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刘备既得诸葛亮又得庞统 可为何就是无法得天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09
转发:0
评论:0
刘备既得诸葛亮又得庞统可为何就是无法得天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历经混战,天下初具三股势力,北有曹操、东南有孙权、西南有刘备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历经混战,天下初具三股势力,北有曹操、东南有孙权、西南有刘备,当年,刘备得徐庶,大败曹操,曹操看上徐庶,用徐庶的孝心骗徐庶投曹。徐庶临走时,向刘备推荐两人,一人是卧龙诸葛亮、一人是凤雏庞统,并告诉刘备,此二人得一人者得天下。后来,刘备用尽心思,将诸葛亮和庞统都收为门下,为他所用,希望恢复汉室,。

1.jpg

网络配图

然而,刘备后来并没有得到天下,却是为何?笔者分析了一下,得出以下原因:

第一,刘备自己能力太弱。相比曹操、孙权,刘备可谓既无雄霸天下雄才大略、又无独挡一面的高超武艺、更无合理使用人才的本领,只会安抚下属、四面讨好、玩弄权术。如果不是自称为刘氏后代,肯定无人响应并拥护他,他确实是个平庸之辈,相比曹操、孙权,才能相距甚远。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曹操实行“屯田制”等富民政策;孙权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平定山越、设置郡县,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而纵观刘备,没有实行过有效发展本地经济的政策。如果不是诸葛亮等手下竭尽全能,耗尽心血,刘备这股势力早就被灭亡了。更何况刘备之子刘蝉更加无能,是扶不起的阿斗,所以更无力得天下。 

第二、刘备的势力确实太弱,相比曹操、孙权,兵力先天不足,当曹操、孙权拥有自己的地盘时,刘备还没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只能借用刘璋地盘为生,当曹操攻打过来时,只求和孙权联合,共同抗曹,而且将军不多,每次战争,总只有那么几个将军可用(就是所谓的五虎上将),再厉害的将军也是人,也有疲劳的时候。尤其是五将死后,更无能人。所以纵使诸葛亮和庞统有天大的本领,也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刘备1.jpg

网络配图

第三、诸葛亮和庞统才能太强,相互不服。诸葛亮和庞统的能力谁更强,恐怕谁也不服谁,旁人也无法评比。诸葛亮隆中定策,联孙抗曹,出尽风头;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施火攻,使得孙刘联军大胜,风光无限。诸葛亮曾说庞统学识胜他十倍,说明两人正相上下。但一山难容二虎,而且,刘备重用诸葛亮,而忽略了庞统,庞统不可能用全部才能辅助刘备。终于,诸葛亮施计使庞统命丧乱箭之下,而且关羽、张飞最终死得蹊跷,导致刘备手下只有诸葛亮可以倚重,而无其他能人,纵使诸葛亮能力再强,也是独木难支。两人如此争斗,刘备安能得天下。 

第四、刘备的势力范围十分贫瘠。刘备拥四川盆地,虽是天府之地,无奈地少,四周都是高山区,经济十分落后,而曹操拥有广阔的华北平原、而孙权拥有富足的江东平原,经济十分发达,战争比的最终是经济,没有经济的强大支撑,光靠计谋不是长久之办法,而且刘备文臣里没有发展经济的能人,什么都靠诸葛亮和庞统,所以诸葛亮和庞统纵有天大本领,也不可能是全面手,其才能都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3.jpg

