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重庆市-江津区 铁拐李

2020-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108
转发:0
评论:0
铁拐李又称李铁拐,李凝阳,李洪水,李玄,是汉族民间传说及道教中的八仙之首。相传名为李凝阳或李洪水,或名李玄,字拐儿,自号李孔目。生卒年约公元前418-326年。巴国津琨人(现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李家坝),现今李家坝仍有药王观和拐李祠等遗迹,该遗迹坐落于九本秋柑橘果园内,大部分建筑毁于清代,现仍保留基石残垣,铁拐李晚年修道于石笋山,现今河蹁李家大院仍遗留李玄故居等遗迹,药湾大院曾是铁拐李炼丹济世的地方,现更名为(乐湾大院)虽为著名的道教八仙之首,但其见诸于文献则相对较晚。据著名学者华轩居士根据多分民间史料考证铁拐李幼年时天资聪慧而闻名于巴国,李耳(太上老君)骑牛云游巴国机缘识得幼年李玄见其非凡给予点化,巴王多次邀李玄为官均遭其拒绝,公元前316年巴国遭秦(秦惠公)所灭,当时连年战乱,百姓民不聊生,处处饿殍,遭受国破家亡的李玄从此灰心丧气,看破红尘,离家出走,去华山学道访仙,晚年修道于石笋山。成...

  铁拐李又称李铁拐,李凝阳,李洪水,李玄,是汉族民间传说及道教中的八仙之首。相传名为李凝阳或李洪水,或名李玄,字拐儿,自号李孔目。生卒年约公元前418-326年。巴国津琨人(现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李家坝),现今李家坝仍有药王观和拐李祠等遗迹,该遗迹坐落于九本秋柑橘果园内,大部分建筑毁于清代,现仍保留基石残垣,铁拐李晚年修道于石笋山,现今河蹁李家大院仍遗留李玄故居等遗迹,药湾大院曾是铁拐李炼丹济世的地方,现更名为(乐湾大院)虽为著名的道教八仙之首,但其见诸于文献则相对较晚。

