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厨圣”伊尹和“智圣”诸葛亮是如何推销自己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66
转发:0
评论:0
“厨圣”伊尹和“智圣”诸葛亮是如何推销自己的?,所谓“好酒也怕巷子深”,当今社会,要想成功,得先学会推销自己。美国乃至世

  所谓“好酒也怕巷子深”,当今社会,要想成功,得先学会推销自己。

  美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和励志书籍作家拿破仑·希尔就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非凡的人,你就要学会推销自己。”

  那么,应该如何推销自己呢?有没有什么技巧和方法?

  毛主席有句名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想要成功推销自己却又找不到方法的时候不如向古人取取经。

  在古代,推销自己最成功的牛人有两个:一个是商朝时期的宰相伊尹,另一个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诸葛亮1.jpg

网络配图 

   诸葛亮不用多做介绍,大家都知道;伊尹的知名度虽然相对低一点(毕竟年代久远),但是不妨碍他牛掰。简单来说,伊尹是商朝时期的一个厨子出身的“宰相”,称得上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宰相”。有副对联就是称赞他的,“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冯二马,训三马,冯训五马诸侯”,其中“元宰”就是“第一个宰相”的意思。除此之外,伊尹还被称为“元圣”或“商元圣”,意思是第一个圣人。

  好了,两人的介绍到此打住,不然说不完了。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伊尹和诸葛亮分别是怎样推销自己的。

  先说伊尹:

  伊尹最早是在有莘氏部落给有莘氏首领做饭的奴隶,在做饭之余伊尹特别喜欢钻研黄帝的学问并希望有一天能成为治国理政的人才,可惜有莘氏首领不是他的伯乐;所以,他就开始想方设法吸引商族首领商汤的注意并等待机会跳槽到商族部落给商汤做饭。

  伊尹是怎么成功吸引商汤注意的呢?伊尹一边苦学黄帝学问,一边不断放出风去:我学的是征服天下的大学问,谁要用我谁就能成大业。伊尹就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向外界兜售自己,最终这个“声音”顺利传到了商汤的耳朵里。

  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伊尹推销的声音能传到商汤的耳朵里呢?嗯,其实我也不知道。也许大概是伊尹吹完牛之后,人家都把他当成疯子、当成做白日梦的神经病吧!所以大家都口耳相传:听说没?给有莘氏首领做饭的那个奴隶厨子是疯子,他还想当大官呢,你们说他是不是疯了?他要能做大官,我还能当首领呢!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种“坏消息”天生就具备极强的自传播能力,所以最终传到了商汤的耳朵里。

  于是商汤就派人到有莘氏部落,点名要伊尹这个厨子。虽然有莘氏首领不认为伊尹是个人才,但伊尹饭做那么好吃,有莘氏首领当然不放人,不然就委屈了自己的胃了。商汤当然不死心,他又想了个办法——通婚。商汤派人到有莘氏部族提亲,要娶首领的女儿。当时的商族部落虽然不大,但实力比有莘氏强多了,有莘氏首领心想“与商汤通婚是好事,至少能多得些酒食,为了部落,只好委屈一下胃了”,于是就答应了。这时候,商汤趁机提出:要奴隶伊尹陪嫁。

 诸葛亮4.jpg

网络配图

    就这样,伊尹成功跳槽到了商族部落,开始为商汤做饭。最终他通过与商汤之间的一番关于“治大国若烹小鲜”(没错,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理论正是从伊尹这借鉴、总结、概括来的)的对话让商汤彻底认识到自己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从此开启了自己走上人生巅峰的大幕。此后的伊尹牛逼哄哄,一方面辅助商汤灭了夏朝,为商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一方面历事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五十余年,为商朝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是真正的五朝元老。

  再说诸葛亮:

  诸葛亮大家都熟悉。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也都倒背如流,但是“三顾茅庐”其实是诸葛亮策划好的,为的就是给自己找一个好伯乐。

