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忠心的鳌拜为什么最后却步了多尔衮的后尘?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44
转发:0
评论:0
忠心的鳌拜为什么最后却步了多尔衮的后尘?,许多朋友可能都看过《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这部剧刻画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充满传奇的

许多朋友可能都看过《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这部剧刻画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充满传奇的一生,其中康熙智擒鳌拜这个情节也被广大观众所熟知。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讲讲历史上真实的鳌拜。

  鳌拜的生年不详,不过根据他的经历,我们可以推算他的年龄应该是与多尔衮相仿的,他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他的伯父和他都是大清朝战功赫赫的功臣。

  鳌拜的起家源于皮岛之战,当时鳌拜率领精兵绕后率先登岛,凭着过人的勇气和武力杀出了一条血路,使得大部队得以乘胜追击,一举攻克了清军十年来久攻不下的皮岛。皇太极大喜,赏赐鳌拜为巴图鲁,还封他为三等梅勒章京,甚至允许职位世袭。  鳌拜也感念皇太极的恩德,在日后的战役中也更加卖命,渐渐地鳌拜凭军功升为了八旗护军统领。

 鳌拜.jpg

网络配图

   崇德八年,皇太极逝世,不过由于皇太极死的突然,临死前并没有留下什么遗诏,因为清朝历来有“立贤不立长”的传统,所以皇位的归属在此时就成了一个大难题。

  当时有能力争夺皇位的有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还有一位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摄政王多尔衮了。

  豪格的支持者有鳌拜,索尼等皇太极的老臣,支持多尔衮的就是他的兄弟多铎和阿济格,而剩下的代善和济尔哈朗保持中立。

  本来代善已经准备支持豪格了,代善的两个旗加上豪格的三个旗,豪格完全有能力称帝,但是豪格在这时候谦让了一下,这个机会立马就让多尔衮抓住了。由于双方的态度都非常坚定,谁也无法说服谁,最后大家只好各退一步,接受了济尔哈朗的建议,立皇太极的幼子福临为帝,福临就是后面的顺治帝。

  多尔衮因为自己没当成皇帝,于是在顺治在位的时候,多次打击鳌拜,有时候只是因为一些小事就把鳌拜贬为庶人,不过也一直没置鳌拜于死地,俗话说,“只要不死,终会出头”  顺治七年,多尔衮病逝,当时鳌拜已经被多尔衮撵回家了,顺治亲政之后清除了多尔衮的余党之后,又想起了鳌拜,回想起鳌拜这么多年来的功绩,尤其他对皇帝一直是忠心耿耿。于是鳌拜被顺治调回来重新掌权。

  可以说,顺治朝的时候,鳌拜和顺治帝以及孝庄皇太后的关系是十分融洽的,不过好景不长,顺治在18年的时候病逝。他临死前特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辅佐年仅八岁的幼帝康熙即位。

  由于索尼年纪已经很大了,苏克萨哈原是多尔衮的人,所以被索尼和其他人所看不起,而遏必隆没有主见,经常依附于鳌拜,所以鳌拜理所当然的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了。

 鳌拜2.jpg

网络配图

   鳌拜主政之初还是做了不少实事的,例如整顿吏治,实施“湖广填四川”,实行更名田,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军事活动,但为了打击中原文人,鳌拜也制造了不少文字狱,打击了很多文人。

  同时为了在朝中的地位,鳌拜多次找人弹劾当时朝中的外国传教士汤若望,甚至差点处死汤,最后汤在孝庄太后的保护下虽然没被处死,但也郁郁而终了。

  这件事激发了鳌拜和皇帝以及太后之间的矛盾,因为康熙之所以能上位,就是因为汤若望和顺治说过,康熙出过天花,不会夭折,所以才使康熙成功登上帝位。而汤曾经也给孝庄治过病,所以孝庄也是比较喜欢汤的,鳌拜此举惹恼了这两个人,让三人的关系出现了隔阂。不过虽然鳌拜此举让康熙孝庄很不舒服,但是真正让康熙动了杀心的是后面发生的“费扬古事件”和“苏克萨哈被杀案”。  费扬古之子是康熙的侍卫,因为得罪鳌拜全家被杀,而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为了鳌拜主动引退,希望借此使鳌拜也提前退休。(当时索尼已死,苏克萨哈成为首位辅政大臣,要是他退休,其他两个人按理也得退休)不过这一举动惹怒了鳌拜,鳌拜不仅不引退,反而找了个借口杀了苏克萨哈。

