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果亲王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69
转发:0
评论:0
果亲王1723年—1738年:果毅亲王允礼初封郡王,1728年进亲王,谥号毅1738年—1765年:果恭郡王弘曕允礼养子,初封亲王,1763年降贝勒,1765年进郡王,谥号恭1765年—1789年:果简郡王永瑹弘曕一子,谥号简1790年—1791年:贝勒绵从永瑹一子,降爵为贝勒1791年—1806年:已革贝勒绵律永瑹养子,1806年革爵1806年—1833年:贝子绵㣚弘曕孙,永璨三子,降爵为贝子1833年—1881年:贝子衔奉恩镇国恪慎公奕湘绵从养子,降爵为奉恩镇国公,1872年加贝子衔,谥号恪慎1881年—1907年:奉恩辅国公载卓奕湘三子,降爵为奉恩辅国公1907年—1918年:奉恩辅国公溥阎载卓一子1919年—?:奉恩辅国公毓铤溥阎养子永璨支系1775年—1800年:一等镇国将军永璨弘曕二子,1800年告退1833年—1862年:二等镇国将军奕雯永璨孙,绵㣚一子1862年—1904年...

果亲王

1723年—1738年:果毅亲王允礼 初封郡王,1728年进亲王,谥号 毅

1738年—1765年:果恭郡王弘曕 允礼养子,初封亲王,1763年降贝勒,1765年进郡王,谥号 恭

1765年—1789年:果简郡王永瑹 弘曕一子,谥号 简

1790年—1791年:贝勒绵从 永瑹一子,降爵为贝勒

1791年—1806年:已革贝勒绵律 永瑹养子,1806年革爵

1806年—1833年:贝子绵㣚 弘曕孙,永璨三子,降爵为贝子

1833年—1881年:贝子衔奉恩镇国恪慎公奕湘 绵从养子,降爵为奉恩镇国公,1872年加贝子衔,谥号 恪慎

1881年—1907年:奉恩辅国公载卓 奕湘三子,降爵为奉恩辅国公

1907年—1918年:奉恩辅国公溥阎 载卓一子

1919年—?:奉恩辅国公毓铤 溥阎养子

永璨支系

1775年—1800年:一等镇国将军永璨 弘曕二子,1800年告退

1833年—1862年:二等镇国将军奕雯 永璨孙,绵㣚一子

1862年—1904年:三等辅国将军载品 奕雯一子

1905年—?:奉国将军溥棠 载品一子

载坤支系

1857年—1876年:已革辅国将军载坤 奕湘一子,1876年革爵

果亲王世系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果亲王胤礼为什么后来改名为允礼?
看清宫剧的很多人可能都会发现和雍正是同辈的兄弟,原本在名字中都有一个“胤”字。但是,在后来都改成了“允”字。名字按常理来说,是不会改变的,这个名字会一生都跟着你的。除雍正胤禛外,他的其兄弟都将名字给改了,这很是让人不解。其实,在雍正登基以后,为了避开雍正爱新觉罗胤禛的名讳,他的兄弟都将名字中与雍正相同的字给改了,胤礼也是因为这个将胤礼改成了允礼。避讳在中国是一种很特殊的制度,而且这在很早以前就有了。避讳的这种观念在原始时期就产生了,由于巫术对当时的人有很大的恐惧,最初只是为了保密名字。商代就开始慢慢萌芽,出现避名讳。避名讳大致可以分为国讳和家讳,国讳就是指皇帝、皇后和皇族的名讳;而家讳是指家族长辈的名讳。如何避名讳呢?在中国有很多种方法解决,主要有改字、空字、缺笔、改音等等。在古代,皇帝的名讳是最应该避开的。因为如果你与皇帝同名,或名字中有一个是同皇帝的名字中的一个字相同,可能惨遭杀头之罪...
· 他是雍正最小的孩子,乾隆将他过继给果亲王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弘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每位皇帝的后宫都有很多妃子,孩子当然也有很多,但比起其他皇帝,雍正帝的孩子并不算多,而且中途还有夭折的,最终活过成年的就只剩下了四个,因为后宫嫔妃入宫的时间都是不同的,所以雍正的孩子年龄差距也是很大的,比如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说的这位,他是雍正最小的儿子,他就是弘瞻,弘瞻四岁那年,雍正就去世了,正是因为弘瞻年纪小,所以他的哥哥们才会非常疼爱他。