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范蠡为什么三次发家三次散财?范蠡是个怎么样的人?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09
转发:0
评论:0
范蠡为什么三次发家三次散财?范蠡是个怎么样的人?,范蠡为什么三次发家三次散财?范蠡是个怎么样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

  范蠡为什么三次发家三次散财?范蠡是个怎么样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范蠡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道家学者。范蠡出生于楚国,被认为是最早一批提出商业理论的人,所以很多做生意的人会把范蠡当做是“商圣”。其实范蠡从小家境并不算好,但他十分爱学习,而且善于结交,长大后因不满楚国的政治圈所以投奔越国,此后成为了越王勾践最重要的帮手。范蠡曾辅佐勾践复国,并且灭吴一雪前耻。立下汗马功劳的范蠡最后却决定隐退经商,并且三次发财又三散家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image.png

  01 范蠡观察越王,产生离开念头。

  话说勾践置酒文台之上,大宴群臣,欢庆灭吴之功,乐师们作曲歌功颂德。在欢悦的气氛中,可是勾践本人却面无喜色。范蠡猜中了勾践的心思,他是只爱土地财物,不惜臣民的死活,即使谋成国定,也永无满足之日。范蠡于是产生了离开勾践的念头。

  将离去之前,他对文种说越王将来会诛戮你的,文种不以为然。范蠡后来写信告诉他一些“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犬烹”和物盛而衰,适时进退的道理。还说越王为人,长颈鸟啄,鹰眼狼步,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你若不走,终有一天会加害于你。但终究口说无凭,文种还是不信。

  02 范蠡去意已决,勾践留人心切。

  范蠡向勾践辞行,勾践流泪挽留,又加以威胁,说你真走了,我将杀戮你妻子!范氏软硬不吃,他说:“君子适应形势,有计不急于成功,死也不怕人猜疑,内心也不

  自欺。你走,妻子犯什么罪呢?”于是乘扁舟远去三江、五湖烟水之中,开始人们也不知他的去向和所在。

  据说,不出他所料,越王还封他的妻子土地,铸他金像于座右表示不忘故旧,并朝夕相与论政。人走了,就是一尊无害的偶像,可以崇拜,借此沾名;而对于还存在的功臣却是另一种态度。

image.png

  03 范氏预言中的,文仲伏剑自杀。

  范蠡走后,旧时同僚,有的走,有的疏远于勾践,文种也消极起来,怠于朝政。果然有人进谗言,说文种心怀怨望,甚至说要谋反。尽管文种向勾践解释,勾践总是郁

  郁不欢。这时关于对待鲁哀公想求越国伐三桓之事,君臣之间也意向不同。

  过了一年,勾践就向文种索取他过去宣扬的“九术之策”。文种自知不免,方才醒悟日前范蠡的劝告,真所谓“大恩不报,大功不还”是常规。于是越王也赐给文种“属镂”之剑。文种仰天哀叹:身为楚国南阳之宰,终为越王之罪囚,后世的忠臣,一定会以我为鉴戒!于是伏剑自杀。

  04 陶朱公经营有道散财乡邻,不愿应齐侯赐相位之聘。

  范蠡起初在东海之滨治产业,他善于经营,颇有积蓄。然后浮海至齐,慕伍子胥的忠悃,叹为夫差所杀,就取名为“鸱夷子皮”,即子胥鸱夷浮江之意。在齐国,他从事农商结合的产业,又建立室家,生了儿子,全家合力从事,积蓄达数十万。也不愿应齐侯赐相位之聘,还散财于亲友邻里。后来,移居中原交通枢纽的定陶,主要从事商业,号称陶朱公。

