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西晋行政区划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529
转发:0
评论:0
概况西晋时继承曹魏的豫、兖、青、徐、雍、凉、冀、幽、并、荆、扬、梁、益14州,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中国,得原吴的扬、荆、交、广4州,并在司隶地区设置司州。晋武帝在位期间从雍、凉2州中分出设置秦州,分益州南中地区设置宁州,分幽州辽东地区设置平州,共计19州。晋惠帝在位期间分荆、扬2州设置江州,晋怀帝在位期间分荆、江、广3州设置湘州,最终得21州。疆域西晋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孙吴疆域。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肃、云南,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官制州级西晋各州的长官仍按照东汉末及曹魏旧制,设置刺史或牧,但州牧仅为少数,由资望高的重臣担任,设置视人而定,如卫瓘为青州刺史,后加青州牧;东海王司马越为豫州牧。牧秩二千石,刺史为六百石。东汉末以后,刺史还掌握兵权,有都督出镇地方兼刺史之制,西晋不少州也由都督兼任刺史,负责...

概况

西晋时继承曹魏的豫、兖、青、徐、雍、凉、冀、幽、并、荆、扬、梁、益14州,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中国,得原吴的扬、荆、交、广4州,并在司隶地区设置 司州 。晋武帝在位期间从雍、凉2州中分出设置秦州,分益州南中地区设置宁州,分幽州辽东地区设置平州,共计19州。晋惠帝在位期间分荆、扬2州设置江州,晋怀帝在位期间分荆、江、广3州设置湘州,最终得21州。

疆域

西晋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孙吴疆域。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肃、云南,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

官制

州级

西晋各州的长官仍按照东汉末及曹魏旧制,设置 刺史 或 牧 ,但州牧仅为少数,由资望高的重臣担任,设置视人而定,如卫瓘为青州刺史,后加青州牧;东海王司马越为豫州牧。牧秩二千石,刺史为六百石。东汉末以后,刺史还掌握兵权,有都督出镇地方兼刺史之制,西晋不少州也由都督兼任刺史,负责本州军事、民政或邻近数州军事,称号以都督诸军为上,监诸军次之,督诸军为下;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权任各有差别。但有的都督并不兼任刺史。这一时期,亦有单为刺史而不领兵者,称为单车刺史。 其辅官有别驾、治中、诸曹从事等。

郡级

西晋各郡设置太守。王国为皇子或皇族封地,地位同郡;国置相,太康十年(289年)后改为内史,由朝廷任命,性质同太守,皆为第五品。

西晋因曹魏诸王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又禁防壅隔,以致孤立而亡。晋武帝为防止野心世族篡位,制定分封制,在泰始元年(265年)初大封同姓藩王,依人口多寡封国诸王,有大国、次国、小国三种类型,如平原、汝南、琅邪、扶风、齐、为大国;梁、赵、乐安、燕、安平、义阳为次国,其余为小国。但藩王大都留于京师或出任都督,并不至所封之国,咸宁三年(277年)始遣藩王赴国,分别规定所封户数、领军人数等,实际上未全部实行,藩王仍仅食租税,王国官并不掌握地方政权,“法同郡县,无成国之制”。西晋藩王拥有的很大权力,主要不是源于所辖王国,而是来自领兵出镇地方。最终,日渐权大的诸王引起了“八王之乱”,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县级

西晋各县大者设县令,小者设县长。至于公国、侯国,其地位同县。

其他

三国时,魏﹑吴均在其州县境内屯田,设置各级农官管理。西晋泰始二年后,罢废各级农官,或改置为郡县。

两汉时,西域设都护府,东汉安帝始设长史府,以班勇为西域长史,长史驻地不一。魏晋时,据楼兰古城出土魏晋简牍文书,知这时长史府治海头(今新疆若羌东北楼兰古城)。

沿革

以下州郡县沿革,根据近人著作及有关之史志典籍整理而成,主要依据书目如下: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胡阿祥、孔祥军、徐成合著

其余书目见参考资料览。见于《晋书·地理志》,后世典籍无明确交代或记载不清楚之县份列为无考县份

司州

西晋初称为 司隶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以后,全国分为十九个州部,在司隶地区设置 司州 。 管辖范围相当于现在的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陕西省东南部和山东省西北一隅。治所首都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

永嘉五年(311年)六月,汉赵国主刘聪派遗刘曜、王弥攻破洛阳,俘获晋帝司马炽, 司州从此沦没于胡。

郡级行政区

晋朝建国后,继承曹魏司隶的河南、河内、弘农、河东、平阳、野王、原武、魏郡、阳平、广平10郡。其后泰始二年(266年)废野王、原武2郡,分河南郡置荥阳、阳翟2郡(阳翟郡不久废郡),分河内郡置汲郡,分魏郡及广平郡置顿丘郡,分雍州京兆郡置上洛郡。太康年间(280-289),计有12郡,100县。

县级行政区

兖州

西晋兖州大体范围在今山东省西部及河南省东部一带。建兴元年(313年)以后兖州郡县除泰山郡外,各地相继被石勒攻陷。

郡级行政区

西晋兖州领陈留、东(曾短暂改名濮阳)、东平、任城、泰山、济北、山阳(后改名高平)、济阴(301-302年曾改为济阳国)8郡。

县级行政区

豫州

曹魏旧州,州治所在陈县(今河南省淮阳县)。范围在今河南省京广铁路以东的大部,山东省西南部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南端一路深入至湖北省长江北岸的广济县。

郡级行政区

西晋豫州领颍川、汝南、弋阳、陈、鲁、沛、谯、梁、襄城9郡。泰始二年(266年)增置汝阴郡,咸宁元年(275年)增领安丰郡,咸宁二年(276年)左右陈郡废除并入梁国。元康年间(291-299)增置新蔡、陈、南顿、西阳4郡。永嘉五年(311年)以后,石勒入侵豫州,郡县相继沦陷。西晋末年仅领谯、鲁、弋阳、安丰等郡。

县级行政区

冀州

西晋冀州州治所在信都县(今河北省冀州市)。 范围在今河北省中部和南部,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以北的大部。

郡级行政区

西晋冀州领钜鹿、赵、安平(后改名长乐)、博陵、中山、河间、勃海、清河、常山、平原、乐陵11郡,后新置章武(265年置)、高阳(265年置)、武邑(289年置,后废)、中丘(291年以后置)4郡。

县级行政区

幽州

西晋幽州州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市)。范围在今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全部,天津市海河以北。建兴二年(314年)幽州为石勒所攻陷。

郡级行政区

西晋幽州领涿、上谷、广阳、渔阳、右北平、辽西、代、辽东、昌黎、玄菟、乐浪、带方12郡。泰始十年(274年)辽东、昌黎、玄菟、乐浪、带方5郡移属平州。咸宁元年(275年)渔阳郡并入燕国。

县级行政区

平州

西晋泰始十年(274年)分幽州辽东地区5郡设置平州。 州治所在襄平县(今辽宁省辽阳市)。范围在今辽宁省铁岭、新民、朝阳以南及抚顺、丹东以西,朝鲜一部分。后于东晋初年为鲜卑人慕容为鲜卑族慕容氏的首领慕容廆控制此地。

郡级行政区

县级行政区

并州

西晋并州州治所在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范围在今山西省中部以北的太原、长治、晋城、晋中、阳泉4市全境,吕梁、忻州2市中东部,大同、朔州2市南部一带。永兴元年(304年)刘渊在平阳建立汉国以后,除太原郡一带,并州各地大多沦陷。 建兴四年(316年)十二月,并州刺史刘琨弃守晋阳逃亡幽州,并州全境易手。

郡级行政区

西晋并州领太原、上党、西河、乐平、雁门、新兴6郡,至西晋末不变。

县级行政区

雍州

曹魏旧州,州治所在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其地大致相当于今陕西省关中地区,甘肃省黄河以东地区,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全部。西晋建兴四年(316年)汉赵主刘聪攻陷长安,俘晋愍帝,至此雍州沦没。

郡级行政区

西晋雍州初领11郡,略阳(原名广魏)、天水、南安、陇西、武都5郡于泰始五年(269年)移属秦州,太康三年(282年)5郡与阴平郡复归雍州。元康六年(296年)阴平、武都2郡移属梁州。七年(297年)略阳、天水、南安、陇西4郡移属秦州。增置始平郡(266年置)。西晋末领7郡。

县级行政区

凉州

曹魏旧州,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范围大致相当于今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以西的地区,青海省东北地区。西晋末为凉州刺史张轨及其子张寔所控制。

郡级行政区

西晋凉州初领金城、西平、武威、张掖、西、酒泉、敦煌、西海8郡,金城郡于泰始五年(269年)移属秦州,太康三年(282年)复归凉州。增置晋昌郡(295年置)。西晋末领9郡。

县级行政区

秦州

西晋泰始五年(269年)分雍、凉、梁3州置,州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范围大致相当于今甘肃省黄河以东不包括庆阳市的全部地区。太康三年(282年)废州并入雍、凉2州。元康七年(297年)复分雍、梁2州置秦州,州治所在上邽县(今甘肃省天水市)。 太兴二年(319年)秦州刺史陈安投降前赵主刘曜,秦州至此沦没。

郡级行政区

秦州初置时领略阳、天水、南安、陇西、武都、阴平、金城7郡。后废秦州,略阳、天水、南安、陇西、武都、阴平6郡移属雍州,金城郡移属凉州。后复置时领略阳、天水、南安、陇西(以上4郡原属雍州)、武都、阴平(以上2郡原属梁州)6郡;增置狄道郡(297年左右)。西晋末领7郡。

县级行政区

梁州

曹魏旧州,州治所在南郑县(今陕西省汉中市),永嘉二年(308年)至五年(311年)州治在新城(今湖北省房县)。 其范围相当今陕西省留坝、佛坪等县以南,西乡、镇巴以西,重庆市大部,四川省川北地区,及贵州省桐梓、道真、正安等县地,后期扩大至湖北省西北部。永宁元年(301年)以后梁州各地陆续沦陷,建兴元年(313年)流人杨武攻陷梁州州治南郑, 西晋末梁州辖域仅剩今湖北省西北部一隅。

郡级行政区

西晋梁州初领7郡,后增置阴平(269年以前)、新都(266年置,285年废)、宕渠(元康年间)3郡。泰始五年(269年)阴平郡移属秦州,太康三年(282年)秦州废州,武都、阴平2郡来隶,元康七年(297年)武都、阴平2郡复移属秦州。元康六年(296年)荆州魏兴、上庸、新城3郡来隶。 永宁元年(301年)广汉郡陷没,太安元年(302年)梓潼、巴西、宕渠3郡陷没,巴郡、巴东、涪陵3郡因与梁州州治南郑交通中断,于永兴元年(304年)交由益州暂管。 建兴元年(313年)流人杨武攻陷汉中郡。西晋末,梁州仅领魏兴、上庸、新城3郡。

县级行政区

益州

曹魏旧州,州治所在成都县(今四川省成都市),永兴元年(304年)州治巴郡(今重庆市中心),永嘉四年(310年)治巴东(今重庆市奉节县)。 其范围相当今四川省黑水县至木里藏族自治县一线以东的川西、川中、川南、川西南等地,及云南省昭通市、贵州省中西部一带。永宁元年(301年)以后益州各地陆续沦陷,太安二年(303年)李雄攻陷益州州治成都, 西晋末益州辖域仅剩今重庆市东部一隅。

郡级行政区

西晋益州初领12郡,泰始七年(271年)云南、兴古、建宁、永昌4郡移属宁州,至太康五年(284年)宁州废州复归。太安二年(303年)南中的建宁、兴古、云南、永昌、牂柯、越巂、朱提七郡再度移属宁州,同时,李雄攻陷成都,蜀郡、汶山、汉嘉3郡沦陷。永兴元年(304年)涪陵、巴郡、巴东3郡交由益州暂管。 。永嘉五年(311年)后犍为、江阳、巴郡3郡陆续沦陷。西晋末,益州仅领涪陵、巴东2郡。

县级行政区

宁州

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分益州置。太康三年(282年)省入益州,置南夷校尉管理。太安二年(303年)复置宁州。州治在滇池县(今云南省晋宁县东)。初置时领四郡,其地大致相当于今云南省除迪庆、昭通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后辖有今云南省全境、贵州省中西部地区。

郡级行政区

泰始七年(271年)分益州置宁州,领建宁、兴古、云南、永昌4郡,太康三年(282年)省入益州。太安二年(303年)复置宁州,领建宁、兴古、云南永昌、牂柯、越巂、朱提7郡,又立益州郡(后改名晋宁郡)。建兴元年(313)析牂柯郡置平夷、夜郎2郡,析云南郡置河阳郡,计领郡11。

县级行政区

青州

西晋青州州治所在临淄县(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 范围在今山东省的东从海山东半岛而西至泰山、黄河东岸一带。永嘉年间以后,山东郡邑相继被石勒攻陷,建兴元年(313年)青州沦没。

郡级行政区

西晋青州初领北海、东莱、齐、济南、乐安5郡。西晋初徐州城阳郡来属,增置长广郡(277年)、高密国(296年置)、平昌郡(300年置),计领9郡。

县级行政区

徐州

西晋徐州州治所在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 范围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和山东省东南部地区。

郡级行政区

西晋徐州领有彭城、下邳、东海、琅邪、广陵、城阳6郡。西晋初城阳郡移属青州,增置东莞(265年置,277年废,284年后复置)、临淮(280年置)、兰陵(291年置)、东安(297年置,304年后废)、淮陵(301年置)、堂邑(304年置)等郡国,西晋末领10郡国。

县级行政区

荆州

曹魏旧州,州治所在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其范围相当于今河南省西南部(南阳大部分,信阳西南),陕西省东南部(安康大部分、商洛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重庆市东部一小部分,江西省萍乡市及周边,湖北省、湖南省大部分地区,贵州省东部。后期范围缩小为今河南省西南部(南阳大部分,信阳西南),湖北省大部分地区,湖南省雪峰山以北地区及贵州省东部。