网络配图

所以,笔者认为,因为以上原因,刘备即使既得诸葛亮又得庞统而不能得天下。所以,诸葛亮死后,蜀国即被曹魏所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刘备既得诸葛亮又得庞统为何没有得天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历经混战,天下初具三股势力,北有曹操、东南有孙权、西南有刘备,当年,刘备得徐庶,大败曹操,曹操看上徐庶,用徐庶的孝心骗徐庶投曹。徐庶临走时,向刘备推荐两人,一人是卧龙诸葛亮、一人是凤雏庞统,并告诉刘备,此二人得一人者得天下。后来,刘备用尽心思,将诸葛亮和庞统都收为门下,为他所用,希望恢复汉室,。网络配图然而,刘备后来并没有得到天下,却是为何?笔者分析了一下,得出以下原因:第一,刘备自己能力太弱。相比曹操、孙权,刘备可谓既无雄霸天下雄才大略、又无独挡一面的高超武艺、更无合理使用人才的本领,只会安抚下属、四面讨好、玩弄权术。如果不是自称为刘氏后代,肯定无人响应并拥护他,他确实是个平庸之辈,相比曹操、孙权,才能相距甚远。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曹操实行“屯田制”等富民政策;孙权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平定山越、设置郡县,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而纵观刘备,没有实行过有效发展本地经济的政策...
· 庞统为何仕于刘备
鲁肃忠厚长者,胸襟广阔,能够放下兵马大都督的职位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孙权却以貌取人,见庞统形容古怪便心中不喜,与之对谈又颇有不快,于是不用。鲁肃随即修书一封,将庞统推荐给了刘备。庞统真的是不讨孙权喜欢吗?孙权并非以貌取人之辈(其实他自己相貌也好不到哪里去),并且还是有礼贤下士的美名,当鲁肃向孙权提到凤雏先生的大名的时候,孙权也表示久闻其名,并恭敬地邀请安排会见。但是在会见中却对庞统冷遇,最后便是懒懒打发了事,在随后鲁肃提出质询的时候还用“狂士”、“誓不用之”这样的评价,这实在不像是孙权的作风。偶推测,这次会见的结果和庞统本身的意愿有很大关系。庞统其实并不太愿意仕于东吴。故而在会见的时候惹得孙权不快。以庞统的眼光和才学,他有充分的余地来挑选自己应该效力的势力,曹刘孙三家中,曹操虽然势力最大,但是去曹操那里对庞统不利,首先曹操手下人才济济,和庞统同一水平线上的名军师也有数人之多,实在不利于...
· 庞统为何仕于刘备
周瑜在西征的路途中在巴丘病故,对东吴来说不啻擎天之柱崩折。三军主将的逝世,留下的位置急需有人填补,但凡当时稍有眼力者,也能看出此职非鲁肃莫属。然而鲁肃却欲主动让出兵马大都督的职位,并推荐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具有旷世之才的凤雏庞士元。鲁肃忠厚长者,胸襟广阔,能够放下兵马大都督的职位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孙权却以貌取人,见庞统形容古怪便心中不喜,与之对谈又颇有不快,于是不用。鲁肃随即修书一封,将庞统推荐给了刘备。庞统真的是不讨孙权喜欢吗?孙权并非以貌取人之辈(其实他自己相貌也好不到哪里去),并且还是有礼贤下士的美名,当鲁肃向孙权提到凤雏先生的大名的时候,孙权也表示久闻其名,并恭敬地邀请安排会见。但是在会见中却对庞统冷遇,最后便是懒懒打发了事,在随后鲁肃提出质询的时候还用“狂士”、“誓不用之”这样的评价,这实在不像是孙权的作风。偶推测,这次会见的结果和庞统本身的意愿有很大关系。庞统其实并不太愿意...
· 三国中诸葛亮庞统齐助阵刘备龙凤兼得竟还失天下
导读:《三国演义》中有四位关系非同一般的谋士:程昱、徐庶、诸葛亮、庞统。他们不但与水镜先生司马徽都有过交往,还依次以才识相差“十倍”自谦。其实,他们就像刘备的异姓兄弟、诸葛的同姓兄弟、曹操的同/异姓混合兄弟(夏侯)、孙氏父兄、司马家族一样,属于同门校友类型的集团。只是合作较为松散、隐形,仅限于推动哲学从新法家到新儒家,再到儒法混的精神层面。他们所谓的“十倍”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时间差。高人往往眼界远,能沉得住气,出道更晚。他们四人的出场顺序也正是昱、庶、亮、统。二、空间差。高人往往控制能力强,管理范围大,所以有十里之才、百里之才、千里之才等说法。他们的初始战功也确乎如此,程昱取东阿县,徐庶取樊城,诸葛亮取荆州,庞统取西川。但我们很快会发现,程昱、诸葛亮的终生成就要远大于徐庶、庞统。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原来他们还存在第三方面的差异——阴阳差。前面“十倍”说的都是表面的毕业考试成绩,我们可以称之...
· 庞统献计:刘备取成都为何不用庞统的上策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这三个计策分别是什么?为什么刘备选择中策而不用上策?上策是昼夜兼道,在刘璋猝不及防时,直取成都;中策是装作回荆州,将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骗来杀掉,夺取白水关,然后进兵成都;下策是退回到白帝城,和荆州结合起来,再想办法图川。刘备最终采取了庞统献上的中策。刘备入川,留下诸葛亮协助关羽守荆州,让庞统跟随自己入川。应该说,这是除诸葛亮之外最大的信任了,实际情况也是,刘备入川后,大的军事行动都是和庞统商量。但是,既然庞统自己看来是上策的计谋,刘备为什么不采取,而是要采取中策呢?上策太险,一旦不成会全军覆没庞统的上策是:“暗中选派精锐兵马,日夜兼程从小路捷径奔袭成都。刘璋没有战略才能,又向来缺乏守备措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