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朱元璋的“第一保镖”,郭英是怎么做到手握重兵不被疑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29
转发:0
评论:0
朱元璋的“第一保镖”,郭英是怎么做到手握重兵不被疑的?,朱元璋的“第一保镖”,郭英是怎么做到手握重兵不被疑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

  朱元璋的“第一保镖”,郭英是怎么做到手握重兵不被疑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见外患以平,天下以定,于是决定大封文武百官,让这些劳苦功高的文臣武将得到他们该有的封号和赏赐。其中,在明朝开国众官员中,品阶最高的是“六公二十八侯”,我们一直说的明朝开国功臣,指的就是这三十四人。

image.png

  朱元璋剧照

  这三十四位文臣武将,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是大明王朝的擎天之柱、肱股之臣,可是令人感到可惜的是,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没有逃过“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而真正得到善终的,只有那么寥寥几人。

  在幸存的几位开国功臣中,除了朱元璋的发小汤和以外,还有一个更值得一提的幸存者,他就是“武定侯”郭英。

image.png

  郭英剧照

  郭英是朱元璋的老乡,他们都来自是濠州。元末天下大乱之际,郭英与兄长郭兴在老家也是吃不上饭,他们听闻老乡朱元璋现在已经是大将军后,就一起投奔了朱元璋。郭英因为武艺高强,所以由他负责朱元璋的安保工作。

  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凡是领导人,身边都必须配备保镖,以保证其人身安全,领导人一旦被刺杀那无论是对军队还是国家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郭英堪称朱元璋“第一保镖”。

image.png

  朱元璋

  当然,郭英的武艺和计谋不可能只做朱元璋的保镖,那样就过于屈才了,所以他还替朱元璋统帅大军,南征北战,并且立功无数。据史料记载,郭英身手敏捷,有勇有谋,更善于骑射,是朱元璋争夺天下路上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

  鄱阳湖大战中,郭英虽然身受重伤的情况下,但依然不下火线,继续带兵勇猛冲杀,最终终于以少胜多击败了陈友谅,为朱元璋消灭陈友谅势力,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image.png

  明朝开国大将郭英

  大明王朝建立后,郭英仍然常年带兵打仗,先后替朱元璋平定了云南、曲靖、邓川等地。晚年的郭英仍然镇守辽东,守备陕西,以此来拱卫大明江山。从郭英一生的经历来看,他在朱元璋身边几十年,一直恩宠不断,颇受朱元璋的重用。

  公元1397年,这一年是朱元璋死的前一年,同时也是朱元璋大开杀戒的一年。在那一年,无论是任何人,只要犯一点错误都会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很多的开国功臣都死在了那一年。当时也有人弹劾郭英,这个人就是御史裴承祖,他说郭英私养家奴150多人,并且还滥杀无辜。

image.png

  朱棣

  众所周知,凭朱元璋多疑、弑杀的性格,通常遇到这种事,不管是真是假,当事人必定会被满门抄斩。可是朱元璋对裴承祖弹劾郭英之事却没有处理,直接就将郭英赦免了,这就说明朱元璋对郭英绝对信任,所以有人弹劾郭英他也不相信。

  朱元璋死后,郭英又帮助朱允炆对抗燕王朱棣,可最终还是失败了,燕王朱棣赶跑了朱允炆,自己登基当了皇帝。朱棣上位以后也是清理前朝臣子,但他念及郭英是朱元璋时期的老臣,且劳苦功高,就没有杀他,只是将他罢官,命其回家安享晚年。公元1403年,郭英老死于家中,终年六十七岁。

image.png

  郭英

  纵观明朝所有的开国功臣,就连徐达、汤和等人都遭到了朱元璋的怀疑,而汤和之所以能得到善终,完全是因为他知道朱元璋要杀这些功臣,所以提前交出所有权利,告老还乡了,这才保住了性命。但郭英和汤和的情况是不同的,他不但没有交出兵权,反而一生都在领兵,最终还可以得到善终,这又是为何呢?在笔者看来大概有两个原因!

  原因一、郭英妹妹的庇护

  朱元璋立国大明以后,为了拉拢众功臣,先后与众多文武百官都结成了姻亲关系。其中,除了让自己的儿子们分别娶了徐达、冯胜、蓝玉的女儿,又将自己女儿们分别嫁给了李善长、傅友德的儿子。在这之外他自己还娶了郭英的妹妹郭宁莲。朱元璋称帝后,郭氏被封为宁妃,备受朱元璋的宠爱。

image.png

  朱元璋的宁妃

  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皇后死了以后,朱元璋从此再也没有立过皇后,而统领后宫的正是郭英的妹妹宁妃,虽然宁妃并没有皇后的头衔但实际上她已经是后宫之主了。所以,在宁妃的庇护之下,朱元璋是不会对郭英下手的。

  原因二、郭英的性格与战功

  郭英一生经历大小战争数百次,浑身上下伤痕累累,可谓是劳苦功高,但他从不居自傲,对朱元璋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朱元璋曾评价郭英特别像大唐战神尉迟恭,也就是说在朱元璋心中,郭英不仅能力和战功堪比唐朝的尉迟恭,而且论忠诚朴实,他也是可以和尉迟恭相提并论的。

image.png

  朱元璋

  郭英之所以能成为为数不多的善终者,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朱元璋对他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就是源于他的忠诚和朴实。

  而且郭英本人相当低调,为人小心谨慎,在侍奉朱元璋40多年,他竟然做到了从未犯错,生活也是相当简朴。就当其他功臣广置田产、生活铺张浪费之时,郭英还依然保持着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对此,朱元璋曾多次公开赞赏于他。

