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木华黎:为蒙古帝国统一东北奠定了基础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66
转发:0
评论:0
木华黎:为蒙古帝国统一东北奠定了基础,四杰木华黎,曾受命攻略辽西辽东,为蒙古帝国统一东北奠定了基础,不清楚的读者可

  四杰木华黎,曾受命攻略辽西辽东,为蒙古帝国统一东北奠定了基础,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木华黎,为蒙古机刺亦儿部人,是蒙古帝国时代杰出的草原英雄之一。成吉思汗有八个骁勇非凡、战功显赫的助手,被成吉思汗称作自己的“四匹骏马”和“因头猎犬”。比较起来,“四杰”比“四狗”的地位更高,与成吉思汗的关系也更密切些。而在“四杰”之中,又以木华黎武功最为卓著,被誉为“多谋略,雄勇冠一时”。他曾受命经略辽西、辽东,为蒙古帝国统一东北奠定了基础,是当时与东北地区关系较大的一员蒙古将领。

  在蒙军早期诸将中,木华黎不仅“雄勇冠一时”,而且以“多谋略”著称。成吉思汗的两次攻金,主要是以掠夺为目的,大军过处,恣意烧杀抢规,一律焚为平地,而且是边占领边放弃,不大在意地方政权的建设。相反,木华黎由于吸收了大批汉、女真、契丹等族的官吏和知识分子,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大大丰富了自己的政治和军事统治经验,因而使蒙军的方针、政策有了很大的改变。在进行武力征服的同时,木华黎开始比较注意招纳、任用敌方的降将,如攻打山东益都时,有史天倪、萧勃选率众来降,任为百户;攻打北京时,有寅答虎之降,任为北京留守;兴中府有石天应之降,命为兵马都提控……等等。

image.png

  这些降兵降将的归附,壮大了蒙军的力量,其中相当一部分将领成了木华黎政治、军事上的重要谋士。1210年,木华黎于定州收降金汾阳郡公郭宝玉,引见于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问以夺取中原之策,郭宝玉回答说:“中原势大,不可忽也。西南诸蕃勇悍可用,宜先取之,藉以围金,必得志焉。”又说:“建国之初,宜颁新令”。于是,在郭宝玉的参与下,颁条画五章,规定出军不得妄杀,刑狱惟重罪处死,限定军户起了标准,民匠限地一顷,僧道无益于国、有损于民者悉行禁止,这些政策措施对于蒙古帝国的军政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在战争过程中,蒙军烧杀拂掠之风始终未能完全制止,但木华黎还是逐渐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公元1220年,在河北,汉人降将史天倪进言:“今中原初定,而大军所过纵兵抄掠,希王者爱民之意也。”木华黎很欣赏他的意见,立即下令严禁剿掠,俘获的居民一律遣还田里。攻克平阳后,蒙军故态复萌,大肆抄掠。降将刘世安又进言说:“自古建国,以民为本,今河东杀掠殆尽,异日我师复来,孰将转输?收存恤亡,此其时也。”木华黎根据他的意见,继续对军纪继续加以整顿。木华黎知人善任,即使对于金朝降将也注意发挥他们的才能。

image.png

  如石天应投降后,木华黎很重用他,他为蒙军“造战攻之具,临机应变,迅捷如神”,后来被拜为龙虎卫上将军、元帅右监军。金将何实长于战略战术,“奇变百出”,木华黎得了这个人,“碑欣跃,大加赞赏”,引见于成吉思汗,拜为先锋。在对金战争中,木华黎开始注意到了一些地方政权的建设,并大量利用金朝降将就地进行统辖管理,这在蒙古帝国对金战争方针策略上是一个很重要的改进。

  在成吉思汗时代,木华黎是诸将中最有谋略、武功最显赫的一个。他的死去,是成吉思汗的一个重大损失,并使蒙古帝国在北方的统治有所削弱。成吉思汗一直非常怀念,1239年他亲率大军攻打凤翔的时候,对周围诸将无限感慨地说:“如果木华黎还活着,就用不着我亲自领军到这里征战了。”在忽必烈继位之前,木华黎是蒙古帝国诸将中唯一被封王的一个。木华黎的后商在元代一直享有很高的地位,子孙中有十二人承袭了国王封号,七人建国王旗帜。

