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国时张辽真的用八百士兵击退了孙权十万大军吗?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三国志.魏书.张辽传》详细描写了张辽八百士兵击败孙权的过程,而且在曹丕在位的时候张辽病死,其后曹丕想起这件功绩,也明确说是“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可见八百破十万并非虚言。但真正让孙权退兵的是瘟疫和久攻十日不下,撤退的时候又被追击,差点活捉孙权。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余人屯合肥。
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匆得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朝,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
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
张辽威望高,勇不可当,百战百胜实际上这样的操作已经不是张辽第一次了,《张辽传》中张辽的所有事情都可以说是在证明孙权说的“勇不可当”四个字。早在张辽八百将士击败孙权十万大军之前,张辽勇不可当,百战百胜的威名已经在曹营非常显著了。昌豨第一次投降是张辽单骑入营说降,曹操还责怪张辽说这不是大将该干的事情。攻击柳城的时候,遇到匈奴,张辽劝告曹操发动攻击,曹操感念张辽的勇武,将自己的旗帜给他,张辽身先士卒斩杀匈奴单于。军中有人叛乱,张辽通告全营,不造反的都坐下不准动,果然很快拿下叛乱。陈兰梅成叛乱,据险而守,将士都说士卒难以攻入,张辽告慰将士说:“这正是春秋时齐国的申鲜虞所说的‘一与一'的形势,谁勇敢谁就能占到先机。”简直就是亮剑里面的“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于是又一次平定叛乱,曹操非常赞赏张辽,加封食邑,还持节巡行,有先斩后奏之权。
正是因为有以上这么多次勇不可当,百战百胜的经历,才让一向和张辽不合的李典、乐进都赞同张辽的主意,当然也有曹操留下的“锦囊妙计”有一定关系。爱护士兵,士兵甘于效死合肥一战,张辽比较兵少,被孙权的军队围住以后,张辽率先带领数十人冲出重围,还有很多士兵被围,余下士兵们高呼“将军弃我乎”张辽一听立马回头又冲入重围,解救其他士兵,可见再如此紧要关头尚且不轻易放弃士兵,平时自然也是爱兵如子。士兵们也非常甘心为张辽效死,非常信赖张辽,所以才有张辽八百击败孙权十万人马的壮举,要知道这一战是从“平旦”(天刚亮)战到日中的,一直打到“吴人夺气,还修守备”
张辽这才回军,也就是说张辽的八百人打的孙权十万人退回去修正防御了!!战术高超,斩首行动面对孙权是十万兵马,张辽选择先下手为强,“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意思是说要乘着孙权军队立足未稳,尚没有集中兵力的时候,先行出击,挫敌锐气,安定军心,然后就能守住合肥了。于是有心算无心,张辽先一步进攻,置之死地而后生直接向孙权的位置冲击,斩杀两员将领之后,已经冲到孙权跟前了,孙权不得已“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然后“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
张辽的斩首行动显然是非常成功的,逼得孙权都要拿武器自守,然后张辽还喊孙权下来决一死战,孙权不敢动,这一下敌我士气可以说是瞬间逆转。更何况,东吴主公都差点没了,军队指挥肯定乱成一窝粥,这才给了张辽能以八百击败孙权十万军队的可乘之机。孙权的军队虽然十万,但是尚未集结这一点,张辽鼓舞士气,劝说将士的时候也说得很清楚,“及其未合逆击之”因此实际上十万军队铺开,张辽真正面对的应该不会超过万人
而且孙权的指挥部被张辽突袭,原本就没集结好,这下还丧失了指挥,张辽冲到孙权麾下的时候,“权大惊,众不知所为”可见其他军队根本都不知道张辽已经打到孙权面前了。最为重要的是张辽带领的还是步卒,曹丕夸赞张辽的时候明确说了是步卒,这是有利有弊的,很容易被包围,机动力不足,但是和江东士卒混到一起作战,在指挥不灵,军队尚未集结的情况下,很难知道曹魏的军队在哪里,特别是军队处于混乱状态的时候,都在到处跑,根本找不到哪里出了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