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在明朝危难之际,他力挽狂澜
此皇帝是大明为数不多的明君之一,在明朝危难之际,他力挽狂澜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好几位君主在国家濒临灭亡之际挺身而出,他们靠自己的智慧与能力挽救了自己的国家,例如汉朝的刘秀、唐朝的李亨,而今天笔者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皇帝则是明朝时期为数不多的明君之一“景泰”皇帝朱祁钰,他以一己之力挽明朝大厦之将倾。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明朝最大的危机就是崇祯皇帝时期李自成造反的危机,这场危机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但其实早在100多年以前,明朝就经历过一次巨大的危机,如果不是“景泰”皇帝帝朱祁钰挺身而出挽救大明,那明朝很有可能在那时就灭亡了。
“景泰”皇帝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个儿子,由于他不是长子,所以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来说,他这一辈子是没机会当皇帝的,可他那个没正事儿的哥哥朱祁镇却给了他称帝的机会。
明英宗朱祁镇年仅九岁时就登基为帝,由于朱祁镇年岁较小,所以明朝朝政都由太皇太后张氏掌管,明朝内阁则是由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掌控。在张氏和三杨的共同治理下,明朝愈发兴盛,国力蒸蒸日上。但好景不长,随着张太后和三杨的相继去世,朱祁镇开始独自治理朝政,而此时他宠信的臣子正是宦官王振。
这个王振没有任何本事,他就是一个只知道阿谀奉承的小人,只知道拍皇帝马屁。当时少数民族瓦剌常常以进贡之名,骗取明王朝的巨额赏赐,王振对瓦剌人的做法非常不满,便鼓动明英宗减少对瓦剌的赏赐。瓦剌人却以此事为借口,举兵南下,兵锋直逼大同。
此时的明英宗年轻气盛,他一直渴望像先祖朱元璋、朱棣一样建功立业,将蒙古人打得远走他乡。这时“狗腿子”王振看出了明英宗的心思,便怂恿他御驾亲征瓦剌,明英宗听闻王振的怂恿更加有底气了,立刻就将亲征瓦剌一事定了下来,很多忠臣哭着劝谏,他依旧我行我素。
朱祁镇在出兵之前,封两岁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并命弟弟朱祁钰和众大臣辅佐太子治理国事,然后他就带着东拼西凑起来的20万大军远征瓦剌了。结果在出征期间,天降大雨、道路泥泞,走了好多天才到大同,而此时的大同已经被瓦剌人杀的尸横遍野,此时的明英宗已经有了撤退的想法,但王振却劝明英宗不要回撤,因为如果一仗没打就回来了,那明英宗将会很没有面子,于是他建议明英宗绕道他老家蔚州,然后找机会与瓦剌军决战。
王振的老家离大同非常近,当时诸将都反对大军绕道蔚州,但明英宗因信赖王振便答应了。当明朝大军即将到达蔚州时,王振又担心大军会踩坏他老家的庄稼,于是又让军队绕了更远的路。而就在这时,瓦剌军趁明军军心涣散之际,主动攻打出兵攻打明军,并在土木堡俘虏了明英宗。
明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到京城以后,明朝朝堂之上顿时大乱,因为自明朝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有君王被敌人俘虏,所有人都不知道此事应该如何处理。一时间,朝堂上吵成一团,有人认为应该主动与瓦剌人议和,换回朱祁镇;也有人认为不能惯着瓦剌的“臭毛病”,要倾尽全国之力,与他们血战到底。
当时作为监国王爷的朱祁钰,其实也是蒙蒙的,因为他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是议和还是死战到底。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主战派大臣于谦站了出来,他率一干主战大臣奏请孙太后立朱祁钰为帝,然后与瓦剌人血战到底。得到孙太后的支持后,朱祁钰正式登基为帝,并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朱祁钰上位以后,直接给边关守将下令,命令不得听信瓦剌人任何借口,只要瓦剌人敢来进犯,直接进行还击。朱祁钰的做法使得瓦剌人恼羞成怒,发兵攻打北京城。朱祁钰重用于谦等忠臣,组织北京保卫战,最后成功击退瓦剌,没有使宋朝的“靖康之耻”在明朝重新上演。
瓦剌人也是一肚子坏水,他们见朱祁钰要比朱祁镇英明,于是他们故意把朱祁镇放回明朝与朱祁钰争夺皇位。为了国家稳定,也是为了皇位,朱祁钰见到朱祁镇以后就将其起来,不让他有夺取皇位的机会。
公元1457年,朱祁钰病重,明英宗随即发动“夺门之变”,重新夺回皇位。明英宗重新上位以后,立刻下令处死助朱祁钰上位的所有大臣,包括北京守卫战的功臣于谦。
而挽救大明江山于危难之际的朱祁钰也被明英宗废除帝号,并赐他“戾”的谥号。而且朱祁钰在死后也没能葬入皇陵,他也成了明朝自迁都北京以后,唯一一位没有被葬入帝王陵墓的皇帝。直到明宪宗上位以后,才恢复了朱祁钰的帝号,但也并没有为他平反。可怜的朱祁钰,挽救了大明的江山,可死后连皇家陵墓都没能进入,还被人称作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反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