  就是以上两个原因使得战功赫赫、手握大权的郭英,仍然可以得到善终的原因。郭英的经历也告诉我们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恃宠而骄、居功自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郭英:朱元璋的保镖,手握重兵而不被怀疑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郭英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见外患以平,天下以定,于是决定大封文武百官,让这些劳苦功高的文臣武将得到他们该有的封号和赏赐。其中,在明朝开国众官员中,品阶最高的是“六公二十八侯”,我们一直说的明朝开国功臣,指的就是这三十四人。这三十四位文臣武将,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是大明王朝的擎天之柱、肱股之臣,可是令人感到可惜的是,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没有逃过“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而真正得到善终的,只有那么寥寥几人。在幸存的几位开国功臣中,除了朱元璋的发小汤和以外,还有一个更值得一提的幸存者,他就是“武定侯”郭英。郭英是朱元璋的老乡,他们都来自是濠州。元末天下大乱之际,郭英与兄长郭兴在老家也是吃不上饭,他们听闻老乡朱元璋现在已经是大将军后,就一起投奔了朱元璋。郭英因为武艺高强,所以由他负责朱元璋的安保工作。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凡是领导人,身边都必须配...
· 遭朱元璋忌惮的郭英是如何做到寿终正寝的
郭英是明朝时期非常著名的大将,曾跟随明太祖朱元璋征战天下,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受朱元璋的器重。而根据历史记载,在洪武年间,很多早期就跟随朱元璋的功臣落得个凄惨的下场。那么,同样作为早期的功臣,郭英怎么死的呢?郭英图片关于郭英怎么死的,历史上有明确的记载,那就是郭英是生病而亡的,死后更是被朝廷追封为国公,可以说是跟随朱元璋的功臣里少有的几个下场好的其中一个。而关于朱元璋不杀郭英的原因一直以来也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首先,郭英曾经救过朱元璋一命,当时朱元璋与劲敌陈友谅争天下,朱元璋在一次与陈友谅对抗的战争中陷入险境,是郭英上了战场,将陈友谅杀死,救了朱元璋,所以朱元璋一直记着这份恩情。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便封郭英为武定侯,封郭英的妹妹为宁妃。宁妃在后宫颇为受宠,再加上郭英的功绩,朱元璋便没有对他下手。其次,郭英虽然战功赫赫,但是他一开始是朱元璋的守卫兵,对朱元璋的性格比较了解,所以在朱元...
· 于谦手握重兵,他为什么不制止夺门之变?
于谦手握重兵,完全能制止“夺门之变”,却为何坐以待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清晨,紫禁城内突然钟鼓齐鸣,等待上朝的文武百官顿时乱作一团,正在疑惑之间,左副都御史徐有贞高声宣布“上皇矣”,然后催促群臣入贺。的明英宗朱祁镇在接受百官朝贺后,下诏将兵部尚书于谦等人当场逮捕,仅仅过了五天,这位功勋卓著的明朝“救时宰相”就被处死了。于谦虽然挽救了大明王朝,但在明英宗看来,他毕竟是景泰帝朱祁钰的亲信,加上他扶持景泰帝即位,之后又得罪了徐有贞、石亨等人,因此才被处以死刑的。于谦之死并不难理解,但难以理解的是,于谦明明可以不死,甚至可以制止“夺门之变”的!那么问题来了,于谦为何选择坐以待毙呢?“夺门之变”发生时,于谦的官职是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可以说他是整个大明王朝的“国防部长”,掌握着全国的军队。于谦在兵部尚书任上,还进行了一项军事改革,从原来的三大营中挑选精锐...
· 雍正是怎么上位的?上位时胤禵手握重兵,为什么胤禵不反?
雍正是怎么上位的?上位时胤禵手握重兵,为什么胤禵不反?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说起雍正帝的上位史,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历史事件,这就是著名的“九龙夺嫡”。我们都知道,雍正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一开始并不受康熙重视。后来,因为先太子作死,被康熙放弃,剥夺了他的太子身份,其他皇子才有了争夺皇位的机会。当时,有三个称帝的热门:分别是八皇子(九皇子和十皇子在这一阵营),十四皇子和雍正(十三皇子在这一阵营),八皇子和十四皇子关系很好,联手针对雍正,直接坑得十三皇子失去了康熙的喜爱。但雍正更胜一筹,先设计使九皇子失去康熙的倚重,再设计使八皇子出局。这时,就只剩下了雍正和十四皇子胤禵争夺皇位了。由于,现存的康熙遗诏是康熙身故后由雍正和隆科多拟出,再由翰林院修改而成,并非康熙真迹,所以,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或许是上天,康熙病逝之时,胤禵远在西北兵营,等他赶回京城的时候,为时已晚,雍正已经登...
· “夺门之变”的当晚,手握重兵的于谦为何未反击
“夺门之变”,是改写明朝政治走向的一件大事。事情说起来很简单,明代宗病了,不能理政,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张軏等人趁机发动武装政变,攻破南宫,迎立被在此七年之久的太上皇帝明英宗复位。应该说,这是一次有预谋、有组织的成功政变,政变从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四更,到十七日拂晓,前后也就几个小时的时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张軏等人率领子弟、家兵千余人,用暴力手段敲破南内宫门,请上皇明英宗升坐舆驾,从东华门进入了奉天殿即位。那么,这里面有个问题,政变搞出如此大的动作,当时,身为明代宗心腹的兵部尚书于谦是否知晓,当晚,他又在干什么呢?对于政变当晚,于谦近乎缺位的行踪,《明史》中的《英宗纪》《景帝纪》《于谦传》中均无记载,难道于谦当晚真的了?这不可能。那么,当晚于谦在哪里呢?《明史·于谦传》载,“谦自值也先之变,誓不与贼俱生。尝留宿直庐,不还私第”。意思说,于谦为了抵御也先,舍小家,顾大家,经常在朝廷留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