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此人只做27天皇帝却被黑了两千年 成昏君代名词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89
转发:0
评论:0
此人只做27天皇帝却被黑了两千年成昏君代名词,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皇帝比较特殊,他在位仅仅27天,即遭废黜,还被后世黑了两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皇帝比较特殊,他在位仅仅27天,即遭废黜,还被后世黑了两千多年,他的名字甚至成为昏君的代名词。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他并非昏庸之辈,他的所作所为完全正确,只不过他最终败给了一个人!那么此人是谁呢?他究竟为何被废,为何被黑?

  此人就是=之前考古发现的海昏侯刘贺!刘贺在历史上还有两个称谓,昌邑王、汉废帝,加上海昏侯,这三个称呼,可以简短概括其一生。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祖母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北方佳人”李夫人,父亲名叫刘髆,是汉武帝第五子。刘髆死后,刘贺继承昌邑王的爵位,成为汉朝藩王。

3e5a0003801f19f5cb5a.jpg

网络配图

  公元前74年4月17日,刘贺的命运发生转变, 年轻的汉昭帝病死,而且无子,大将军霍光力排众议,以皇太后的名义,征昌邑王刘贺入京继承皇位。19岁的刘贺一下子从藩王,变成皇帝,他急忙赶赴京城,最终在6月1日接受皇帝的玺、绶,正式成为大汉王朝的皇帝。

  刘贺虽然成为皇帝,但仅仅在位27天,就被废掉,史称汉废帝。那么刘贺为啥被废呢?当时主张废除刘贺的大臣夏侯胜等人给出的说法是,“(刘贺)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汉书》的作者班固的看法是“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

  东汉卢植也认为,“昌邑王立二十七日,罪过千馀,故霍光废之”,可见在当时,以及后世,人们的普遍看法是,刘贺荒淫无道,为非作歹,在位二十七天,干了一千多件坏事,因此霍光废掉昌邑王是理所应当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3e5d0001df053abe0a43.jpg

网络配图

  我们先来算下,在位二十七天,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坏事,出去即位、除的两天,平均一天做45件坏事,这个可能么?既然刘贺被废的真正原因,不是作恶多端,那究竟是是什么呢?原因就在霍光身上,昌邑王被废,完全是与霍光的一场!

  首先,霍光扶持昌邑王即位动机不纯。汉昭帝死后,“群臣议所立,咸持广陵王”,但霍光不同意。广陵王刘胥也是武帝当时唯一在世的儿子。但霍光却扶持年仅19岁的昌邑王刘贺。霍光为何这么做呢,主要是广陵王已经四十多岁,有自己的势力,一旦称帝后,必不为霍光所制。相反刘贺只有19岁,年轻缺乏政治经验,容易控制。

  其次,对于刘贺,霍光看走眼。霍光以为刘贺是自己拥立的,年纪不大,必然对自己言听计从,接受其操纵,但霍光错了。刘贺即位后,大量任用自己在昌邑国的旧臣,积极扩展自己的势力,完全不受霍光的控制,甚至有人向刘贺建议,除掉霍光,将权力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3e66000332905a670a68.jpg

网络配图

  最后,废掉刘贺,霍光乾纲独断。刘贺被废,可以完全是霍光一首操纵的,当霍光提出废掉刘贺的主张时,“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当刘贺得知自己被废后,曾想说句话,但霍光十分霸道,“乃即持其手,解脱其玺绶”,还大声吼道:“皇太后诏废,安得天子!”