乾隆继位后,对弘瞻也是非常照顾的,可让乾隆没想到的是,最后弘瞻的死却跟自己有关。既然弘瞻是雍正的孩子,那么乾隆为何要将他过继给果亲王呢?33岁意外死亡。雍正的孩子本就不多,活到成年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乾隆才会对这个格外疼爱,因为乾隆和弘瞻之间的年龄差距比较大,所以看上去乾隆更像是弘瞻的长辈,虽然乾隆对弘瞻非常好,但弘瞻却并不愿意和乾隆相处。有一次,太监们正在陪着弘瞻玩耍,乾隆看见了,就走上前去,可弘瞻看...
· 真实的果亲王允礼:多才多艺曾绘十八
《清果亲王允礼绘十八并题册》理当引人注目。因为,随着一部《甄嬛传》的热播,果亲王允礼这个多才多艺、风流倜傥的青春偶像,一时引发热议。果亲王书画册页首先,此册绘画内容皆禅宗等形象,偈语等亦明显为内地禅宗风格。依据其绘画内容及所题偈语,不难看出允礼隐隐有出世之念,至少是对无拘无束、游戏人间并造福众生心向往之。此图册当为雍正十一年(1733)之前创作,如在之后,当改取藏传佛教题材。其次,此册所用宝为“果王之宝”、“果亲王之宝”。允礼为康熙十七子,生于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1697年3月24日),终康熙朝无封。此册创作上限不早于雍正六年(1728)晋封其为果亲王之前,下限不晚于雍正十三年(1735)晋封和硕果亲王之后。《甄嬛传》果亲王允礼剧照综合分析,《清果亲王绘十八并题册》创作年代当为雍正六年至雍正十年间,即1728年至1734年。所绘并非传统的十八像,而是根据其意念,从打破心魔、诚心受戒开...
· 亲王
中国的亲王汉朝开始,封皇子、皇帝兄弟为王。魏晋开始,王爵分为亲王、郡王两等,亲王专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为皇太子之子的封号,后多用于分封节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郑樵《通志.职官略》:“北齐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马上,非亲王则在三公下。”又曰:“至隋炀帝唯留王公侯三等,余并废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为亲王。”至唐“定制皇兄弟皇子为王,皆封国之亲王。”自亲王、郡王分设,一般一字王号为亲王,两字王号为郡王,例如唐睿宗登基前封“相王”,郭子仪封“汾阳王”。唐朝还有一种特别的嗣王。故又名一字王。明朝时期,亲王的正式名称为某王(如秦王、晋王),其封地称国(秦国、晋国等),王玺称“某国之宝”。皇帝之子,除太子外,一律封亲王。南明时亦有外姓亲王。亲王的正妻为亲王妃,通称王妃(如秦王妃)。亲王的嫡长子(无嫡子时则为长子)年十岁,封世子(如秦世子),以后承袭王位;其余诸子封郡王。嘉靖以后...
· 完亲王
生平其父高宗15岁时大婚,王妃是长其一岁的闵妃。但高宗对闵妃敬而远之,迷恋尚宫李顺娥,李尚宫于同治七年(1868年)首先生子李墡。闵妃先后怀孕三次,流产一次,夭折两次,因此高宗生父云岘君对闵妃的生育能力产生怀疑,主张立永宝堂李氏(李尚宫)之子完和君李墡为王世子。闵妃联合自己家族的闵升镐、闵谦镐及其他反云岘君势力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十一月发动兵变,闵妃集团掌握实权,云岘君被迫离京,隐居庆尚道三溪洞。李坧出生后,闵妃要求立刻将刚出生的李坧封为世子。神贞王后不满闵妃掌权,主张立李墡为世子。高宗支持闵妃,闵妃花重金贿赂清朝,获得清朝支持。光绪元年(1875年)正月初一,高宗册封不满周岁的李坧为王世子,李坧成为朝鲜王朝五百年来受封年龄最小的世子。光绪二年(1876年)正月,清朝派前盛京户部侍郎吉和、内阁学士乌拉喜崇阿为正副敕使前往朝鲜,正式册封李坧为王世子。李坧的“竞争对手”李墡,则在世子册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