  据著名学者华轩居士根据多分民间史料考证铁拐李幼年时天资聪慧而闻名于巴国,李耳(太上老君)骑牛云游巴国机缘识得幼年李玄见其非凡给予点化,巴王多次邀李玄为官均遭其拒绝,公元前316年巴国遭秦(秦惠公)所灭,当时连年战乱,百姓民不聊生,处处饿殍,遭受国破家亡的李玄从此灰心丧气,看破红尘,离家出走,去华山学道访仙,晚年修道于石笋山。成仙后,铁拐李精专于药理,并炼得专治风湿骨痛之药膏,恩泽乡里,普救众生,深得百姓拥戴,被封“药王”。八仙中,铁拐李为年代最久,资历最深者,汉族民间传说为八仙之首,相传现今李家坝的多数李姓仍属铁拐李后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重庆市江津区古氏
江津区古氏(一)【开基祖:元朝/江西武宁・15世古真一】元末入川祖古真一之上祖讳原属不知,仅将古真一(有族谱写作“古贞一”,系同一人)列入川一世祖记传世。四川合江古志永于2007年3月随泸州古氏宗亲古华洪、古华荣一行,赴广东寻根觅祖时,承蒙古氏文化研究专家古小彬宗亲提供了古真一祖及上祖直系至一世祖讳宝贵的世系源流史料,得知古真一系五代时期河北古氏一世祖古向道(宋代武举,五代武举?)支系之第十五世孙,古金山之长子。而向道之上祖讳如上所述亦不详,待考!古向道(河北人氏),父名不详,配刘氏,生子鹏程;鹏程配刘氏,生子时兴;时兴祖时任北宋江西按察史,功封河北新安郡镇守,配刘氏,生子本立。本立配周氏,生子道生(系第五世)。道生(宋朝进士),北宋任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镇台,因致仕由河北迁居江西洪州武宁(今江西省武宁县)城东二十五都大坝古家村。至道生公下第十世天v公(南宋武举)任河北省黄州麻城县知县时,...
· 重庆市江津区古氏(八)
重庆市江津区古氏(八)【开基祖:清朝/广东五华・25世古公瑞】居在重庆市江津区仁沱镇洞口村古氏,系唐朝南迁古氏一世祖古云应派下六世祖全望公支系25世古公瑞后裔,古公瑞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自广东五华县迁四川隆昌县后,又于雍正乙卯年(1735年)从隆昌县迁来龙门漕上漕新屋基(今仁沱镇洞口村)。直系世代祖公(1―25世):云应→浩→均→礼→蕃→全望→延绶→成之→宗悦→凤仪→巩→政→琢宦→文亮→少十五郎→成宗→椿秀→伯辉→仲议→发光→封→乔梅→祯云→伯文→公瑞→字辈诗(自25世始启用):公祖绣元正长光,承开德厚吉恒昌;声明万代绵远泽,嘉丰由广永安邦。该支古氏现有1000余人,入川后繁衍至12代。其中:有一分支居重庆南川县;33世古开弼,移居广东省广州市;33世古开烈,移居上海市;33世古开庆,移居重庆市;33世古开国,移居四川省富顺县。【开基祖:清朝/广东五华・29世古三立】重...
· 重庆市江津区古氏(四)
重庆市江津区古氏(四)【开基祖:清朝/贵州桐梓・27世古德臣】江津区李市镇龙呤古氏,谱称古真一由江西南昌府武陵(宁)二十五都(居武陵城东石子山前坐北向南),于元至正甲申岁(有误)入蜀居高占坝小姑山落业。真一祖之子华五、华六分居长池官仓坝,其后分东海天神坝、晏桥子、下溪等处。历年数世十三代,明崇祯十七年津邑遭戮兼饥饿瘟疫,古氏族或逃或故,百不存半,幸存数脉。有诗云:我家世祖入川阳,衍派繁昌堪发祥;明代宏开三甲弟,津都恢绪满门芳。遥闻绅士前无数,可恨寇猖后莫详;今仅谱中记大略,后宜鉴此各生香。并称“我脉祖,华六公妣吴氏。华六→海→经(学经)→志中→胜秀(澄,字胜秀)→维尚→存范→领(有领)祖迁业于岩孔坝,余忘固陋再序续之”。有诗云高祖领公迁业八句:若哉高祖诒谋心,迁业垂基启后昆;津邑故乡全不恋,桐阳僻壤独图存;同行终鲜兄和弟,相伴惟间夫与妻;传世至今已八代,开宗一派在桐綦。谱又称:“德臣公归省...
· 重庆市-江津区钟祖芬
钟祖芬[生卒?-?[籍贯江津县人[朝代清朝[主要著作,,,[小传廪生。博学强记。性豪侠而博于交,素刚简而不能谀。尝因文字切中时弊,斥责-酷吏而下狱,终不能屈。自称“铁汉”,号铮铮居士。诗文俱佳,尤善楹联。联语奇横,不落俗套。其最著者为成都望江楼崇丽阁所悬二百一十二字长联。上联为:“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最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野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下联是:“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钜制,装演英雄。跃岗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如长歌短赋,抛撤些绮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好风细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楼俯首,看、看、看,那一块云...
· 重庆市江津区古氏(十)
江津区古氏(十)【开基祖:清朝/广东五华・28世古昆若】江津区石蟆镇关溪子古氏开基祖,系唐朝南迁古氏一世祖古云应派下六世祖全望公支系28世古昆若。昆若公系仲标(世琏)祖之长子,配偶不祥,生二子:仕遴、仕贵。昆若公带二子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由广东省嘉应州长乐县(今五华县)琴口告岭入川(西蜀)东道重庆府江津县思里十都十甲(今重庆市江津区石蟆镇关溪子)荔枝溪(后改为古家溪)创业定居。直系世代祖公(1―28世):云应→浩→均→礼→藩→全望→绶→成之→宗悦→凤仪→巩→政→琢贯→文贞→诚信→荣辅→嗉帷松甫→廷旺→庆→济→循圣→任→宾臣→兆熊→裔奇→仲标→昆若→字辈排序:仕翰傅应朝,明德振家声;三多天兴庆,玉在向尚新。昆若公入川后,仕遴公居荔枝溪,原石蟆镇农行退休职工古之啵ㄒ压剩┚褪鞘隋喙之第八代孙(振字辈)。仕贵公(配刘氏)生六男一女,外迁黄沙滩(据说是泸州合江县属地)。古之嘣2007年欲修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