image.png

  历史记载,在元代,“庆赏延于世世,朝廷议功选德,必首三家焉”。三家指木华黎、博尔忽、博尔术三大家族。在元代蒙古贵族中,木华黎家族汉化程度最深,他的子孙多负责汉族地区的军务,所统军队也多汉军。木华黎的子孙有几个长期担任过辽阳、北京等行省的职务,如第四代忽林池国王曾任北京、辽阳行省事,第五代乃蛮台国王曾任辽阳行省左丞相,第六代野仙溥花也曾任辽阳行省左丞相。直到元末,纳哈出犹为开元王。可以说,木华黎家族与东北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为唐统一全国奠定了重要基础---洛阳虎牢之战
虎牢之战,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发生于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一带,是役,李唐军队一举击败驰援洛阳王世充的窦建德10万大军,紧接着又迫降了困守洛阳的王世充,从而翦灭了当时中原地区的两股主要武装势力,为统一全国奠定了重要基础。隋代末年,隋王朝的统治日趋腐朽残暴,它横征暴敛,荒淫无道,刑罚酷烈,兵役苛繁,结果民不聊生,矛盾激化,最终导致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到公元617年初,农民起义形成了三大起义军中心,李密瓦岗军转战于河南地区,窦建德起义军活跃于河北一带,杜伏威起义军崛起于江淮地区。他们前仆后继、英勇斗争,歼灭了大批隋军,使隋王朝统治濒临于彻底崩溃的边缘。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形势下,一些贵族和地方官吏也抱着各种政治目的,纷纷起兵反隋,李渊父子的太原起兵就是其中之一。公元617年春夏之交,隋太原留守李渊、李世民父子在太原(今山西太原东南)起兵。李渊父子是富有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的封...
· 这位皇帝励精图治,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唐朝灭亡后,中国形成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在公元907年到960年这50多年的时间中,有一位皇帝却被后人称颂,为百姓所爱戴。柴荣是今天河北邢台人。是当地的望族。不过从小就被郭威收为养子,在其身边长大。他15岁从军,24岁拜将,33岁称帝,因为精明强干,生活节约简朴,广受百姓和将士们的拥戴。由于年轻时候跟着商人做过买卖,对社会积弊有所了解。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951年郭威建立后周,委任其治理澶州,在他治理之下,百姓安居乐业,盗贼都不敢来作案。柴荣办事谨慎,虚心纳言,从未因为言论而滥杀无辜,专门下诏书要求群臣上书言事,还以命题作文的形式要求20多人翰林学士写两篇文章《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他欣然采纳大臣王朴《平边策》先易后难的主张,并且付诸行动。西取后蜀凤陇四州,南唐江北14州,北攻辽,兵不血刃,取三关四州,这些都是柴荣在位短短5年时间取得的成果,...
· 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的皇帝是谁?竟不是赵匡胤
唐朝灭亡后,中国形成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在公元907年到960年这50多年的时间中,有一位皇帝却被后人称颂,为百姓所爱戴。网络配图柴荣是今天河北邢台人。是当地的望族。不过从小就被郭威收为养子,在其身边长大。他15岁从军,24岁拜将,33岁称帝,因为精明强干,生活节约简朴,广受百姓和将士们的拥戴。由于年轻时候跟着商人做过买卖,对社会积弊有所了解。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951年郭威建立后周,委任其治理澶州,在他治理之下,百姓安居乐业,盗贼都不敢来作案。网络配图柴荣办事谨慎,虚心纳言,从未因为言论而滥杀无辜,专门下诏书要求群臣上书言事,还以命题作文的形式要求20多人翰林学士写两篇文章《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他欣然采纳大臣王朴《平边策》先易后难的主张,并且付诸行动。网络配图西取后蜀凤陇四州,南唐江北14州,北攻辽,兵不血刃,取三关四州,这些都是柴荣在位...
· 耶律楚材:为蒙古帝国的发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的一代名相
无心修竹古,含恨瘦梅新历史上能获得文正谥号的,都是道德极致,士子楷模之人,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之词。史上获此殊荣者并不多,如范仲淹、司马光、曾国藩等等。其中还有一个非汉族人士往往被人所忽略,他便是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相之一的耶律楚材。这个姓一看就是契丹贵族的姓,在我的记忆中,只有辽代皇室才有这姓,而外戚一般姓萧。如萧燕燕一般。一个外族人士能荣获这样高的谥号,在中国数以千计的“相”级人物中,位置如此地显赫,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耶律楚材,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湛然居士,蒙古帝国时期的政治家。出身契丹贵族,早年在金仕至左右司员外郎,蒙古军攻占金中都时成吉思汗收耶律楚材为臣。耶律楚材以儒家治国之道提出和制定了各种施政方略,为蒙古帝国的发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耶律楚材先后辅弼成吉思汗父子达三十余年,担任中书令达十四年之久。他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他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础。死后...
· 此人帮助秦国摆脱了附属国的地位,为日后统一奠定了基础
我们想到开创大秦帝国的人,自然第一反应秦始皇,然而秦国历史上的这位千古明君没有看到大秦帝国的开创,但他却是大秦帝国开创不可少的人。这位千古明君并非他人,正是在公元前771年使秦国摆脱附属国地位、正式建立秦国,并为后期秦灭六国、实现中原大一统、开创大秦帝国奠定基础的秦襄公。秦襄公乃秦庄公次子,自幼怀有雄心壮志被哥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庄公被戎族杀害后,襄公长兄滴血起誓要亲手杀死戎王以报杀父之不共戴天之仇,于是乎主动将继承王权让渡给弟弟襄公。襄公继位之后,便开始展露自己的政治远见。第一,即将自己的妹妹嫁于西戎中的一个支族申王,以此来拉拢申王,同时以便后期分化戎族和利用戎人。第二,即把所属都邑迁往东边的汧邑(即今陕西陇县南),此番将更接近西周国都镐京。也正是因为此次迁都为即将到来的周王朝犬戎之乱、襄公援周奠定了优异的地理位置。荒淫为乐的周幽王沉迷于褒姒美色,烽火戏诸侯,以至诸侯不再信任烽火告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