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大诰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758
转发:0
评论:0
简述明朝初年,明太祖认为元朝失败的原因是朝廷无权威,导致下层官吏无所顾忌,引发动乱,因此主张以猛治国,刑用重典。在这种情况下,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八月,十九年三月、十一月,二十年十二月,连续编制、颁布了《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御制大诰武臣》,共236条,其中150个条目是惩治贪官污吏。明大诰得名于尚书中的大诰篇,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摘录洪武年间的刑事案例;结合陈述案例或另列专条颁布了不同于《大明律》的重刑法令,用以严惩吏民;皇帝对吏民的训导。明大诰的法律地位高于《大明律》,量刑也远重于《大明律》,其中恢复了肉刑,甚至包括许多法外酷刑,例如规定了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之刑,并将之挂于官府公座两旁。明太祖以国家力量强行推行明大诰,印制了数千万册,要求全国臣民户有一册。在整个明朝一代中,如果家中收藏有明大诰,那么在若犯笞杖、徙流罪名时可以

简述

明朝初年,明太祖认为元朝失败的原因是朝廷无权威,导致下层官吏无所顾忌,引发,因此主张以猛治国,刑用重典。在这种情况下,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八月,十九年三月、十一月,二十年十二月,连续编制、颁布了《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御制大诰武臣》,共236条,其中150个条目是惩治贪官污吏。

明大诰得名于尚书中的大诰篇,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摘录洪武年间的刑事案例;

结合陈述案例或另列专条颁布了不同于《大明律》的重刑法令,用以严惩吏民;

皇帝对吏民的训导。

明大诰的法律地位高于《大明律》,量刑也远重于《大明律》,其中恢复了肉刑,甚至包括许多法外酷刑,例如规定了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之刑,并将之挂于官府公座两旁。明太祖以国家力量强行推行明大诰,印制了数千万册,要求全国臣民户有一册。在整个明朝一代中,如果家中收藏有明大诰,那么在若犯笞杖、徙流罪名时可以减轻一等处罚。洪武二十四年下令:“今后科举岁贡生员,俱以大诰出题试之”。这样,明大诰就成为了中国法制史上空前普及的一部法律。

洪武三十年(1397年),明太祖废除了一些法外酷刑,并将大诰中的大部分内容并入了《大明律》,是为《大明律诰》,“刊布中外,令天下知所遵守”,实际上取消了大诰的法律效力。晚年的朱元璋表示惩贪手段“行之既久,犯者犹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大明律》与御制《大诰》的颁行
?朱元璋在加强封建统治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利用法律工具为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服务。朱元璋在他亲撰的《大明律序》中说:“朕有天下,仿古为治,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他强调,治天下者必礼、法并用,才能建立起“上下相安、和气充溢、天下清宁”的社会秩序。因此,他在制礼作乐的同时,也着手开展律法刑政的建设工作。朱元璋主张,刑罚应该根据社会条件的变化“世轻世重”。元朝未曾编成像《唐律》那样的刑法典,只“取所行一时之例为条格而已”。所谓条格,就是皇帝临时颁布的各种单行敕令、指示的汇编,不仅内容繁杂重出,往往罪同罚异,官吏容易上下其手,而且也不适应元末明初已经变化的形势。建国之前,朱元璋的主要精力忙于指挥其部以攻城略地,未及制订律令,在其辖区只能以军律用刑,将管理军队的军规条例用以处理社会上的刑事案件,这对一般百姓来说,刑罚过于严酷。龙凤四年(1358)三月,朱元璋命提刑按察司佥事分巡郡县录囚,令“...
· 御制大诰武臣
参见明大诰
· 《御制大诰》有哪些内容?为什么会诞生,有多大作用?
《御制大诰》也称明大诰,是明初颁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在此之前的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颁行《大明律》,但是《大明律》的一些法律条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完善,因而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又颁布了《御制大诰》,作为《大明律》的补充,洪武十九年(1386年)和洪武二十年(1387年)又先后颁布了《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和《大浩武臣》,这几部文书可谓是明初创设的政治文化样本。“大诰”二字出自《尚书》,原意是周公对臣民的,朱元璋引用二字,用意不言而喻。朱元璋之所以要在《大明律》的基础上再颁行《御制大诰》,与当时官场腐败之风日盛有关,官吏们扣剋国家财政收入,大大削弱了皇权统治,也为东南沿海和西北边境的叛乱势力提供可乘之机。在朱元璋看来,官吏贪污腐败的原因是“人心不古”,因此颁行《御制大诰》也是为了让臣民从“害民事理”中汲取教训,恪守封建的伦理纲常,用以规范自身的行为...
· 高明高明确实高明
1983年,在香港的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上,一位北京来的高明和一位来自台北的高明,同分在一个组里,若有人称高明先生,则不知道是指的哪一位,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楹联家周策纵先生,以这段趣事为题,拟了一个上联征对:高明问高明,高明不高明,高明答高明,高明高明两个高明,一是人名,一是形容词,串组在一起,十分难对,很长时间都没有好的对句。后来,远在法国的《欧洲时报》黎翁寄来下联:田汉语田汉,田汉非田汉。田汉学田汉,田汉田汉上联出得确实高明,下联之对,也还算是高明。
· 明章之治的明是谁?明帝简介
明章之治的明帝是谁?明帝刘庄公元57年二月戊戌,光武帝太子刘庄继位称帝,改年号为“永平”,是为汉明帝。明帝刘庄自幼聪慧异常,勤学好读书,天赋很高。他10岁就能读懂《春秋》,后又精通《尚书》等儒家经典。光武帝刘秀十分宠爱这位颇富才华的儿子,并改立他为皇太子,让他继承了皇位。明帝没有辜负乃父的期望,他即位后,继承并发扬了刘秀的中兴大业。明帝继续执行与民休息的开明政策。在政治上以刑理治国、法令分明,整肃吏治、严惩不法官吏,并坚持后妃外威不准参政的政策。社会经济方面,则减轻赋税,鼓励农桑,兴修水利。公元69年派水利专家王景治理黄河,从此使黄河900多年未发生重大改道。对外方面,汉明帝执行民族团结政策,很少用兵。公元73年,他派班超出使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在思想文化方面,汉明帝提倡儒学,曾亲临辟雍给大学生们讲授经义。明帝还重视佛教,在公元68年派遗蔡愔、秦景等出使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