  刘贺被废后,霍光拥立刘询为帝,刘询十分聪明,他吸收刘贺的教训,韬光养晦,对霍光十分尊崇,得以保住皇位,等霍光死后,诛灭霍氏一族。刘贺虽然被废为海昏侯,遭到监视,但却得以安享晚年,得以善终,死后还以大量金银陪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隋炀帝杨广在位14年却被抹黑了1000多年
说到隋炀帝这个人,他基本上和王莽一样都属于悲剧人物。当年的东汉王朝为了自己的统治,极力抹黑王莽。在唐朝时期也是这个德行,唐朝人变着花样的黑隋炀帝,后朝黑前朝自古以来就是这个德行。其实仔细分析隋炀帝的一系列政策,不难发现在唐朝时期仍在沿用。隋炀帝之所以会失败是由于太急功近利,没有做到一步步来。打一个比方说,隋炀帝是即想做汉文帝,又想做汉武帝。结果发展步伐太快,导致了帝国的崩溃。网络配图一、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并不只为了所谓的玩乐在唐朝的历史中,一直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为了到江南地区玩乐。其实这是对这位皇帝的一种抹黑,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前往江南游玩确实是开凿大运河的原因之一,但却仅仅是最次要的原因。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统治者,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稳定南方的局势。虽然589年,隋军灭到了南方的陈朝。但是南方势力并没有真正屈服,他们一直在伺机行动。在开凿大运河之前,江南地区发生了两次大规模...
· 此人一心只为百姓谋福利死后却被人骂了两千年
公元八年的长乐宫,当王政君把传国玉玺摔在地上的那一刻,整个世界仿佛也天崩地裂了一般,狂风怒号,马嘶虎啸,一个旧王朝黯然褪去.可是,本该弹冠相庆的新王朝却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喜悦,朝堂上反而弥漫开了一股不详的气息。王莽坐在皇位上,静静看着残缺了一角的玉玺。这尊玉玺是当年秦始皇命李斯与孙寿用和氏璧打造的,算起来,已经二百年有余。二百年过去了,人们经历了秦末混战,经历了文景之治,也有过罢黜百家的巨变,有过桑弘羊改革的震荡,历史再一次来到了十字路口,像每一个王朝的结尾一样.公元八年的中国天下大乱,不断扩张的地主阶级疯狂兼并土地,流民涌现在了大汉王朝的各个角落,他们四处游荡,胆小的饿死,胆大的成了盗贼,或者加入农民起义军.网络配图中国大地上仿佛压抑着一股暗流,荒芜的土地下埋藏着的不是种子,而是喷薄欲出的血浆。就在这时,众望所归的王莽登上了帝位,改国号为‘新’。政治经验丰富的他知道,中国到了非变不可的时候...
· 明朝这个皇帝打得日本300年不敢出门,却被骂昏君
明朝,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盛产“昏君”的朝代之一。明朝的皇帝总有一些私生活上的小癖好,又不控制言官,因此很多皇帝总是被大臣骂得狗血淋头。明朝的嘉靖皇帝,热衷得道修仙,二十几年不上朝。谁知他的这一纪录很快就被打破,嘉靖皇帝的孙子,万历皇帝保持了整整三十年不上朝的记录。万历皇帝三十年“不郊,不庙,不朝”,也被下面的臣子整整骂了三十年。很多人认为其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将其判为昏君。但这个昏君,在任期间曾发动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其中对朝鲜出兵击退日本丰臣秀吉,更是极大地震慑了日本。直到19世纪末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之前,整整300年不敢染指中华。成功击退日本后,万历皇帝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抗日宣言。其中有一句“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流传甚广。“跳梁者虽强必戮”这句话,读之尤为热血沸腾,彰显了大明王朝的豪迈气魄。大明王朝,虽然没有汉朝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犯强汉者虽远...
· 此人与皇帝是铁哥们最后却被皇帝活活吓死
三国时代有这么一个人,他是皇室重臣,手握兵权,同时他又是皇帝的铁哥们,关系铁的穿一条裤子,皇帝甚至曾亲自允许他“作威作福”,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却皇帝被活活吓死。这个人是谁?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人就是曹魏的宗室大将---夏侯尚,而吓死他的人不是别人,就是他的“铁磁”皇帝曹丕。夏侯尚是曹氏重臣夏侯渊的本族子弟,是曹操姻亲后代,属于“根红苗正”的皇室重臣。不仅如此,夏侯尚老早就与曹丕结识,并结为过命的铁哥们。史书称:“文帝(曹丕)与之亲友。”又说:“(夏侯)尚有筹画智略,文帝器之,与为布衣之交。”网络配图曹操时代,夏侯尚一直是曹丕身边的红人,官拜“五官将文学”,而五官将就是指曹丕。从其履历来看,夏侯尚与曹真、曹休属于曹操重点培养的“第二梯队接班人”,等的就是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等第一梯队老人下来以后,顶上去的。果然,夏侯渊、曹操、夏侯惇等人先后去世,曹丕即位。魏朝建立,新皇登基,在人事上...
· 此人是赵匡胤面前红人却被赵光义的一只鹰吓到
赵匡胤手下有一员武将,名叫党进。党进此人为人朴实,目不识丁,简单点说就是一个大老粗,没什么文化。有一次,赵匡胤派党进出征,党进准备去向赵匡胤告个别,但是他没什么文化,不知道说些什么,然后他想了个办法,去找了一个教书先生教了他两句话,党进背熟后,准备对赵匡胤说。第二天早朝,党进站出来准备向赵匡胤告别,但是他突然把那两句话忘了,张了半天嘴,一句话也没说出来,满朝文武都看着他,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突然党进脑子里也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冒出了一句话:“臣闻上古其风朴略,愿官家好将息。”意思就是,我听说上古时候民风很朴实,希望皇上好好保重身体。这话说的是驴唇不对马嘴,满朝文武听了是哄堂大笑。网络配图党进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打仗不含糊,而且效忠上级,赵匡胤认为这样的人没什么头脑,用着放心,所以非常看重此人。用着放心是不假,但是说党进没头脑,那就是他赵匡胤看错了。过了两年,党进被任命为了京城巡检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