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山西省-太原-古交市 折遇兰

2020-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35
转发:0
评论:0
折遇兰(?~1793),字佩湘,号霁山,阳曲县南沟村(今山西省太原古交市草庄头乡南沟村)人。清代诗人、书法家。折遇兰少而天资颖异,才敏学博。乾隆乙卯、庚辰联捷进士。初任甘肃正宁知县,在其任内,修缮城池,构筑石堤,捐廉赈民,撰修县志。后调任会宁知县,旋署静宁州,时值朝廷远征准噶尔,兵差络绎,遇兰部署井然,毫无贻误,受到大宪的器重,遂派他到河州辑捕盗贼。那时盘踞于河州境内的盗贼活动猖獗,民怨载道。他愤然命笔“稂莠不除,嘉禾之害”。于是采取悬赏、缉捕并重等措施,依法惩治了一批惯匪,使得境内百姓安居乐业,受到了百姓的高度赞誉。在正宁、会宁、河州任职期间,折遇兰目睹了当时的战争场面,深有感触地写下了长诗♀饮马长城窟行》,有句云:“玉关迢迢不得入,来时百马今存十。杀气晚作天山云,雪花乱落无冬春”,表现出忧国忧民、渴望和平安定的情怀。在河州任职时,因母亲病逝,折遇兰去职回乡守孝。家居时,写有《山居杂咏》...

  折遇兰(?~1793),字佩湘,号霁山,阳曲县南沟村(今山西省太原古交市草庄头乡南沟村)人。清代诗人、书法家。

  折遇兰少而天资颖异,才敏学博。乾隆乙卯、庚辰联捷进士。初任甘肃正宁知县,在其任内,修缮城池,构筑石堤,捐廉赈民,撰修县志。后调任会宁知县,旋署静宁州,时值朝廷远征准噶尔,兵差络绎,遇兰部署井然,毫无贻误,受到大宪的器重,遂派他到河州辑捕盗贼。那时盘踞于河州境内的盗贼活动猖獗,民怨载道。他愤然命笔“稂莠不除,嘉禾之害”。于是采取悬赏、缉捕并重等措施,依法惩治了一批惯匪,使得境内百姓安居乐业,受到了百姓的高度赞誉。

  在正宁、会宁、河州任职期间,折遇兰目睹了当时的战争场面,深有感触地写下了长诗♀饮马长城窟行》,有句云:“玉关迢迢不得入,来时百马今存十。杀气晚作天山云,雪花乱落无冬春”,表现出忧国忧民、渴望和平安定的情怀。

  在河州任职时,因母亲病逝,折遇兰去职回乡守孝。家居时,写有《山居杂咏》五道,其中有句云:“一从疏世事,终岁把犁锄。村色牛羊外,秋砧水石余”,在描写田园生活惬意自在的同时,流露出几分归隐的心情。

  守制毕,折遇兰补授湖南浏阳知县。上任后,即捐建义学,振兴书院,政绩斐然。此际与湖南著名诗人李调元等组成“冷香亭诗社”,邮简往来,颇为频繁。大宪素念其才,量调长沙,委审积案。期间,湖广总督孙补山甚为赏识,曾向大诗人袁子才(袁牧)赞扬说:“折治狱事,有古循吏风”,尝以“山右风流第一人”称誉之。

  不久,因父亲、祖母相继亡故,折遇兰再次去职回乡守孝,足见其孝悌之心。家居之日,设馆受徒,成就多人。起复后,任广东普宁知县。缺简事少,弹琴自理,袁子才游粤,折遇兰与之过从甚密,有诗唱和。他很敬仰袁子才的风流潇洒、弃官遨游的风度,在奉和袁诗中有句云:“安得从公脱尘鞅,题诗直到阆风岭”,袁归去后,曾对人说:“吾此行得山西一人,诗有风格,学有根底,乃风尘中麟凤”,给折以很高的评价。

  之后不久,他又调揭阳任职。这里地处海疆,公务繁冗,折遇兰不惮勤劳,励精图治,政绩斐然,后终因积劳成疾,病殁任所,终年50岁。

  折遇兰生平廉惠明敏,所至俱著政声;诗文书法,各自成家。著有《霁山文集》《看云山房诗草选》,辑诗200余首,选有《古文集宜》,均刊印行世。他的生平事迹,在《山西通志·人物卷》有传。

