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辽太宗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5
转发:0
评论:0
生平辽太祖天赞元年(922年),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随同辽太祖参加了一系列征服战争,尤其是在南征平州、幽州、镇州、定州,西征吐谷浑、回鹘、党项期间,曾俘虏赵思温,大败符存审,战功卓著。天显元年(926年),又随同太祖灭渤海国,作为前锋攻克渤海首都忽汗城。天显元年七月二十七日(926年9月6日)辽太祖死后,述律后称制,耶律德光总揽朝政,927年12月11日,在述律后的支持下即位。天显六年(930年),割据原渤海国疆域的东丹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耶律德光统一了契丹。天显十一年(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称子、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乞求耶律德光出兵助其反对后唐。耶律德光遂亲率5万骑兵,在晋阳城下击败后唐军,册立石敬瑭为后晋皇帝。其后,更率军南下上党,助石敬瑭灭后唐。割取燕云十六州后,耶律德光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实行南北两面官制度,分治汉人和契丹。又改幽州为南京、云州为西京,将燕云

生平

辽太祖天赞元年(922年),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随同辽太祖参加了一系列征服战争,尤其是在南征平州、幽州、镇州、定州,西征吐谷浑、回鹘、党项期间,曾俘虏赵思温,大败符存审,战功卓著。天显元年(926年),又随同太祖灭渤海国,作为前锋攻克渤海首都忽汗城。

天显元年七月二十七日(926年9月6日)辽太祖死后,述律后称制,耶律德光总揽朝政,927年12月11日,在述律后的支持下即位。天显六年(930年),割据原渤海国疆域的东丹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耶律德光统一了契丹。

天显十一年(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称子、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乞求耶律德光出兵助其反对后唐。耶律德光遂亲率5万骑兵,在晋阳城下击败后唐军,册立石敬瑭为后晋皇帝。其后,更率军南下上党,助石敬瑭灭后唐。

割取燕云十六州后,耶律德光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实行南北两面官制度,分治汉人和契丹。又改幽州为南京、云州为,将燕云十六州建设成为进一步南下的基地。

会同四年(944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拒不称臣。耶律德光于是率军南下。会同九年十二月十六日(947年1月10日),耶律德光率军攻入后晋首都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俘虏后晋出帝石重贵,灭后晋。

会同十年正月初一(947年1月25日),耶律德光以中原皇帝的仪仗进入东京汴梁,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贺 。会同元年二月初一(947年2月24日),耶律德光在东京皇宫下诏将国号“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改会同十年为大同元年,升镇州为中京。

大同元年四月初一(947年4月24日),因辽人实施的“打草谷”物资掠夺政策导致中原反抗不断,无法巩固统治,耶律德光被迫离开东京汴梁,引军北返,在临城县(今河北省临城县)得热疾。四月二十二日(947年5月15日),在栾城县杀胡林(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西北)病逝 ,辽人将耶律德光的尸体破腹,取出内脏,装入几斗盐,带回北方,时人称为“帝羓”,即“皇帝腌肉”之意 。

为政举措

政治

辽太宗对于辽朝的贡献较大的是对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辽太宗将后晋的一整套汉族官制带到了辽国,加上原来阿保机时期确立的官制,终于使辽的官制在部分汉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官制。 

军事

耶律德光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他经常检阅侍卫亲兵、各部族及各帐军队,以此来充分控制军权,防止异己势力在其中渗透,从而在根本上的权势。

经济

辽太宗很重视农业的发展,不但支持汉族人在汉族地区发展农业,在草原地区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他也让人开垦土地,发展生产。为保护农业生产、防止没有重农习惯的契丹族人有意无意的破坏,辽太宗下令禁止随从们随意践踏庄稼,行军时也命令部队绕开农田。农业的发达对辽国多种经济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增强了辽的国力。

民族

随着契丹国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辽太宗为了更好地治理不同民族的事务,就制定了“因俗而治”的原则,形成了南北面官制度,即北面官制和南面官制。

