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学学会
概况中国力学学会由钱学森、周培源、钱伟长、郭永怀等知名力学家发起,1957年2月正式成立,钱学森为首任理事长。目前学会包括了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等22个专业委员会,基本涵盖了力学的各个专业领域。学会是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盟(IUTAM)、国际计算力学协会(IACM)、亚洲流体力学委员会(AFMC)、国际断裂学会(ICF)的成员。主办期刊《固体力学学报》《ActaMechanicaSolidaSinica》《计算力学学报》《实验力学》《爆炸与冲击》《工程力学》《PlasmaScienceandTechology》《力学季刊》《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世界地震工程》《力学学报》《ActaMechanicaSinica》《力学与实践》《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力学进展》历任理事长第一届(1957年):钱学森第二届(1982年):钱令希第三届(1986年):郑哲敏第四届(1990
概况
中国力学学会由钱学森、周培源、钱伟长、郭永怀等知名力学家发起,1957年2月正式成立,钱学森为首任理事长。目前学会包括了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等22个专业委员会,基本涵盖了力学的各个专业领域。
学会是国际理论与应用力盟(IUTAM)、国际计算力学协会(IACM)、亚洲流 体力学委员会(AFMC)、国际断裂学会(ICF)的成员。
主办期刊
《固体力学学报》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计算力学学报》
《实验力学》
《爆炸与冲击》
《工程力学》
《Plasma Science and Techology》
《力学季刊》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世界地震工程》
《力学学报》
《Acta Mechanica Sinica》
《力学与实践》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岩土工程学报》
《力学进展》
历任理事长
第一届(1957年):钱学森
第二届(1982年):钱令希
第三届(1986年):郑哲敏
第四届(1990年):王仁
第五届(1994年):庄逢甘
第六届(1998年):白以龙
第七届(2002年):崔尔杰
第八届(2006年):李家春
第九届(2010年):胡海岩
参见
中国工科学会列表
周培源力学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核学会
概况中国核学会成立于1980年,首任理事长为王淦昌。同年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现挂靠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学会共有包括辐射防护分会、计算物理分会等在内的共21个专业分会。中国核学会还是太平洋地区核理事会(PacificNuclearCouncil)的成员单位。出版物《核科学与工程》《核技术》《辐射防护》《计算物理》《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历任理事长第一届:王淦昌第二届:姜圣阶第三届:汪德熙第四届:钱皋韵第五届:王乃彦第六届:王乃彦第七届:李冠兴参见中国工科学会列表
· 中国数学会
历史1935年7月,中国数学会在上海成立。成立大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行。与会的有熊庆来、陈建功、苏步青等。历届理事长第一届:华罗庚第二届:华罗庚第三届:华罗庚第四届:吴文俊第五届:王元(院士)第六届:杨乐第七届:张恭庆第八届:马志明(数学家)第九届:文兰(数学家)第十届:马志明(数学家)第十一届:王诗宬第十二届:袁亚湘其中在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推选了华罗庚、苏步青、江泽涵、吴大任、柯召为名誉理事长。出版物《数学学报》《ActaMathematicaSinica》(EnglishSeries)《应用数学学报》《ActaMathematicalApplicataeSinica》(EnglishSeries)《数学进展》《数学的实践与认识》《应用概率统计》《数学通报》《中学生数学》《中等数学》颁发奖项华罗庚数学奖陈省身数学奖钟家庆数学奖参见意大利数合会中国理科学会列表
· 中国古代风力学
早在一千七百年以前,中国古代人民已能利用风在直方向上产生的压力和推力来帮助人力的不足,当时最普遍的应用就是船上的帆,它和近代的帆船一样,都是利用风力来使船前进。中国古代对于风力还有雨种很好应用方式,它是利用风力使一个轴发回转运动而产生动。其中最好的是立帆式风轮,它可以不受风向改变影响,总是单向回转。图左及图右是中国大活口一带的立帆式风轮的略图,在设计上十分巧妙。它的构造可以说是直接由船帆变化得来的。把同样大的八个船帆编装在一个直立的杆上,外边一部分较窄,里边一部分较宽,各个帆的正中上端由一条绳E栓上,这条绳经过滑车P,下行,系在下边的横杆上。各帆的里边用几条绳子粒紧。绳长度,以当帆面与风向垂直,结果能得到最大的风力。当帆转向逆风的一边时,帆就自动地和风向平行,结果受到风的阻力最小。最巧妙的地方就是不管风由哪一个方向吹来,风轮总是向同一个方向旋转。这实在令人十分佩服的设计。
· 中国古代热力学
中国也很早就利用热力作为动力,现在中国民间很流行的走马灯,就是在八百多年前发明的。走马灯虽然是一种玩具式的灯,但它的原理和近代的燃气轮机是一样的,而燃气轮机是近十几年才研制成功,在欧洲,1550年有过一种雏型燃气轮机的记载,但也比中国发明走马灯要迟四百多年。近代在宇宙飞中和国防武器中不可缺少的火箭,全世界都公认最先是申中国发明的。我们在节日里放的烟花就属于这一类。真正的火箭约在公元1000年时已被应用于战争中,如下图为火箭被应用于战争中。据说在公元1300左右,火箭才被马哥勃罗传入西方,欧洲才开始应用。经过人们不断研究,火箭技术发展得很快。如火弩流星箭,能同时发射十支火箭,一窝蜂,能同时发射三十二支火箭,四十九矢飞廉箭,能同时发射四十九支火箭,百矢弧箭和百虎齐奔箭,能同时发射一百支火箭。这几种火箭实际上是把很多火箭装在一起,把各个火箭的药线连在一根总药线上,用的时候,把总药线点着,传到各火...
· 中国古代牲畜力学
中国很早以前己懂得用牛,马来拉车了,到2500多年以前,牲畜力己被利用到到农业生产方面,当时人们除了利用牲畜力拉驮运输外,并利用牲畜来帮助耕田和播种。约在2000年以前,人们己广泛地利用牲畜力来砻谷,碾米及磨面。随着农业的发展,农田不能只靠雨水灌溉,因此又发明了利用牛来拉动及筒车的灌溉装置。用牲畜力来鼓风的图在古书上大概如下图,在雨根立轴上装置一大轮和一个小轮,中间用绳子作为皮带,由马或牛拉着大轮转动,小轮就跟着转动,小轮上装有一个曲柄(古书上叫掉枝),一个连传动到一个滑块,仗滑块作往复运动,再由另一根连杆把这种运动传到鼓风器。在其它工业方面,有使用牛力来带动辘轳,再装上其它工具用来凿井或汲卤的,在纺织方面,早在600多年前,就开始利用牲畜力来转动当时称为[#]造糖车[#],来轧蔗取浆,。到280多年以前,对牲畜力利用有进一步的发展,人们能使用牲畜力来对一些精密仪器进行磨光,就如现在使用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