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世俗化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39
转发:0
评论:0
席纳尔定义世俗化一词的这种语义学上的歧义和使用史上的正反含义,似乎为当今学者们的众说纷云增加了一种有趣的证词,当然,也为我们的探讨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启迪。在对世俗化的讨论中,美国学者拉里·席纳尔(LarryShiner)的理解大概较为全面细致。席纳尔在题为《经验研究中的世俗化概念》一文中,认为世俗化具有六种含义:第一,表示宗教的衰退,即指宗教思想、宗教行为、宗教组织失去其社会意义。第二,表示宗教团体的价值取向从彼世向此世的变化,即宗教从内容到形式都变得适合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即商品化的可能)第三,表示宗教与社会的分离,宗教失去其公共性与社会职能,变成纯私人的事务。第四,表示信仰和行为的转变,即在世俗化过程中,各种主义发挥了过去由宗教团体承担的职能,扮演了宗教代理人的角色。第五,表示世界渐渐摆脱其神圣特征,即社会的超自然成分减少,神秘性减退。第六,表示“神圣”社会向“世俗”社会的变化。席纳尔...

席纳尔定义

世俗化一词的这种语义学上的歧义和使用史上的正反含义,似乎为当今学者们的众说纷云增加了一种有趣的证词,当然,也为我们的探讨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启迪。在对世俗化的讨论中,美国学者拉里·席纳尔(Larry Shiner)的理解大概较为全面细致。

席纳尔在题为《经验研究中的世俗化概念》一文中,认为世俗化具有六种含义:

第一,表示宗教的衰退,即指宗教思想、宗教行为、宗教组织失去其社会意义。

第二,表示宗教团体的价值取向从彼世向此世的变化,即宗教从内容到形式都变得适合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即商品化的可能)

第三,表示宗教与社会的分离,宗教失去其公共性与社会职能,变成纯私人的事务。

第四,表示信仰和行为的转变,即在世俗化过程中,各种主义发挥了过去由宗教团体承担的职能,扮演了宗教代理人的角色。

第五,表示世界渐渐摆脱其神圣特征,即社会的超自然成分减少,神秘性减退。

第六,表示“神圣”社会向“世俗”社会的变化。

席纳尔的理解概括了世俗化的全部含义。但如果考虑到世俗化一词词根的含义和其使用史,如果再概括提炼一下席纳尔定义的六种含义,似可认为,世俗化就是非神圣化,它意指一个漫长的社会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变化,即指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逐渐摆脱宗教的羁绊,社会种种制度日益理性化;二是宗教本身的变化,即传统宗教不断调节自身以适应社会世俗化。

这个定义有三方面的考虑。首先是强调了世俗化的时间跨度。尽管世俗化源于何时并无定论,但世俗化并非一日之寒,它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漫长的历程,这一点大概不会引起任何歧义。其次是社会的世俗化,这个考虑是以人类发展的史实为前提的。人类的历史也是宗教的发生发展史。

以西方社会为例,基督教自4世纪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之后,西方社会在后来的一千多年中,一直处于它的统治之下,虽然时有世俗王权与教权的纷争,但还是教权占了上风(主要是因为霍亨斯陶芬王朝君主在巴巴罗萨以后一个比一个无能)。基督教统治的鼎盛时期被称为“信仰黄金时代”。当人类社会进入近代后,随着工业的发展,科技的腾飞,人类自我意识的上升,传统宗教的势力范围在日益缩小,最终在“工厂门前止步了”。第三是传统宗教自身的世俗化,即宗教从内容到形式,从组织到礼仪的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的特点,一言以蔽之,即传统宗教神学教义中的神圣性质、宗教组织的神圣成分、宗教礼仪的神圣气氛越来越少。西方社会虽在18世纪出现启蒙运动,但直在20世纪60年代后经历各种民权运动及女性主义出现,西方社会全面世俗化,尽管宗教对社会仍有一定的影响,但已失去介入公共政策的影响力。

参见

世俗主义

世俗国家

政教分离

参考文献

韦伯 宗教社会学

涂尔干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会分工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王艮、何心隐世俗化的儒学政治思想
王艮及其所开创的泰州学派在中国思想史上的特色,在于其以阳明心学为契机,将儒学由庙堂之学变而为民间之学、由经院之学变而为大众之学(1)。兹从政治思想史角度对王艮、何心隐的世俗化儒学思想予以论析。一王艮(1483—1541)年,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他出生于黄海之滨一个世代灶户之家,是由经商(贩盐)致富而治学的布衣儒者。他27至37岁,自
· 佛教寺庙的神圣性和世俗化浅谈
[摘要]佛教寺庙文化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质和内涵,我们既要尊重传统佛教寺庙文化的精神所在,又要使寺庙管理顺应新时代新社会人文环境。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和解决佛教寺庙的现代化管理与其传统文化定位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我要探讨的难点和重点。[关键词]宗教佛教寺庙神圣性世俗化第一,保持佛教寺庙的宗教神圣性佛教文化最初起源于印度,自汉代传入我国以来,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交融,绽放出独特的文化魅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寺庙”是佛教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建筑,最早的佛教寺院修建于汉代。最初的寺院因有庙必有塔,称其为塔庙,后因很多寺庙无塔,便以“寺庙”、“寺院”代名了。并与石窟寺并称为佛寺建筑的两大类,是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宗教场所,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承载物。历史源远流长,时至今日,我们的华夏大地上仍然能找到远古寺庙的踪影,如洛阳的白马寺,建寺与东汉期间,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