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刘备托孤时告诫诸葛亮马谡不可大用,马谡是庸才诸葛良是真没看出来吗?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87
转发:0
评论:0
刘备托孤时告诫诸葛亮马谡不可大用,马谡是庸才诸葛良是真没看出来吗?,刘备托孤时告诫诸葛亮马谡不可大用,马谡是庸才诸葛良是真没看出来吗?希望能对大

  刘备托孤时告诫诸葛亮马谡不可大用,马谡是庸才诸葛良是真没看出来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到三国时期的马谡,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镇守街亭的将领,然而失掉街亭让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无功而返,马谡也因此被诸葛亮挥泪斩首,不够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就曾告诫过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能大用,可惜诸葛亮没听。

image.png

  既然刘备都能看得出马谡是言过其实的庸才,为什么诸葛亮却看不出来呢,相比于刘备,诸葛亮更擅长管理后方,诸葛亮被刘备请出山后,经历了赤壁之战、到后来夺取川蜀之地,诸葛亮一直在担任文职,在军事方面几乎没有插手。

  诸葛亮跟随刘备后,做后勤工作十分擅长,但说到用兵打仗,他就远远不如刘备了,甚至连庞统都比他强,当刘备去世时,身边只有诸葛亮、李严等几个人可以托孤,他只能把蜀国军政大权全部交给诸葛亮了。

image.png

  但诸葛亮带兵打仗,毕竟还是个新手,他第一次北伐也是他第一次带兵作战,带兵需要用人,会用人必须要能识人,刘备南征北战多年,见过太多人物,所以他一眼就能看出一个人的优劣好坏,可诸葛亮在这方面,却远远不及刘备。

  马谡此人的水平如何,刘备一眼就看出来了,可诸葛亮看不出来,所以才用他去守街亭,不过诸葛亮这样说,也实属无奈,等到诸葛亮北伐时,整个蜀国已经没了多少人才,就只还剩下赵云比较勇猛,其他将领都去世了。

image.png

  平时马谡跟诸葛亮关系比较亲近,而且马谡口才好,能言善辩,所以给诸葛亮的印象也很好,诸葛亮一直觉得马谡有大才,这就好比情侣之间,往往会看到对方的优点,自动忽略了对方的不足,诸葛亮跟马谡虽然不是情侣,但想来也是类似的情况。

  诸葛亮太过欣赏马谡,把他奉为知己,而且在北伐途中,诸葛亮还经常召唤马谡前来商议军情,从这点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确很一般,竟然沦落到要跟马谡商量军情,后来马谡守街亭时,还对王平说,丞相还经常向自己请教,可见此事不假。