北面官制,即辽朝契丹族的官制,官吏用契丹族,掌握辽朝的一切军政事务,也是辽朝的最高权力机关。之所以称为北面官,是因为契丹族有崇拜太阳的习俗,喜欢向东,而且以左为上。这样,辽王的大帐就面向东方,而北面就是左,也就是契丹族官吏的办公地点,所以叫北面官。在北面官中,又分为几种类型:北面朝官,北面御帐官,北面皇族帐官,以及北面诸帐官和北面宫官。

北面朝官,这是辽朝官制的主要机构,在北面朝官中又分为南北两个不同的部门,如北枢密院管兵部,南枢密院管吏部。这和总的南北面官制很容易混淆,应该分清。在北面朝官中,南北枢密院是辽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掌管军政和民政,也通称为北衙和南衙。北面朝官中还有北南枢密院中丞司,掌管纠察检举百官。北南宰相府也参与军国大事,类似于汉族官制中的参知政事。另外,还有大惕隐司,掌管皇族的政教事务。设置夷离毕院,掌管断案、刑狱。敌烈麻都司掌管礼仪。最后在百官之上还设置了一个没有实际职务的大于越府,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和汉族太师的称号差不多。但一般人很难得到大于越的称号,整个辽朝也只有三个人得到过。

北面御帐官,它也有许多下属机构。例如侍卫司,负责御帐的护卫。北南护卫府,负责北南两个枢密院的护卫工作。

北面皇族帐官,阿保机的后裔、阿保机伯父的后裔、阿保机叔父的后裔、阿保机兄弟们的后裔共四个系统的皇族,分别设立有职权的营帐,叫做四帐皇族,地位很高。北面皇族帐官也有分支机构,大内惕隐司就专门掌管四帐的政教事务。

北面诸帐官,这是为阿保机部落之外,即皇族之外的其他有地位的部族设立的机构,如遥辇氏,渤海王族等,一方面是表示恩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有效地控制。

北面宫官,主要掌管宫廷一些日常事务。

和北面官相对应的就是南面官,在辽太宗得到十六州之后,进一步完善汉族的官制,仿效唐朝的官制来设立三省六部等一整套治理机构。以此来招徕汉族人,管理汉族人的事务。南面官主要由汉人来担任,契丹人也有在南面官中任职的,他们被称为汉官,也穿汉服。南面官由于办公的营帐在辽国王大帐的南面,所以称为南面官。

南面官中的分支机构有:汉人枢密院,阿保机的时候叫“汉儿司”,其他有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御史台、翰林院等。

在地方官制当中,辽朝也是两套制度并存,就是部族制和州县制,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用部族制,而汉人和渤海人则使用唐朝时用的州县制。在耶律倍投奔后唐之后,辽太宗又趁机整顿了东丹也就是原来渤海国的行政制度。先让耶律倍的妃子主持东丹政务,然后采取措施加强了对东丹的控制。东丹国在原先并不是辽中央政权直接管辖的地区,东丹是个亲王的封国,东丹王对于本地的事务可以全权管理。他可以自己建立年号和国号,而且有权直接和外国交往。对于宰相以下的官员可以自己任免。在耶律倍走后,辽太宗就在东丹国设立了中台省,派遣官吏到那里参与政务管理,从而加强了对东丹的控制。

尽管如此,契丹人的习惯也不能从根本上得以改变,特别是辽军在南下中原作战的时候。由于辽国军队没有后勤供应,粮草要靠自己就地解决,所以,辽兵到一个地方就必然要骚扰百姓,抢夺粮草,这使辽军遭到当地人的反对。民心丢失了,辽在中原的统治也就很难再继续下去。直到临死,辽太宗耶律德光才醒悟过来,但为时已晚。其实就算他早一点知道,并采取措施,但无法在较短的时机内改变长期的民族习惯。契丹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统治中原地区,汉化是必要的,辽太宗去世前大概认识到了这一点,但他已没有机会把他总结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贯彻实施了。

