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毕公高是什么样的人?周初四圣之一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67
转发:0
评论:0
毕公高是什么样的人?周初四圣之一,很多人都不了解“西周那些事儿”之周初四圣——毕公高!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很多人都不了解“西周那些事儿”之周初四圣——毕公高!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毕公高,原名姬高,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但不是同一个母亲。在周武王的众多弟弟中,毕公高的能力是排在第三位的,第一是周公旦,第二是召公奭。周武王死后,周公旦和召公奭辅佐周成王理政,周成王死后,召公奭和毕公高又辅佐周康王理政,并创造了中华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成康之治。

image.png

  毕公高三兄弟是周初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们对周朝前期的稳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他们三人加上唯一的外姓功臣——姜子牙(吕尚),被合称为“周初四圣”。

  毕公高和周人一起,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武王灭商后,毕公高主要负责处理被商纣王关押的犯人。他采取宽大为怀的政策,平反了不少冤狱,表彰了因直谏而受害的功臣(其实,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盟友),毕公高因而声名鹊起。

  周武王在大封天下的时候,毕公高被封于毕地,所以人称“毕公”。毕地在哪里呢?如图:

  毕地在周原的东面,挨着丰镐很近的地方,由此可以看出武王对毕公高的照顾。而周公的封地——周地,和召公的封地——召地,是在武王伐纣以前就分封了,所以都靠着周原。不过在建周以后,周公和召公还获得了封地,一个在鲁地,一个在蓟地,由于辅政,他们都没有去封地,而是派自己的长子就封,一个建立了鲁国,一个建立了燕国。如图:

  周初封国

  毕公高的显名其实是在辅佐周康王时期。因为之前周公旦在的时候,毕公高只能排在第三,做一些小事,而且资历也浅,所以并不出众。直到周公旦去逝后,毕公高才得到召公奭的重用,成为重要辅佐。特别是周康王时期,毕公高成为两大辅臣之一。

image.png

  毕公高和召公奭以周成王临终的《顾命》引导周康王姬钊拜见庙,反复告诫他能够成就王业,来之不易,重要的是在节俭,克制贪欲,以专志诚信来治理天下。

  后来,周康王分出成周的一部分民众,迁到成周东郊居住,作为成周的屏藩,并命令毕公高写下《毕命》。

  在毕公高和召公奭的辅佐下,周成王到周康王在位的这段时间,天下安定,民无相侵,四十多年内没有使用过刑罚(夸张手法),史称“成康之治”。

  毕公高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他死后,其子孙一部分留在了毕地,以毕为氏,形成现在的毕姓,毕公高被视为毕姓的始祖。

