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浅水原之战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29
转发:0
评论:0
历史背景在隋末各路军阀在关东连番混战之际,李渊乘机夺取了长安,控制了渭河平原。关中地区虽然仗崤山黄河的天然屏障而未被波及,但也并非绝对安全。李渊刚刚称帝,当年六月,盘踞陇右薛举便亲自领军,大举东进。李渊命秦王李世民为元帅,统领八总管约40000人的兵力前往迎战。唐朝开国后的第一场大战拉开了序幕。第一次浅水原之战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薛举率大军侵入安定郡(今甘肃泾川一带),主力军向高墌(今陕西长武北)方向前进,而在东北、西南两翼,则派机动骑兵袭扰北地、扶风二郡。7月4日,李世民来到高墌,推测薛举由于粮少肯定想要速战速决,所以下令全军深沟坚壁,不主动出击。双方陷入了短暂的对峙,但不久,李世民忽然得了疟疾病倒,只得命行军长史刘文静、司马殷开山代替指挥。李世民告诫二人说:“薛举孤军深入,粮食不多,士卒疲惫,假如来挑战,小心不要应战。等我的病痊愈后,为你们打败他。”可刘文静和殷开山却并未遵守李世...

历史背景

在隋末各路军阀在关东连番混战之际,李渊乘机夺取了长安,控制了渭河平原。

关中地区虽然仗崤山黄河的天然屏障而未被波及,但也并非绝对安全。李渊刚刚称帝,当年六月,盘踞陇右

薛举便亲自领军,大举东进。李渊命秦王李世民为元帅,统领八总管约40000人的兵力前往迎战。唐朝开国后的第一场大战拉开了序幕。

第一次浅水原之战

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薛举率大军侵入安定郡(今甘肃泾川一带),主力军向高墌(今陕西长武北)方向前进,而在东北、西南两翼,则派机动骑兵袭扰北地、扶风二郡。

7月4日,李世民来到高墌,推测薛举由于粮少肯定想要速战速决,所以下令全军深沟坚壁,不主动出击。双方陷入了短暂的对峙,但不久,李世民忽然得了疟疾病倒,只得命行军长史刘文静、司马殷开山代替指挥。

李世民告诫二人说:“薛举孤军深入,粮食不多,士卒疲惫,假如来挑战,小心不要应战。等我的病痊愈后,为你们打败他。”

可刘文静和殷开山却并未遵守李世民的指示,而是在七月决定出兵“争利”。殷开山对刘文静说道:“大王担心您不能退敌,才说这番话。贼兵听到大王有病,必然轻视我们,应该显示一下武力威慑敌人。”

于是在高西南列阵,仗着人多不加防备。结果薛举乘机率领西秦军主力绕道唐军南面并展开背袭,在浅水原一举击败唐军八位总管,唐军士卒死亡十分之五六,大将军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均被俘。李世民率军返回长安,薛举占领高墌,收集唐兵的死尸堆成京观。刘文静等人均因此被罢官。

薛举准备乘胜进攻长安,战败的李渊闻讯后,开始联合凉州军阀李轨,遏制薛举。而薛举也因为突然患病,不得不暂停进攻长安的计划。不久之后,薛举病逝,其子薛仁杲继位。

第二次浅水原之战

武德元年十一月,李渊再度任命李世民为元帅抗击薛仁杲,李世民率军驻守高墌,薛仁杲派大将宗罗睺抵御,宗罗睺多次挑战,李世民坚守不出。诸位将领纷纷请战。李世民认为唐军刚刚失败,士气低落,不应贸易出战,等西秦军士气疲软,粮草不足以后再出击才是万全之策。为了不重蹈覆辙,更是下令说如果有任何还要说应战的,斩。

在持续两个月的对峙后,西秦军开始严重缺粮,将领粱胡郎等人率领各自的队伍前来投降。

李世民了解到薛仁杲手下的将领士卒有离异之心,命令行军总管梁实在浅水原扎营引诱薛仁杲部下。宗罗睺知道后非常高兴,出动全部精锐攻梁实,梁实守住险要不出战。营地中没有水源,好几天人马没有水喝。宗罗睺的攻击很猛烈;李世民估计对方已经疲劳,对诸位将领说:“可以打了!”快到天亮,李世民让右武候大将军庞玉在浅水原列阵。

宗罗睺合兵攻庞玉,庞玉作战,几乎不能坚持了,李世民带领大军出其不意从浅水原北方出现,宗罗带军迎战。李世民率领几十名骁骑率先冲入敌阵,唐军内外奋力搏斗,呼声动地,宗罗睺的部队大败,唐军斩杀了几千人。

李世民得胜之后,力排众议,率领二千多骑兵一路追击宗罗睺。

薛仁杲在城下列阵,李世民依泾河面对薛仁杲营地,薛仁杲手下的骁将浑等人到唐军阵前投降。薛仁杲见情况不妙,带兵进城拒守。天快黑时,唐军相继到达,包围了城池。半夜,守城的人纷纷下城投降。薛仁杲无计可施,初八,出城投降;唐军俘虏薛仁杲的一万多名士兵和五万名民众。