  古时“工商食官”,工商业为官府所经营,春秋时代出现了个体工商业,如前面说到郑国的商人弦高就是一例。后期卫国商人势力壮大到会与政府为难的地步,孔门弟子子贡也经商致富。到战国时代就出现更多的工商业家了。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达。范蠡可说是这些商人中承前启后的一位。

image.png

  05 范门中男犯罪,庄生泄愤处死,陶朱公预料成真。

  后来,范氏发生了一桩家庭悲剧,虽然不幸,却从反面证明了他的人世经验丰富,预见正确。相传他的中男犯罪被拘囚在楚国,他想用重金去赎免,装了一车黄金,要派小儿子前往。可是,他的大男却要去,夫人也按常理支持大男,朱公不得已,就让大男捎去给旧友庄生一封信,并叮嘱大男把千金全给庄生,一切听其所为。

  大男到了楚国,找到庄生家,起初按父亲嘱咐照办。庄生叫他回去,一切也不要探问。庄生家贫,但以廉直闻名,楚国君臣都尊重他,他本无意得这千金,待事成后归还,先作信任的抵押。庄生入见楚王,说今夜某星座预示灾异,王若施德可以消除。于是楚王使人封三钱之府以示节俭。其他官员也受了朱公大男的贿赂活动,这时,纷纷报讯说他弟弟得救了,因为楚王封钱府之后照例要大赦。

  大男得讯见事已成功,却又去庄生家说弟弟将获赦,庄生知道他的心思,退回黄金,但觉受骗,再见楚王告以将大赦的传言,楚王因被人觉察他未施行的意图而恼怒,立即处置罪犯。结果朱公中男被判死刑,大男为之奉丧恸哭而归。

image.png

  母亲和众乡亲甚为悲哀,唯有陶朱公却说:我已预料了八九分。因为大男与我共患难,治产业,惜财如命;小儿子从没吃过苦,不知财产贵重,所以这件事只能让小儿子去办。这是事物的定理,悲哀无济于事。

  故事也许带点寓言性,却并非完全是子虚。足见范蒸在政治进退上有远见,治产业生财有道,处理人事纠纷也自然体察入微。在剥削阶级的政治斗争中,尔诈我虞,媚强凌弱是常事,最恶毒的莫过于过河拆桥,饮水塞井,甚而骨肉相残,以怨报德,这种闹剧,纵观春秋一代真是层出不穷,少有能跳出这种尘垢之外,范蠡可以说在统治集团里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佼佼者。

  06 本文的总结与启示

  唐人有诗云:“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给予他以深情的赞叹。烟水苍茫,孤帆远影,一个人渐渐远去了,一个历史时代也告别了我们一一春秋时代结束了。