辽军在汉族地区除了掠夺粮草之外,许多契丹人还在黄河地区担任官员。

军事

在巩固了自己的帝位之后,辽太宗开始继续父亲耶律阿保机的事业,向南用兵,争霸中原。契丹族从辽太祖开始就想把疆土扩展到黄河岸边,进而拥有黄河以北的大片领土。但汉族势力抵制契丹族的进攻,所以,契丹用兵时总是趁中原几派势力相争时打着支援一方的旗号进攻。在后唐统治时期比较稳定,再加上后唐的军队号称鸦军,都穿黑衣,战斗力也很强,而契丹族是以民为兵的,没有专门的野战军,所以在和中原兵作战时总是吃亏。因此,辽太宗的势力再大,也要等到中原出了变故时乘虚而入,收渔人之利,单纯的宣战和正式决战很难取得成功。所以,辽太宗南下中原一直等到了李嗣源死后,而且是石敬瑭主动求救时才敢出兵,后来灭后晋也是由于后晋将领投降拣了个便宜。

石敬瑭和后唐李从珂发生矛盾之后,石敬瑭为保住自己的势力,称帝登基,只得向辽太宗求救。等待已久的辽太宗喜出望外,看到石敬瑭诱人的条件,赶忙亲自出兵相救。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自己则得到了一大块肥肉,不费吹灰之力将早就渴望的十六州拢入契丹的统治范围,而且每年还有大批的布帛输入。但辽太宗这块意外的肥肉也只品尝了十来年的时间,最后他把命丢在了中原。  

不管以后怎样,辽太宗毕竟将十六州弄到了手,下一个目标就是继续南下,将边界推进到黄河岸边。石敬瑭死后,石重贵继位,后晋态度的变化给辽太宗用兵提供了良机和充分的借口。同时,幽州的赵延寿也想像当年石敬瑭那样当个皇帝,劝辽太宗乘机进攻。后晋将领杨光远也暗通契丹,说后晋违背盟约,正好借机出兵,而且后晋境内发生了大的灾害,军队也死亡过半,只要出兵,就能一举成功。

辽太宗禁不住心动了,为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便发动了对后晋的讨伐战争,而且连续打了三次,直到灭了后晋。在灭后晋长达三年的战争中,辽太宗超人的意志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说明他用兵中原是经过了长期准备和长期等待的,一遇到有利时机就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最后终于实现了多年的愿望。虽然得胜是因为后晋军队的投降,但辽太宗的意志力之强确实令人佩服。

在用兵的过程中,辽太宗的过人谋略也运用得很充分。他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汉族官吏的称帝野心和他们之间的矛盾,这和辽太宗多年了解掌握中原的各种政治和军事情报有很大的关系。

他先利用了赵延寿想当中原皇帝的野心,让他充当了和后晋作战的先锋。许诺赵延寿在灭后晋之后让他做皇帝,使他深信不疑,作战很是卖力。第一次发兵,只有赵延寿的一路兵马取得了一点战果。等最后灭了后晋,辽太宗却闭口不提当初的诺言,赵延寿不知羞耻地提出立自己为太子,辽太宗却说太子应该由他的儿子当,他当不合适。就是任赵延寿官职时大臣也提议将给他的“都督中外诸军事”给划掉了。狡诈善变的辽太宗将赵延寿大大耍弄了一番。对于另一个人物杜重威辽太宗也同样许诺给皇帝之位,等杜重威投降后,让他穿上皇帝穿的赭黄袍,和之前让赵延寿穿赭黄袍去抚慰后晋将士一样,将这两个一心要当皇帝的败类像耍猴一样耍了个够,他们俩如果在一块谈谈穿赭袍的感受大概会差不多吧。皇帝这个位子最后还是辽太宗自己坐上了,不过他的代价也很大,把老命都搭进去了,死前还受了不少罪。

对后晋的战争,由于后晋将士的英勇奋战,辽太宗也打得很艰苦,第二次发兵时,被后晋的皇甫遇、慕容彦超、李守贞等将领打得大败而归,契丹国内当时也发生了灾害,人和牲畜大量死亡,各部落也有了厌战情绪,而且母亲述律后了解到后晋派使者议和时,也极力劝说辽太宗罢兵讲和。述律后对儿子说:“如果汉人做契丹王,行吗?”辽太宗说:“不行。”述律后又说:“那你为什么非要当汉王呢?”辽太宗说:“石氏忘恩负义不能容忍。”述律后又劝他:“你就是得了汉地也不能久留,万一有什么意外,后悔就来不及了。”后来的事实说明述律后还是有先见之明的,辽太宗也命丧于中原。辽太宗没有听从母亲的劝告,坚持要后晋割让镇州和定州,才肯息兵,其实他是不愿意就此轻易丧失这个机会。虽然一时失利,但辽太宗还是第二年又出兵进攻,结果抓住了时机,利用杜重威怯懦和想当皇帝的弱点,劝降成功,不久后晋也被灭掉了。