唐军通过此战,平定了陇西,消除西顾之忧,保障了关中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浅水原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至十一月,在唐统一战争中,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县境)击败陇西割据势力薛仁杲军的重要作战。是年七月,薛举率军在浅水原大败唐军,原拟乘胜直取长安。八月,薛举病死,其子仁杲继位,驻屯折?城(今甘肃泾川东北),继续攻唐,威胁关中。为消除西北隐患,唐高祖李渊于十七日命秦王李世民为元帅西击薛仁杲。李世民军至高?(今陕西长武西北),薛仁杲派大将宗罗喉率10余万大军迎战。宗罗喉多次挑战,唐诸将亦屡次请战,但李世民认为唐军新败,士气受挫,而薛举恃胜而骄,应闭垒以待,等其粮尽卒疲,我军振奋,可一战破敌。并下令:敢言战者斩!双方相持60余日。薛军粮尽,将士离心,其内史令翟长孙、将军梁胡郎等纷纷率部降唐。李世民见时机成熟,乃选择浅水原有利地形,派行军总管梁实扎营于原上,诱薛军出战。宗罗喉大喜,尽率精锐猛攻梁实部。梁实据险扼守数日,薛军屡攻不下,士卒疲惫。李世民又令右武侯大将...
· 浅水原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六月至十一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东北)对薛举父子所部的作战。武德元年六月,据陇西称秦帝的薛举率兵袭扰唐泾州(今甘肃泾川北),七月,进逼高□(今陕西长武北)。唐高祖李渊以李世民为元帅,率八总管兵迎战。由于部将恃众不备,被薛举引兵掩袭阵后,大败于浅水原,退兵长安,高□遂陷。八月,薛举死,其子仁杲(一说仁果)涛唬驻折□城(今甘肃泾川东北?继续攻唐,威胁关中。李渊一面争取据凉州(今甘肃武威)称王的李轨的支持,一面又命李世民领兵逼近高□。薛仁杲派大将宗罗□率兵10余万迎击。宗罗□多次挑战,唐将亦请出击,李世民认为唐军受挫,士气未复,而薛军又恃胜而骄,应当闭垒以待,等其粮尽,再一战而破。遂坚壁不动,两军相持60余日。至十一月,薛军粮尽,将士离心,其将梁胡郎等率部降唐。这时,李世民选择浅水原有利地形作为决战地点,派行军总管梁实扎营于原上,诱薛军出战。宗罗□自恃骁勇,尽...
· 浅水原之战简介:唐太宗指挥下的开唐第一仗
浅水原之战发生于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东北)对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所部的作战,此役一举击败薛仁杲,夺取陇西,除去关中西面的一大威胁势力。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称帝。同年六月,薛举入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纵兵虏掠,直至豳州(今陕西彬县)、岐州(今陕西凤翔)一带,进逼高墌(今陕西长武县北)。白蹄乌昭陵六骏之一,是有四只白蹄的纯黑色战马,为李世民与薛仁杲作战时的坐骑。据《全唐文》(卷l0)收录唐太宗昭陵《六马图赞》记载,骏与“白蹄乌”是武德元年(618)九月至十一月间,李世民与薛仁杲(薛举之子)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县东北)作战时的坐骑,列于祭坛西侧三骏之末位(由南往北排列)。秦王李世民以西讨元帅的名义,和长史纳言刘文静、司马殷开山等率八路总管军队前往抗击。李世民加强防御工事,加深壕沟、加高壁垒,不和薛举正面交锋,恰逢...
· 浅水原之战的背景:唐朝试图消除西秦的威胁
唐政权建立时,隋末的内乱也随着炀帝之死而达到高潮。宇文化及立杨浩为皇帝,率隋军主力十余万人北上,要回到长安夺取政权;同时,洛阳的隋朝残部立杨侗为帝。杨侗政权设法拉拢李密,封了他一连串的高官,让他去挡住宇文化及。一向托大的李密果然中计,率瓦岗军同宇文化及展开激战。瓦岗军艰难取胜,将宇文化及赶到河北,但自己的实力也大为削弱。洛阳的王世充趁机率精兵发动进攻。李密仓促应战,被打得溃不成军,瓦岗军土崩瓦解。李密率残部西逃,投奔昔日的盟友、新近称帝的李渊。关东连番混战之时,关中地区虽然仗崤山黄河的天然屏障而未被波及,但更严重的威胁却正在从西方逼近。李渊刚刚称帝,当年六月,薛举便亲自领军,开始了策划已久的大举东进。李渊命秦王李世民为元帅,统领八总管约40000人的兵力前往迎战。唐朝开国后的第一场大战拉开了序幕。
· 浅水原之战的历史影响:唐军彻底排除西秦威胁
浅水原之战,唐朝平定陇西,消除西顾之忧,保障了关中安全。此战,唐争取李轨成功,使薛军侧后受到威胁;李世民再战浅水原,闭垒以待,抓住有利战机前后夹攻,并乘势追击,使其兵不得聚,从而获胜。在浅水原之战中,李世民巧妙地利用步兵和骑兵两个兵种在攻守上的不同优势,在长期的正面坚壁挫锐之后突然加以狂风暴雨般的背后突袭,从而获得会战的胜利,而此后又趁破竹之势以骑兵快速突击,攻灭敌人的老巢。这一套兵法成为后来李世民连破强敌的典范之作,如后来击刘武周、宋金刚、窦建德、刘黑闼等人,所采用的战术与浅水原之战都不无相似。利用骑兵奇袭敌军侧背,当己方占有骑兵优势时还不困难,但如浅水原之战那样,唐军在骑兵上全然占劣势,却仍然能取得全胜,这不能不归功于李世民过人的军事才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