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孙子定理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7
转发:0
评论:0
物不知数一元线性同余方程组问题最早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公元5世纪)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叫做“物不知数”问题,原文如下:即,一个整数除以三余二,除以五余三,除以七余二,求这个整数。《孙子算经》中首次提到了同余方程组问题,以及以上具体问题的解法,因此在中文数学文献中也会将中国剩余定理称为孙子定理。宋朝数学家秦九韶于1247年《数书九章》卷一、二《大衍类》对“物不知数”问题做出了完整系统的解答。明朝数学家程大位将解法编成易于上口的《孙子歌诀》:这个歌诀给出了模数为3、5、7时候的同余方程的秦九韶解法。意思是:将除以3得到的余数乘以70,将除以5得到的余数乘以21,将除以7得到的余数乘以15,全部加起来后减去105或者105的整数倍,得到的余数就是答案。比如说在以上的物不知数问题里面,使用以上的方法计算就得到因此按歌诀求出的结果就是23.形式描述用现代数学的语言来说明的话,中国...

物不知数

一元线性同余方程组问题最早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公元5世纪)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叫做“物不知数”问题,原文如下:

即,一个整数除以三余二,除以五余三,除以七余二,求这个整数。《孙子算经》中首次提到了同余方程组问题,以及以上具体问题的解法,因此在中文数学文献中也会将中国剩余定理称为孙子定理。

宋朝数学家秦九韶于1247年《数书九章》卷一、二《大衍类》对“物不知数”问题做出了完整系统的解答。明朝数学家程大位将解法编成易于上口的《孙子歌诀》:

这个歌诀给出了模数为3、5、7时候的同余方程的秦九韶解法。意思是:将除以3得到的余数乘以70,将除以5得到的余数乘以21,将除以7得到的余数乘以15,全部加起来后减去105或者105的整数倍,得到的余数就是答案。比如说在以上的物不知数问题里面,使用以上的方法计算就得到

因此按歌诀求出的结果就是23.

形式描述

用现代数学的语言来说明的话,中国剩余定理给出了以下的一元线性同余方程组:

有解的判定条件,并用构造法给出了在有解情况下解的具体形式。

中国剩余定理说明:假设整数m1, m2, ... , mn其中任两数互质,则对任意的整数:a1, a2, ... , an,方程组 ( S ) {\displaystyle (S)} 有解,并且通解可以用如下方式构造得到:

设 M = m 1 × × --> m 2 × × --> ⋯ ⋯ --> × × --> m n = ∏ ∏ --> i = 1 n m i {\displaystyle M=m_{1}\times m_{2}\times \cdots \times m_{n}=\prod _{i=1}^{n}m_{i}} 是整数m1, m2, ... , mn的乘积,并设 M i = M / m i , ∀ ∀ --> i ∈ ∈ --> { 1 , 2 , ⋯ ⋯ --> , n } {\displaystyle M_{i}=M/m_{i},\;\;\forall i\in \{1,2,\cdots ,n\}} ,即 M i {\displaystyle M_{i}} 是除了mi以外的n − 1个整数的乘积。

设 t i = M i − − --> 1 {\displaystyle t_{i}=M_{i}^{-1}} 为 M i {\displaystyle M_{i}} 模 m i {\displaystyle m_{i}} 的数论倒数: t i M i ≡ ≡ --> 1 ( mod m i ) , ∀ ∀ --> i ∈ ∈ --> { 1 , 2 , ⋯ ⋯ --> , n } . {\displaystyle t_{i}M_{i}\equiv 1{\pmod {m_{i}}},\;\;\forall i\in \{1,2,\cdots ,n\}.}