  诸葛亮本来是南阳的一个平民百姓,在南阳“躬耕陇亩”,不过他却经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套路和伊尹一样)。当然最后得到的只是周围人的嘲笑,不过“知名度”(别人的嘲讽嘛)确实得到了提高。虽然大部分人对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不屑一顾,但是他的两个好友崔州平、徐庶却非常认可。后来正是在徐庶的推荐下诸葛亮才得以引起刘备的重视。最终,诸葛亮和徐庶联合导演了一出“刘备三顾诸葛亮于茅庐”的好戏,当然,刘备的配合也很重要。

  当两人正式见面时,诸葛亮终于迫不及待地向刘备兜售自己的见解。果然,诸葛亮对于天下大势的分析甚合刘备心意,两人一拍即合。

 诸葛亮6.jpg 

网络配图

   当然,诸葛亮能得到刘备的青睐还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另一个是“水镜先生”司马徽。黄承彦是三国时期襄阳名士,他有个女儿叫黄月英,是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当时已到婚配之龄,但正愁嫁不出去。于是,黄承彦就找到诸葛亮,“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配。’孔明许,即载送之”。诸葛亮之所以答应这桩婚事,一方面是因为黄月英本身很有才华,将来能助自己一臂之力;另一方面是因为黄承彦是当时的名士,声望较大,有助于自己今后的飞黄腾达。后来,诸葛亮在岳父黄承彦的帮助下结交了“水镜先生”司马徽。司马徽是当时名气更大的一位名士,为人清雅,有知人之明。他认为诸葛亮是个人才,并多次向刘备推荐,同时还推荐了庞统。

  正是通过自我包装(自比管仲乐毅)和结交名士并得到他们推荐,诸葛亮才有机会得到刘备的青睐,并最终成就了自己。当然,不可否认,诸葛亮的真才实学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因,否则包装再好也没用。

