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吊丧哭周瑜是惺惺相惜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908
转发:0
评论:0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吊丧哭周瑜是惺惺相惜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同为世之人杰,而周瑜的死,物伤其类,诸葛亮也应该是很伤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同为世之人杰,而周瑜的死,物伤其类,诸葛亮也应该是很伤心的。而诸葛亮为周瑜写的悼词也是十分之感人。那么,诸葛亮吊丧真的是多情吗?

周瑜病故之后,孔明前往柴桑吊丧。众位将领都说,人人都说什么周瑜大都督和诸葛亮关系很差,可是,诸葛亮却亲自前来吊丧,而且哭得那么伤心,看来,人们说的都错啦。而东吴新任都督鲁肃,和孔明关系一向和善,看到孔明悲伤,心想:“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

1_副本.jpg

网络配图

东吴诸将以鲁肃为首,都被诸葛亮祭奠周瑜的情谊深深感动。那么,诸葛亮来柴桑为周瑜吊丧,究竟是不是多情呢?我看,不但并非多情,而且更是无情。

看诸葛亮听说周瑜病逝之后,如何表现。孔明在荆州,夜观天文,见将星坠地,乃笑曰:“周瑜死矣。”

演义中多神鬼之说,可以忽略。孔明知道消息之后“笑”着说,周瑜可死了啊。为何发笑?因为开心。这个笑,是开心的笑,是成功者的笑。因为周瑜的死,很大原因就是由于诸葛亮多番施展妙计所致,甚至是明明知道周瑜身有箭伤,不能动气,却故意用计激发。孔明对于周瑜的死,没有一点动情,有的只是无情。

可是,在东吴诸将面前,诸葛亮却伏地大哭,泪如泉涌,哀恸不已。诸葛亮运筹帷幄,是三国第一人,在表演才能上也技压群雄,诸葛亮祭奠周瑜的大哭,完全可以和长坂坡,刘备摔阿斗时的一哭相比美。君臣二人都是实力派表演巨星。

其实,当诸葛亮前往柴桑时,鲁肃是非常担心诸葛亮的安全的。东吴诸将大都是周瑜心腹,感概都督被孔明气死,都发誓要杀孔明以泄愤。那么,当孔明来是,诸将为何不动手呢?

有两个原因。

2.jpg

网络配图

一个原因,是诸葛亮前往东吴,是有备而来。诸葛亮并非孤身一人前往,而是带着赵云,带着五百甲士前往。书中明言:“周瑜部将皆欲杀孔明,因见赵云带剑相随,不敢下手。”

当然,这个原因只是表层原因。就算是赵云带着一千人来,在东吴的地盘上,如果孙权或者鲁肃下令要杀诸葛亮,再多几个赵云也保不住诸葛亮。

第二个原因,也是深层原因,是诸葛亮一番悼词打动了东吴诸人。

诸葛亮的悼词比较长,这里约略归纳下。主要讲了个方面。一是说周瑜少年从孙策,安定江东,建立基业;二是说周瑜娶得小乔,英雄得配美人,让人羡慕;三是赤壁之战,蒋干中计,火烧曹军;四是写诸葛亮和周瑜双双确立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现在周瑜病逝,内心悲痛。

说到周瑜的功绩,东吴的将领当然人人皆知,可是由曾经的敌人诸葛亮嘴里说出来,就完全不同了。诸葛亮很高明,诸葛亮不是一个腐儒,而是一个达士,雪芹有言“人情练达即文章”,诸葛亮正是通达人情的文章大家。诸葛亮先大赞周瑜,以示其诚。自己来东吴不是来挑刺的,是真心祭奠周瑜的。对周瑜的功业,我孔明是看在眼中,对于周瑜的婚姻,我孔明羡慕不已,对于赤壁大战,对抗曹操,我孔明更是铭记心中。

1.jpg

网络配图

但是,诸葛亮要表达的主要内容还是第四点。即周瑜本人就是东吴联刘抗曹政策的确立者,而诸葛亮自己也是助吴拒曹,辅汉安刘,双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既然诸葛亮对于东吴的未来是如此重要,并且周瑜本人也希望继续联刘抗曹政策,那么,东吴诸将在周瑜灵前,又怎么忍心,怎么能够动手杀掉孔明,违背周瑜生前遗愿呢!诸葛亮的一番悼词救了自己。