方程组 ( S ) {\displaystyle (S)} 的通解形式为: x = a 1 t 1 M 1 + a 2 t 2 M 2 + ⋯ ⋯ --> + a n t n M n + k M = k M + ∑ ∑ --> i = 1 n a i t i M i , k ∈ ∈ --> Z . {\displaystyle x=a_{1}t_{1}M_{1}+a_{2}t_{2}M_{2}+\cdots +a_{n}t_{n}M_{n}+kM=kM+\sum _{i=1}^{n}a_{i}t_{i}M_{i},\quad k\in \mathbb {Z} .} 在模 M {\displaystyle M} 的意义下,方程组 ( S ) {\displaystyle (S)} 只有一个解: x = ∑ ∑ --> i = 1 n a i t i M i . {\displaystyle x=\sum _{i=1}^{n}a_{i}t_{i}M_{i}.}

证明

从假设可知,对任何 i ∈ ∈ --> { 1 , 2 , ⋯ ⋯ --> , n } {\displaystyle i\in \{1,2,\cdots ,n\}} ,由于 ∀ ∀ --> j ∈ ∈ --> { 1 , 2 , ⋯ ⋯ --> , n } , j ≠ ≠ --> i , gcd ⁡ ⁡ --> ( m i , m j ) = 1 {\displaystyle \forall j\in \{1,2,\cdots ,n\},\;j\neq i,\;\;\operatorname {gcd} (m_{i},m_{j})=1} ,所以 gcd ⁡ ⁡ --> ( m i , M i ) = 1. {\displaystyle \operatorname {gcd} (m_{i},M_{i})=1.} 这说明存在整数 t i {\displaystyle t_{i}} 使得 t i M i ≡ ≡ --> 1 ( mod m i ) . {\displaystyle t_{i}M_{i}\equiv 1{\pmod {m_{i}}}.} 这样的 t i {\displaystyle t_{i}} 叫做 M i {\displaystyle M_{i}} 模 m i {\displaystyle m_{i}} 的数论倒数。考察乘积 a i t i M i {\displaystyle a_{i}t_{i}M_{i}} 可知:

所以 x = a 1 t 1 M 1 + a 2 t 2 M 2 + ⋯ ⋯ --> + a n t n M n {\displaystyle x=a_{1}t_{1}M_{1}+a_{2}t_{2}M_{2}+\cdots +a_{n}t_{n}M_{n}} 满足:

这说明 x {\displaystyle x} 就是方程组 ( S ) {\displaystyle (S)} 的一个解。

另外,假设 x 1 {\displaystyle x_{1}} 和 x 2 {\displaystyle x_{2}} 都是方程组 ( S ) {\displaystyle (S)} 的解,那么:

而 m 1 , m 2 , … … --> , m n {\displaystyle m_{1},m_{2},\ldots ,m_{n}} 两两互质,这说明 M = ∏ ∏ --> i = 1 n m i {\displaystyle M=\prod _{i=1}^{n}m_{i}} 整除 x 1 − − --> x 2 {\displaystyle x_{1}-x_{2}} . 所以方程组 ( S ) {\displaystyle (S)} 的任何两个解之间必然相差 M {\displaystyle M} 的整数倍。而另一方面, x = a 1 t 1 M 1 + a 2 t 2 M 2 + ⋯ ⋯ --> + a n t n M n {\displaystyle x=a_{1}t_{1}M_{1}+a_{2}t_{2}M_{2}+\cdots +a_{n}t_{n}M_{n}} 是一个解,同时所有形式为:

的整数也是方程组 ( S ) {\displaystyle (S)} 的解。所以方程组 ( S ) {\displaystyle (S)} 所有的解的集合就是:

例子

使用中国剩余定理来求解上面的“物不知数”问题,便可以理解《孙子歌诀》中的数字含义。这里的线性同余方程组是:

三个模数m1 = {\displaystyle =} 3, m2 = {\displaystyle =} 5, m3 = {\displaystyle =} 7的乘积是M = {\displaystyle =} 105,对应的M1 = {\displaystyle =} 35, M2 = {\displaystyle =} 21, M3 = {\displaystyle =} 15. 而可以计算出相应的数论倒数:t1 = {\displaystyle =} 2, t2 = {\displaystyle =} 1, t3 = {\displaystyle =} 1. 所以《孙子歌诀》中的70,21和15其实是这个“物不知数”问题的基础解:

而将原方程组中的余数相应地乘到这三个基础解上,再加起来,其和就是原方程组的解:

这个和是233,实际上原方程组的通解公式为:

《孙子算经》中实际上给出了最小正整数解,也就是k = {\displaystyle =} -2时的解:x = {\displaystyle =} 23.