  《老子》有云:“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范蠡“富好行其德”,是因为他意识到物聚必散,天道使然。范蠡从人有盛衰、泰终必否的道理中隐约感觉到久受尊名,不祥的道理,可以说与老子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范蠡丰富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把握到他的精神:健全的人格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诚实经商的诚信精神;回报社会的无私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范蠡能几次发家,到底是用了什么方法?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范蠡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可以说,历史上每一位开国皇帝的崛起,都离不开他身边的功臣们。而这些功臣,尽管他们在皇帝打江山的时候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旦皇帝登基之后,这些功臣则成了皇权的最大威胁,以至于他们几乎会被屠戮殆尽,很少有人能够幸免。不过,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位人物,不仅在帮助皇帝夺取天下之后功成身退,而且,还凭借着另外一种身份重新活跃在世人面前,过的十分潇洒,此人便是范蠡。范蠡字少伯,出生于春秋时期的楚国宛地,他是历史上少有的既具有政治才干、又有经商天赋的人。作为臣子,他能够辅佐君主打败强敌,重登王位;作为商人,他又能够富甲天下,同时不忘同情平民百姓,三次散尽家财,又三度重新通过经商致富。可以说,范蠡算是春秋时期的第一奇人了。范蠡原本是楚国人,胸怀大志,一心想要报效国家。然而,当时的楚国只有贵族才能入仕,布衣出生的范蠡根本没有当官的希望...
· 揭秘商圣范蠡下野后凭什么三次成为巨富?
春秋末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大胜吴王夫差,雪耻雪恨,很多人都知道是西施美人计的功劳,但吴王再昏庸,已经成为阶下囚的勾践要想起兵又谈何容易!幸亏他有真心追随他的智囊团给他出谋划策。其中,最有远见的莫过于范蠡。范蠡曾在兴越灭吴之后写信给好友文种:“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他识人独具慧眼,幸亏早走,不然也会和文种一样被越王赐死。网络配图那么,范蠡远离庙堂之后是怎么成为巨富的呢?首先,范蠡浸淫政治多年,不管是在越、在齐、在吴,范蠡都结交了很多真正的朋友。为他以后经商拓开了门路。网络配图其次,范蠡本身学识渊博,有远见卓识。它具有商人的眼光和头脑,知道随行就市。他曾提出“谷贱伤民、谷贵伤末”,看出了“农末俱利”的现实。要知道古人重农轻商,谁敢说经商这种末业好的绝对会被鄙视。但范蠡不仅重视经商,还会用市场那只无形的手调节经济,控制物价。他还...
· 范蠡生平简介为什么叫范蠡为陶朱公他是个怎样的人
我们最了解范蠡的一个身份是他是一位商人,而在美丽的传说中,范蠡又是与西施泛舟退隐的那位能臣。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治国,范蠡都是一位成功者,他天赋过人,在追求与自然融合的过程中,积极寻求自己的一份广阔天地。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宛三户人,他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道学家。天性率真,范蠡的身上更多的是道家所推崇的自然的禀性,却又不会随波逐流而颓废度过自己的一生,反而还有着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志向。因为前半生经商有道,被称为“商圣”。范蠡从经济圈跨越到政坛,是他从河南迁徙到越地以后的事情。他和文种一起辅佐勾践对抗强大的吴国,吴国是当时的五霸之一,实力很强大,越国尚且没有伐吴的条件,于是,勾践不听范蠡的劝谏在越往勾践的一意孤行下,越国遭遇会稽山大败。范蠡劝勾践答应吴国的任何条件以自保。范蠡便随着勾践在吴国做了两年的奴隶,这两天是勾践最难捱的两年,他在吴国喂马、劈柴,为吴王端茶送水受尽冷嘲热...
· 范蠡生平简介为什么叫范蠡为陶朱公他是个怎样的人
我们最了解范蠡的一个身份是他是一位商人,而在美丽的传说中,范蠡又是与西施泛舟退隐的那位能臣。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治国,范蠡都是一位成功者,他天赋过人,在追求与自然融合的过程中,积极寻求自己的一份广阔天地。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宛三户人,他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道学家。天性率真,范蠡的身上更多的是道家所推崇的自然的禀性,却又不会随波逐流而颓废度过自己的一生,反而还有着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志向。因为前半生经商有道,被称为“商圣”。范蠡从经济圈跨越到政坛,是他从河南迁徙到越地以后的事情。他和文种一起辅佐勾践对抗强大的吴国,吴国是当时的五霸之一,实力很强大,越国尚且没有伐吴的条件,于是,勾践不听范蠡的劝谏在越往勾践的一意孤行下,越国遭遇会稽山大败。范蠡劝勾践答应吴国的任何条件以自保。范蠡便随着勾践在吴国做了两年的奴隶,这两天是勾践最难捱的两年,他在吴国喂马、劈柴,为吴王端茶送水受尽冷嘲热...
· 范蠡
范蠡(前517-前448)字少伯,春秋战国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我囯长达五千余年的封建传统,均以“士、农、工、商”为列,士为首,商为末,直至宋朝,尚有商人穿鞋必须着一黑一白之劣规,故范蠡一生虽有辉煌业绩,然终因弃官经商的经历使他无缘与历史名人共同载入史册。他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年青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然纵有圣人之资,在当时贵胄专权、政治紊乱的楚国,范蠡却不为世人所识。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槜李之战(今浙江嘉兴),吴王阖闾阵亡,因此两国结怨,连年战乱不休,周景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决战,越王勾践大败,仅剩5000兵卒逃入会稽山,范蠡遂于勾践穷途末路之际投奔越国,献“卑辞厚礼,乞吴存越”之策。议和后“人待期时,忍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