成,官阶从五品,一般为闲职;堂主事六人,由满族二人、蒙古三人,汉族一人;校正汉文官二人,皆由汉人出任,作翻译工作;司务两人,满族蒙古族各一人;各司主事十人,分别由两个满族官及八个蒙古族官组成;银库司官、司库、司使合共五人,全由满员出任;笔帖式九十五人,分别为满族官三十四个、蒙古官五十五人、汉族官六人,负责翻译奏章、文书抄写、检查奏章满汉蒙三文之间的校注。全院共设官一百七十二人,另有吏一百四十七人协助院务。

理藩院分司六个,分掌不同事项。

旗籍清吏司:掌管内扎萨克所属24个部落49个旗的划定疆界、封爵、内部会盟、驿递、军旅等内部行政事务。设满族郎中1人、蒙古族郎中2人、宗室员外郎1人、满族员外郎1人,蒙古族员外郎2人,满族主事1人,满族笔帖式5人,蒙古族笔帖式10人,经承2人,帖写书吏2人。

典属清吏司:掌管外扎萨克划定疆界、封爵、内部会盟、驿递、军旅、蒙藏各地事宜、察哈尔各族牧民事宜、少数民族地区贸易等内部行政事务及俄商来恰克图贸易等事宜。设满族郎中1人、蒙古族郎中1人、满族员外郎2人,蒙古族员外郎6人,满族主事1人,蒙古族主事1人,满族笔帖式4人,蒙古族笔帖式6人,经承1人,帖写书吏2人。

王会清吏司:掌管内扎萨克所属24个部落49个旗王公的朝贡、俸禄、赏赐等对朝廷关系事务。设满族郎中1人、蒙古族郎中2人、满族员外郎2人,蒙古族员外郎3人,蒙古族主事3人,满族笔帖式3人,蒙古族笔帖式8人,经承2人,帖写书吏1人。

柔远清吏司:掌管外扎萨克王公及蒙藏各地的朝贡、俸禄、赏赐等对朝廷关系事务。设宗室郎中1人、满族员外郎2人,蒙古族员外郎7人,蒙古族主事1人,满族笔帖式2人,蒙古族笔帖式9人,经承2人。

徕远清吏司: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设立,掌管回部扎萨克及四川土司之政令及对回部的赏赐、封衔等事宜。在设蒙古族郎中1人、满族员外郎1人,蒙古族员外郎4人,蒙古族主事2人,满族笔帖式3人,蒙古族笔帖式5人,经承2人。

理刑清吏司:分掌外藩各部的刑罚事件,如修订惩治外藩的法律。而理藩院驻扎各外藩的司员,会参加审理关符外藩的案件及判决。判决是遣罪(发配犯人流徙边远地方)以上者,均需汇报理藩院总部以及会同刑部或三法司覆审及执行。设蒙古族郎中2人、满族员外郎2人,蒙古族员外郎4人,蒙古族主事1人,满族笔帖式2人,蒙古族笔帖式5人,经承1人。

理藩院尚管辖内馆、外馆、蒙古学、唐古特学、托忒文学、俄罗斯学、木兰围场(清代皇家猎苑)、总管驻京印务处(负责管理北京,东、西陵,热河,五台山等各寺院的工作)、则例馆(处理部门内的法律条文、定例、办事程序、文案)等机构,以及派出司员,笔帖式作为中央朝廷在外藩的驻官,处理外藩事务,定期轮换。

衰落

在咸丰十年十二月(1861年1月)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后,兼办对俄外交事务的作用被总理衙门接管。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九月,清末新政实行行革期间,改名为理藩部,由寿耆出任尚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理藩院侍郎
参考文献《清史稿》卷一百十五·志九十·职官二《钦定皇朝通典》卷二十六·职官四·理藩院朱金甫等编,《清代典章制度辞典》,(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 理藩院尚书列表
理藩部尚书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日(1906年11月6日)改组,次日全部任命,理藩院改为理藩部,设满缺尚书一员。理藩部大臣宣统三年四月十日(1911年5月8日)任命组成奕劻内阁,理藩部尚书改为满缺理藩部大臣一员。参考文献《清史稿》卷一百七十八至一百九十六·部院大臣年表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一册·部院大臣年表
· 国土地理院
外部链接日本国土地理院主页,日语
· 理藩院尚书与六部尚书相比,谁的权力更大?
从唐宋时期开始,中国古代王朝便形成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这样的模式从唐宋时期一直延续到了明朝,清朝入关以后,虽然继承了六部的模式,但朝廷却有7个尚书。因为除了六部尚书以外,还有一位理藩院尚书。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出现了,理藩院尚书与其他的尚书相比,谁的权力更大?理藩院这个机构,又是负责干什么的呢?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首先,我们看一下六部的设计。从隋唐时期开始,中原王朝已经奠定了六部分工的模式。当时,出现了三省六部制度。六部的集体分工是这样的:吏部负责人事任命和考核,属于六部中地位最高的一个。礼部负责礼仪、外交和教育,属于比较清流的部门。户部负责全国的财政和民政,属于最富有的部门。兵部负责国防和军队事务,权力也非常大。刑部负责全国的治安和司法工作,地位比较低。工部则负责全国的建筑、水利等所有工程的修建工作,虽然地位低,但是油水很大。六部的模式一直沿用到了明朝,在明朝统治时期,六部尚书、通...
· 文理学院
北美文理学院型大学是北美高等教育的重要种类之一,其特征是以本科大学部教育为主,学校规模较小,注重自由思想和全面教育。课程包括自然科学、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等大门类。美国的文理学院大多为私立大学,而同处北美地区的加拿大基础本科类大学则多为公立大学。与以就业为重要指标的综合类大学或理工学院相比,文理学院代表着精致而全面的本科教育,不以培养具体专业人才为目的而旨在培养能力全面的领导型人才,因此许多文理学院的学术声誉并不亚于常春藤盟校,成为很多上层社会子弟的首选。北美相当一部分精英曾在文理学院求学,如经济学家罗伯特·佐利克、政治家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音乐家王力宏等。美国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和加拿大麦克林杂志《麦克林》皆有对本国文理学院类大学进行排名,美国著名的文理学院有威廉姆斯学院、维斯理学院、西点军校等。日本1953年,基督教长老教会在东京创立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