郡级行政区

西晋荆州初领南阳、南乡、襄阳、江夏、魏兴、上庸、新城7郡。泰始元年(265)置义阳国。咸宁元年(275年)设置建平郡。太康元年(280年)平吴,原吴国荆州的南郡、宜都、建平、江夏、武陵、天门、长沙、衡阳、湘东、零陵、昭陵、桂阳12郡及扬州的安成郡来属;同年分南郡置南平郡,原孙吴的建平郡并入西晋的建平郡,原孙吴的江夏郡改名武昌郡,昭陵郡改名邵陵郡;九年(288年)增置随郡,十年(289年)南乡郡改为顺阳国。元康元年(291年)武昌、桂阳、安成3郡移属江州,六年(296年)魏兴、上庸、新城3郡移属梁州,九年(299年)增置竟陵、建昌2郡。永宁二年(302年)置新野国。永嘉年间(307-313)分南郡置成都郡。永嘉元年(307年),长沙、衡阳、湘东、邵陵、零陵、建昌6郡移属湘州。建兴年间(313-316)废成都郡并入南郡。西晋末领14郡。

县级行政区

扬州

曹魏旧州,州治所在寿春县(今安徽省寿县)。其范围在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大别山、巢湖以北一带。太康元年(280年)西晋平吴后范围扩大到江苏、安徽2省长江以南,浙江省全部,江西省(不含宜春)、福建省(不含漳州南部沿海)大部分。元康元年(291年)以后缩小至不包括江西、福建2省以外的区域。

郡级行政区

西晋扬州初领淮南、庐江2郡。泰始年间(265-274)增置安丰郡并移属豫州。太康元年(280年)平吴,增领原孙吴扬州的庐江(同年并入晋的庐江郡)、蕲春(同年废郡并入武昌、安丰2郡)、丹阳、新都(同年改名新安)、吴郡、吴兴、会稽、东阳、临海、建安、豫章、鄱阳、庐陵、临川等郡。后增置宣城(281年置)、毗陵(281年置,311年改名晋陵)、晋安(282年置)、南康(282年置)、历阳(304年置)、义兴(304年置)6郡。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7郡移属江州。西晋末领13郡

县级行政区

交州

孙吴旧州,太康元年(280年)平吴来属,州治所在龙编县(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河内市东天德江北岸)。其范围相当于今广东雷州半岛、广西南部的防城港、钦州、北海及越南北部。

郡级行政区

孙吴交州领合浦、珠崖、交趾、新昌、武平、九真、九德7郡,西晋平吴后废珠崖郡并入合浦郡,太康三年(282年)复置日南郡。西晋末领7郡。

县级行政区

广州

孙吴旧州,太康元年(280年)平吴来属,州治所在番禺县(今广东省广州市)。范围在今广东省(不含北部清远、韶关部分及雷州半岛)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不含西北部桂林部分及南部的防城港、钦州、北海)的大部分。

郡级行政区

孙吴广州领南海、苍梧、郁林、高凉、桂林、高兴6郡,西晋平吴后,荆州始兴、始安、临贺3郡及交州合浦属国来隶。太康年间废高兴郡,永嘉元年(307年)始兴、始安、临贺3郡移属湘州。西晋末领6郡。

县级行政区

江州

西晋元康元年(291年)分扬、荆2州共10郡置江州,州治所在南昌县(今江西省南昌市)。州名取自长江古名 江水 。 范围在今江西省及福建省的大部分地区。

郡级行政区

江州领原扬州的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7郡,荆州的武昌、桂阳、安成3郡。永兴元年(304年)增置寻阳郡。永嘉元年(307年)桂阳郡移属湘州。西晋末领10郡。

县级行政区

湘州

西晋永嘉元年(307年)分荆州6郡、江州1郡,广州3郡合置湘州。 州治所在临湘县(今湖南省长沙市)。其范围相当于今湖南省洞庭湖、雪峰山以南,广东省北部清远、韶关部分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桂林部分。

郡级行政区

湘州领原荆州的长沙、衡阳、湘东、零陵、邵陵、建昌6郡,江州桂阳郡,广州临贺、始安、始兴3郡,共计10郡。至西晋末不变。

县级行政区

首长列表

司州

兖州

豫州

冀州

幽州

平州

并州

雍州

凉州

秦州

梁州

益州

宁州

青州

徐州

荆州

扬州

交州

广州

江州

湘州

出处

^ 《晋书》卷14〈地理志上〉曰:“晋武帝太康元年,既平孙氏,凡增置郡国二十有三,省司隶置司州。”;《通典》卷171〈州郡一〉曰:“晋武帝太康元年平吴,分为十九州部:置司州,治洛阳。”;吴增仅《三国郡县表》考证:“今考司州之名魏时屡见,……魏时司隶但通称司州,至太康元年始定耳。”(《二十五史补编》第三册,第9页)

^ 《晋书》卷5〈孝怀帝纪〉:“(永嘉五年六月)丁酉,刘、王弥入京师。”

^3.03.1 《元和郡县图志》卷5〈河南道·河南府新安县〉:“新安县,本汉旧县,属弘农郡。晋改属河南郡。”

^4.04.1 《宋书》卷28〈符瑞志中〉:“泰始元年十二月,白虎见弘农陆浑。”;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9页注释:“泰始元年时陆浑县己移属弘农郡。……迟于太康元年,陆浑县复属河南尹。”

^5.05.15.25.35.45.55.65.7 《晋书》卷5〈孝怀帝纪〉:“(永嘉二年)三月,东海王越镇鄄城。刘元海侵汲郡,略有顿丘、河内之地。……秋七月甲辰,刘元海寇平阳,太守宋抽奔京师,河东太守路述力战,死之。……(十一月)己酉,石勒寇邺,魏郡太守王粹战败,死之。……(永嘉四年)五月,石勒寇汲郡,执太守胡宠。”

^ 《太平寰宇记》卷53〈河北道·怀州修武县〉:“故怀县……两汉河内郡并理之。晋移郡理于野王。”

^ 《晋书》卷14〈地理志上〉:“荥阳郡,泰始二年置。”;《太平寰宇记》卷5〈郑州〉:“晋泰始二年,分河南郡地置荥阳郡。”

^ 《晋书》卷14〈地理志上〉:“上洛郡,泰始二年,分京兆南部置。”;《太平寰宇记》卷141〈山南西道·商州〉:“晋初改为京兆南部,后又立为上洛郡,即太始二年(原作“太始三年”))分京兆置上洛郡。”

^ 《晋书》卷14〈地理志上〉:“汲郡,泰始二年置。”

^ 《晋书》卷14〈地理志上〉:“顿丘郡,泰始二年置。”;《宋书》卷35〈州郡志一〉:“顿丘令,二汉属东郡,魏属阳平,晋武帝泰始二年,分阳平(原误作淮阳)置顿丘郡。”

^ 《太平寰宇记》卷5〈河南道·密县〉:“晋太始二年分河南置阳翟郡,以密县属焉。”;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5页注释1:“泰始二年似分河南置阳翟郡,然《元和志》、《舆地广记》皆言阳翟郡后魏置,则此郡似旋置旋废。”

^ 中华书局《点校本晋书》卷14〈地理志上〉注释10:“汾阳公国相 毕校及方恺《新校晋书地理志》以后简称方校均谓‘汾阳’当作‘汾阴’。”;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27页:“《左传·文公六年》杜注河东郡有汾阴县,《后魏志》:‘汾阴,二汉、晋属河东’,则‘汾阳’似当作‘汾阴’。”

^ 《舆地广记》卷11〈河北西路〉:“汉武帝建元四年置,属广平国,东汉属钜鹿郡,晋省之。”

^ 《元和郡县图志》卷16〈河北道·相州内黄县〉:“尧城县,本汉内黄地,晋于此置长乐县。”

^ 《元和郡县图志》卷16〈河北道·相州安阳县〉:“汉初废,以其地属汤阴县。晋于今理西南三里置安阳县,属魏郡。”

^ 《太平寰宇记》卷141〈山南西道·商州洛南县〉:“晋太始三年分上洛地,于今县东北八十里置拒阳县,属上洛郡,寻省。”

^ 《太平寰宇记》卷141〈山南西道·商州丰阳县〉:“晋太始三年分商县之地置丰阳县。因丰阳川以为名,寻废。”

^ 《晋书》卷5〈孝愍帝纪〉:“〔建兴元年〕六月,石勒害兖州刺史田徽。是时,山东郡邑相继陷于勒。”

^19.019.1 《舆地广记》卷5〈东京·开封府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置陈留郡,晋为陈留国,治小黄,而省陈留县。”

^20.020.1 《晋书》卷64〈武十三王传〉:“淮南忠壮王允,字钦度,咸宁三年,封濮阳王,拜越骑校尉。太康十年,徙封淮南。”

^21.021.1 《晋书》卷3〈武帝纪〉:“〔泰始元年封皇弟司马〕鉴为乐安王。”;卷4〈惠帝纪〉:“〔永宁元年〕封齐王冏子冰为乐安王。”;卷38〈文六王·乐安平王鉴〉:“乐安平王鉴……武帝践阼,封乐安王……〔元康〕七年薨,子殇王籍立。薨,无子,齐王冏以子冰绍鉴后。以济阴万一千二百一十九户改为广阳国,立冰为广阳王。 冏败,废。”

^ 《晋书》卷64〈吴敬王晏传〉:“邺即湣帝。固初封汉王,改封济南。衍初封新都王,改封济阴,为散骑常侍。皆没于贼。”

^23.023.1 《晋书》卷3〈武帝纪〉:“〔泰始元年十二月封皇从叔父司马〕陵为北海王。”;卷37〈任城景王陵传〉:“任城景王陵,字子山,宣帝弟魏司隶从事安城亭侯通之子也。初拜议郎。泰始元年封北海王,邑四千七百户。〔咸宁〕三年,转封任城王。”

^ 《舆地广记》卷7〈京东西路·兖州瑕丘县〉:“瑕丘县……二汉属山阳郡,晋省入南平阳,属高阳国。”

^ 《舆地广记》卷7〈京东西路·兖州龚丘县〉:“汉刚县……后汉属济北国,晋曰刚平,属东平国。”

^ 《舆地广记》卷7〈京东西路·兖州龚丘县〉:“龚丘县本汉宁阳县,属泰山郡,后汉属东平国,晋省之。”

^ 《魏书》卷106中〈地形志〉:“肥城,前汉属泰山,后汉属济北,晋罢。”

^ 《晋书》卷14〈地理志〉:“新泰,故曰平阳。”

^29.029.129.2 《晋书》卷3〈武帝纪〉:“〔泰始元年封皇叔父〕肜为梁王。”;《晋书》卷38〈梁孝王肜传〉:“梁孝王肜……武帝践阼,封梁王……咸宁中,复以陈国、汝南南顿增封为次国。”

^30.030.1 《晋书》卷3〈武帝纪〉:“〔泰始元年封皇叔父〕骏为汝阴王。”卷38〈扶风武王骏传〉:“扶风武王骏……武帝践阼,进封汝阴王。”卷64〈汝阴哀王谟传〉:“汝阴哀王谟,字令度,太康七年薨,时年十一。无后,国除。”

^31.031.1 《元和郡县图志》卷7〈河南道三·宋州砀山县〉:“汉砀县,属梁国,后汉不改。晋以其地并入下邑。”

^32.032.1 《元和郡县图志》卷7〈河南道三·宋州柘城县〉:“柘城县县,续汉志属陈郡,至晋太康中废。”

^33.033.1 《晋书》卷3〈武帝纪〉:“〔泰始元年封皇叔父〕斌为陈王。”卷37〈西河缪王斌传〉:“西河缪王斌……武帝受禅,封陈王……〔咸宁〕三年,改封西河。”

^ 《晋书》卷3〈武帝纪〉:“〔泰始元年封皇叔父〕景为沛王。”卷37〈沛顺王景传〉:“沛顺王景……武帝受禅,封沛王。”

^35.035.1 《晋书》卷40〈贾充传〉:“咸宁三年,日蚀于三朝,充请逊位,不许。更以沛国之公丘益其封。”

^ 《晋书》卷3〈武帝纪〉:“〔泰始元年封皇叔父〕逊为谯王。”卷37〈谯刚王逊传〉:“谯刚王逊……武帝受禅,封谯王。”

^ 《晋书》卷3〈武帝纪〉:“〔泰始元年〕以……卫将军贾充为车骑将军、鲁公。”

^38.038.1 《晋书》卷37〈彭城穆王权传〉:“子康王释立,官至南中郎将、持节、平南将军,分鲁国蕃、薛二县以益其国。”;《宋书》卷35〈州郡志一·彭城太守〉:“蕃令,汉旧县,属鲁。晋惠帝元康中度。薛令,汉旧县,属鲁。晋惠帝元康中度。”

^39.039.1 《晋书》卷59〈汝南文成王亮〉:“羕字延年。太康末,封西阳县公,拜散骑常侍。亮之被害也,羕时年八岁,镇南将军裴楷与之亲姻,窃之以逃,一夜八迁,故得免。及玮诛,进爵为王,历步兵校尉、左军骁骑将军。元康初,进封郡王。永兴初,拜侍中。以长沙王乂党,废为庶人。惠帝还洛,复羕封,为抚军将军,又以汝南期思、西陵益其国。永嘉初,拜镇军将军,加散骑常侍,领后军将军,复以邾、蕲春益之。”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安丰县名,前汉无,后汉属庐江,晋武帝立为安丰郡。”

^ 《晋书》卷14〈地理志上〉:“惠帝分汝阴立新蔡。”;《宋书》卷36〈州郡志二〉:“新蔡太守,晋惠帝分汝阴立。”

^ 《晋书》卷14〈地理志上〉:“惠帝分汝南立南顿。”卷59〈汝南文成王亮〉:“宗字延祚。元康中,封南顿县侯,寻进爵为公。讨刘乔有功,进封王,增邑五千,并前万户。”;《宋书》卷36〈州郡志二〉:“南顿太守,故属汝南,晋惠帝分立。”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陈郡太守〉:“西华令,汉旧县,属汝南,晋初省,惠帝永康元年复立,属颍川。”

^ 《元和郡县图志》卷5〈河南道一·河南府颍阳县〉:“古纶氏县,本夏之纶国也,少康之邑在焉。汉属颍川,晋省。”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汝南太守〉:“安阳令,汉旧县,晋武帝太康元年改为南安阳。”

^ 《舆地广记》卷9〈京西北路·蔡州真阳〉:“汉新阳县属汝南郡,后汉因之,晋省焉。”

^ 《魏书》卷106上〈地形志上〉:“冀州后汉治高邑,袁绍、曹操为冀州,治邺,魏、晋治信都。”;《太平寰宇记》卷63〈河北道·冀州〉:“魏黄初中,冀州刺史自邺徙理信都。”