  这两件事算是彻底激发了鳌拜和康熙之间的矛盾,没过多久康熙就找了个机会生擒了鳌拜,本来众大臣都是希望处死鳌拜的,不过由于鳌拜被抓之后向康熙展示了自己伤痕累累的身体。康熙也念及鳌拜的赫赫战功,并没有处死他,鳌拜最终老死于牢狱之中。

  鳌拜4.jpg

网络配图

   反观鳌拜的一生,前半生叱咤战场,虽然屡次遭到多尔衮的,但仍旧忠于皇帝,因此在多尔衮死后也平步青云,一直做到了辅政大臣的位置。但是后半生却居功自傲,多次自作主张,甚至不把皇帝的指令放在眼里。公然矫诏残害异己。

  这样的人生看起来有点矛盾,但是细细看来却也在情理之中,多尔衮在世时,鳌拜作为臣子一直在维护皇权,但是轮到自己掌权时,也走了多尔衮的老路,难道鳌拜不知道这是一条死路吗?

  可能起初他也犹豫过,但是身处权力顶峰的人早就忘了什么是约束,什么是畏惧。你要说鳌拜想过反吗?应该没有,但是他能好好的做他的臣子吗?这也是不可能的,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身处位置的不同使得自己产生了不该有的想法。

  这种想法很多人都有过,如果不加以纠正的话,人人都可能越轨,人人其实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鳌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忠心的鳌拜为什么最后却步了多尔衮的后尘?
许多朋友可能都看过《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这部剧刻画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充满传奇的一生,其中康熙智擒鳌拜这个情节也被广大观众所熟知。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讲讲历史上真实的鳌拜。鳌拜的生年不详,不过根据他的经历,我们可以推算他的年龄应该是与多尔衮相仿的,他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他的伯父和他都是大清朝战功赫赫的功臣。鳌拜的起家源于皮岛之战,当时鳌拜率领精兵绕后率先登岛,凭着过人的勇气和武力杀出了一条血路,使得大部队得以乘胜追击,一举攻克了清军十年来久攻不下的皮岛。皇太极大喜,赏赐鳌拜为巴图鲁,还封他为三等梅勒章京,甚至允许职位世袭。鳌拜也感念皇太极的恩德,在日后的战役中也更加卖命,渐渐地鳌拜凭军功升为了八旗护军统领。崇德八年,皇太极逝世,不过由于皇太极死的突然,临死前并没有留下什么遗诏,因为清朝历来有“立贤不立长”的传统,所以皇位的归属在此时就成了一个大难题。当时有能力争夺皇位的有皇太极的长...
· 鳌拜与多尔衮的对抗:鳌拜和多尔衮哪个更厉害?
鳌拜与多尔衮的三次对抗鳌拜不仅是战场上的一员骁将,也是皇太极忠心耿耿的心腹。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皇太极逝世,满洲亲贵在帝位继承上出现矛盾。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争立。皇太极生前统领的正黄旗与镶黄旗拥立豪格,而多尔衮自领的正白旗与镶白旗则拥立多尔衮。双方争持不下,形势极其严峻。镶黄旗护军统领鳌拜手握重兵,成为这场皇位之争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与两黄旗的其他大臣索尼、谭泰等八人会集于豪格府邸,“共立盟誓,愿死生一处”,密谋拥立肃亲王为帝。鉴于当时紧张的局面,鳌拜等严加戒备,密令兵丁守卫门禁,以防不测。八月十四日,代善于崇政殿召集会议讨论继承人选。鳌拜于当天清晨与两黄旗大臣盟誓于大清门,坚决拥立先帝(皇太极)之子,并命两旗精锐护军全副武装环卫崇政殿,作好了不惜兵戎相见的准备。当会议之中争论不休时,鳌拜与效忠于皇太极的一批将领纷纷离座,按剑而前,齐声说道:“我们这些臣子,吃的...
