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允常为什么不重用范蠡、文种?原因是什么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50
转发:0
评论:0
允常为什么不重用范蠡、文种?原因是什么,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允常为何不重用范蠡、文种?而范蠡又如何考虑而成功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允常为何不重用范蠡、文种?而范蠡又如何考虑而成功辅佐勾践呢?

  智慧的人生,其实就是一场充满希望的等待。冰冻三尺,远非一日之寒:万紫千红,只待春雷一声。真正懂得等待的人,才是将主动权紧握于手中的人。范蠡用他的一生,成为了“等待”二字最完美的诠解者。

  当范蠡和文种进入越国谋职时,接见并面试他们二人的,就是越王允常,但最终的结果却并没有预期中的喜悦。越王允常不仅没有像后世的刘皇叔那样三顾茅庐、折节下士,面对着主动送上门去的高级智囊与管理人才,连最起码的重视之心、重用之意都没有,这实在是让人费解。但小编认为,允常对范蠡、文种二人的轻视,绝非本意,而是另有深意,越王允常之所以不重用范蠡和文种,主要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

image.png

  纵观历史长河,在历朝历代的更迭中,对利益的争夺无不与间谍有关。春秋争霸时期战争频繁,各国诸侯为了争夺利益,不断进行兼并战争,通敌间谍也大批存在,允常也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试问,身为楚国贵族的文种,为何放弃楚国的官禄奔走他方?他们在吴国的这段日子经历过什么?既然伍子胥,伯嚭这样的楚人都为吴国卖命,范蠡和文种同为楚国人,却为何在吴国作短暂停留后,又辗转来到越国求职?如果单纯论发展潜力,难道相对而言处于穷势地位的越国,还要比吴国更具有影响力吗?他们用什么方式和手段获得了这份《吴国调查报告》?这会不会是一份华丽的诱饵,只是为了博取我的信任?一旦吴越再次开战,范蠡、文种二人真的可以做到与同为楚人的伍子胥、伯嚭不计乡情,全力以赴吗?他们二人真是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即使范蠡、文种他们二人有没有其他的目的,我们越国如果与楚国与楚国人过多来往,会不会受到利用,引发国家矛盾?……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允常内心当然极其渴望贤能智士的加盟;但是为了宗庙国防的长治久安,不得不多留一个心眼,冷静思考,冷漠面对。家族遗风,不能不虑。

  别看越国只是个小国, 要想做官照样得论资排来。 允常对文种应该是有所耳闻,面试下来总体感觉也是不错,再加上文种本就是楚国贵族, 又多年为官从政,经验丰富,这种身份在越国人的眼里,绝对是能使国家更上一层楼的人物。如果能确定不是间谍,就很可以重用。

  但是范蠡则不然。既非名门贵族, 又无从政经验,单纯得如一张白纸。纵然真的有高深才学,那也需要一个提携引导、培养熟悉的过程,不可能一上任就轻车熟路,这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培养的。另外, 范蠡进入越国之的时候才十八,在允常看来确实年轻。再加上深受道家文化影响的“小疯子”范蠡,外表邋遢,不修边幅,藏智隐谋,想法不拘常理,思维不受局限,让越国君臣上下捉摸不透,无从把握。对于这样一个让自己“弄不懂”“猜不透”“看不穿”的人物,允常不敢轻易表态,草率地就重用了他。因此初入越国的范蠡,就受到了冷落。

  范蠡和文种二人来到越国谋职,无形中调整了先前的小矛盾状态,打破了政治派系战队的格局。

  试想:范蠡、文种二人在越国谋职成功,假如获取越王的信任和重用后,高官厚爵带来的利益分割必将产生新的矛盾焦点,这是其一。其二, 作为外来势力,要想在越国立足,必然要推动以彰显能力,从而打破现有的旧的、政治风气和利益分配制度,这也是很多安于现状的保守派不愿意看到的。其三,越王一旦委以重任,并且加以宠信,就能够获得话语权,这也势必造成很多国内保守势力失去话语掌握权。

  鉴于这几方面的考虑,允常也不能轻易允许范蠡、文种的加入,势必会多加考量。

image.png

  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允常,他是真的拒绝范蠡和文种吗?小编认为,事实并非如此。范蠡和文种投越,允常深识其能。他之所以优待而不重用,更主要的目的是为自己的儿子储备人才,青少年时代的勾践,其实也是个不成器的少主。允常眼见自己的继承人颓废无能,终日酗酒打猎,追求声色犬马之乐,能不担忧儿子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吗?