  毕姓始祖

  而毕公高的另一部分子孙后来投奔了晋国,其后裔毕万被晋国封于魏地,于是改称魏氏,是为魏姓始祖。这支魏氏就是战国著名的“战国七雄”——魏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周公是什么样的人可谓是后世效仿典范?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周公吐脯,天下归心,他为周朝做下的一切,可谓是后世效仿典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件事一直被传为美谈,周公旦为了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堪称后世典范。西周周武王灭了商朝以后,建立了周朝,但是没多久周武王就死了,留下来一个年幼的周成王,周成王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继位,不能处理政事,所以周武王快死的时候就命令自己的弟弟周公旦,好好辅佐周成王。摄政王这个称呼最早就来源于周公旦,周成王年龄还小,那么既然是周武王命令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国家大事自然是落到了周公旦的身上,事实证明,周武王真是没有看错眼,周公旦的一生确实是忠心耿耿,为了周朝的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说周武王打下了江山,但是完全是周公旦奠定了周朝的江山啊。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周公旦作为摄政王大臣,仅次于皇帝的地位,在皇帝没有任何执政能力的时候,周公旦完全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明明...
· 毕公高为什么会被选为周初四圣?他有多厉害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太史佚和毕公高,谁更应该入选“周初四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周初四圣”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周公旦、召公奭、姜太公、太史佚;另一种说法是: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姜太公。我们不去研究这两种说法的出处,我们只来谈一谈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一种更合理。毋庸置疑的是:两种说法都有周公旦、召公奭和姜太公三人,证明这三人在人们心目中是公认的圣人,不用讨论了。唯一不同的是:太史佚和毕公高两人,到底谁更适合做四圣呢?我们先来看两人的功绩。太史佚,原名尹佚,太史是他的官名,他是周人里面负责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史官。周文王时,他就开始记录祥瑞之事,灵兽及朱雀丹书都出自他的记载。武王“孟津观兵”的时候,“白鱼跃王船”的祥瑞之兆,也出自太史佚之手。武王伐纣时,他曾随军征战,但他不是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那种,而是随行的记录官,专门负责记录战争中所发生的一切大事(按现代话来说,就是战地记者...
· 清初四画僧髡残简介髡残是个什么样的人?
髡残是清朝著名画家,为明末清初人氏,原本姓刘,后来出家为僧之后,名为髡残,字介丘。髡残虽为僧人,于绘画上却又很高成就,与石涛合称“二石”,与八大山人,弘仁,石涛合称为“清初四画僧”。髡残为湖广武陵人氏,虽记载无多,但家庭条件应该还是可以的。自幼开始习读四书五经,家人希望他能通过科举考试,从而进入仕途,此后光耀门楣。但是相比较黑暗的政治和死板的四书五经,髡残更喜欢绘画。髡残对绘画的喜好,自幼时起。勉勉强强学到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到底还是耐不住自己对绘画的喜爱,所以他决定放弃举子学业,沉浸在山水之中。髡残在二十岁的时候出家为僧,放弃了俗世的名利。他喜欢绘画,所以为了能够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在出家为僧之后,髡残开始了自己游历九州,遍访名山胜水的逍遥生活。在这段云游名山的日子里,髡残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这也为他日后山水画的高成就打下基础。髡残三十岁左右的时候,李自成攻破紫禁城,明朝灭亡。...
· 清初四画僧髡残简介髡残是个什么样的人?
髡残是清朝著名画家,为明末清初人氏,原本姓刘,后来出家为僧之后,名为髡残,字介丘。髡残虽为僧人,于绘画上却又很高成就,与石涛合称“二石”,与八大山人,弘仁,石涛合称为“清初四画僧”。髡残为湖广武陵人氏,虽记载无多,但家庭条件应该还是可以的。自幼开始习读四书五经,家人希望他能通过科举考试,从而进入仕途,此后光耀门楣。但是相比较黑暗的政治和死板的四书五经,髡残更喜欢绘画。髡残对绘画的喜好,自幼时起。勉勉强强学到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到底还是耐不住自己对绘画的喜爱,所以他决定放弃举子学业,沉浸在山水之中。髡残在二十岁的时候出家为僧,放弃了俗世的名利。他喜欢绘画,所以为了能够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在出家为僧之后,髡残开始了自己游历九州,遍访名山胜水的逍遥生活。在这段云游名山的日子里,髡残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这也为他日后山水画的高成就打下基础。髡残三十岁左右的时候,李自成攻破紫禁城,明朝灭亡。...
· 毕――毕姓系承毕高 望出河内东平
毕姓的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毕公高,是《书经》上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兄弟武王在君临天下之后,把他封在毕国。周康王曾命他保卫东郊,因而作了《书经》上的那篇《毕命》,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3000多年以前的毕国,是在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县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之地。这个地方,又称为毕陌、毕原或咸阳原,在周朝初年,十分受到王室的重视,因为大名鼎鼎功在国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后,都是葬在此地。在周代的870多年之间,周文王的这一支毕姓子孙,一直是显赫于世。因为,毕公高传到春秋时代的毕万之时,当了晋献公的大夫,被晋国封在魏,成为了后世魏姓的始祖,而毕万的后裔魏文侯,后来曾经“三家分晋”,与韩、赵两家瓜分了原来的晋国,自立为诸侯,并且国势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由此,就可以看出当年毕公高之后裔的显赫情形了。毕万的后代既然曾改姓为魏,并且成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