  当然,除伊尹和诸葛亮以外,古代还有很多人也擅长推销自己,比如《曹刿论战》中的曹刿、“毛遂自荐”中的毛遂、《大汉天子》中的算命先生东方朔。如果仔细研究他们自我推销的方法,那么你一定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推销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伊尹为什么被称为厨圣:伊尹是跟谁学的厨艺
伊尹是夏朝末年生人,后来辅佐商汤伐夏建商,被封为尹,之后在商朝为相五十余年,共教育并辅佐共五任君王,死时已有100岁。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在教育、思想、医学、厨艺等多个方面颇有建树。伊尹画像伊尹名挚,小名阿衡,“尹”是他在商朝时的官职名,位同右丞相。为相时,他实施德政,整顿吏治,使得商朝建立后迅速恢复经济和国力。除了丞相,伊尹还是一个帝师,他在被商汤聘请之前就是贵族子弟的老师,之后成为了商汤以及他之后几位的皇帝。伊尹以尧舜之道为主要教育内容,注重他们在道德修养方面的培养,而他主要的教育方式就是通过传达上天的旨意,此外他也十分重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在教育君王方面,伊尹最著名的经历就是他曾经放逐太甲使其改过自新。商朝是个非常迷信鬼神、十分重视祭祀的朝代,而伊尹作为传达天意的丞相,也同样也有一种巫师的身份。国家大小政事,都需要通过祭祀、占卜等方式来决断,因此巫师在当时深受尊敬,伊尹的地位自然...
· 伊尹是个怎样的人?伊尹是商朝的圣贤还是巨奸
伊尹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着名的人物,名伊,官名尹,一说名为挚,后官名为阿衡。据《尚书》、《墨子。尚贤下》、《楚辞。天问》、《孟子》、《吕氏春秋。本味》和《史记》等古籍记载,他是夏朝末年有莘氏(今山东省曹县)的家奴,富有谋略,作为陪嫁之臣,随同有莘氏女去到商汤处,汤先任其为司厨小臣,后其运用才智为汤所赏识重用,委以国政,替汤出谋划策,最后经鸣条(今山西省安邑县)一战,攻灭夏桀,奠立了商朝的基业。汤去世后,他先后扶立并尽心辅助汤的儿子外丙、仲壬二王。仲壬死后,他又扶立汤的孙子太甲为王,并以汤的功绩和夏桀昏暴亡国的事实教导太甲务必勤于政事,治理好国家。但是,太甲即位后却一味沉湎于歌舞酒色,不理政事,还带头破坏汤立下的法规。伊尹屡次苦口婆心地劝谏,太甲均无动于衷。眼看太甲愈演愈烈,将成为夏桀第二,伊尹就在汤于桐(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的陵墓旁建造宫舍;毅然将太甲送往该处居住,让他反省,伊尹自摄国政。这件...
· 中华衡姓始祖--商元圣伊尹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50年),己姓,伊氏,名挚,有莘国(今河南省杞县葛岗镇空桑村,一说山东省曹县),史籍记载生于洛阳伊川,商朝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中华厨祖。今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境内伊芦山是伊尹晚年隐居采药的地方,此山因之得名伊莱山,后演变为伊芦山。聪明颖慧,勤学上进,耕作于有莘国。经过成汤三聘之后,担任右相,联合仲虺辅佐商汤打败夏桀。商朝建立后。担任尹(相当于秦朝时期的丞相),用“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治理天下。积极整顿吏治,洞察民心国情,推动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历事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尊号"阿衡",辅政五十余年,为商朝兴盛富强立下汗马功劳。沃丁八年(公元前1550年)、去世,卒年100岁,以天子之礼陪葬于亳都(今河南省商丘市)。,奉祀为“商元圣”,甲骨文中有“大乙(即商汤)和伊尹并祀”的记载。伊尹作为中华衡氏的始祖,也给他的后世子孙留...
· 商元圣伊尹的故事商汤见伊尹的典故是怎样的
商元圣伊尹的故事由于商朝时仍然在使用甲骨文作为文字,所以当时对伊尹的历史文献十分缺乏,直到后世春秋战国才慢慢开始有对他的零星的记载,但因为时隔多年已经不可考证,所以伊尹在文献中常常以故事的形式出现。伊尹据说是被一对奴隶父母收养,养父是个厨师,他养母主要负责采桑养蚕,因为居住在伊水,所以给他取姓“伊”。而伊尹的生母是因为出于善意违背了神灵的告诫,身体化为一个空心的桑树,被采桑女发现后抚养长大。因为养父是一个厨师,伊尹后来也学就了一身厨艺,甚至从烹调中领悟了一套治国之法。传闻,他在以陪嫁奴隶的身份被商汤聘请后,常常给商汤烹饪美食。有次,伊尹背着鼎和砧板为商汤烹饪做菜时,一边做一边为他讲解。他从厨艺开始说,内容涉及原料、火候、五味调和等等,但他不仅此而已,他从这些烹饪的东西衍生到治国之道上,两者不断地结合。伊尹教育商汤,治国也要像烹饪一样注重火候,注意各方面的平衡等等。伊尹的这一治国之道后来被春...
· 衡姓始祖——商元圣伊尹的历史贡献
商元圣伊尹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创始人之一。从现存历史资料中追踪溯源、便可了解他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和光辉业绩。他在中国政治、军事、文化奠基方面的历史功绩和地位是不可磨灭的。伊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伊尹文化也是研究中华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课题。伊尹作为中华衡氏的始祖,也给他的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和文化遗产。据姓氏源流及家谱资料记载,衡姓源自伊姓,始祖乃商汤贤臣伊尹,因为伊尹在灭夏过程劳最大,商汤封他为尹(宰相),并封了个尊号“阿衡”,可以看出商汤对伊尹多么器重。“阿”是“倚”,“衡”是“维持”,和起来意思就是“国家的倚靠”。后来,伊尹的后代子孙就以伊尹尊号中的“衡”字命姓,称衡姓。衡氏(耕莘堂)便是以始祖伊尹“耕于莘野”而取堂号。作为衡姓后裔,研究和继承始祖伊尹的思想文化精髓,让子孙后代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把先祖的精神和德政思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