  允常也很想即刻重用范蠡、文种。但是他害怕勾践继承越国王位后, 倘若还这样胸无大志,势必与位居高位的范蠡、文种二人互不相容,君臣不合,定酿大祸。在综合的利弊权衡下,允常一方面优待蠡、 文种二人,以留住人才。另一方面自己又暂不重用,而是把做好人的机会连同自己的王国一并赐予自己的儿子勾践。通过勾践日后的施恩行惠,使范蠡、文种二人得到真正的重用,必定感恩戴德,全力以赴。得此二人,左铺右弼,越国无忧矣!

  这是多么崇高无私的父爱呀!

  但面对着这么老谋深算的允常,以及千辛万苦来到越国后得到的“给官不给权,留用不重用”的现实落差,范蠡是如何考虑的呢?小编认为,作为一个谋士,最重要的人生方向就是放眼未来、着眼全局。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首先,东南之地现霸兆,非吴即越。二选其一, 吴国盛气已露,“物壮则老”,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并不适合参与了,倘若再厚着脸皮由越返吴,更显愚钝,不再有利用价值。而越国虽暂处弱势,但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不但值得长线投资,更能凸显和检验道学智慧,获得挑战与机遇的多重回报。其次,越王允常虽然能力非凡,可惜已经老了,迟暮之年,远非范蠡心目中的“霸王”“明君”形象。而嗣子勾践,虽然众人对他的评价都不高,但是范蠡通过老师计然教授的“学阴阳而见微知著”的道术,敏锐地发现了长得高高瘦瘦、脸面狭长、发须稀疏、鼠目鸟嘴、鹰鼻广眉的勾践,身上透射出的不可言状的霸王之气,由此觉得假以时日,辅佐于他,定能成就一番霸业。

  做不了君王,那就开始做君王师吧。成不了霸业,那就着手培养霸王吧!

image.png

  范蠡就遵循老子的教诲,决定充实自己以能够更好地辅佐于勾践,于是范蠡就主动向越王允常提出,希望能够暂时离开诸暨,到越国各地进行考察,在《吴国调查报告》“知彼”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知己”,熟悉国情,了解民意。 在这段等待勾践继位的时间里,不虚度、不浪费,要让“无用之用”成为真正有效的“大用”。允常大喜过望,当即批准。