交换环上的推广

主理想整环

设R是一个主理想整环,m1, m2, ... , mk是其中的k个元素,并且两两互质。令M = {\displaystyle =} m1m2...mn为这些元素的乘积,那么可以定义一个从商环R/MR映射到环乘积R/m1R × … × R/mkR的同态:

并且 ϕ ϕ --> {\displaystyle \phi } 是一个环同构。因此 ϕ ϕ --> {\displaystyle \phi } 的逆映射也存在。而这个逆映射的构造方式就如同中国剩余定理构造一元线性同余方程组的解一样。由于mi和Mi = {\displaystyle =} M/mi互质,所以存在si和ti使得

而映射

就是 ϕ ϕ --> {\displaystyle \phi } 的逆映射。

Z {\displaystyle \mathbb {Z} } 也是一个主理想整环。将以上的R换成 Z {\displaystyle \mathbb {Z} } ,就能得到中国剩余定理。因为

一般的交换环

设R是一个有单位元的交换环,I1, I2, ... , Ik是为环 R {\displaystyle \mathbf {R} } 的理想,并且当 i ≠ ≠ --> j {\displaystyle i\neq j} 时, I i + I j = R {\displaystyle I_{i}+I_{j}=\mathbf {R} } ,则有典同构环同构:

模不两两互质的同余式组

模不两两互质的同余式组可化为模两两互质的同余式组,再用孙子定理直接求解。

84=2×3×7,160=2×5,63=3×7,由推广的孙子定理可得 { x ≡ ≡ --> 23 ( mod 84 ) x ≡ ≡ --> 7 ( mod 160 ) x ≡ ≡ --> 2 ( mod 63 ) {\displaystyle {\begin{cases}x\equiv 23{\pmod {84}}\\x\equiv 7{\pmod {160}}\\x\equiv 2{\pmod {63}}\end{cases}}} 与 { x ≡ ≡ --> 7 ( mod 2 5 ) x ≡ ≡ --> 2 ( mod 3 2 ) x ≡ ≡ --> 7 ( mod 5 ) x ≡ ≡ --> 23 ( mod 7 ) {\displaystyle {\begin{cases}x\equiv 7{\pmod {2^{5}}}\\x\equiv 2{\pmod {3^{2}}}\\x\equiv 7{\pmod {5}}\\x\equiv 23{\pmod {7}}\end{cases}}} 同解。

注意求解过程中应先检查同余式组上是否存在矛盾,存在矛盾的同余式组无解。

{ x ≡ ≡ --> 3 ( mod 6 ) x ≡ ≡ --> 4 ( mod 10 ) ⇒ ⇒ --> { x ≡ ≡ --> 1 ( mod 2 ) x ≡ ≡ --> 0 ( mod 3 ) x ≡ ≡ --> 0 ( mod 2 ) x ≡ ≡ --> 4 ( mod 5 ) {\displaystyle {\begin{cases}x\equiv 3{\pmod {6}}\\x\equiv 4{\pmod {10}}\\\end{cases}}\Rightarrow {\begin{cases}{\color {Red}x\equiv 1{\pmod {2}}}\\x\equiv 0{\pmod {3}}\\{\color {Red}x\equiv 0{\pmod {2}}}\\x\equiv 4{\pmod {5}}\\\end{cases}}}