  折遇兰的为人与才识,还受到当朝名流纪晓岚的赏识,据清《折氏家谱》记载,遇兰为纪晓岚的三大门徒之一。他一生先后在甘肃、湖南、广东等地当了八任知县,县县留下了他的伟大诗篇,处处流传着他的光辉业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山西省-太原-古交市阎士龙
阎士龙,广居子,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阳曲县学宫颓废已久,他慨然以募修为己任,邀集有关人士共为经营,并亲自督工10余年,修复告竣,他已心力交瘁,不久病逝。
· 山西省-太原-古交市武来雨
武来雨,号听涛,古交市武家庄村人。道光辛己(1821年)科举人,大挑一等。历任平武、绵竹、庆符知县。他生性明敏,精于听断,所至之处,政绩斐然。在绵竹任职时,土匪肆意横行,民不聊生,来雨亲督团练,佩刀跨马,直捣贼巢,擒其贼首,散其余党,境内局势好转,民众过上了“道路兴歌”的安稳生活,他受到了人民的忠心拥戴。有一年,他奉命外出,绵民竟有“如失父母”之感。咸丰八年,武来雨调任庆符知县。庚申(1860年)9月,滇匪叛乱,攻打庆符。该县无城可守,武来雨自知城池难保,乃打定舍身救民的主意。他先与妻张氏诀别,然后提笔写下一道遗书,揣于怀内。随后遣散县衙一应人员去保护城中百姓。而他独自身穿官服,先朝北方拜了几拜,拜毕,端坐于县衙大堂之上,服毒以待。他那妻子张氏知其夫已决死志,来雨前脚刚走,她便穿戴整齐,焚香庭院,哭道:“老爷,贱妾母子先行一步,在阴间等你。”边哭边发狠心将一岁儿子符官用棉被致死,她亦悬梁自...
· 山西省-太原-古交市邢阴氏
邢阴氏,女,清道光、同治年间交城县河北都盘道村(今嘉乐泉乡盘道村)人,其父因医术精湛闻名乡里,邢阴氏自幼秉承家教,及长工诗善书,尤精医术。后嫁古交镇邢宝德为妻。她对乡村常见病、多发病有很高的治疗技术,还潜心专研医学理论,“特制灵药,遍疗乡僻无医之症”(《交城县志》语)。婆母双目失明,她精心照料起居达30年之久。为医婆母眼疾,长年累月悉心研究药理,终创奇方,仅施数付,就使婆母重见光明。
· 山西省-太原史墨
史墨:春秋时晋国大夫,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姓蔡,名墨,生卒年不可考。官为晋太史,故称史墨。长于天文星象、五行术数与筮占长于天文,熟悉各诸侯国内政。其认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以及“物生有两”的辩证法。历史周敬王十年(前510),鲁昭公被季平子赶出鲁国,在-中死于乾侯。晋国赵简子就此事问史墨:“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诸侯与之,君死于外,而莫之或罪也?”史墨回答说:“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史墨从具体事物中看到了“物生有两”的矛盾,分析了鲁君与季氏君臣关系发生变化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得出“社稷无常奉,君臣常位,自古以然”的结论,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史墨还依据古代传说,提倡设置“五行之官”,即木正、火正、望正、水正、土正。他认为,五行之物都有其官,“官宿其业,其物乃至”,有利于...
· 山西省-太原刘赟
后汉湘阴公刘赟(yūn)(公元?~951年2月24日):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养子,未即位就被废黜后毒死,且葬处不明他原为刘知远的侄子,后由刘知远收为养子。刘承佑于公元950年11月被郭允明杀死后,群臣决定立刘知远子、前开封尹刘承勋为帝。这时,刘承勋正重病卧床不起,又改立刘赟为帝。时刘赟为徐州节度使,获悉立他为帝的消息后,便起程赴京准备即位。他才走到宋州,郭威已经抢先一步进入都城,逼迫太后下诏封自己为“监国”,夺取了朝政大权,并以太后名义下诏废黜了刘赟,降封刘赟为开府议同三司、检校太师上柱国、湘阴公,又遣部将郭崇威到宋州,将刘赟囚禁起来。公元951年正月,刘赟生父、河东节度使刘崇闻知郭威夺位灭汉,便在晋阳称帝,国号北汉,以与郭威对抗。郭威怕留着刘赟会成后患,于戊寅日命宋州节度使李洪义秘密毒死了刘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