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敢扣留楚怀王,为什么不敢扣留赵惠文王?
秦昭襄王敢扣留楚怀王,为什么不敢扣留赵惠文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秦昭襄王之所以没有像扣留楚怀王一样,在渑池之会中扣留赵惠文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秦国方面,秦昭襄王并没有扣留赵惠文王的意思;第二是赵国方面,赵惠文王在奔赴渑池之前也已经想到了这种情况,赵国高层已经提前做了准备;第三是国际方面,秦、赵两国如果继续敌对,都将面临腹背受敌的风险。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秦赵渑池之会与秦楚武关会盟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个区别是赵国和楚国当时的国力不同而造成。首先我们站在秦国的角度来分析渑池之会,秦国为什么要和赵国和谈?我们可以看看渑池之会召开后,秦国干了什么事情。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渑池之会召开的同一年,秦国将大量的兵力都集中在南方与楚国作战,白起、司马错水陆同时伐楚,取鄢、邓、西陵,次年又攻占楚都城郢。可以说渑池之会召开的时候,正是秦国对楚国作战的关键时刻,而楚国、赵国一南一北,如果此时赵国对秦国发难,那么秦国必然首尾不能呼应,伐楚之战很有可能功亏一篑。所以秦国不得不先安抚赵国,此时与赵国缔结和约是秦国最重要目的,秦昭襄王不可能也不会对赵惠文王有什么想法。
接着我们再从赵国的角度看,秦国在扣押楚怀王后早已名誉扫地,赵惠文王不可能不知道,参加渑池之会的赵惠文王自然也很害怕,所以赵国内部为了这次会晤早已做了准备。在赵惠文王出发前,廉颇就告诉过他:“三十日不还,则请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面对秦昭襄王的挑衅几次还击,逼得秦王哑口无言,同时赵国军队也没闲着,“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在多方的保险之下,赵国才答应了秦国邀约。
最后,在国际上,逼迫两国和谈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当时不止秦国有腹背受敌的危险,赵国也有他所担心的问题。在秦国伐楚的同一时间,还发生了另一件对影响深远的事情,那就是五国伐齐。齐国面对以燕国为首的五国联军被杀的毫无抵抗之力,被五国瓜分的仅剩两城。而燕国占领了绝大部分的齐地,实力暴涨,这使得赵国异常担心。燕赵两国战略严重冲突,注定不能两强,之前两国能一直保持良好关系,主要是由于燕国过于弱小以及齐国对两国的压力,但当时齐国几乎灭亡,燕国迅速崛起,燕赵的关系就很微妙了。赵国必须要积极应对燕国的崛起,所以面对秦国的邀约也有心和平。但之后齐国以两城之地奇迹般的复国,燕国的崛起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这就是后话了。
本质上来说,渑池之会本身就是一场相对势均力敌的和会,由秦赵两国主导。赵国通过胡服骑射改革,军事实力大涨,在渑池之会前,秦国虽然在战场上取得一定优势,但是战役规模不过是小打小闹,并没有对赵国造成太大的打击,赵国面对秦国完全有一战之力。而武关会盟则完全不同,当时的楚国内忧外患,秦国与韩、魏结盟对抗齐、楚的同盟,而张仪又诓骗楚怀王使得齐楚断盟,一下子就将楚国孤立了。之后秦军又在丹阳、蓝田大败楚国,从前的盟友齐国也对楚国下手,在垂沙大败楚军,此时秦国抛出橄榄枝,楚国根本不敢拒绝。所以武关会盟完全是由秦国主导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