会同十年(公元947年),辽太宗用中原皇帝的仪仗进入了后晋都城开封,在崇元殿他又穿上皇帝的装束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把投降的石重贵封为负义侯,除了讽刺,这个官职没有任何别的含义。后晋因为契丹而建立,最后又因为契丹而灭亡,真是兴也耶律德光,亡也耶律德光。

家庭

父母

父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母亲:淳钦皇后述律平

兄弟姐妹

耶律倍

耶律李胡

耶律牙里果

耶律质古

后妃

靖安皇后萧温

宫人萧氏

子女

辽穆宗耶律璟述律

耶律罨撒葛

耶律天德

耶律敌烈

耶律必摄

评价

元朝官修正史《辽史》脱脱等的评价是:“太宗甫定多方,远近向化。建国号,备典章,至于厘庶政,阅名实,录囚徒,教耕织,配鳏寡。求直言之士,得郎君海思,即擢宣徽。嘉唐张敬达忠于其君,卒以礼葬。辍游豫而纳三克之清,悯士卒而下休养之令。亲征晋国,重贵面缚。斯可谓威德兼弘,英略间见者矣。入汴之后,无几微之骄,有“三失”之训。《传》称郑伯之善处胜,《书》进《秦誓》之能悔过,太宗盖兼有之,其卓矣乎!”

