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五不祥是什么?孔子为什么要告诫鲁哀公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34
转发:0
评论:0
五不祥是什么?孔子为什么要告诫鲁哀公,孔子告诫鲁哀公,何为五不祥,至今仍有警示意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

  孔子告诫鲁哀公,何为五不祥,至今仍有警示意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孔子家语》记载了一段孔子和鲁哀公的对话,至今对世人仍有着警示意义。春秋时期,某一天,鲁国国君鲁哀公向圣人孔子请教:“寡人听说向东扩建房屋不吉利,真有这回事儿吗?”

  这就像是今天某些人安床找位置、搬家看日期、办公桌的朝向都要找人看看风水,鲁哀公也很迷信风水,于是就向大儒讨教,希望帮他指点迷津。

  孔子回答说:“天下的不详有五种,向东扩建房屋不在其中。

image.png

  损害他人,自己获益,久而久之就会招致不详,这对一个人来说,是他人生失败的不祥之兆。

  “损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

  放弃对老人的赡养,不关心老人,不照顾老人,反而把全部的关爱放在孩子身上,久而久之,这个家庭就会招致不详,家业不可能兴旺,衰败是必然的事,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家业败落的不祥之兆。

  “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

  有人把家庭比喻成一棵大树,儿女是果实,父母是树干,孩子的祖父母是树根,总是给果实浇水施肥,输送营养,而不考虑给树根浇水施肥,树干的目的是无法达到的。”

  孔子接着说:“舍弃贤明的人才不用,而任用那些奸佞小人,久而久之,就会招致不详,甚而灭国,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国运衰颓的不祥之兆。”

image.png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告诫后主刘禅:“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正因为汉桓帝、汉灵帝宠信一群奸佞小人,最终直接导致东汉王朝的灭亡。

  经验丰富,有才华的老人不愿意教导下一代,年轻人态度傲慢,也不肯虚心请教老人,这对社会来说,是世风日衰的不祥之兆。

  “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

  圣贤之人、聪明智慧的能人都隐藏在荒野,愚昧、贪婪的人在朝中专权弄国,这对天下来说,是运道终结的不祥之兆。

  “圣人伏匿,愚者擅权,天下不祥!”

  天下的不祥之兆就是这五种,您说的向东扩建房屋跟这些不详比起来,简直不值得一提。

image.png

  “不祥有五,东益不与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鲁哀公
家庭子在位年与西历对照表在位年与西历对照表参见《史记·鲁周公世家》
· 鲁哀公射杀麒麟后,孔子为什么停止编写《春秋》?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鲁哀公射杀麒麟后,孔子为何停止编写《春秋》,并很快忧伤逝世。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攻打鲁国,孔子的弟子冉求率领鲁军迎战齐国,大获全胜。战后,鲁国权臣季康子问冉有,为何能指挥军队打败强齐?冉有回答说:都是从老师孔子处学来的。以此为契机,已经68岁并在外漂泊多年,周游列国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接回鲁国。孔子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孔子归鲁后,虽仍有心从政,但季康子对其敬而不用。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政治上的不得意的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编书工作。同年冬,孔子的儿子孔鲤去世。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70岁的孔子称自己达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至高人生境界。同年,心爱的弟子颜回先他而死,孔子十分悲伤,感慨昔日曾跟随自己从陈国到蔡国去的学生,此时却都已不在身边受教了。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鲁哀公同大臣围猎于嘉祥的南部山区,战...
· 孔子弟子公皙哀
公皙哀(生卒年不详),姓公皙,名哀,字季次,又字季沈。汉族,春秋末年齐国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物简介]公皙哀:公皙氏,名哀,字季次;一说字季沉、季沈。春秋末年齐国人,生卒年不详。《史记・游侠列传》说他是“闾巷人也,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据此推测,他出身于平民之家,一生潦倒。家境不富裕。鄙天下人多污身以事大夫家,不愿屈节做人家臣。孔子特叹赏之。《孔子家语》作“公皙克”。孔子曰:“天下无行,多为家臣,仕于都;唯季次未尝仕。”历史记载《史记・游侠列传》说他家境贫寒,“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但认真读书,“独行君子之德”,不肯屈节事贵族,终生不仕。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北海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公子”。清又改称“先贤公皙子”。孔门七十二贤▪闵损(子骞)▪冉耕(伯牛)▪冉雍(仲弓)▪冉求(子有)▪仲由(子路)▪宰...
· “孔子答哀公问政”细读
摘要:孔子思想博大精深,素称“孔学”。前人对此多有研究,而且成果斐然;但关于其思想本质与核心,目前学术界的认识和看法却并不统一。有的认为有一个,有的认为是两个;具体地说,有的认为是“仁”、有的认为是“礼”、有的认为是“仁礼”、有的认为是“时与仁义”,还有的则认为是“中和”等等等等,诸如此类,形形色色、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无所适从。本文通过对《中庸》载“孔子答哀公问政”的重新诠释和解读认为,孔学思想的本质与核心乃是“中庸”而非其他。关键词:亲亲尊尊仁义礼中庸孔子思想博大精深,素称“孔学”。前人对此多有研究,而且成果斐然;但关于其思想本质与核心,目前学术界的认识和看法却并不统一。其中,有的认为有一个,有的认为是两个(而常识却告诉我们,所谓本质核心,一般地说,是唯一的,不可能存在着两个,更不可能是两个以上);具体地说,有的认为是“仁”、有的认为是“礼”、有的认为是“仁礼”、有的认为是“时与仁义”...
· 孔子云五不祥,可能每家的人都在做
在论语上有这样一个典故。某日鲁王请教孔子,我准备把宫殿向东扩张一下,但是大臣们反对这样做,他们说这样是不祥之兆,听说你精通周易,你来回答寡人这是真的吗?孔子说:我听说天下有五种不祥的事,而向东扩展房屋并不包括在其中。这五种不祥事是“损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释贤而用不肖,国之不祥也;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也;圣人伏匿,愚者擅权,天下不祥也。第一、“损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意思是损人利己会给自己带来灾祸。第二、“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意思是不去照顾老年人,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年轻人身上,这个家庭就不吉利了。可是现在,我们大部分家庭都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对老年人缺少关爱。第三个不祥就是“释贤而用不肖,国之不祥也”。把有德的人闲置不用,任用的全是奸佞宵小之徒,对国家乃是不祥之兆。第四个不祥就是“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也”。有经验的人不愿意教没有经验的人了,师傅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