^48.048.1 《晋书》卷3〈武帝纪〉:“〔泰始元年封皇从叔父司马〕伦为琅邪王。……〔咸宁三年徙〕琅邪王伦为赵王。”;卷59〈赵王伦传〉:“赵王伦……武帝受禅,封琅邪郡王……咸宁中,改封于赵。”

^ 《晋书》卷3〈武帝纪〉:“〔泰始元年〕以尚书令裴秀为巨鹿公。”

^ 《晋书》卷3〈武帝纪〉:“〔泰始元年〕封皇叔祖父孚为安平王。”;卷37〈安平献王孚传〉:“〔孚子〕邕字子魁。初为世子,拜步兵校尉、侍中。先孚卒,追赠辅国将军,谥曰贞。邕子崇为世孙,又早夭。泰始九年,立崇弟平阳亭侯隆为安平王。立四年,咸宁二年薨,谥曰穆,无子,国绝。”

^ 《晋书》卷3〈武帝纪〉:“〔太康五年〕二月丙寅,立南宫王子玷为长乐王。”

^52.052.1 《太平寰宇记》卷63〈河北道·冀州〉:“晋泰始元年,封皇叔祖孚为安平王;太康五年,又改为长乐国,立孚曾孙佑为王;十年,割武遂、武邑、观津三县为武邑国,以封南宫王承为武邑王。惠帝时,承薨无后,省还长乐。”

^ 《晋书》卷3〈武帝纪〉:“〔太康十年〕冬十月壬子,徙南宫王承为武邑王。”;卷63〈安平献王孚传〉:“〔孚子〕邕字子魁。初为世子,拜步兵校尉、侍中。先孚卒,追赠辅国将军,谥曰贞。邕子崇为世孙,又早夭。泰始九年,立崇弟平阳亭侯隆为安平王。立四年,咸宁二年薨,谥曰穆,无子,国绝。”

^ 《晋书》卷3〈武帝纪〉:“〔泰始元年〕皇叔父干为平原王。”

^ 《晋书》卷3〈武帝纪〉:“〔泰始元年〕以骠骑将军石苞为大司马,封乐陵公。”

^56.056.1 《宋书》卷36〈州郡志一·广川太守〉:“广川县,前汉属信都,后汉属清河,魏属勃海,晋还清河。”

^57.057.1 《晋书》卷3〈武帝纪〉:“〔泰始元年封皇从叔父司马〕遂为济南王。……〔咸宁三年徙〕济南王耽为中山王。”;卷37〈宗室·济南惠王遂传〉:“济南惠王遂,字子伯,宣帝弟魏鸿胪丞恂之子也……武帝受禅,封济南王。泰始二年薨。二子:耽、缉。耽嗣立,咸宁三年徙为中山王。是年薨,无子,缉继。成都王颖以缉为建威将军,与石熙等率众距王浚,没于阵,薨。无子,国除。”

^ 《舆地广记》卷11〈河北西路·真定府真定县〉:“真定县……东汉并入常山,魏、晋为郡治。”

^ 《元和郡县图志》卷15〈河东道·邢州内丘县〉:“在汉为中丘县,属常山郡。晋于此立中丘郡。”;《太平寰宇记》卷59〈河北道·邢州内丘县〉:“《赵记》云:晋于此立中丘郡。”

^ 《晋书》卷37〈太原成王辅传〉:“子弘立,元康中为散骑常侍,后徙封中丘王。”

^ 《魏书》卷106上〈地形志上〉:“南栾,二汉属钜鹿,晋罢。”;《太平寰宇记》卷59〈河北道·邢州〉:“任县……本汉张县地。后汉省张县,则为巨鹿郡之南栾县地。晋省南栾,又为广平郡之任县地”

^ 《太平寰宇记》卷60〈河北道·冀州〉:“汉杨氏县,属巨鹿郡……晋省。”

^ 《舆地广记》卷10〈河北东路·冀州南宫县〉:“南宫县……后汉属广平国,晋省之,后复置。”

^ 《舆地广记》卷10〈河北东路·冀州南宫县〉:“堂阳镇本汉堂阳县……后汉属广平国,晋省之,后复置。”

^ 《太平寰宇记》卷64〈河北道·德州安陵县〉:“本汉蓚县地,属渤海郡。汉立安县,《旧地理书》但云:“蓚县并失,安县理所。”今县东七里,晋所置东安陵县城,即汉安县旧理也。”

^ 《太平寰宇记》卷63〈河北道·冀州阜城县〉:“弓高城……晋省县。”

^ 《舆地广记》卷11〈河北西路·中山府无极县〉:“无极县,二汉为毋极,属中山国,晋省之。”

^ 《晋书》卷5〈孝愍帝纪〉:“〔建兴二年〕三月癸酉,石勒陷幽州。”

^ 《晋书》卷38〈清惠亭侯京传〉:“泰始元年封燕王……咸宁初,征为步兵校尉,以渔阳郡益其国。”

^ 《晋书》卷14〈地理志上〉:“广宁郡,故属上谷,太康中置郡。”

^ 《太平寰宇记》卷70〈河北道·涿州固安县〉:“阳乡故城,汉为县……后汉省,晋复置为长乡。”

^ 《魏书》卷106上〈地形志上〉:“渔阳,二汉属,晋罢。”

^ 《晋书》卷3〈武帝纪〉:“〔泰始九年〕鲜卑寇广宁,杀略五千人。”

^ 《太平寰宇记》卷51〈河东道·蔚州飞狐县〉:“飞狐县……本汉广昌县地,属代郡,后汉属中山国,魏封乐进为广昌侯即渭此,后废,晋又属代郡。”

^ 《舆地广记》卷12〈河北路·平州石城县〉:“本临渝,二汉属辽西郡,晋省入阳乐。”

^ 《舆地广记》卷12〈河北路·平州卢龙县〉:“故令支县,二汉属辽西郡,晋省之。”

^ 《晋书》卷3〈武帝纪〉:“〔泰始十年〕二月,分幽州五郡置平州。”卷14〈地理志上〉:“咸宁二年十月,分昌黎、辽东、玄菟、带方、乐浪等郡国置平州。”

^78.078.1 《晋书》卷3〈武帝纪〉:“〔咸宁三年〕立齐王子蕤为辽东王。……〔太康四年〕徙辽东王蕤为东莱王。”;卷4〈惠帝纪〉:“〔永宁元年〕东莱王蕤、左卫将军王舆谋废齐王冏,事泄,蕤废为庶人,舆伏诛,夷三族。”;卷38〈文六王·齐献王攸传〉:“蕤字景回,出继辽东王定国。太康初,徙封东莱王。……及冏辅政……与左卫将军王舆谋共废冏。事觉,免为庶人。”

^ 《晋书》卷5〈孝怀孝纪〉:“〔永嘉元年三月〕并州诸郡为刘元海所陷,刺史刘琨独保晋阳。”

^ 《晋书》卷5〈孝愍帝纪〉:“〔建兴四年十一月〕司空长史李弘以并州叛,降于勒……〔十二月〕刘琨奔蓟,依段匹磾。”

^ 《魏书》卷106上〈地形志二上〉:“玄氏,二汉、晋属上党郡治。”

^82.082.1 《元和郡县图志》卷13〈河东道·汾州西河县〉:“本汉兹氏县也,曹魏于此置西河郡,晋改为国,仍改兹氏县为隰城县。”

^ 《晋书》卷14〈地理志上〉:“惠帝改新兴为晋昌郡。”

^ 《元和郡县图志》卷13〈河东道·太原府阳曲县〉:“狼孟故城……汉以为县,属太原郡,晋末省。”

^ 《元和郡县图志》卷13〈河东道·仪州榆社县〉:“本汉涅氏县地也,晋于县西北三十五里置武乡县,属上党郡。”

^ 《元和郡县图志》卷12〈河东道·晋州冀氏县〉:“本汉陭氏县地也,属上党郡,至晋省。”

^ 《太平寰宇记》卷50〈河东道·大通监绵上县〉:“本谷远县地,晋省谷远。”

^ 《元和郡县图志》卷13〈河东道·仪州〉:“今州理即汉上党郡之涅氏县地也,后汉于此置阳阿县,属上党郡。晋改为轑阳,属乐平郡;本汉涅氏县地,后汉于此置阳阿县,属上党郡。晋改为轑阳县,属乐平郡。”;《太平寰宇记》卷44〈河东道·辽州〉:“今州即汉上党郡之涅氏县地也,后汉于此置阳阿县,属上党郡。晋改为轑阳,属乐平郡;在汉为涅县之地,后汉于此置阳阿县,俱属上党郡。晋改为轑阳县,属乐平郡。”

^ 《太平寰宇记》卷13〈河东道·仪州辽山县〉:“本汉榆次县地,晋于此置寿阳县,属乐平郡。”

^ 《元和郡县图志》卷14〈河东道·云州〉:“汉末大乱,匈奴侵边,自定襄以西,云中、雁门、西河遂空。曹公鸠集荒散,又立平城县,属新兴郡。晋又改属雁门。”

^ 《元和郡县图志》卷14〈河东道·朔州〉:“汉末大乱,郡遂荒废,建安中曹公又立马邑县,属新兴郡。晋改属雁门郡。”

^ 《元和郡县图志》卷14〈河东道·代州崞县〉:“本汉旧县,因山为名,属雁门郡。汉末荒废,晋初又置。”

^ 《元和郡县图志》卷14〈河东道·代州繁畤县〉:“本汉旧县,属雁门郡。汉末匈奴侵寇,旧县荒废,晋又置繁畤县。”

^ 《舆地广记》卷19〈蔚州善阳县〉:“本剧阳县,汉属雁门郡……东汉复曰剧阳,晋省之。”

^ 《元和郡县图志》卷14〈河东道·忻州秀容县〉:“本汉阳曲县地,属太原郡。后汉末于此置九原县,属新兴郡。”

^ 《元和郡县图志》卷14〈河东道·代州五台县〉:“本汉虑虒县,属太原郡,因虑虒水为名也,晋省。”;《太平寰宇记》卷49〈河东道·代州五台县〉:“本汉虑虒县,属太原郡,因虑虒水为名也,晋省。”

^ 《晋书》卷3〈武帝纪〉:“〔泰始元年封皇叔父司马〕亮为扶风王;〔太康十年十一月〕改封南阳王〔司马〕柬为秦王。”;卷5〈孝愍帝纪〉:“孝愍皇帝讳邺,字彦旗,武帝孙,吴孝王晏之子也。出继后伯父秦献王柬,袭封秦王……〔永嘉〕六年九月辛巳,奉秦王为皇太子。建兴元年夏四月……壬申,即皇帝位。”

^ 《晋书》卷14〈地理志上〉:“始平郡,泰始二年置。”;《宋书》卷37〈州郡志三〉:“始平太守,晋武帝泰始二年,分京兆、扶风立。”

^ 《晋书》卷3〈武帝纪〉:“咸宁三年春正月……立皇子裕为始平王……庚寅,始平王裕薨。……八月癸亥……立皇子玮为始平王……〔太康十年〕改封始平王〔司马〕玮为楚王。”;卷5〈孝怀愍帝纪〉:“孝愍皇帝讳邺,字彦旗,武帝孙,吴孝王晏之子也。出继后伯父秦献王柬,袭封秦王……〔永嘉〕六年九月辛巳,奉秦王为皇太子。建兴元年夏四月……壬申,即皇帝位。”

^ 《舆地广记》卷13〈陕西永兴军路〉:“长阳陵城,属左冯翊。后汉属京兆尹。晋省之。”

^ 《元和郡县图志》卷2〈关内道二〉:“本汉祋翊县地,属左冯翊,晋属频阳。”;《太平寰宇记》卷31〈关西道七〉:“本汉祋祤县地,属左冯翊。晋为频阳地。”;《舆地广记》卷14〈陕西永兴军路〉:“本汉祋翊县地,属左冯翊。东汉因之。晋省焉。”

^ 《太平寰宇记》卷28〈同州白水县〉:“彭衙城:故地在今县东北六十里,有故城。《左氏》谓:‘秦、晋战于衙彭。’即此也。后汉安帝以上郡避羌寇,寄理于此,因省衙县。晋惠帝再置,寻又省焉。”

^ 《太平寰宇记》卷27〈关西道三〉:“茂陵……至宣帝始为县,晋并入始平县。”

^ 《舆地广记》卷15〈陕西秦凤路〉:“二汉隃麋县地,属右扶风。晋省之。”

^ 《舆地广记》卷14〈陕西永兴军路〉:“汉之栒邑,即故豳国,周之先公刘所居,属右扶风。东汉因之……晋省焉。”

^ 《太平寰宇记》卷30〈关西道六〉:“《郡国县道记》云:“杜阳,晋省。”

^ 《魏书》卷106下〈地形志二下〉:“阴密,前汉属安定,后汉罢,晋复。”

^ 《魏书》卷106下〈地形志二下〉:“高平,二汉属安定,晋罢。”

^ 《舆地广记》卷16〈陕西秦凤路〉:“二汉属安定郡,晋省之。”

^ 《宋书》卷48〈傅弘之传〉:“傅弘之,字仲度,北地泥阳人。傅氏旧属灵州,汉末郡境为虏所侵,失土寄寓冯翊,置泥阳、富平二县,灵州废不立,故傅氏还属泥阳。晋武帝太康三年,复立灵州县。”

^ 《太平寰宇记》卷34〈关西道十〉:“后汉兴平元年,分安定之鹑觚、右扶风之漆,置新平郡……历魏、晋同之,晋武帝分漆县置邠邑县。”

^ 《史记正义》卷98〈傅靳蒯成列传〉:“《括地志》云:蒯亭在河南西十四里苑中。《舆地志》云蒯成县故陈仓县之故乡聚名也,周緤所封也。晋武帝咸宁四年,分陈仓立蒯成县,属始平郡也。”

^113.0113.1113.2113.3 《晋书》卷14〈地理志上〉:“元康五年,惠帝分敦煌郡之宜禾、伊吾、宜安、深泉、广至等五县,分酒泉之沙头县,又别立会稽、新乡,凡八县为晋昌郡。”

^114.0114.1 《晋书》卷14〈地理志上〉:“永宁中,张轨为凉州刺史,镇武威,上表请合秦雍流移人于姑臧西北,置武兴郡,统武兴、大城、乌支、襄武、晏然、新鄣、平狄、司监等县。又分西平界置晋兴郡,统晋兴、枹罕、永固、临津、临鄣、广昌、大夏、遂兴、罕唐、左南等县。”