image.png

  诸葛亮跟马谡谈论军国大事时,就误以为他是个军事人才,而且从马谡身上看到了希望,虽然守街亭很重要,可诸葛亮愿意冒一次险,也算存有一点私心,给马谡开了绿灯,结果这么一搞,顿时元气大伤,诸葛亮看人的水平,跟带兵打仗一样,只能算二流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失街亭的马谡是“不可大用”还是“大材小用”
马谡是个战略家,并非如大家想象的那般死读兵书,不堪大用。之所以让人产生如此印象,无非就是马谡在防守街亭中犯了教条主义错误,最终导致街亭失守,使蜀军陷入了军事上的被动。为严肃军纪,鼓舞士气,诸葛亮不顾“胜败乃兵家常事”的客观实际,直接来了一个略带表演成分的“挥泪斩马谡”。看起来是执纪严明,不徇私情,其实却是在为自己用人不当推卸责任。见诸葛亮悲痛,众将纷纷劝慰:“今幼常(马谡字)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痛哭耶?”不料诸葛亮却说道:“吾非为马谡而痛。……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乃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大痛也!”网络配图看看,刘备早就说过马谡“不可大用”,而此时的诸葛亮也终于“悔悟”了。前后对照,极尽渲染,这就很容易地给我们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马谡的确是一个难托大事的无用之人。但问题是,以马谡自身之才能,诸葛亮却非要将其放到一个把关守隘打阻...
· 解密:失街亭的马谡是“不可大用”还是“大材小用”
马谡是个战略家,并非如大家想象的那般死读兵书,不堪大用。之所以让人产生如此印象,无非就是马谡在防守街亭中犯了教条主义错误,最终导致街亭失守,使蜀军陷入了军事上的被动。为严肃军纪,鼓舞士气,诸葛亮不顾“胜败乃兵家常事”的客观实际,直接来了一个略带表演成分的“挥泪斩马谡”。看起来是执纪严明,不徇私情,其实却是在为自己用人不当推卸责任。见诸葛亮悲痛,众将纷纷劝慰:“今幼常(马谡字)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痛哭耶?”不料诸葛亮却说道:“吾非为马谡而痛。……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乃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大痛也!”看看,刘备早就说过马谡“不可大用”,而此时的诸葛亮也终于“悔悟”了。前后对照,极尽渲染,这就很容易地给我们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马谡的确是一个难托大事的无用之人。但问题是,以马谡自身之才能,诸葛亮却非要将其放到一个把关守隘打阻击的位置...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捏造的真实马谡病死
说起马谡的死,历来人们都认为马谡是在街亭之败后,回到诸葛亮大营负荆请罪,最后被诸葛亮挥泪斩于军门,京剧《失街亭》就是讲的这一段。有这种印象,其实乃是来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其中九十五回描写马谡立下军令状,以王平为副将,率兵二万五千人出守街亭,抵达街亭后,以兵法云:“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及“置之死地而后生”等理由,拒绝遵守诸葛亮于路口扎营的吩咐,并置王平的“魏军断我水源”的警告于耳后,屯兵山头,后来禁不住王平苦谏,分五千兵与王平,让其于山下扎寨,魏名将司马懿及张郃率军到达后,开始一面敌住王平,一面围马谡而不攻,并断其水源,待马谡不战自乱,降的降,逃的逃后,司马懿最后发动火攻,马谡惨败而回,王平此时兵少力薄,抵不住张郃的猛攻,也与马谡一起退兵了。网络配图街亭失守后,使前方蜀军进无据点,退无可守之地,不得已放弃已攻占之陇右三郡,退守汉中。为此,诸葛亮上表请后主自贬三等,马谡于大营自首领死,斩首...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马谡为什么非死不可
马谡,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生于190年,卒于228年,享年39岁。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今为湖北宜城南),为三国时期蜀汉侍中马良之弟。马谡共有兄弟五人,并在五人中年龄最小,但五兄弟个个都才气过人,被人们称为“马氏五常”。图片来源于网络马谡原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进入蜀国,曾相继担任过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之职。又凭借着他过人的军事天资和谋略深得蜀国丞相诸葛亮的器重与喜爱,他们俩人时常一起讨论军事谋略,甚至时常从白天到黑夜,俩人忘乎所以。而刘备对马谡的评价与诸葛亮截然不同,在刘备临终时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刘备对马谡如此评价并且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以把重要的任务交托于他,并且要对他多加考察。而诸葛亮却不这么认为,违背了刘备的话,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不顾众人的反对,将马谡任命为北伐魏国的先锋,予其以大任,但由于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计划,不听旁人劝谏...
· 刘备能看出马谡是个庸才,为什么诸葛亮没看出?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马谡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我们都知道马谡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蜀汉大臣,也是侍中马良的弟弟,而且在蜀国的皇帝刘备在临终的时候,就曾告诉过诸葛亮,马谡是个空架子是不能担当大任的。但是诸葛亮到最后却还是使用了他,最终导致自己兵败。究竟是为何呢?为了和刘备能够看出来马谡是一个庸才,而诸葛亮却不能看出这一点呢?其实这与两个人的能力有关。在诸葛亮加入刘备之前,他很少参见战斗。首先是因为刘备需要一个能够在后方管理国家的部长。第二就是每次征战的时候,他都会诸葛亮留在后方。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实战经验缺乏,他对战场的了解也就非常的少,只从书本上才有了解。而且诸葛亮的作战经验非常有限,所以面对和他一样没有作战经验的马谡来说,他也不知道马谡的能力有多高,然后马谡的口才又非常的好,他靠着自己的一张嘴把诸葛亮说懵了,因此才被马谡骗到,以为马谡是一个可以重用的人才,因此才如此信任马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