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尉迟恭和李元吉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何在玄武门之变杀掉他呢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00
转发:0
评论:0
尉迟恭和李元吉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在玄武门之变杀掉他呢,尉迟恭和李元吉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

  尉迟恭和李元吉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尉迟恭,又叫尉迟敬德,他是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猛降,比秦叔宝还有厉害,而且更加忠心,他的忠心不是对大唐,而是对李世民个人,唐朝江山虽然是李渊开创的,打大部分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但李世民却并非太子,为了夺权于是引发了玄武门之变。

image.png

  尉迟恭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大功,他早年原本跟着刘武周,后来败在李世民麾下,投降之后对李世民忠心耿耿,李世民征讨王世充时,差点被单雄信俘虏,幸亏尉迟恭在千钧一发中救了他一命,尉迟恭还有一次大功于李世民,就是玄武门之变时杀了李元吉。

  尉迟恭跟秦叔宝不同,秦叔宝虽然也曾经是降将,但他更多的是审时度势,明哲保身,而尉迟恭是身家性命都卖给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差点也被李元吉杀死,李元吉也是统帅万军的骁将,最终却被尉迟恭吓退,最终被杀。

image.png

  为什么尉迟恭一定要杀死李元吉呢,有人会说这是李世民授意的,虽然这个说法并没有错,但更深层次的原因,乃是尉迟恭跟李元吉两人,早年曾经有一段旧仇,尉迟恭是个嫉恶如仇的人,所以他杀李元吉是为了给自己报仇。

  根据《旧唐书》中的记载,尉迟恭善于使槊,槊是一种兵器,跟矛有点像,属于长兵器,威力十分巨大,尉迟恭不仅善于使槊,他还有一项本领,就是能够空手入白刃,可以单手把敌人的槊夺过来,并且把敌人杀死,这是很厉害的功夫了,称之为"解避槊"。

image.png

  李元吉是身经百战的猛降,他也是个使槊的高手,他自认为没有任何人能从他手上把槊夺走,可他听说李世民麾下有个叫尉迟恭的人,最擅长夺槊,于是他就像领教领教,本来武功高手之间,难免会有争雄之心,这也可以理解,李世民也同意尉迟恭跟弟弟动手。

  两人交战之前,李元吉表示要把槊上的槊头拿下来,因为万一刺到人会受伤的,可尉迟恭却表示不用拿,而且大言不惭的说对方根本刺不到自己,李元吉大怒两人交战,果然他刺不到尉迟恭,但尉迟恭毕竟是唐朝臣子,而李元吉是皇子,尉迟恭虽然能轻易击败李元吉,但还是给他留了面子,两人战斗百余招,似乎还不分胜负。

image.png

  李世民在一旁看着,他直接命令尉迟恭夺下李元吉的槊,有了李世民的命令,尉迟恭只得出手,三下五除二就把李元吉的兵器夺过来,搞得李元吉十分没面子,从他怀恨在心,后来李元吉还诬告尉迟恭有二心,李渊差点就杀了他,幸亏李世民苦苦求情,才保得他命,从此尉迟恭把李元吉当成眼中钉了。