《契丹国志》论曰:太祖之兴,燎灰灼原矣!太宗继之,承祖父遗基,擅遐陬英气,遂登大宝,诞受鸿名。然石郎之消息,乃中原之大祸。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番、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石晋轻以畀之,则关内之地,彼扼其吭,是犹饱虎狼之吻,而欲其不搏且噬,难矣。遂乃控弦鸣镝,径入中原,斩馘华人,肆其穷黩。卷京、洛而无敌,空四海以成墟。谋夫虓将,卒莫敢睨,而神州分裂,强诸侯代起为帝,亦莫之究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辽太宗耶律德光争霸中原
[辽太宗耶律德光像]母亲支持即帝位辽太宗即耶律德光,契丹的名字为尧骨,他是耶律阿保机的次子。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做天下兵马大元帅,阿保机对他寄希望很大,在阿保机的三个儿子当中,他和长子耶律倍都很受阿保机的喜爱,但耶律德光更像他的父亲,在阿保机到各处征战的时候,耶律德光都跟着出征,因此立功甚多,一直到后来平定渤海国,都有所建树。所以同样有勇有谋的母亲述律后才对他另眼相看,在继承皇位的问题上全力支持他,反对喜欢汉族文化的长子耶律倍继位。阿保机死后,述律后主持了推选新皇帝的仪式,在主政的耶律后的建议下,大臣们都赞成耶律德光继位,于是,耶律德光举行了契丹传统的燔柴礼,正是继位为契丹新皇帝。后来在南下中原灭掉后晋,但他自己也在回军途中死在了栾城,死后,他的庙号为太宗,谥号为孝武皇帝,历史上一般通称他为辽太宗。耶律德光对于契丹的贡献很大,尤其在他继位之后,在许多方面促进了契丹政治和经济和发展。在政治方面他...
· 宋太宗赵光义对辽使说了一句话:辽竟不敢作声
北宋军力有多强,宋太宗赵光义对辽使说了一句话,辽国不敢作声其实宋朝的军事实力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差,经常看网上说,宋朝的对外作战的胜率,超过70。这多半是捏造的数据。不过,宋朝在建国之初,确实是主动打别人的多,挨打的少。那段日子,宋朝灭南平、灭后蜀、灭南汉、灭南唐、灭北汉,又收复了吴越,一时风光无两。网络配图那时候的宋朝,是不屌辽国的。这里有一个故事。宋太宗赵光义做皇帝后,打算攻打北汉。辽国与北汉是邻居,关系很不错,就派使臣来问为啥要打北汉。赵光义意气风发地说了一句:“河东逆命,正应兴师问罪!如北朝不援,和约如故;否则,只有兵戎相见!”网络配图啥意思呢?就是说:北汉不听话,就是该挨打,你们不帮助他们,我们还是小伙伴。不然,友谊的小船可是说翻就翻哦……后来,宋军攻打北汉时,辽国派军援助北汉。结果,辽国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差点全军覆没。网络配图不过,自那以后,宋辽对战中,宋朝就没捡到什么便宜了。...
· 辽太宗耶律德光简介耶律德光是怎么死的?
耶律德光是辽国的第二位皇帝,生于公元902年,去世于公元947年,字德谨,小字尧骨,为契丹贵族,契丹名尧骨。耶律德光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次子,母亲是淳钦皇后述律平。公元922年,耶律德光二十岁的时候,开始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阿保机有三个儿子,耶律德光和长子耶律倍都受到耶律阿保机的喜爱。尽管耶律德光是次子,但是因为他更像耶律阿保机,所以辽太祖对耶律德光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不然也不会让耶律德光二十岁的时候就陈伟天下兵马大元帅,掌管天下兵马。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耶律德光也没有辜负耶律阿保机的期望,随耶律阿保机南征北战,几乎大部分的征服战争都可以看见他的身影。其中特别是在夺取南宋燕州,往西征服吐谷浑和回鹘,他立功无数。天显元年,耶律德光跟随耶律阿保机攻打渤海国,作为前锋攻克了渤海国首都忽汗城。也是在这一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去世,述律后临朝称制,而掌握天下兵马的耶律德光则总揽朝政。天显二年,耶律德...
· 辽太宗耶律德光简介耶律德光是怎么死的?
耶律德光是辽国的第二位皇帝,生于公元902年,去世于公元947年,字德谨,小字尧骨,为契丹贵族,契丹名尧骨。耶律德光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次子,母亲是淳钦皇后述律平。公元922年,耶律德光二十岁的时候,开始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阿保机有三个儿子,耶律德光和长子耶律倍都受到耶律阿保机的喜爱。尽管耶律德光是次子,但是因为他更像耶律阿保机,所以辽太祖对耶律德光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不然也不会让耶律德光二十岁的时候就陈伟天下兵马大元帅,掌管天下兵马。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耶律德光也没有辜负耶律阿保机的期望,随耶律阿保机南征北战,几乎大部分的征服战争都可以看见他的身影。其中特别是在夺取南宋燕州,往西征服吐谷浑和回鹘,他立功无数。天显元年,耶律德光跟随耶律阿保机攻打渤海国,作为前锋攻克了渤海国首都忽汗城。也是在这一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去世,述律后临朝称制,而掌握天下兵马的耶律德光则总揽朝政。天显二年,耶律德...
· 宋太宗雍熙北伐:大宋和大辽的宿命之战
雍熙北伐的背景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辽国背景。辽景宗出兵攻宋,在满城遇到挫折,守太尉也被乱箭射死。辽景宗遇到失败以后,心情郁闷,在一次狩猎中得了疾病,不治而亡,死的时候三十五岁。图片来源于网络辽景宗死后,萧后成为萧太后,辽景宗的长子继位。按照萧太后的话说,辽国是孤儿寡母当政。在这样的背景下,雍熙北伐被宋朝提到了日程。辽朝皇帝新丧,辽国国内出现了不稳定,这使得宋国找到了出兵的机会。雍熙北伐的背景在宋朝方面表现为宋太宗平定了内部各派。宋太宗是继承的自己兄长赵匡胤的皇位。宋太祖赵匡胤有两个儿子,一个是赵德昭,一个是赵德芳。宋太宗先是逼死了赵德昭,又害死了赵德芳。按照赵匡胤死前定下的规矩,宋太宗在自己死后要把皇位传给他的弟弟赵廷芳。宋太宗在赵廷芳身上找了一个过错,将他发配到了房洲。赵廷芳在途中郁郁而终。宋太宗平定了内部,开始准备打一场外部战争来增加自己的威信。在辽国与宋国双重的背景下,雍熙北伐的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