参见

哈瑟原则

参考资料

数学的100个基本问题,靳平 主编,ISBN 7-5377-217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定理
各种数学叙述(按重要性来排列)引理(又称辅助定理,补理)-某个定理的证明的一部分的叙述。它并非主要的结果。引理的证明有时还比定理长,例如舒尔引理。推论-一个从定理随之而即时出现的叙述。若命题B可以很快、简单地推导出命题A,命题A为命题B的推论。命题定理数学原理结构定理一般都有许多条件。然后有结论——一个在条件下成立的数学叙述。通常写作“若条件,则结论”。用符号逻辑来写就是条件→结论。而当中的证明不视为定理的成分。逆定理若存在某叙述为A→B,其逆叙述就是B→A。逆叙述成立的情况是A←→B,否则通常都是倒果为因,不合常理。若果叙述是定理,其成立的逆叙述就是逆定理。若某叙述和其逆叙述都为真,条件必要且充足。若某叙述为真,其逆叙述为假,条件充足。若某叙述为假,其逆叙述为真,条件必要。逻辑中的定理命题集合的可计算性问题(Calculabilite)我们可以通过可计算性(Calculabilite)这...
· 采样定理
简介采样是将一个信号(例如时间或空间上连续的函数)转换为数字序列(时间或空间上离散的函数)的过程。这个定理的香农版本陈述为:如果函数x(t)不包含高于Bcps(次/秒)的频率,它完全取决于一系列相隔1/(2B)秒的点的纵坐标。因此2B样本/秒或更高的采样频率就足够了。相反,对于一个给定的采样频率fs,完全重构的频带限制为B≤fs/2。在频带限制过高(或根本没有频带限制)的情形下,重构表现出的缺陷称为混叠。现在对于此定义的陈述有时会很小心的指出x(t)必须不包括频率恰好为B的正弦曲线,或是B必须小于½的采样频率。这二个门槛,2B及fs/2会称为奈奎斯特速率(英语:Nyquistrate)及奈奎斯特频率。这些是x(t)及采样设备的属性。上述的不等式会称为奈奎斯特准则,有时会称为拉贝准则(Raabecondition)。此定理也可以用在其他定义域(例如离散系统)的函数下,唯一的不同是量测t,fs...
· CAP定理
历史这个定理起源于柏克莱加州大学(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的计算机科学家埃里克·布鲁尔在2000年的分布式计算原则研讨会(SymposiumonPrinciplesofDistributedComputing(英语:SymposiumonPrinciplesofDistributedComputing)(PODC))上提出的一个猜想。在2002年,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赛斯·吉尔伯特(英语:SethGilbert)和南希·林奇(英语:NancyLynch)发表了布鲁尔猜想的证明,使之成为一个定理。吉尔伯特和林奇证明的CAP定理比布鲁尔设想的某种程度上更加狭义。定理讨论了在两个互相矛盾的请求到达彼此连接不通的两个不同的分布式节点的时候的处理方案。参见分布式计算的谬论(FallaciesofDistributedComputing(英语:Fallaci...
· 罗尔定理
证明罗尔定理的几何意义首先,因为f{\displaystylef}在闭区间[a,b]{\displaystyle[a,b]}上连续,根据极值定理,f{\displaystylef}在[a,b]{\displaystyle[a,b]}上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如果最大值和最小值都在端点a{\displaystylea}或b{\displaystyleb}处取得,由于f(a)=f(b){\displaystylef(a)=f(b)},f{\displaystylef}显然是一个常数函数。那么对于任一点ξξ-->∈∈-->(a,b){\displaystyle\xi\in(a,b)},我们都有f′′-->(ξξ-->)=0{\displaystylef^{\prime}(\xi)=0}。现在假设f{\displaystylef}在ξξ-->∈∈-->(a,b){\d...
· 卢津定理
定理叙述一维形式设f:[a,b]→→-->C{\displaystylef:[a,b]\to\mathbb{C}}是可测函数,对任何ϵϵ-->>0{\displaystyle\epsilon>0},都存在紧致集E⊂⊂-->[a,b]{\displaystyleE\subset[a,b]},使得λλ-->([a,b]∖∖-->E){\displaystyle\lambda([a,b]\setminusE),而且f限制到E上是连续函数。此处λλ-勒贝格测度{\displaystyle\lambda}是勒贝格测度。证明因为f可测,所以在一个测度任意小的开集以外,f是有界函数。在开集上重定义f为0,那么f在[a,b]上有界,因而是可积函数。因为连续函数在可积函数的空间L1([a,b]){\displaystyle\mathrm{L}^{1}([a,b])}...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