image.png

  玄武门之变时,尉迟恭终于等到报仇的机会,他终于杀了李元吉,算是报了之前的仇,但也有人说当初了两人比试武艺时,本是随意切磋,李世民却故意让李元吉没面子,他这是让尉迟恭跟李元吉有间隙,为日后夺权做准备,这样说来李世民当真是个心机boy啊,故意挑拨尉迟恭与李元吉的关系,你觉得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玄武门之变的前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
唐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日早晨,李世民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将前来参加宫廷对质的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杀死,并进而逼迫李渊交出实际权力,这就是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正是通过这一政变,从而取得皇位的。六月初四这天早晨的事,是很清楚的,但前一天的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蓄谋已久的事变在这天早晨付诸行动?太子、齐王和秦王李世民的斗争在此之前已经走向白热化了,尤其是太子、齐王,已经采取了很多行动,比如用毒酒暗害李世民、把秦王府的将领和谋士调走、企图收买李世民的亲信等等。李世民也已经下定决心采取武力行动除掉太子和齐王,并已经与手下制定了详细而具体的行动方案。那么,可以说在这个时候,流血事件已经不可避免,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样的事件会具体发生在哪一天?这个时候,恰巧发生了一件事,成为玄武门之变的导火索。太白星横贯天空,傅奕向李渊上了一封密奏,说太白星出现在秦地,说明秦王将会拥有天下。在今天看来...
· 玄武门之变真正策划者尉迟恭:力劝李世民
评书《隋唐演义》是单田芳先生的名作,可谓家喻户晓。作为一部演义小说,《隋唐演义》推崇的是个人英雄主义,三十六友侠肝义胆,十三条好汉武艺高强,瓦岗寨众将替天行道,对武功的细致描写和单田芳先生的倾力表演,使隋唐英雄们深入人心。近来,此类电视剧越来越多,前有《隋唐英雄传》,中有《隋唐英雄》,后有《隋唐演义》(据说有单田芳先生投资),一时再度掀起隋唐热。那么,这些英雄真有其人吗?他们真实的经历是怎样的呢?隋末唐初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年代,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如同秦末、汉末一样,时势造英雄,乱世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大家各为其主,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统一天下。程咬金——记载不多的规矩武将“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使程咬金留名千古。程咬金是《隋唐演义》里最有特色的人物,武功平平,凭三板斧子打天下,脸皮厚,歪点子多,总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堪称福将。也许有些观众会认为,程咬金这样一个人物是小说家虚构的。但还真不...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将尉迟敬德评为首功?他究竟做了什么
在玄武门之变之前,李世民是没有下定决心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而秦王府的地位却岌岌可危,李渊有意的削弱秦王李世民的势力,不但调走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且令他们不得与秦王有任何联系。李渊又借李元吉出征之即,调尉迟敬德入李元吉帐下听征,从文、武方面都对李世民进行限制和削弱,李渊的考虑当时是为了巩固太子的地位,他深知李世民对太子的威胁和对权力的觊觎。而李世民从一开始是没有下定决心做出弑兄逼父的抉择的,玄武门之变前一天晚上还在犹豫是否去参加李元吉的出征仪式,当晚是尉迟敬德来到秦王府,对李世民呈明利害,让李世民痛下了杀兄决心。其中尉迟敬德有句比较著名的话:秦王,你如果再不有所作为,起兵谋划,我和长孙无忌只有今晚就逃命去了。李世民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自己的地位、性命危机,他立刻招回房玄龄和杜如晦进行商量,谋划。据说房、杜二人也是尉迟敬德拿刀“请来”的。抛开尉迟敬德随秦王东征西讨、阵前救驾那些事不说,单在...
· 唐朝尉迟恭简介: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
导读:尉迟恭(585—658),字敬德,鲜卑族,朔州鄯阳(今山西平鲁区)人。中国唐朝名将,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赠司徒兼并州都督,谥忠武,赐陪葬昭陵。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身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后尉迟恭被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中华门神。传说其面如黑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尉迟恭(胡敬德)与秦叔宝(秦琼)是“门神”的原型。生平;尉迟恭,字敬德,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年少时以打铁为业,隋炀帝大业末,尉迟敬德从军于高阳,以武勇称,累授朝散大夫。隋大业十三年刘武周起,收罗尉迟敬德为偏将,与宋金刚南侵,陷晋、浍二州。尉迟敬德破永安王孝基,俘虏独孤怀恩、唐俭等(李世民与刘武周对战时,曾降服尉迟恭,后尉迟恭被诸将排挤,李世民看出来后,跟他说:“愿意,就留下来;不愿意,我可以放你走。”尉迟恭求去,于是李世民给他一笔钱;后来,李...
· 真实隋唐:罗成无其人尉迟恭策划玄武门之变
评书《隋唐演义》是单田芳先生的名作,可谓家喻户晓。作为一部演义小说,《隋唐演义》推崇的是个人英雄主义,三十六友侠肝义胆,十三条好汉武艺高强,瓦岗寨众将替天行道,对武功的细致描写和单田芳先生的倾力表演,使隋唐英雄们深入人心。近来,此类电视剧越来越多,前有《隋唐英雄传》,中有《隋唐英雄》,后有《隋唐演义》(据说有单田芳先生投资),一时再度掀起隋唐热。那么,这些英雄真有其人吗?他们真实的经历是怎样的呢?隋末唐初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年代,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如同秦末、汉末一样,时势造英雄,乱世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大家各为其主,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统一天下。程咬金——记载不多的规矩武将“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使程咬金留名千古。程咬金是《隋唐演义》里最有特色的人物,武功平平,凭三板斧子打天下,脸皮厚,歪点子多,总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堪称福将。网络配图也许有些观众会认为,程咬金这样一个人物是小说家虚构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