· 多尔衮和鳌拜哪个厉害鳌拜怎么死的
多尔衮文功武制,帅数万亲兵进入北京城,并在武英殿称制,定议迁都于此,开始了清廷对北京的统治。因多尔衮政绩卓著,先后封为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鳌拜本人随皇太极征讨各地,战功赫赫。皇太极十分欣赏鳌拜的英勇善战,论功行赏,封三等男,赐“巴图鲁”号。鳌拜以后又屡建大功,崇德六年,松锦会战中,他“以步战败明军步军营,功最”(《清史列传》二册)。明总督洪承畴率大军十三万来援,皇太极亦亲率大军应战,鳌拜“辄先陷阵,五战皆捷”,明军败遁。皇太极命鳌拜追杀,又获全胜,“擒斩过半”。八年,随阿巴泰征明,入长城,围北京,攻掠至山东、兖州、临清而返。顺治元年,清兵入关后,多尔衮考核群臣功绩。鳌拜“以忠勤戮力,晋一等子”(《清史列传》二册)。随阿济格征湖北,破李自成军,又随豪格入四川,与张献忠战于川北西充,“大破之,斩献忠于阵”(《清史列传》二册)。但鳌拜只是一员骁勇战将,不是政治家,为人所用,最终被擒,要说能文...
· 康熙为什么不杀鳌拜?因为鳌拜是冤枉的
先说鳌拜这个人,他是顺治最为忠诚的家将,唯一一个敢对多尔衮拔刀怒斥的人便是鳌拜,他刚进入北京城的时候,曾经一箭射到城楼上,后来七八个侍卫去拔那支箭,愣是拔不出来!都知道鳌拜战功赫赫,但是到底赫赫到什么程度呢?网络配图1、天启年间,明将毛文龙率军守皮岛,与关外宁锦一线的明军遥相呼应,后金腹背受敌,鳌拜以首功晋爵三等男,赐号“巴图鲁”(勇士)2、松锦会战,关系明、清双方的生死存亡,自此以后,明朝势力更衰,败局已定。鳌拜升为护军统领。3、进入四川灭掉张献忠,鳌拜是首功。多尔衮想杀鳌拜,每次都是顺治出面求多尔衮放过鳌拜,可见顺治对鳌拜的看重。顺治亲政后,对鳌拜极为敬重,视为心腹重臣。从此以后,鳌拜随侍顺治身边,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各类事务。顺治十三年,鳌拜旧伤复发,卧床不起,顺治亲临鳌拜府邸去看望慰问。顺治十四年冬,孝庄文皇后病重,顺治朝夕侍侯。鳌拜也昼夜于宫中侍候,都顾不上自己休息吃饭。网络配图最大...
· 揭秘多尔衮的母亲为什么最后竟然被殉葬?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满洲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母为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他的母亲在当时还是非常受宠的,但是最后却被殉葬了,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在努尔哈赤的十六个儿子中,多尔衮排行第十四,他的同胞兄弟还有排行第十二的阿济格与第十五的多铎。皇太极是他同父异母的八哥。有两件事情,可能对多尔衮的一生影响巨大,一件是他的亲生母亲大妃阿巴亥为努尔哈赤殉葬,还有一件就是此次推举皇位继承人。网络配图公元1601年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时,只有十二岁。史书记载说,阿巴亥风姿俊美,颇有心机。老夫少妻,阿巴亥很受努尔哈赤宠爱。两年后,阿巴亥便被立为大妃。公元1620年,发生变故,努尔哈赤休弃大妃阿巴亥。公开的名义是指斥大妃偷藏财物,实际上有很深的隐情。这年三月,努尔哈赤的一个小妃子德因泽告发大妃阿巴亥允许贴身侍女将一匹蓝布送给情人。努尔哈赤命人调查,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