  小编思量,允常不重用范蠡、文种的原因也大致如此了,你觉得还有其他的原因吗?欢迎评论告诉小编~而范蠡这样考虑,也不失为良策了,最终的结果大家也知道,范蠡终是成功了,实现了自己的大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文种为何没听范蠡的劝谏?文种最后结局是什么
越王勾践整顿内政,努力生产,使国力渐渐强盛起来,他就和范蠡、文种两个大臣经常商议怎样讨伐吴国的事。这时候,吴王夫差因为当上了霸主,骄傲起来,一味贪图享乐。文种劝说勾践向吴王进贡美女。越王勾践派人专门物色最美的女子。结果在苎罗山(在今浙江诸暨南)上找到一个美人,名叫西施。勾践就派范蠡把西施献给夫差。夫差一见西施,果然容貌出众,把她当作下凡的仙女,宠爱得不得了。有一回,越国派文种去跟吴王说:越国年成不好,闹了饥荒,向吴国借一万石粮,过了年归还。夫差看在西施的面上,当然答应了。转过年来,越国年成丰收。文种把一万石粮亲自送还吴国。夫差见越国十分守信用,更加高兴。他把越国的粮食拿来一看,粒粒饱满,就对伯嚭说:“越国的粮食颗粒比我们大,就把这一万石卖给老百姓做种子吧。”伯嚭把这些粮食分给农民,命令大家去种。到了春天,种子下去了,等了十几天,还没有抽芽。大家想,好种子也许出得慢一点,就耐心地等着。没想到...
· 范蠡和文种是什么关系范蠡和西施是什么关系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句话出自范蠡之口,原本范蠡的这句话揭示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君臣关系,但是他的好朋友文种却不信,最后的下场实在是惨不忍睹。而西施作为四大美女之一,她和范蠡的关系一直是后人所关注的,范蠡与此二人又有怎样的纠葛?受封“商圣”的称号,让真正的“商人”很惭愧,因为范蠡是楚国人。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宛三户人,出身贫寒,微时“佯狂、倜傥、负俗”,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36年,约于公元前448年终,几近百岁的高寿,让不少人惊叹,范蠡才是最大的人生赢家。作为好友的文种则没有范蠡那么好的运气。文种也作文仲、字会、少禽,一作子禽,他本是楚人后定居在越国,春秋末期出名的谋略家,比起范蠡的人生虽说精彩程度大打折扣,但是这两人在一起时的故事也是很精彩的。范蠡和文种是中国君臣关系的一种缩影,竭尽全力辅佐君王,范蠡选择在越国最强盛的时候离开,而文种不听信范蠡之言,依旧选择待在勾践身边,最后不被勾践所容...
· 允常
允常越之建国始于无余,经过一千多年漫长的岁月。至越王允常时期,才开始逐渐强盛起来。《史记·越世家·正义》引《舆地志》曰:“越侯传国三十余叶,??有越侯夫谭.子日允常,拓土始大,称王。”《吴越春秋》卷六亦载:“越之兴猫自元(允)常矣。”虽然史籍对允常的记述很少,然而从零星、散见于各类文献中的有关材料,仍可看出允常是越国历史上第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是越国猫业活动的开创者、奠基者。一、扩大版图,蕊定越国前期段城的‘础越国的统治区域,自无余以来一直以会稽为中心。史载“越王句践,其先??封于会稽”。川“无余初封大越,都秦余望南??大越故界,浙江至就李.南姑末、写千。1(2)这些记载,只是说明越国统治的中心地区和服域的大致范围。史籍中关于越国早期扭域的明确记载,首见于《国语》:“句践之地,南至于句无(今浙江诸贾).北至于御儿(今嘉兴),东至于娜(今宁波),西至于姑蔑(今衡县),广运百里。1(31其范围...
· 越王勾践为什么杀大夫文种?原因是什么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这才是越王勾践杀大夫文种的真实原因!史书都没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磨剑,最终“三千甲兵灭吴”逼死吴王夫差,一雪前耻,这其中文种功不可没,但是最后却落得个被勾践赐死的下场,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不禁会想起范蠡写给文种那句话:“敌国破,谋臣亡;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勾践忍辱复国,大夫文种功不可没,夫差打败越国后,勾践曾想殉国自杀,文种为勾践献上“伐吴七术”并劝说勾践:“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如忍辱负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他日东山再起也未可知。同时文种带着金银财宝礼物去吴国贿赂伍子胥的对头太宰伯嚭,让太宰劝说吴王夫差不要灭掉越国,越国愿意永世为奴,不再有反叛之心,如果吴王执意要灭越国,越国宁可举全国之力与吴国拼命也在所不惜。吴王听了文种的话,又有伯嚭在旁边进言,于是把伍子胥“不杀勾践,后患无穷”的话抛到了脑后,执意不灭越国,下旨让越王入吴国...
· 海瑞为什么得不到重用?原因是什么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海瑞不得重用的真实原因,并非是被,实在是能力有限!对于不熟悉历史的人来说,也许谈及明朝历史,他们可能会不认识张居正和王阳明这样的历史人物,但是绝对知道海瑞的故事。海瑞因为为官清廉以及誓死进言的传奇经历而经常被进行艺术改编,所以很多人都知道在明朝有这样的一个官员。但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海瑞在历史上并没有受到过多大重用,也就是说他在现实的地位并没有自己在历史中的那么高。有很多人因此认为海瑞实际上是被一些贪官污吏给,所以得不到重用的机会,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简单的说,海瑞没有在官场上成为权臣,一方面是因为他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的性格所致,而前者的影响才是最大的原因。海瑞的确是一个很出名的人,但是他的出名并不是建立在他的能力之上,如果只看海瑞的能力和为人处世的方式的话,那么海瑞可能充其量就是一个所谓的腐儒罢了。用现代的话来说,海瑞是一个彻头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