^ 《魏书》卷106下〈地形志下〉:“鹑阴,郡治。前汉属安定,后汉属武威,晋罢。”

^ 《魏书》卷106下〈地形志下〉:“祖居,前汉属,罢,后复,属武威,晋罢。”

^ 《元和郡县图志》卷40〈陇右道下〉:“本汉角乐得县,属张掖郡。本匈奴角乐得王所居,因以名之。晋改名永平县。”

^ 《舆地广记》卷17〈陕西路甘州张掖县〉:“汉昭武县,属张掖郡,晋改曰临泽。”

^119.0119.1119.2 《太平寰宇记》卷152〈陇右道·甘州删丹县〉:“本汉旧县也,属张掖郡。后汉兴平二年分置西郡,以删丹县属焉。晋分删丹置兰池、万岁、仙提三县。”

^ 《晋书》卷14〈地理志上〉:“及泰始五年,又以雍州陇右五郡及凉州之金城、梁州之阴平,合七郡置秦州,镇冀城。太康三年,罢秦州,并雍州。〔元康〕七年,复立,镇上邽。”

^ 《晋书》卷6〈元帝纪〉:“〔太兴二年四月〕,秦州刺史陈安叛,降于刘曜。”

^122.0122.1 《晋书》卷3〈武帝纪〉:“〔泰始元年封皇从叔父司马〕泰为陇西王。”;卷4〈惠帝纪〉:“〔元康〕六年春正月,大赦。太尉、陇西王泰为尚书令。”;卷37〈宗室列传〉:“玮既诛,乃以泰录尚书事,迁太尉,守尚书令,改封高密王,邑万户。”

^123.0123.1123.2123.3123.4123.5123.6 《晋书》卷14〈地理志上〉:“惠帝分陇西之狄道、临洮、河关,又立洮阳、遂平、武街、始兴、第五、真仇六县,合九县置狄道郡,属秦州。”

^ 《元和郡县图志》卷39〈陇右道上〉:“魏分陇右为秦州,因秦邑以为名,后省入雍州。晋复改汉阳为天水郡,武帝泰始中又立秦川郡,与州同理。”

^ 《水经注》卷20:“《晋书地道志》:天水始昌县,故城西也。”

^ 《魏书》卷106下〈地形志下〉:“阿阳,前汉属天水,后属汉阳,晋罢。”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清水令,前汉属天水,后汉为天水汉阳,无此县。《晋太康地志》属略阳。”;《魏书》卷106下〈地形志下〉:“清水,前汉属天水,后汉罢,晋复属。”;《舆地广记》卷15〈陕西秦凤路〉:“汉属天水郡,东汉省之。晋复置。”

^ 《魏书》卷106下〈地形志下〉:“陇城,前汉属天水,后汉属汉阳,晋罢。”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上禄令,汉旧县,后省,晋武帝太康三年又立。”

^ 《宋书》卷38〈州郡志三·北阴平太守〉:“平武令,蜀立曰广武,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华阳国志》卷8〈大同志〉:“〔永嘉二年〕更用顺阳内史江夏张光为刺史,治新城。”

^132.0132.1 《晋书》卷5〈孝愍帝纪〉:“〔建兴元年〕十一月,流人杨武攻陷梁州。”

^133.0133.1 《晋书》卷14〈地理志上〉:“惠帝复分巴西置宕渠郡,统宕渠、汉昌,宣汉三县,并以新城、魏兴、上庸合四郡以属梁州。”

^134.0134.1134.2134.3134.4 《华阳国志》卷8〈大同志〉:“永兴元年春正月,尚至江阳,军司辛宝诣洛表状。诏书权统巴东、巴郡、涪陵三郡,供其军赋。”

^ 《晋书》卷3〈武帝纪〉:“〔太康十年〕立濮阳王子迪为汉王。”;卷4〈惠帝纪〉:“〔永宁元年〕秋七月甲午,立吴王晏子国为汉王。”;卷64〈武十三王传〉:“固初封汉王,改封济南。”

^ 《华阳国志》卷8〈大同志〉:“〔永嘉元年〕夏五月,雄遣李离、李云、李璜、李凤入汉中。……〔五年〕梁州刺史张光复治汉中。”

^137.0137.1 《华阳国志》卷8〈大同志〉:“〔太安元年〕梓潼太守张演委仓库走巴西,巴西郡丞毛植、五官襄班举郡降特。……〔永嘉〕四年,天水文石杀雄太宰李国,以巴西降尚。梓潼、巴西还属。……五年,春正月,李骧破涪城,获〔谯〕登,巴西、梓潼复为雄有。”

^ 《晋书》卷3〈武帝纪〉:“〔咸宁三年〕立齐王子赞为广汉王。;〔太康元年〕十二月戊辰,广汉王赞薨。”

^ 《华阳国志》卷8〈大同志〉:“〔永宁元年〕冬十月……〔李〕特等得广汉。”

^ 《华阳国志》卷8〈大同志〉:“〔永嘉〕四年,天水文石杀雄太宰李国,以巴西降尚。梓潼、巴西还属。初,巴西谯登诣镇南谓荆州督镇南将军刘弘。请兵。镇南无兵,表为扬烈将军、梓潼内史,义募三巴蜀汉民为兵,克服州郡。先征宕渠,杀雄巴西太守马脱。”

^ 《晋书》卷5〈孝怀帝纪〉:“光熙元年十一月……癸酉,即皇帝位……永嘉元年……三月……庚午,立豫章王诠为皇太子。”;卷64〈武十三王传〉:“铨初封上庸王,怀帝即位,更封豫章王。二年,立为皇太子。”

^ 《晋书》卷3〈武帝纪〉:“〔咸宁三年〕八月癸亥,立皇子该为新都王;〔太康四年〕冬十一月戊午,新都王该薨。”

^ 《晋书》卷14〈地理志上〉:“新都郡,泰始二年置”,“又分广汉置新都郡”,“太康六年九月,罢新都郡并广汉郡”。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汉中太守〉:“西乡令,蜀立曰南乡,晋武帝太康二年更名。”;《元和郡县图志》卷22〈山南道三·洋州〉:“本汉汉中郡成固县地,分成固立南乡县,为蜀重镇。晋改为西乡县。”

^ 《舆地广记》卷32〈利州路〉:“二汉属汉中郡,蜀改为乐城,晋复故。”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晋寿太守〉:“晋寿令,属梓潼。何志晋惠帝立。按《晋起居注》,武帝太康元年,改梓潼之汉寿曰晋寿。”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广汉太守〉:“伍城令,晋武帝咸宁四年立,太康六年省,〔元康〕七年又立。”

^ 《舆地广记》卷31〈梓州路〉:“二汉属广汉郡,晋省之。”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巴西太守〉:“平州令,晋武帝太康元年,以野民归化立。”

^ 《方舆胜览》卷59〈夔州路达州〉:“后汉分宕渠置宣汉……刘璋分属巴西郡,晋省宣汉县。”;《宋书》卷38〈州郡志四·南宕渠太守〉:“宣汉令,前汉无,后汉属巴郡,《晋太康地志》无。”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新城太守〉:“绥阳令,魏立,后改为秭归,晋武帝太康二年,复为绥阳。”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魏兴太守〉:“兴晋令,魏立曰平阳,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安康太守〉:“安康令,二汉安阳县,属汉中,汉末省。魏复立,属魏兴。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何云魏立,非也。”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魏兴太守〉:“锡县令,前汉长利县,属汉中,后汉省。晋武帝太康四年复立,属魏兴。”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魏兴太守〉:“旬阳令,前汉有,后汉无,晋武帝太康四年复立。”

^ 《水经注》卷28〈沔水〉:“汉水又东迳郧乡县故城南,谓之郧乡滩。县,故黎也,即长利之郧乡矣。《地理志》曰:有郧关。李奇以为郧子国。晋太康五年,立以为县。”

^ 吴增仅《三国郡县表》考证:“洪《志》郡属,有北巫县,盖据晋志。案太和二年魏所分新城之巫,上无“北”字,吴宜都郡虽亦有巫县,与魏分立,无取南北以为识别。及晋武平吴,南北一家,始于巫县之在北者,加“北”字以别于南。沈《志》引何《志》云晋武帝立北巫县,亦以晋武改为北巫,遂误云晋武立也。”(《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第2886页)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上庸太守〉:“微阳令,魏立曰建始,晋武帝改。”

^ 《太平寰宇记》卷141〈金州利平县〉:“本汉西城地,两汉及魏盖为西城县地。晋于今县南平利川置上廉县,取上廉水为名。”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魏兴太守〉:“广昌子相,何志属上庸,晋成帝立。晋地记,武帝太康元年,改上庸之广昌为庸昌,二年省。疑是魏所立。”

^ 《华阳国志》卷8〈大同志〉:“〔永兴元年〕冬,〔益州刺史罗〕尚移屯巴郡。……〔永嘉四年〕南阳韩松为〔益州〕刺史、〔西夷〕校尉,治巴东。”

^162.0162.1 《晋书》卷4〈惠帝纪〉:“〔太安二年〕三月,李特攻陷益州。荆州刺史宋岱击特,斩之,传首京师。夏四月,特子雄复据益州……十一月……李雄自郫城攻益州刺史罗尚,尚委城而遁,雄尽有成都之地。”

^ 《晋书》卷3〈武帝纪〉:“〔太康十年〕立皇子颖为成都王。”

^164.0164.1 《华阳国志》卷8〈大同志〉:“〔永嘉〕五年春正月……雄众攻僰道,走犍为太守魏纪,杀江阳太守姚袭。”

^ 《太平寰宇记》卷176〈茂州汶川县〉:“本汉绵虒县地,晋置汶川州于此。 ”

^ 《水经注》卷33:“江水自天彭阙东迳汶关,而历氐道县北。汉武帝元鼎六年,分蜀郡北部,置汶山郡以统之。县本秦始皇置,后为升迁县也。”

^ 《元和县图志》卷32〈剑南道中〉:“汶山县,本汉汶江县地,晋改为广阳县,属汶山郡。”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南晋寿太守〉:“兴乐令,二汉、魏无。《晋太康地记》云:元年更名。本曰白马,属汶山。”

^ 《舆地广记》卷31〈梓州路〉:“本汉符县地,属犍为郡……东汉曰符节,晋复为符,属江阳郡。”

^ 《华阳国志》卷1〈巴志〉:“鱼复县,郡治。公孙述更名白帝。章武二年,改曰永安。咸熙初复。”《宋书》卷37〈州郡志三·巴东公相〉:“鱼复侯相,汉旧县,属巴郡,刘备章武二年,改为永安,晋武帝太康元年复旧。”

^ 《华阳国志》卷1〈巴志〉:“迄吴平,巴东省羊渠置南浦。”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腾休长,汉旧县,属益州郡,《晋太康地志》属兴古,何志故属建宁,晋武帝从兴古治之,遂以属焉。”

^173.0173.1173.2 《晋书》卷14〈地理志上〉:“太安二年,惠帝复置宁州,又分建宁以西七县别立为益州郡。永嘉二年,改益州郡曰晋宁,分䍧牱立平夷、夜郎二郡。”;卷81〈王逊传〉:“永嘉四年,治中毛孟诣京师求刺史……朝廷怜之,乃以逊为南夷校尉、宁州刺史……与孟俱行,道遇寇贼,逾年乃至……于是莫不振服,威行宁土。又遣子澄奉表劝进于元帝,帝嘉之,累加散骑常侍、安南将军、假节,校尉、刺史如故,赐爵褒中县公。逊以地势形便,上分牂柯为平夷郡,分朱提为南广郡,分建宁为夜郎郡,分永昌为梁水郡,又改益州郡为晋宁郡,事皆施行。”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东河阳太守,晋怀帝永嘉五年,宁州刺史王逊分永昌、云南立。”;《华阳国志》卷4〈南中志〉:“河阳郡,刺史王逊分云南置。属县四。”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云平长,晋武帝咸宁五年立。”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毋棳令,汉旧县,属益州郡,《晋太康地志》属兴古。刘氏改曰西丰,晋武帝泰始五年,复为毋棳。”

^ 《晋书·地理志》无此县。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律高令,汉旧县,属益州郡,后省。晋武帝咸宁元年,分建宁郡修云、俞元二县间流民复立律高县。”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都阳令,何志晋成帝立。案《晋起居注》,太康二年置兴古之都唐县,疑是。”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汉兴令,二汉、魏无,晋地志有,属兴古郡。”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谈槁令,汉旧县,属牂牁。晋武帝立。”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漏江令,汉旧县,属牂牁。晋武帝立。”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同乐令,晋武帝立。”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南秦长,本名南昌,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堂狼令,前汉属犍为,“狼”作“琅”。后汉、《晋太康地志》属朱提。”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万寿令,晋武帝立。”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同并长,汉旧县,前汉作同并,属牂牁。晋武帝咸宁五年省,哀帝复立。”

^ 《通典》卷171〈州郡一〉:“晋武帝太康元年平吴,分为十九州部……青治临淄。”

^189.0189.1189.2 《晋书》卷38〈文六王·齐献王攸传〉:“明年(太康四年……以济南郡益齐国”〈文六王·乐安平王鉴传〉:“咸宁初,以齐之梁邹益封 。”

^ 《晋书》卷3〈武帝纪〉:“〔太康四年〕二月己丑,立长乐亭侯寔为北海王。”;卷38〈文六王·齐献王攸传〉:“以攸子寔为北海王。”

^191.0191.1 《魏书》卷106中〈地形志〉:“千乘,前汉属千乘,后汉属,晋罢。”;《舆地广记》卷6〈京东东路·青州千乘县〉:“千乘县,汉旧县,后汉属乐安国,晋省之。”

^192.0192.1 《舆地广记》卷6〈京东东路·青州博兴县〉:“博兴县,本汉乐安县,属千乘郡,后汉属乐安国,晋省之。”

^ 《太平寰宇记》卷24〈河南道·密州莒县〉:“汉文帝二年封朱虚侯章为城阳王,都莒,魏明帝以为城阳郡,莒县属焉,而城阳郡徙理东武。”

^194.0194.1194.2 《晋书》卷15〈地理志下〉:“及太康元年,复分下邳属县在淮南者置临淮郡,分琅邪置东莞郡。……太康十年,以青州城阳郡之莒、姑幕、诸、东武四县属东莞。”;《宋书》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东莞太守,晋武帝泰始元年,分琅邪立。咸宁三年,复以合琅邪,太康十年复立。”

