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的威望那么高,为什么会没人拥护他?
明明萧何的威望比刘邦更高,为什么众人没有拥护他,却拥护刘邦?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在刘邦还没有带领沛县百姓起义以前,只是一个小亭长而已,真要说起沛县当中威望最高的人,当属萧何无疑。萧何的文化水平以及人缘,都不知道比刘邦好几百倍,沛县当中所有的集体活动都是由他牵头,更是由他主持的。当地的百姓们也已经习惯了听他的号令,当时替吕太公接风洗尘时,就是由他牵头主持的。既然萧何在整体方面比刘邦的胜算更大,为什么在起义的时候却没有拥护他,反而拥护刘邦这个毫无背景的混混当领头人呢?
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看看具体过程如何。
刘邦还是亭长的时候,沛县的县令交代了一项任务给他,让他押送一批囚徒去修皇陵。刘邦乖乖的接下任务,押送这些囚徒出发,可是在他还没到达半路的时候,这些囚徒就已经跑了大半了,虽然不是他放走的,但是他也已经犯了大错了。
在不得已之下,他只好直接把囚徒也放走了,眼看着沛县已经回不去了,他干脆带着一些人跑到深山当起了逃兵。那时候有很多地方都已经爆发了起义,沛县的县长害怕被农民杀死,所以也想要加入起义。
不过这时候萧何告诉他,这种做法并不明智,因为他原本是秦朝的官员,就算他有心起义,也没有人愿意听他的号召。萧何还建议县令重新把刘邦请回来,让他来主持大局。
县令听了萧何的话以后,同意不追究刘邦的罪责,让他重新回到沛县。可是当刘邦真正带了几百号人回到沛县时,他却反而觉得害怕了,不但将刘邦等人拒之门外,还直接把萧何抓了起来。
后来萧何想办法逃了出来,加入到刘邦的队伍,并且以刘邦的名义,写了一封信射到城里,劝百姓们响应起义。
百姓看到了这封信以后,不但合起伙来把县令给杀了,还开门放刘邦等人进来。
从百姓的行为当中可以看出,他们之所以让刘邦顺利进城,就是为了举荐他当头领。
可是刘邦进来之后,并不代表他就可以顺利上位了,因为他只是一个混混而已,朋友也没几个。所以百姓也不可能真心的拥护他。既然沛县的县令已经被杀,接下来就应该处理谁当县令的问题了。
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熊良钟曾经在他的著作里面就有写到萧何的计谋。当时百姓让刘邦当县长,可是他并没有答应,于是作为威望最高的萧何写了十张纸条,每张纸条上面都有一个人名,抽到谁的名字,就由谁来当县长。
可是萧何在写名字的时候,把所有的名字都写成了刘邦的,这样一来不管谁打开其中哪一张纸条,最终都会由刘邦当县长。
虽说这个过程写得有些不太符合历史现实,但是还是讲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所有人都愿意举荐刘邦当头子。
那么百姓们为什么不选择举荐萧何,反而推荐这个小混混呢?
小编觉得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所有人都害怕承担责任
要知道农民起义可是大事,他们既然杀了县长,自然是需要重新选人当县长的。这个县长也就是起义的领头人。如果起义成功,他们也跟着解放,但是如果起义失败,极有可能被砍头,面对风险这么高的职位,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承担。对于这个问题,《史记》当中也有记载,萧何以及曹参都是脑子极好的人,短时间内就能了解到这个职位的危险系数。萧何之所以纸条中做手脚,并不一定是为了成全刘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推卸责任。
其二、刘邦身上出现过吉祥之兆
这一点在小编看来有些玄乎,因为算卦这事原本就很神乎,如果替刘邦算卦的人提前知道了他想要做什么事情,只需要告诉他是吉兆就好了。可是不但他本人相信了,连沛县的其他百姓也跟着相信了,所以才愿意拥护他。
其三、刘邦当惯了混混,不怕玩命
不管是萧何也好,曹参也罢,都知道起义最需要的并不是文化,而是不怕死的精神。
起义的第二个名称就是战争,战争随时都有可能丢命,这就更加需要一名有担当,敢作为的人来领导。
萧何在计谋方面确实比刘邦更强,但是他却输在气势方面,刘邦敢于拼命,他却忙着保命。
结合诸多原因,萧何和其他百姓才主动拥护刘邦这位混混。不过刘邦也确实没让他们失望,想来这些百姓在成功以后,也会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幸运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