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大论
弥勒五论依汉传佛教,这五部论是《瑜伽师地论》,百卷,唐玄奘译;《大乘庄严经论颂》,十三卷,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分别瑜伽论》,未翻;《金刚般若论》二卷,秦罗什译,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经论》)、唐义净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辨中边论颂》,一卷,唐玄奘译。依藏传佛教,弥勒五论是《辨法法性论》、《辨中边论颂》、《究竟一乘宝性论》、《现观庄严论》、《大乘庄严经论颂》藏传佛教五部大论藏传佛教人们通常所谓的五部大论为:法称(Dharmakīrti)的《释量论》(Pramāṇavarttikakārika)弥勒(Maitreya)的《现观庄严论》(Abhisamaya-alaṅkāra),一说是无著(Asanga)的作品。月称(Candrakīrti)的《入中论》(Madhyamakāvatāra)。功德光(Gunaprabha)的《戒律本论》。世亲(Vasubandhu)的《阿毗达磨...
弥勒五论
依汉传佛教,这五部论是
《瑜伽师地论》,百卷,唐玄奘译;
《大乘庄严经论颂》,十三卷,唐波罗颇蜜多罗译;
《分别瑜伽论》,未翻;
《金刚般若论》二卷,秦罗什译,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经论》)、唐义净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
《辨中边论颂》,一卷,唐玄奘译。
依藏传佛教,弥勒五论是
《辨法法性论》、
《辨中边论颂》、
《究竟一乘宝性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庄严经论颂》
藏传佛教五部大论
藏传佛教人们通常所谓的五部大论为:
法称(Dharmakīrti)的《释量论》(Pramāṇavarttikakārika)
弥勒(Maitreya)的《现观庄严论》(Abhisamaya-alaṅkāra),一说是无著(Asanga)的作品。
月称(Candrakīrti)的《入中论》(Madhyamakāvatāra)。
功德光(Gunaprabha)的《戒律本论》。
世亲(Vasubandhu)的《阿毗达磨俱舍论》(Abhidharma-kosa)。
多为二胜六庄严所著作。
相关条目
弥勒五论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文明化五部族
外部链接FiveCivilizedTribesMuseumofficialsiteFiveTribesarticleatnativeamericans.comDescendantsofFreedmenoftheFiveCivilizedTribesAssociation
· 十五部乔氏家谱今何在
1.山西介休乔氏宗传九篇,(清)乔元椿等撰,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云南大学图书馆。2.河南盂津绩纂乔氏族谱二十二卷,(清)乔心田纂修,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石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今仅存第一卷。3.湖北孝感乔氏族谱,(清)乔用迁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4.四川新都乔氏家乘,(民国)乔明晰编纂,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石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5.上海梁国乔氏世谱不分卷,(清)乔廷木纂修,清光绪五年乔松秀抄清康熙四十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6.上海乔氏宗谱八卷,(民国)乔先格主修,乔先信纂修,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7.乔氏载记二卷,(清)乔松年辑,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显月斋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
· 大盛公武安后代五部武氏家谱目录
大盛公武安后代五部武氏家谱目录大盛公武安的后代遍布江西省崇仁县、乐安县、黎川县、宁都县、丰城市等地,现已知存有如下五部家谱:一、《江西黎川北乡武氏宗谱》(1939年修),该支为大盛公武安的第5世长孙昭宁之后。大盛公武安的15世孙周卿公武贤于元朝末年(约1320年)从乐安迁居新城(现名黎川)县城西门。谱载:祖先在山西太原,后代迁居江西南丰县白舍镇,又繁衍于南丰县城。到了五代后梁开平年间(907-911),大盛公武安由南丰游至崇仁定居巴溪,为崇仁始迁鼻祖。宋朝绍兴年间(1138),分永丰县和崇仁县的部分地区设置乐安县,大盛公子孙后代繁衍众多,又迁居乐安蛟湖,故又为乐安蛟湖之祖。该谱存黎川日峰镇武家坊武氏。二、《江西黎川石硖武氏宗谱》(199年修),该支为大盛公武安的第5世次孙武昭富之后。大盛公武安的15世孙斌公武斌的三个儿子:孟俊、孟佐、孟倬于明朝嘉靖年间从乐安迁居新城石硖。该谱存黎川洵口镇石...
· 大毗婆沙论
名称毘婆沙(梵文:vibhāṣā),是一种佛教注释书名称,主要用于对阿毘达摩论书的注解。《大毘婆沙论》主要是《发智论》的注解书,故称毘婆沙。历史《大毘婆沙论》的正确集成时间不详,汉传佛教最早的传说,是由尸陀槃尼尊者、达悉尊者和鞞罗尼尊者三人造《毘婆沙论》。印顺法师认为,其中的鞞罗尼,又作韦罗或比罗(Vīla),可能是马鸣弟子,与马鸣年代相近。真谛传说,《大毘婆沙论》是由迦多衍尼子解释,众人共同集结,再由马鸣负责主要撰文。《大毘婆沙论》,是由公元2世纪时的犍陀罗国迦腻色迦王资助,说一切有部五百阿罗汉广释《发智身论》的最高论书。还有说是佛陀驮娑论师制《大毗婆沙论》。藏传佛教认为,这本论书是由喀什米尔(唐译迦湿弥罗)地区的阿毘达摩论师所集体编著。《大毘婆沙论》的编成时间,现今有许多不同看法,木村泰贤与印顺法师认为,《大毘婆沙论》应在迦腻色迦王之后,龙树之前编成,约在公元150年前后。而且其编写曾
· 泉翁大全新论明论序
泉翁大全新论明论序道之弗明也,多言之也。学者弗至於圣人也,弗为画之也。夫道者,率性者也。性具於吾心,仁义礼智其大者,夫人而有之,夫人而知之,奚俟於言?是故道,内也、本也;言,外也、末也。如以言,是使人遗内而取诸外,舍本而求诸末。体认一差,本原遂失,而去道益远矣。夫珠,物之有光耀者也。以锦袭之,袭愈多而珠愈晦。以言明道,则言愈多,而道愈,是以君子弗贵也。夫学者之学也,非不知吾心之有理也,幼而是人也,壮而是人也,老而是人也,而不少变。是故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而大贤者世亦罕焉,非不知之罪也,好言而不能行者之罪也。夫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圣人也。未至於圣者,必思必勉矣。思也者,致知也;勉也者,力行也。致知则通,通则睿;力行则熟,熟则安,二者圣功也。斯义也,舜开之矣:「唯精」者知也,「惟一」者行也。孔子之祖述也,有曰:「学、问、思、辨、笃行」也。子思之承家也,有曰「明则诚」也。孟子之私淑也,有曰「明...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