^ 《晋书》卷15〈地理志下〉:“惠帝元康十年,又置平昌郡。又分城阳之黔陬、壮武、淳于、昌安、高密、平昌、营陵、安丘、大、剧、临朐十一县为高密国。” ;《宋书》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高密太守,汉文帝分齐为胶西,宣帝本始元年,更名高密。光武建武十三年,并北海,晋惠帝又分城阳立。”

^196.0196.1196.2 《宋书》卷36〈州郡志二·青州·长广太守〉:“昌阳令,晋惠帝元康八年,分长广县立。”;《魏书》卷106中〈地形志〉:“昌阳,二汉属东莱,后罢,晋惠帝复。”;《舆地广记》卷6〈京东东路·莱州莱阳县〉:“莱阳县,二汉昌阳县,属东莱郡,晋省之,其后复置。”

^197.0197.1 《晋书》卷15〈地理志下〉:“长广郡,咸宁三年置。”;《宋书》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长广太守,本长广县,前汉属琅邪,后汉属东莱,《晋太康地志》云故属东莱。《起居注》,咸宁三年,以齐东部县为长广郡。”

^ 《晋书》卷15〈地理志下〉:“惠帝元康十年(当作永康元年),又置平昌郡。”;《宋书》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平昌太守,故属城阳,魏文帝分城阳立,后省,晋惠帝又立。”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济南太守,汉文帝十六年,分齐立。晋世济岷郡,云魏平蜀,徙蜀豪将家于济、河,故立此郡。安帝义熙中土断,并济南。案《晋太康地志》无济岷郡。”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青州·济南太守〉:“平陵令,汉旧县,至晋并曰东平陵。”;《魏书》卷106中〈地形志二中〉:“平陵,二汉、晋属,曰东平陵,后改。”

^ 《舆地广记》卷6〈京东东路·青州益都县〉:“益都县,本二汉广县,地属齐国,晋废之。”

^202.0202.1202.2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33页注释1。

^ 《舆地广记》卷6〈京东东路·淄州长山县〉:“本二汉于陵县地,属济南郡,晋省之。”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济南太守〉:“土鼓令,汉旧县,晋无。”

^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35页注释1。

^ 《魏书》卷106中〈地形志〉:“牟平,二汉属东莱,晋罢。”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徐州刺史,后汉治东海郯县,魏、晋、宋治彭城。”

^ 《晋书》卷3〈武帝纪〉:“〔泰始元年封皇从叔父司马〕权为彭城王。”;卷37〈宗室·彭城穆王权传〉:“彭城穆王权,字子舆,宣帝弟魏鲁相东武城侯馗之子也。初袭封,拜冗从仆射。武帝受禅,封彭城王,邑二千九百户。”

^ 《晋书》卷3〈武帝纪〉:“〔泰始元年封皇从叔父司马〕晃为彭城王。”;卷37〈宗室·下邳献王晃传〉:“下邳献王晃……武帝受禅,封下邳王。”

^210.0210.1 《宋书》卷35〈州郡志二·豫州刺史·颍川太守〉:“曲阳令,前汉属东海,后汉属下邳,《晋太康地志》无。”;《魏书》卷106中〈地形志〉:“曲阳,前汉属东海,后汉属下邳,晋罢。”

^211.0211.1211.2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南彭城太守〉:“北凌令,本属南下邳,二汉无,《晋太康地志》属下邳。本名凌,而广陵郡旧有凌县,晋武帝太康二年,以下邳之凌县非旧土而同名,改为北凌。”;《太平寰宇记》卷17〈何南道·宿州符离县〉:“北陵城,在县东北一百八十里。《汉书·地理志》:‘凌县,属泗水国。’《舆地志》:‘有陵县。’《太康地志》云:‘属下邳。’晋武帝以南有广陵,故曰北陵。”

^212.0212.1 《晋书》卷15〈地理志下〉:“太康元年,复分下邳属县在淮南者置临淮郡……临淮郡,汉置,章帝以合下邳,太康元年复立。”;《宋书》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临淮太守〉:“晋武帝太康元年,复分下邳之淮南为临淮郡,治盱眙。”

^213.0213.1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兰陵太守〉:“赣榆令,前汉属琅邪,后汉属东海。魏省,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

^214.0214.1 《太平寰宇记》卷23〈河南道·忻州承县〉:“承县……本汉旧县……晋惠帝分东海之兰陵、承、戚、合乡、昌虑五县置兰陵郡,理承城。”

^ 《晋书》卷4〈惠帝纪〉:“〔永平元年八月〕辛未,立陇西世子越为东海王。”;卷59〈东海孝献王越传〉:“东海孝献王越……别封东海王,食六县。。”

^216.0216.1 《晋书》卷3〈武帝纪〉:“〔泰始元年封皇叔父司马〕伷为东莞王……〔咸宁三年徙〕东莞王伷为琅邪王。”;卷38〈宣五王·琅邪武王伷传〉:“琅邪武王伷……武帝践阼,封东莞郡王,邑万六百户。……伷镇御有方,得将士死力,吴人惮之。加开府仪同三司,改封琅邪王,以东莞益其国。……太康四年薨,时年五十七。临终表求葬母太妃陵次,并乞分国封四子,帝许之。”

^217.0217.1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徐州刺史·东安太守〉:“东安太守,东安故县名,前汉属城阳,后汉属琅邪,《晋太康地志》属东莞,晋惠帝分东莞立。”

^218.0218.1218.2 《晋书》卷15〈地理志下〉:“〔元康〕七年……分临淮置淮陵郡,以堂邑置堂邑郡。”;《宋书》卷35〈州郡志一·南兖州刺史·秦郡太守〉:“堂邑本为县,前汉属临淮,后汉属广陵,晋又属临淮。晋惠帝永兴元年,分临淮淮陵立堂邑郡。”

^ 《晋书》卷4〈惠帝纪〉:“〔永宁元年〕九月,追东安王繇复其爵。……〔永兴元年〕八月戊辰,颖杀东安王繇。”;卷38〈宣五王·琅邪武王伷传〉:“东安王繇……初拜东安公……以功拜右卫将军,领射声校尉,进封郡王……废徙带方。永康初,征繇,复封,拜宗正卿,迁尚书,转左仆射。惠帝之讨成都王颖,时繇遭母丧在邺,劝颖解兵而降。及王师败绩,颖怨繇,乃害之。后立琅邪王觐子长乐亭侯浑为东安王,以奉繇祀。寻薨,国除。”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淮陵太守〉:“淮陵太守,本淮陵县,前汉属临淮,后汉属下邳,晋属临淮,惠帝永宁元年,以为淮陵国。”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临淮太守〉:“射阳令,前汉属临淮,后汉属广陵,三国时废,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南兖州刺史·广陵太守〉:“海陵令,前汉属临淮,后汉、晋属广陵,三国时废,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山阳太守〉:“盐城令,旧曰盐渎,前汉属临淮,后汉、晋属广陵;三国时废,晋武帝太康二年复立。”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临淮太守〉:“凌令,前汉属泗水,后汉属广陵,三国时废,晋武帝太康二年又立,属广陵。”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南兖州刺史·广陵太守〉:“江都令,汉旧县。三国时废,晋武帝太康六年复立。”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南兖州刺史·广陵太守〉:“高邮令,汉旧县。三国时废,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

^ 《晋书》卷59〈楚隐王玮传〉:“永宁元年,追赠骠骑将军,封其子范为襄阳王,拜散骑常侍,后为石勒所害。”

^ 《晋书》卷3〈武帝纪〉:“〔咸宁三年八月癸亥〕徙……汝南王柬为南阳王。……〔太康十年〕改封南阳王柬为秦王”;卷4〈惠帝纪〉:“〔光熙元年〕进平昌公模为南阳王。

^ 《晋书》卷3〈武帝纪〉:“〔太康十年〕徙扶风王畅为顺阳王。”;卷38〈宣五王传〉:“畅字玄舒。改封顺阳王……永嘉末,刘聪入洛,不知所终。”

^ 《晋书》卷3〈武帝纪〉:“〔泰始元年〕封……皇从伯父望为义阳王。”;《水经注》卷30:“阚骃言:晋太始中,割南阳东鄙之安昌、平林、平氏、义阳4县,置义阳郡于安昌城。又《太康记》、《晋书‧地道记》并有义阳郡,以南阳属县为名。”;《太平寰宇记》卷142〈山南东道·邓州南阳县〉:“晋太康元年置义阳郡,居新野县,属荆州。”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晋又有建平都尉,领巫、北井、泰昌、建始四县。晋武帝咸宁元年,改都尉为郡,于是吴、晋各有建平郡。太康元年吴平,并合。”

^ 《三国志》卷60〈锺离牧传〉:“永安六年,蜀并于魏,武陵五谿夷与蜀接界,时论惧其叛乱,乃以牧为平魏将军,领武陵太守,往之郡。魏遣汉葭县长郭纯试守武陵太守,率涪陵民入蜀迁陵界,屯于赤沙,诱致诸夷邑君,或起应纯,又进攻酉阳县,郡中震惧。牧……即率所领,晨夜进道,缘山险行,垂二千里,从塞上,斩恶民怀异心者魁帅百余人及其支党凡千余级,纯等散,五谿平。”;《宋书》卷37〈州郡志三〉:“晋末平吴时,峡中立武陵郡,有黾阳、黔阳县,咸宁元年并省。”

^ 《晋书》卷38〈宣五王·琅邪武王伷传〉:“武陵庄王澹字思弘。初为冗从仆射,后封东武公……齐王冏辅政……澹与妻子徙辽东……得还。拜光禄大夫、尚书、太子太傅,改封武陵王。”

^ 《晋书》卷15〈地理志下〉:“南平郡,吴置,以为南郡,太康元年改曰南平。”;《宋书》卷37〈州郡志三·南平内史〉:“晋武帝太康元年,分南郡江南为南平郡,治作唐,后治江安。”

^ 《晋书》卷37〈宗室传〉:“随穆王整,兄弈卒,以整为世子。历南中郎将,封清泉侯,先父望薨,追赠冠军将军。武帝以义阳国一县追封为随县王。子迈嗣。太康九年,以义阳之平林益迈为随郡王。”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竟陵太守,晋惠帝元康九年,分江夏西界立。”;《水经注》卷28:“沔水又南迳石城西,城因山为固,晋太傅羊祜镇荆州立,晋惠帝元康九年,分江夏西部置竟陵郡,治此。”

^ 《水经注》卷31:“晋咸宁 二年,封大司马扶风武王少子歆为新野郡公,割南阳(当作义阳)五属棘阳、蔡阳、穰、邓、山都封焉。”

^ 《晋书》卷5〈孝怀帝纪〉:“〔永嘉五年〕东海世子毗及宗室四十八王寻又没于石勒。”;卷38〈宣五王传〉:“〔歆〕无子,以兄子劭为后,永嘉末没于石勒。”

^239.0239.1 《晋书》卷15〈地理志下〉:“时蜀乱,又割南郡之华容、州陵、监利三县别立丰都,合四县置成都郡,为成都王颖国,居华容县。愍帝建兴中,并还南郡,亦并丰都于监利。”卷59〈成都王颖传〉:“永嘉中,立东莱王蕤子遵为颖嗣,封华容县王。后没于贼,国除。”;《水经注》卷32:“北临中夏水,自县东北迳成都郡故城南,晋永嘉中,西蜀阻乱,割华容诸城为成都王颖国。”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安陆太守〉:“江夏又有曲陵县,本名石阳,吴立。晋起居注,太康元年,改江夏石阳曰曲陵。”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江夏太守〉:“羡阳子相,晋惠帝世,安陆人朱伺为陶侃将,求分安陆东界为此县。”

^ 《舆地广记》卷8〈京西南路·唐州湖阳县〉:“湖阳县,故蓼国,二汉属南阳郡,晋省入棘阳。”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始平太守〉:“汎阳令,晋武帝太康五年立,属南乡,仍属顺阳。”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南义阳太守〉:“厥西令,二汉无,《晋太康地志》属义阳。”

^ 《三国志》卷41〈霍峻传〉注引《襄阳记》:“宪还,袭取吴之巫城。”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建平太守〉:“〔太康〕五年,省建始县,后复立。”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建平太守〉:“沙渠令,晋起居注,太康元年立。”

^ 《宋书·卷三十七·州郡志三·巴陵太守》:“州陵侯相,汉旧县,属南郡,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疑是吴所省也。”

^ 《宋书·卷三十七·州郡志三·南郡太守》:“华容公相,汉旧县,晋武太康元年省,后复立。”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巴陵太守〉:“监利侯相,按《晋起居注》,太康四年,复立南郡之监利县,寻复省之。言由先有而被省也,疑是吴所立,又是吴所省。”;《元和郡县图志》卷21〈山南道·复州监利县〉:“本汉华容县地也,晋武帝太康五年分立监利县,属南郡。”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宜都太守〉:“夷陵令,汉旧县,吴改曰西陵,晋武帝太康元年复旧。”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武陵太守〉:“汉寿伯相,吴曰吴寿,晋武帝复旧。”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武陵太守〉:“舞阳令,前汉作无阳,后汉无,《晋太康地志》有。”;《记纂渊海》卷14〈荆湖北路·沅州庐阳县〉:“本汉武陵郡无阳县,晋置舞阳县。”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武陵太守〉:“黚阳长,二汉无,《晋太康地志》有。”

^ 《舆地广记》卷14〈荆湖北路·辰州辰溪县〉:“二汉辰阳县,属武陵郡,晋省之。”;《记纂渊海》卷14〈荆湖北路·沅州庐阳县〉:“辰溪,本汉武陵郡辰阳县,晋省之。”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天门太守〉:“临澧令,晋武帝太康四年立。”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天门太守〉:“澧阳令,晋武帝太康四年立。”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南平太守〉:“江安侯相,晋武帝太康元年立。”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南平太守〉:“安南令 ,晋武帝分江安立。”

^ 《晋书》卷64〈武十三王传〉:“〔祥〕拜散骑常侍洛京倾覆,为刘聪所害。”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义兴太守〉:“义兴太守,晋惠帝永兴元年,分吴兴之阳羡、丹阳之永世立。永世寻还丹阳。”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扬州刺史〉:“新安太守,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孙权分丹阳立曰新都,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晋书》卷15〈地理志下〉:“及晋平吴,分丹杨之宣城、宛陵、陵阳、安吴、泾、广德、宁国、怀安、石城、临城、春谷十一县立宣城郡,理宛陵。”“宣城郡,太康二年置。”;《宋书》卷35〈州郡志一·扬州刺史〉:“晋武帝太康二年,分丹阳为宣城郡,治宛陵,而丹阳移治建业。”“宣城太守,晋武帝太康元年,分丹阳立。”

