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品的高官为什么不能管各省事务?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从一品的高官,朝廷最特殊的总督,为何不能管各省事务?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清朝的直隶总督、山东巡抚等地方上的封疆大吏。清朝总计划分了9位总督,除了四川和直隶两个省的总督,其他地区的总督都管理两三个省的事务。但是,除了这9位总督以外,还有两个总督非常特殊,分别是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今天,我们主要聊聊漕运总督。漕运为何那么重要,需要专门设立总督,与各地区的总督平级。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几乎历朝历代的首都,都需要从全国各地调运粮食。因为京城的大部分人口,都不直接从事农业劳动,需要外地粮食支援。陆路运输的运量太小,而且消耗很大。因此在隋朝统治时期,开凿了著名的大运河,东南地区的粮食能够通过大运河运往西北地区。
到了元朝统一全国以后,由于首都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大运河不再需要舍近求远的绕道。元朝改变了大运河的航线,东南地区的财物可以通过大运河直接运往京城。对于朝廷来说,漕运的畅通至关重要。一旦漕运受阻,立刻就会出现粮荒的问题。漕运总督这个官职出现于明朝统治的后期,但并不完善。清朝入关以后,继承了明朝的官员体系,并且将总督、巡抚等官职固定下来。
清朝全国划分了9位总督,除了直隶总督和四川总督,其他的总督都管理两三个省的事务。除了这9位总督以外,还有两位总督很特殊,那就是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按照清朝的规矩,总督一般加挂都察院右都御史或者兵部尚书的头衔,属于从一品和正二品的高官。漕运总督也不例外,虽然不是封疆大吏,但漕运总督的地位能够与其他总督平级。漕运总督负责漕运的安全畅通,从江南一直到京城,凡是大运河沿岸地区,都属于漕运衙门的管辖范围。
漕运衙门不仅仅需要负责粮食的运输,如果大运河出现了缺口、淤泥增多等问题,漕运总督需要进行治理。此外,在清朝的中后期,经常出现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为了确保漕运的畅通,漕运总督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按照清朝的规定,每一位总督、巡抚都拥有自己的标兵营。漕运总督也不例外,漕运总督的标兵营有3000多人,属于漕运总督的直属部队。此外,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湖南、河南等省份的漕粮卫部队,也直接隶属于漕运总督管理,各地的总督和巡抚无权调动。将这些军队进行计算,大约有2万多人。
漕运肯定需要大量的船只,这些船只由几座指定的造船厂建造,这些造船厂也隶属于漕运总督管理。所以说,虽然漕运总督无法直接管理地方事务,但是实际权力非常大。由于专业性要求比较高,其他地区的总督和巡抚,不一定能调任漕运总督。漕运总督衙门在江苏省的淮安市,虽然淮安知府隶属于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但是面对高品级的漕运总督,淮安知府的压力非常大。
漕运的油水非常大,因为运输粮食等物品的同时,漕运衙门经常携带各种私人财物。由于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漕运衙门堪称属于肥缺。随着时代的变化,还出现了著名的漕帮。凡是运河上的船只,漕帮基本上都了如指掌。但是进入清朝统治的后期以后,漕运衙门和漕运一样,开始急转直下。在19世纪中期,清朝内部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控制了江浙地区,大运河被彻底切断。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清朝不得不开始粮船海运。粮食通过海船运输,然后在天津靠岸。清朝逐步发展了海运的巨大优势,因此在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朝仍采用粮船海运。传统的漕运已经逐步落伍,大运河出现了各方面的问题,已经丧失了之前的活力。
结合大运河、漕运等各方面的需要,在光绪皇帝在位的后期,漕运衙门被撤销。当时,为了安置漕运衙门的大批人员,清朝上演了划分江淮省的闹剧,但时间非常短暂。漕运曾经是明清时期的支柱,但随着科技和局势的变化,漕运开始逐步没落。随着铁路等交通工具的出现,漕运的优势越来越小。漕运曾经养活了很多人,但是在漕运衰落以后,人们不得不改变传统的谋生模式。关于漕运的故事还有很多,作者以后和大家慢慢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