^ 《晋书》卷15〈地理志下〉:“毗陵郡吴分会稽无锡已西为屯田,置典农校尉。太康二年,省校尉为毗陵郡;又以毗陵郡封东海王世子毗,避毗讳,改为晋陵。”;《宋书》卷35〈州郡志一·晋陵太守〉:“晋陵太守,吴时分吴郡无锡以西为毗陵典农校尉。晋武帝太康二年,省校尉,立以为毗陵郡,治丹徒,后复还毗陵。东海王越世子名毗,而东海国故食毗陵,永嘉五年,元帝改为晋陵。始自毗陵徙治丹徒”

^ 《晋书》卷15〈地理志下〉:“永兴元年,分淮南之乌江、历阳二县置历阳郡。”;《宋书》卷36〈州郡志二·历阳太守〉:“历阳太守,晋惠帝永兴元年,分淮南立,属扬州。”

^ 《晋书》卷15〈地理志下〉:“永兴元年,以周玘创义讨石冰,割吴兴之阳羡并长城县之北乡置义乡、国山、临津并阳羡四县,又分丹阳之永世置平陵及永世,凡六县,立义兴郡,以表玘之功,并属扬州。”;《宋书》卷35〈州郡志一·义兴太守〉:“义兴太守,晋惠帝永兴元年,分吴兴之阳羡、丹阳之永世立。永世寻还丹阳。”

^267.0267.1267.2 《宋书》卷37〈州郡志三·寻阳太守〉:“晋武帝太康元年,省蕲春郡,以寻阳属武昌,改蕲春之安丰为高陵及邾县,皆属武昌。二年,以武昌之寻阳复属庐江郡。”

^268.0268.1268.2268.3 《宋书》卷35〈州郡志一·淮南太守〉:“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历阳、当涂、逡道(逡遒之误)诸县,二年,复立锺离县,并二汉旧县也。三国时,江淮为战争之地,其间不居者各数百里,此诸县并在江北淮南,虚其地,无复民户。吴平,民各还本,故复立焉。”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丹阳尹〉:“建康令,本秣陵县。汉献帝建安十六年置县,孙权改秣陵为建业。晋武帝平吴,还为秣陵。”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丹阳尹〉:“永世令,吴分溧阳为永平县,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丹阳尹〉:“江宁令,晋武帝太康元年,分秣陵立临江县。二年,更名。”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丹阳尹〉:“溧阳令,汉旧县。吴省为屯田〔都尉〕。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丹阳尹〉:“湖熟令,汉旧县。吴省为典农都尉。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南琅邪太守〉:“江乘令,汉旧县。本属丹阳,吴省为典农都尉。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淮南太守〉:“于湖令,太康二年分丹阳县立,本吴督农校尉。”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丹阳尹〉:“建康令,本秣陵县。汉献帝建安十六年置县,孙权改秣陵为建业。晋武帝平吴,还为秣陵。太康三年,分秣陵之水北为建业。愍帝即位,避帝讳,改为建康。”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吴郡太守〉:“寿昌令,吴分富春立新昌县,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吴郡太守〉:“盐官令,汉旧县。《吴记》云:‘盐官本属嘉兴,吴立为海昌都尉治,此后改为县。’非也。”;《水经注》卷29:“穀水又东南径嘉兴县西,穀水又东南径盐官县故城南,旧吴海昌都尉治。晋太康中分嘉兴立。《太康地道记》:吴有盐官县。”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吴郡太守〉:“海虞令,晋武帝太康四年,分吴县之虞乡立。”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吴郡太守〉:“嘉新城令,浙江西南名为桐溪,吴立为新城县,后并桐庐。《晋太康地志》无。张勃云:‘晋末立。’疑是太康末立,寻复省也。”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吴兴太守〉:“临安令,吴分余杭为临水县,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吴兴太守〉:“武康令,吴分乌程、余杭立永安县,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吴兴太守〉:“东迁令,晋武帝太康三年,分乌程立。”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吴兴太守〉:“长城令,晋武帝太康三年,分乌程立。”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东阳太守〉:“信安令,汉献帝初平三年,分太末立曰新安。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东阳太守〉:“遂昌令,孙权赤乌二年,分太末立曰平昌。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新安太守〉:“遂安令,孙权分歙为新定县,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新安太守〉:“海宁令,孙权分歙为休阳县,晋太康元年更名。”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临海太守〉:“始丰令,吴立曰始平,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太平寰宇记》卷98〈江南东道·台州天台县〉:“《舆地志》:吴初置,为南始平县,晋太康元年更名始丰。”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永嘉太守〉:“安固令,吴立曰罗阳,孙皓改曰安阳,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临海太守〉:“宁海令,何志,汉旧县。按二汉《志》无,晋《太康地志》有。”;《嘉定赤城志》卷1:“晋武帝太康元年,……析临海之北置宁海县。”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永嘉太守〉:“横阳令,晋武帝太康四年,以横藇船屯为始阳,仍复更名。”;《嘉定赤城志》卷1:“晋武帝太康元年改始平为始丰……四年,析安固置横阳县名。”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南东海太守〉:“徒令,本属晋陵,古名朱方,后名谷阳,秦改曰丹徒。孙权嘉禾三年,改曰武进。晋武帝太康三年,复曰丹徒。”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晋陵太守〉:“晋陵令,本名延陵,汉改曰毗陵,后与郡俱改。”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晋陵太守〉:“曲阿令,本名云阳,秦始皇改曰曲阿。吴嘉禾三年,复曰云阳。晋武帝太康二年,复曰曲阿。”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晋陵太守〉:“无锡令,汉旧县。吴省,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南东海太守〉:“武进令,晋武帝太康二年,分丹徒、曲阿立。”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晋陵太守〉:“延陵令,晋武帝太康二年,分曲阿之延陵乡立。”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晋陵太守〉:“暨阳令,晋武帝太康二年,分无锡、毗陵立。”

^ 《太平寰宇记》卷457〈淮南道·和州乌江县〉:“晋太康六年于东城界置乌江县。”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义兴太守〉:“义乡令,故属长城、阳羡,立郡分立。”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义兴太守〉:“国山令,故属阳羡,立郡分立。”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义兴太守〉:“临津令,故属阳羡,立郡分立。”

^ 《晋书》卷15〈地理志下〉:“又分丹阳之永世置平陵。”;《宋书》卷35〈州郡志一·丹阳尹〉:“义兴又有平陵县,董览《吴地志》云:晋分永世。”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日南太守,秦象郡,汉武元鼎六年更名,吴省,晋武帝太康三年复立。”;《太平寰宇记》卷165〈岭南道郁林州南流县〉:“废牢州……秦为象郡地,二汉属日南郡,吴省,晋平吴复置。”;《水经注》卷36〈温水〉:“晋太康三年,省日南郡属国都尉,以其所统卢容县置日南郡。”

^ 《晋书》卷15〈地理志下·交州〉:“平吴后,省珠崖入合浦。”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合浦太守〉:“荡昌长,晋武分合浦立。”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合浦太守〉:“晋始长,晋武帝立。”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交趾太守〉:“南定令,吴立曰武安。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交趾太守〉:“海平令,吴立曰军平,晋武改名。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九真太守〉:“津梧长,晋武帝分移风立。”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九真太守〉:“松原令,晋武帝分建初立。”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九真太守〉:“高安令,何志晋武帝立。《太康地志》无。《吴录》晋分常乐立。”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九真太守〉:“宁夷长,何志晋武帝立,《太康地志》无。”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九真太守〉:“军安长,何志晋武帝立。《太康地志》无此县,而交趾有军平县。”

^ 《舆地广记》卷38〈广南路〉:“本无编,二汉属九真郡,晋省之。”

^ 《方舆纪要》卷112〈安南清化府〉:“后汉省,三国吴复置,晋初废。”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九德太守〉:“浦阳令,晋武帝分阳远立。阳远,吴立曰阳成,太康二年更名,后省。”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九德太守〉:“南陵长,何志晋武帝立。《太康地志》无,王隐有。”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九德太守〉:“浦阳令,晋武帝分阳远立。”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九德太守〉:“西安长,何志晋武帝立。《太康地志》无。《吴录》亦无。”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九德太守〉:“越常长,何志吴立,《太康地志》无。”

^ 《水经注》卷36〈温水〉:“晋太康三年,省日南郡属国都尉,以其所统卢容县置日南郡及象林县之故治。”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日南太守〉:“无劳长,晋武分比景立。”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日南太守〉:“寿泠令,晋武太康十年,分西卷立。”

^ 《大清一统志》卷447〈肇庆府〉:建安二十五年,孙权置高凉郡,又分高凉置安宁县为郡治,晋因之。

^ 《晋书》卷15〈地理志下〉:“武帝后省高兴郡。”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临庆内史〉:“宁新令:二汉无,当是吴所立,属苍梧。”卷38〈州郡志四·苍梧太守〉:“晋武帝太康元年,改新宁曰宁新。”

^329.0329.1 《宋书》卷38〈州郡志四·晋康太守〉:“都城令,何志晋初分建陵立,今无建陵县。按《太康地志》唯有都罗、武城县。”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晋康太守〉:“元溪令,《晋太康地志》属苍梧。”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苍梧太守〉:“丁留令,晋武帝太康七年,以苍梧蛮夷宾服立,囗作丁溜。”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郁林太守〉:“郁平令,吴立曰阴平,晋武太康元年更名。”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郁林太守〉:“晋平令,吴立曰长平,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郁林太守〉:“安始令,吴立曰建始,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郁林太守〉:“领方令,汉旧县,吴改曰临浦,晋武复旧。”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桂林太守〉:“武熙令,本曰武安,应是吴立,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故属郁林。”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桂林太守〉:“安远令,晋武帝太康六年立,属郁林。”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郁林太守〉:“怀安令,何志吴改,未知先何名。《吴录》地理无怀安县名。《太康地志》无。”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桂林太守〉:“阳平令,《永初郡国》、何、徐并有。何云新置。按晋武帝太康元年,立桂林之洋平县,疑是。”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桂林太守〉:“龙定令,晋武帝太康元年立桂林之龙冈,疑是。《永初郡国》、何、徐并云龙定。”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桂林太守〉:“夹阳,晋武帝太康元年分龙冈立。”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郁林太守〉:“中溜令,汉旧县,属郁林,《晋太康地志》无。”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宁浦太守〉:“海安男相:吴曰海宁,晋武改名。《太康地志》属高兴。”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宁浦太守〉:“宁浦令,《晋太康地记》本名昌平,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吴录》有此县,未详。”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宁浦太守〉:“吴安令,《吴录》无。”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宁浦太守〉:“始定令,《晋太康地记》有,《永初郡国》无。”“又云晋分平山为始定,宁浦为涧阳。”

^ 《宋书》卷38〈州郡志四·宁浦太守〉:“涧阳令,晋武帝太康七年立。”“又云晋分平山为始定,宁浦为涧阳。”

^ 《晋书》卷15〈地理志下〉:“惠帝元康元年,有司奏,荆、扬二州疆土广远,统理尤难,于是割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合十郡,因江水之名而置江州。”;《宋书》卷37〈州郡志三〉:“江州刺史,晋惠帝元康元年,分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十郡为江州。初治豫章。”

^ 《晋书》卷5〈孝怀帝纪〉。

^ 《元和郡县图志》卷28〈江南道四·饶州〉:“鄱阳县,孙权分豫章置鄱阳郡,理于此。晋武帝改为广晋。”

^ 《元和郡县图志》卷28〈江南道四·吉州〉:“吉州,本秦庐陵,属九江郡。献帝兴平二年,分豫章于此置庐陵郡,晋太康中移郡于石阳县庐陵县……本汉石阳县,晋移郡于此”

^ 《方舆纪要》卷86〈江西四〉:“三国吴太平二年,分属临川郡郡治临汝县。晋、宋以后因之。”

^ 《晋书》卷15〈地理志下〉:“南康郡,太康三年置。”;《元和郡县图志》卷28〈江南道四·虔州〉:“孙权嘉禾五年,分庐陵立南部都尉,理雩都,晋武帝太康三年罢都尉,立为南康郡,至永和五年移理赣。”

^ 《晋书》卷15〈地理志下〉:“晋安郡,太康三年置。”;《宋书》卷37〈州郡志三〉:“晋安太守,晋武帝太康三年,分建安立。”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武昌太守,《晋起居注》,太康元年,改江夏为武昌郡。”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寻阳太守〉:“柴桑男相,二汉属豫章,晋属武昌。(寻阳)郡既立,治此。”

^ 《晋书》卷15〈地理志下〉:“永兴元年,分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二县置寻阳郡,属江州……怀帝永嘉元年,又以豫章之彭泽县属寻阳郡。”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豫章太守〉:“望蔡子相,汉灵帝中平中,汝南上蔡民分徙此地,立县名曰上蔡,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豫章太守〉:“吴平侯相,汉灵帝中平中立曰汉平,吴更名。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豫章太守〉:“豫宁侯相,汉献帝建安中立,吴曰西安,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太平寰宇记》卷106〈洪州武宁县〉:“古西安县也,汉献帝建安中分海昏县立西安县,至晋太康元年改为豫宁。”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豫章太守〉:“康乐侯相,吴孙权黄武中立曰阳乐,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豫章太守〉:“丰城侯相,吴立曰富城,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鄱阳太守〉:“广晋令,吴立曰广昌,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鄱阳太守〉:“上饶男相,吴立。《太康地志》有,王隐《地道》无。”;《舆地广记》卷24〈江南东路·信州上饶县〉:“吴置,晋省之,宋复置。”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庐陵太守〉:“遂兴男相,吴立曰新兴,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庐陵太守〉:“阳丰男相,吴曰阳城,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临川内史〉:“西丰侯相,吴立曰西平,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太平寰宇记》卷110〈抚州临川县〉:“吴太平二年,以临汝县为临川郡,于郡南更置西平县,晋改为西丰。”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临川内史〉:“南城男相,汉旧县,晋武帝太康元年,更曰新南城。”

^ 《太平寰宇记》卷110〈抚州〉:“吴太平二年以南城、临汝二县置临川郡,更增置宜黄、安浦、新建、西平、西城、东兴、南丰、永城八县。至晋改西平为西丰,改西城为西宁。”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建安太守〉:“建阳男相,《晋太康地志》有。”;《元和郡县图志》卷29〈江南道五·建州建阳县〉:“本上饶县地,吴分置建平县,晋太元(当作太康)四年改为建阳。”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建安太守〉:“邵武子相,吴立曰昭武,晋武帝更名。”

^ 《太平寰宇记》卷100〈南剑州〉:“本古之南平县余迹也,自晋武帝时为延平县。”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庐陵太守〉:“南康公相,吴立曰南安 ,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太平寰宇记》卷108〈虔州信丰县〉:“献帝初平二年分南壄立南安县,晋武帝改为南康。”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南康公相〉:“陂阳男相,吴立曰揭阳,晋武帝太康五年,以南康(原误作“西康”)揭阳移治故陂阳县,改曰陂县,然则陂阳先已为县矣。后汉郡国无,疑是吴所立而改曰揭阳也。”;《太平寰宇记》卷108〈虔州虔化县〉:“吴嘉禾五年置揭阳县,晋太康五年改为陂阳县,以陂阳水为名。”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南康公相〉:“宁都子相,吴立曰杨都,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旧唐书》卷40〈地理志三〉:“虔化,吴分赣立阳都县,晋改为宁都。”;《太平寰宇记》卷108〈虔州虔化县〉:“吴大帝分赣县立阳都县,《吴录》、《地志》属庐陵南部,晋武帝改为宁都。”;《元和郡县图志》卷28〈江南道四·虔州虔化县〉:“本汉赣县地,吴宝鼎三年初置新都,晋太康元年改为宁都。”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南康公相〉:“平固侯相,吴立曰平阳,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晋安太守〉:“晋安男相,吴立曰东安,晋武帝更名。”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晋安太守〉:“原丰令,晋武帝太康三年,省建安典船校尉立。”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晋安太守〉:“温麻令,晋武帝太康四年,以温麻船屯立。”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安成太守〉:“安复侯相,汉旧县,本名安成,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安成太守〉:“广兴侯相,《晋太康地志》有此县,何云江左立,非也。”

^382.0382.1382.2 《宋书》卷36〈州郡志二·江夏太守〉:“沙阳男相,二汉旧县,本名沙羡,属武昌,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又立沙羡,而沙阳徙今所治。”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巴陵太守〉:“鄂令,汉旧县,属江夏。吴改鄂为武昌,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鄂县,而武昌如故。”

^ 《晋书》卷5〈怀帝纪〉:“〔永嘉元年八月〕分荆州、江州八郡为湘州。”;卷15〈地理志下〉:“怀帝又分长沙、衡阳、湘东、零陵、邵陵、桂阳及广州之始安、始兴、临贺九郡置湘州;怀帝永嘉元年,又以临贺、始兴、始安三郡凡二十县为湘州。”

^ 《晋书》卷59〈长沙厉王乂传〉:“长沙厉王乂,字士度,武帝第六子也。太康十年受封……玮既诛,乂以同母,贬为常山王,之国……顷之,迁骠骑将军、开府,复本国……永嘉中,怀帝以乂子硕嗣,拜散骑常侍,后没于刘聪。”

^386.0386.1 《宋书》卷37〈州郡志三·湘东太守〉:“临烝伯相,吴属衡阳,《晋太康地志》属湘东。”

^387.0387.1 《宋书》卷37〈州郡志三·衡阳内史〉:“新康男相,吴曰新阳。”

^388.0388.1 《宋书》卷37〈州郡志三·衡阳内史〉:“衡山男相,吴立曰衡阳,晋惠帝更名。”

^389.0389.1 《宋书》卷37〈州郡志三·湘东太守〉:“利阳、新平(张勃《吴录》有此二县,利作梨,晋作利音)。”

^390.0390.1 《宋书》卷37〈州郡志三·零陵内史〉:“应阳男相,晋惠帝分观阳立。”

^391.0391.1 《记纂渊海》卷13〈荆湖南路·宝庆府〉:“晋改昭陵为邵陵。”

^392.0392.1 《宋书》卷37〈州郡志三·邵陵太守〉:“邵阳男相,吴立曰昭阳,晋武改。”

^393.0393.1 《宋书》卷37〈州郡志三·邵陵太守〉:“高平男相,吴立。晋武帝太康元年,改曰南高平。”

^394.0394.1 《宋书》卷37〈州郡志三·湘东太守〉:“建兴男相,晋武帝分邵陵立。”

^395.0395.1 《宋书》卷37〈州郡志三·湘东太守〉:“武刚令,晋武分都梁立。”

^396.0396.1 《舆地纪胜》卷59〈宝庆府〉:“《寰宇记》云:吴置,晋永嘉中并入邵阳县。”

^397.0397.1 《宋书》卷37〈州郡志三·桂阳太守〉:“晋宁令,汉顺帝永和元年立,曰汉宁,吴改曰阳安,晋武帝太康元年改曰晋宁。”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湘州刺史〉:“建昌郡,晋惠帝元康九年,分长沙东北下隽诸县立。”

^ 《晋书地理志》误列此县。

^ 《晋书地理志》未列此县份。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临庆内史〉:“兴安侯相,吴立曰建兴,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元和郡县图志》卷7〈岭南道·贺州桂岭县〉:“本汉临贺县之地,吴分置建兴县,属临贺郡。晋改为兴安县。”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始建内史〉:“熙平令,吴立为尚安,晋武改。”

^ 《太平寰宇记》卷162〈岭南道〉:“本汉潭中县地。晋太康元年分吴所置武丰县,置长安县(当作常安县)于此。”;《宋书》卷38〈州郡志四·桂林太守〉:“常安,《太康地志》有而王隐无。”

^ 《宋书》卷38〈州郡志三·广兴公相〉:“阳山侯相,汉旧县,后汉曰阴山,属桂阳。吴始兴郡无此县,当是晋后立。”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巴陵太守〉:“巴陵男相,晋武帝太康元年立,属长沙。”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江夏太守〉:“蒲圻男相,晋武帝太康元年立。”

注释

^1.01.1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图组》中,端氏、濩泽2县属河东郡,而《晋书·地理志》属平阳郡。

^2.02.1 孔祥军依据《水经·清水注》“京相璠曰:河内脩武县北有故隤城”和《水经·穀水注》“京相璠与裴司空彦季脩《晋舆地图》,作《春秋地名》”的记载,认为晋泰始年间脩武县仍属河内郡,直到太康年间以前才移属汲郡。(《晋书地理志校注》第28页)

^ 吴增仅《三国郡县表》和杨晨《三国会要》认为领有野王1县,但据地理位置,西侧的沁水县可能也是该郡领有。

^ 吴增仅《三国郡县表》和杨晨《三国会要》认为领有原武1县,但据地理位置,周边的卷县、阳武2县可能也是该郡领有。

^ 史书记载领有密县,但据郡名,阳翟县可能也属于该郡所领。

^ 孔祥军据《魏书·地形志》记载“河阴,晋置”,认为河阴县似乎在太康年间以后废县(见《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7页),但据《晋书·傅祗传》及《资治通鉴》卷88记载,永嘉五年(311年),司徒傅祗和大将军苟晞在河阴建行台,并命傅畅为河阴县令,此时河阴县仍然存在。

^7.07.1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5页。

^ 《晋书·地理志》作“垣县”,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晋图组》作“东垣县”,孔祥军依据《魏志》卷16“白骑攻东垣”及《左传·襄公元年》杜注“河东郡有东垣县”,认为作“东垣”是。(《晋书地理志校注》第26页)

^ 《晋书·地理志》遗漏此县,《晋书·石勒载记》有武德县的记载。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晋图组》河内郡有此县。

^ “清渊”,《晋书·地理志》作“清泉”,是唐代人避唐帝名讳改名。

^ 孔祥军依据《宋书》卷35〈州郡志一·东安太守〉“发干令,汉旧名,属东郡,《太康地志》无”的记载,认为该县晋时废县,太康四年左右复置。(《晋书地理志校注》第33页)

^ 孔祥军依据《宋书》卷35〈州郡志一·东安太守〉“乐平令,前汉曰清,属东郡,章帝更名,晋《太康地志》无”的记载,认为该县晋时废县,太康四年左右复置。(《晋书地理志校注》第33页)

^13.013.1 孔祥军考证认为西晋改济阴郡为济阳郡在太康四年(283年)以后。(《晋书地理志校注》第39-40页)据《晋书·惠帝纪》记载“〔永宁元年〕封齐王冏子冰为乐安王,英为济阳王,超为淮南王”,《纪》中说明司马冰继任乐安王,而晋代济阴郡又曾改名为济阳郡,而且司马冏之子司马英被封为济阳王,疑此处当作“乐安平王鉴……武帝践阼,封乐安王……〔元康〕七年薨,子殇王籍立。薨,无子,齐王冏以子冰绍鉴后。以济阴万一千二百一十九户改为济阳国,立英为济阳王”,则济阴郡改名济阳郡不在太康四年(283年),当在永宁元年(301年),并在隔年(302年)废国。

^ 《晋书·地理志》无此县,《宋书·州郡志》引《太康地志》无此县,盖晋太康元年(280年)梳已废县。又《晋书·刘乔传》有“〔刘乔〕据考城以距〔范阳王司马〕虓”,《蔡谟传》有“陈留考城人”,刘乔据考城事在永兴二年(305年)时,蔡谟出生于太康二年(281年),卒于永和十二年(356年),虽东晋世考城县失陷于五胡,但从蔡谟籍贯可知,西晋后期考城已复置县,置县时间当在晋惠帝时期。

^ 《晋书·地理志》无此县。

^ 《晋书·地理志》作“苑句”。

^ 《晋书·地理志》作“成武”。

^ 《晋书·地理志》作“城阳”。

^19.019.119.2 孔祥军据《左传》杜预注有“汝南鲖阳”,认为鲖阳县在太康元年(280年)以前仍然属于汝南郡,后移属汝阴郡。(《晋书地理志校注》第51页)

^20.020.1 孔祥军据《宋书·符瑞志》及《左传》杜预注有“汝阴南顿”,认为晋初南顿县移属汝阴郡,太康元年(280年)后归复汝南郡。(《晋书地理志校注》第51页)据《晋书·梁孝王肜》记载,“咸宁中,复以陈国、汝南南顿增封为次国”,陈国并入梁国在咸宁三年(277年)陈王司马斌徙封西河王之年,南顿县此年以前仍属汝南郡,《宋书》及杜预注疑似有误。

^21.021.1 孔祥军考证未能得晋代南顿国领县(《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第611页)。据《宋书·州郡志》汝南郡领县及地理来看,南顿郡领县可能有南顿、北宜春、平舆、定颍、汝阳、吴房等县。

^22.022.1 孔祥军考证未能得晋代新蔡郡领县(《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第611页)。据《宋书·州郡志》新蔡郡领县及地理来看,领县可能有新蔡、褒信、固始、鲖阳等县。

^ 孔祥军据《宋书·符瑞志》认为汝阴郡曾领有楼烦县。(《晋书地理志校注》第52页)此楼烦县在东晋时期属侨县,后来划归汝阴郡管辖,疑《宋书》有误。

^24.024.1 梁王司马肜因为依附赵王司马伦而被削减封国的领县。陈郡复郡后,孔祥军考证只得陈郡领有阳夏1县(《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第617页)。据《宋书·州郡志》陈郡领县及地理来看,其余领县可能为陈、项、苦、武平4县。

^25.025.1 胡阿祥等以广戚县在魏末已属彭城国领县(《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第693页)。孔祥军仅言太康三年(282年)前已属彭城国(《晋书地理志校注》页144注释4)。广戚县改隶彭城国大概与公丘县同时,在咸宁三年(277)前后。

^ 司马籥封新蔡王之事,疑在其父司马遐于永康元年(300年)去世后的隔年发生。

^ 《晋书·地理志》作“邵陵”。

^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49页。

^ 《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及胡阿祥等编《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考证中丘郡领县仅得中丘1县。据其地理,东北方的柏人县当为中丘郡管辖。

^ 《晋书·地理志》作“易城”。

^ 《晋书·地理志》作“富城”。

^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作晋时置县,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认为汉代昭明县即后来的南新县,盖以今地位置相同所作的判断。改名原因当与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有关。

^ 据《晋书》卷14〈地理志上〉记载“元康五年,惠帝分敦煌郡之宜禾、伊吾、宜安、深泉、广至等五县,分酒泉之沙头县,又别立会稽、新乡,凡八县为晋昌郡”,则并州晋昌郡恢复原名新兴郡的年份在元康五年(295年)左右。

^ 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认为三国时属常山郡,晋时改属乐平郡。

^ 《水经注》卷6及《魏书·地形志》均作“受阳”。“受”“寿”古代通用。

^ 孔祥军认为西晋初置复置县。(《晋书地理志校注》第86页注释6)

^ 孔祥军认为西晋初置县。(《晋书地理志校注》第87页注释6)

^ 孔祥军认为曹魏时属扶风郡属县。

^ 《晋书·地理志》作“阴般县”。

^ 孔祥军引《太平寰宇记》卷32引《晋太康地记》云“安定郡,领临泾、朝那、乌氏、鹑觚、阴密、西川六县,属雍州”之文判定此县当在太康四年增置。(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页95)

^ 《晋书地理志》作“汾邑县”。

^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98-99页。

^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98-99页。

^ 孔祥军据《舆地广志》之文认为晋时未废破羌县,《晋书地理志》漏列破羌县。(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00页)

^ 孔祥军据《晋书·地理志》无武威县,认为晋时已废县。(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00页)

^ 孔祥军据《晋书地理志》无媪围县,认为晋时已废县。(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00页)

^ 孔祥军据《晋书·地理志》无氐池县,《宋书·符瑞志》泰始三年(267年)尚见氐池县的记载,认为晋时废县。(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00页)

^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02页。

^ 《晋书地理志》避唐帝讳作“深泉”。

^50.050.1 据《晋书·高密文献王泰传》记载“玮既诛,乃以泰录尚书事,迁太尉,守尚书令,改封高密王,邑万户”,守尚书令与改封高密王均在同时,据《晋书·惠帝纪》,司马泰守尚书令时间在元康六年(296年)正月。

^ 据《华阳国志·巴志》“至魏咸熙元年平蜀,始分益之巴、汉七郡置梁州。治汉中”及《晋书·地理志上》“阴平郡泰始中置”、“及泰始五年,又以雍州陇右五郡及凉州之金城、梁州之阴平,合七郡置秦州”可知,咸熙元年(264年)时已废阴平郡,又据《晋书·地理志上》“梁州之阴平”之文可知废郡后当并入梓潼郡。

^ 《元和郡县图志》原文疑有误,“秦川”应作“秦州”,“郡”字当断为后句,全文应作“魏分陇右为秦州,因秦邑以为名,后省入雍州。晋复改汉阳为天水郡,武帝泰始中又立秦州,郡与州同理”。

^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06页。

^ 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列为曹魏无考县份。

^ 《晋书地理志》作“显新县”。

^ 《晋书地理志》作“下辩县”。

^ 《晋书地理志》遗漏此县。

^ 司马铨封上庸王之事,疑在其父司马遐于永康元年(300年)去世后的隔年发生。

^ 孔祥军考证认为魏末上庸郡领县有安乐县,无武陵县。

^60.060.160.2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12-113页。

^ 《晋书地理志》作“涪城”,《绩汉书·郡国志》、《华阳国志·汉中志》、《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均作“涪”。

^62.062.162.2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13页

^ 《晋书地理志》作“什方县”。

^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14页。

^65.065.1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16页。

^ 孔祥军考证认为魏末废武陵县,至晋太康年间(280-289)复置县。(《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66页)

^ 涪陵郡至咸和元年(326年)才被成汉攻陷。

^ 孔祥军认为“汶川州”当为“汶山县”之讹。(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21页)

^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2页注释4。

^ 三国时县名为“汉发县”。

^ 《晋书地理志》无此县份。

^72.072.172.272.3 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及吴增仅《三国郡县表》将永寿、南涪、雍乡3县列为蜀汉永昌郡属县,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从洪、吴二人说法列为蜀汉属县;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认为未有史料可证明蜀汉有此3县,未列为蜀汉属县。

^ 刘琳认为朱提郡尚领有堂狼县,蜀汉时复置(刘琳《华阳国志校注》页416注释1);孔祥军认为晋初复立(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页123-124)。

^ 孔祥军认为晋初置县。(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页125)

^ 《晋书地理志》无此县份。

^ 刘琳考证认为当在此地。(刘琳《华阳国志校注》第452页)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定在今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北,然据谭其骧说,永宁县则成为河阳郡的飞地。

^ 刘琳据云平县建县时间推测。(刘琳《华阳国志校注》第451页)

^ 据《晋书·齐献王攸传》记载“明年(太康四年)……以济南郡益齐国”,梁邹县在太康四年以前属济南郡,这里疑当作“咸宁初,以济南之梁邹益封”。

 

^80.080.1 孔祥军认为太康中(282-283)短暂隶属东莞郡,后来归属城阳郡直至西晋终结。(《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第691页)

^81.081.1 李锡甫考证得出平昌郡领有安丘、平昌2县,但据其地理,其周边的东莞郡朱虚、姑幕、东武3县当为平昌郡管辖。

^ 《晋书·地理志》作“邹县”。

^ 孔祥军列为魏时隶属东莱郡,晋时移属城阳郡。(《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第689页)

^ 《晋书·地理志》无夷安县。

^ 孔祥军列为魏时隶属东莱郡,晋时移属城阳郡。(《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第689页)

^ 《晋书·地理志》列为青州城阳郡属县,孔祥军据《宋书·州郡志》注引《晋太康地志》,认为晋太康元年(280年)至四年(283年)间东武县短暂隶属东莞郡,后又复归阳城郡。(《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40页注释7)但是《晋书·地理志》记载,东武县划归东莞郡在太康十年(289年)。

^ 据《晋书·琅邪武王伷传》记载司马伷太康四年去世时,“临终表求葬母太妃陵次,并乞分国封四子,帝许之”,则东莞郡复置年份当在明年,即太康五年(284年)左右。《宋书·州郡志》记载在太康十年,疑有误。

^88.088.1 孔祥军考证淮陵郡领县仅得司吾及徐2县(《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第703-704页)。据《宋书·州郡志》与郡名及地理位置,临淮郡北方的淮陵及下相2县当属淮陵国管辖。

^89.089.189.289.3 胡阿祥等认为傅阳、武原、梧、广戚4县在永嘉之乱后见废。(《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第693页)

^ 《晋书·地理志》作“凌县”。

^ 吴增仅及谭其骧认为淮阴县三国时隶属广陵郡。孔祥军据《水经注》“又东北至下邳淮阴城西西”之文,认为三国时淮阴县属下邳郡,西晋时移属广陵郡。然而《水经》原文或有沿用汉史地理的可能性。

^ 《晋书·地理志》无此县。

^93.093.1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51-152页。

^ 《晋书·地理志》无此县。

^95.095.195.295.395.4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52-153页。

^ 孔祥军考证认为曹魏南阳郡领县尚有山都、襄乡2县。

^97.097.197.2 新野郡于永宁二年(302年)置郡,据《水经注》记载,领新野、棘阳、蔡阳、穰、邓、山都6县,朝阳县在《晋书·地理志》属南阳郡,在新野郡西,若归入南阳郡则必成为其郡飞地,殊为怪异。《宋书·州郡志》朝阳县属顺阳郡,疑朝阳县在之前早已划归顺阳国,时间在太康十年(289年)或永宁二年(302年)之间。

^ 孔祥军考证认为义阳郡于太康元年(280年)扩大领县数量,由5县增加到12县。

^ 孔祥军认为吴末武陵郡尚领有黔阳县。

^ 孔祥军认为咸宁二年(276年)置新野郡,太康元年(280年)废郡,晋惠帝时再度置郡。《晋书·扶风武王骏传》记载司马歆“太康中,诏封新野县公”,后随齐王司马冏讨伐赵王司马伦,有功“以勋进封新野郡王”,封国由县国晋升为郡国,时间在永宁元年(301年)至二年(302年)间,以此推测“咸宁”应为“永宁”之误。

^ 《晋书·陶侃传》记载“陈敏之乱,弘以侃为江夏太守”,此事在永兴二年(305年)十二月以后,而明年(光熙元年,306年)十一月晋惠帝死,故置滠阳县当在这段时间。

^ 《晋书地理志》作“淯阳县”。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上册,第710页。

^104.0104.1 孔祥军以该2县在《晋书·地理志》及《舆地广记》均列属江夏郡,认为《宋书·州郡志》引《晋太康地志》有误。

^ 《晋书地理志》作“秦昌县”。

^ 孔祥军引《舆地广记》,认为泰昌在太康中分秭归置县,《宋书·州郡志》记载建平都尉领县有泰昌,实误。(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66-167页)然而泰昌县在今重庆市巫山县北,秭归县今湖北省秭归县,地理相距甚远,疑《宋书》不误,《舆地广记》有误。

^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58页。

^ 《晋书地理志》作“南安县”。

^ 孔祥军引胡阿祥《宋书州郡志汇释》认为点校本《宋书》改作“南安”有误。(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68-169页)

^ 孔祥军据《三国志·孙权传》南阳5县降吴及《水经注》割南阳5县置新野郡,属县有“山都”,认为魏、晋时属南阳郡。然而《水经注》封司马歆新野郡公年代可能有误,吴、魏相互敌对,吴国应不可能承认魏国新设的政区,山阳县东汉属南阳郡管辖,或有用汉史地理的可能性。

^ 孔祥军认为曹魏尚有全淑、阜陵2县,计魏末淮南郡有10县。

^ 孔祥军认为魏庐江郡尚有龙舒县,计魏末庐江郡有9县。

^ 孔祥军统计吴丹阳郡有15县,无臼阳、宁国、怀安3县。

^ 孔祥军统计认为孙吴会稽郡尚领东阳郡的新安、平昌、吴宁、定阳、丰安、永康6县。

^ 孔祥军统计认为孙吴临海郡尚领初宁县,疑即永宁县之误写。

^116.0116.1116.2 全椒、阜陵、东城3县当在《宋书·州郡志》的“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历阳、当涂、逡道诸县”当中。

^117.0117.1117.2117.3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87页。

^ 《晋书地理志》误作富阳县。

^ 陈健梅认为《水经注》及《吴记》说法为是,晋太康年间置盐官县。

^ 《晋书地理志》作既阳县。

^ 《晋书地理志》无此县。孔祥军认为晋平吴时废县,太康四年(283年)后复置。

^ 《晋书地理志》作“曲昜县”。“昜”即“阳”。

^ 《晋书地理志》作“安定县”。

^ 《晋书地理志》误作“武宁县”。

^ 孔祥军引用晋初人郭义恭《广志》有“交趾封溪县”一文,认为封溪县晋时属交趾郡,并言《晋书地理志》有误。(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205页。)然而或有沿用旧史地理的可能性。(如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出版于2012年,但书中所注的今地位置以2004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为准,相差8年。今人所注今地位置年代尚且无法与书籍出版年代相合,何况古人。)

^ 《晋书地理志》作“阳遂县”。

^ 《晋书地理志》作“新宁县”。

^ 《晋书地理志》作“农城县”。

^ 《晋书·地理志》作“黄阳县”。

^ 《晋书地理志》误作“连道县”。

^ 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据《宋书·州郡志四》“兴道令,晋武帝太康元年,以合浦北部营之连道立。吴录有此县,未详”的记载,认为吴时名兴道县,后似见废,故沈约以未详疑之,至太康元年似于合浦北部之连道乡再置兴道县。

^ 孔祥军以《晋书》无此县,认为太康四年废。《晋书地理志》重出“昌平县”(宁浦县前县名),或疑为始定县之误。

^ 中华书局点校本《宋书》校刊记“水经赣水注:“牵水又东迳吴平县,旧汉平也。晋太康元年,改为吴平矣。”此作吴更名,误”。

^ 孔祥军认为晋时置县。(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98页)陈健梅据《太平寰宇记》卷106〈信州·弋阳县〉“建安十五年孙权分锺陵置鄱阳郡”一文,认为三国时鄱阳郡有锺陵县。(陈健梅《孙吴政区地理研究》第120页)

^135.0135.1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99-200页。

^ 孔祥军认为似乎在太康元年平吴时改南平为延平。(《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96页)

^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95页。

^ 中华书局点校本《宋书》误作“安南”。

^139.0139.1139.2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96页。

^ 《晋书地理志》作“新谕”,《宋书州郡志》作“新喻”,然据《元和郡县图志》卷28“吴孙皓分置新渝县,因渝水为名。天宝后相承作‘喻’,因声变也”之文,应皆为“新渝”之误。

^ 《晋书地理志》作“官陵”。

^ 高陵原名安丰,属江北的蕲春郡。据《宋书州郡志》,原同属蕲春郡的邾县与高陵一起划入武昌郡,但《晋书地理志》邾县归属江北的弋阳郡,故在江北的高陵可能与邾县一起划归弋阳郡。但弋阳郡领县无高陵,江南的武昌郡却有官陵,疑武昌郡官陵即高陵,后来废县。

^ 胡阿祥《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第四编〈西晋诸州郡县沿革〉依据《宋书州郡志》“蒲圻男相,晋武帝太康元年立。本属长沙”一文,列为长沙郡属县。然而蒲圻县在下隽、巴陵2县之北,依胡阿祥说则成长沙郡飞地。《宋书州郡志》载“建昌郡,晋惠帝元康九年,分长沙东北下隽诸县立”,蒲圻县必在“长沙东北下隽诸县”之中。

参考资料

书籍

吴增仅,《三国郡县表》,上海:开明书局,1937

刘琳,《华阳国志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

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增订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钱仪吉、杨晨,《三国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陈健梅,《孙吴政区地理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7

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历史系,2007

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胡阿祥、孔祥军、徐成合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参见

晋朝行政区划

东晋行政区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沿革中国行政区划的雏形从夏朝建立国家就开始了。《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豫州。豫州是中心,其他州环绕豫州。到了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建立了诸侯国。真正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则是萌芽发展于春秋时期,到秦朝建立后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参见:先秦行政区划)从秦朝起,中国历代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州、郡时代隋唐五代宋辽金时期,道、路时代元明清时期,行省时代中国历代的行政区划,在不同的朝代同一政区其管辖范围并不见得相同,即使是同一朝代,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州郡时期(前221年-583年)秦朝行政区划分为郡、县两级,以郡统县。秦始皇在前221年分全国为36郡,到秦末增加到40多个郡。县共有1000多个,一个郡一般管十几到二三十个县。到了汉朝,有些郡分封给诸侯王,称为王国。...
· 英国行政区划
参见英格兰行政区划威尔士行政区划苏格兰行政区划北爱尔兰行政区划英国海外领土英国皇家属地
· 泰国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历史1892年前1892年的行革1932年以后参考文献TejBunnag,TheProvincialAdministrationofSiam1892-1915,ISBN0-19-580343-4泰国内政部民政局(DepartmentofProvincialAdministration)网址(英文)参见曼谷区名表泰国城市列表泰国的次级行政区划泰国行政区划列表(按面积)
· 西晋
简介西晋(266年—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首都洛阳。从晋武帝建国开始,传四帝,国祚51年(从灭东吴统一全国始为37年),与后来的东晋合称晋朝。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三国末期,司马懿与司马师、司马昭二子都是曹魏权臣。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建立新政权,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晋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中国。据现代学者推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中国人口已恢复回3500万人,形成“太康盛世”的局面。西晋时期面临的外部局势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晋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政风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
· 西汉行政区划
概况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鉴于秦帝国朝廷孤立无援、二世而亡的做法,分封了一批诸侯王,但同时又沿袭了郡县制,使西汉前期的行政区划出现了一种封建制与郡县制并立的局面,称“郡国并行制”。虽然之后汉高祖通过各种途径除去了韩信、英布等大部分的异姓王,但仍设立了九个刘姓诸侯王以为朝廷之援。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诸侯国实力强大,有独立的军事政治体制与职权,而且多数跨数郡之地,大者甚至有四至六郡。天下六十余郡,有四十余郡在各诸侯王手中,而汉天子所掌握的郡尚不足二十。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朝廷多次设法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最终发生了历时不到三个月的“七国之乱”。汉廷迅速平定诸王叛乱后,通过推恩令等手段乘势削减诸侯王国辖区,侯国从此不得超越一郡之制。而且诸王的军政权力也被剥夺,仅保留其在封地内的财政收入,而侯国内高级官员改由中央指派,实际与各郡县的郡守、县令无异。国内基本安定的情况下,汉武帝朝大幅拓展了国土疆域,在东北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