可以说,诸葛亮大哭是以情动人。诸葛亮的悼词是以理服人。在情理的双重进攻下,老好人鲁肃怎么能够抵挡呢?自然就认为孔明多情了。而诸葛亮也就彻底斩断了与周瑜之间的瓜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诸葛亮吊丧哭周瑜是惺惺相惜还是纯属演技?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同为世之人杰,而周瑜的死,物伤其类,诸葛亮也应该是很伤心的。而诸葛亮为周瑜写的悼词也是十分之感人。那么,诸葛亮吊丧真的是多情吗?周瑜病故之后,孔明前往柴桑吊丧。众位将领都说,人人都说什么周瑜大都督和诸葛亮关系很差,可是,诸葛亮却亲自前来吊丧,而且哭得那么伤心,看来,人们说的都错啦。而东吴新任都督鲁肃,和孔明关系一向和善,看到孔明悲伤,心想:“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网络配图东吴诸将以鲁肃为首,都被诸葛亮祭奠周瑜的情谊深深感动。那么,诸葛亮来柴桑为周瑜吊丧,究竟是不是多情呢?我看,不但并非多情,而且更是无情。看诸葛亮听说周瑜病逝之后,如何表现。孔明在荆州,夜观天文,见将星坠地,乃笑曰:“周瑜死矣。”演义中多神鬼之说,可以忽略。孔明知道消息之后“笑”着说,周瑜可死了啊。为何发笑?因为开心。这个笑,是开心的笑,是成功者的笑。因为周瑜的死,很大原因就是由于诸...
· 诸葛亮东吴吊丧哭周瑜是惺惺相惜还是纯属演技?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同为世之人杰,而周瑜的死,物伤其类,诸葛亮也应该是很伤心的。而诸葛亮为周瑜写的悼词也是十分之感人。那么,诸葛亮吊丧真的是多情吗?周瑜病故之后,孔明前往柴桑吊丧。众位将领都说,人人都说什么周瑜大都督和诸葛亮关系很差,可是,诸葛亮却亲自前来吊丧,而且哭得那么伤心,看来,人们说的都错啦。而东吴新任都督鲁肃,和孔明关系一向和善,看到孔明悲伤,心想:“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网络配图东吴诸将以鲁肃为首,都被诸葛亮祭奠周瑜的情谊深深感动。那么,诸葛亮来柴桑为周瑜吊丧,究竟是不是多情呢?我看,不但并非多情,而且更是无情。看诸葛亮听说周瑜病逝之后,如何表现。孔明在荆州,夜观天文,见将星坠地,乃笑曰:“周瑜死矣。”演义中多神鬼之说,可以忽略。孔明知道消息之后“笑”着说,周瑜可死了啊。为何发笑?因为开心。这个笑,是开心的笑,是成功者的笑。因为周瑜的死,很大原因就是由于诸...
· 诸葛亮三气周瑜是哪三气?诸葛亮哭周瑜又是为何?
周瑜和诸葛亮“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和诸葛亮的关系也许从一开始便存在对比,但是这是影视剧《三国演义》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对于真实的对比,我们可以从更加专业的书籍中得到。《赤壁》中诸葛亮与周瑜的剧照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以及发明家。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改造强弓连弩等等,散文代表有《诫子书》、《出师表》等等。周瑜,自公瑾,东汉末年的著名将军,是世间少有的面相优美,身体素质优秀,会打仗、懂音律。另外,根据《三国志》的内容,以专业的眼光来对比古人,辨其优劣得失,我们还能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在军事上,诸葛亮是军事家,对于行军打仗,不在话下,同时,他也能够知晓天文、地理、这就使他在军事上有很强的预见性,搜易,诸葛亮在考虑事情上,更加的周全,能够深谋远虑;周瑜是将军,他是靠自己常年打仗积攒下来的经验,所以,在军事上周瑜稍逊一筹。其次,在生活态度上,诸葛亮是被刘...
· 周瑜是怎么死的?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
周瑜怎么死的?现今人们对周瑜的了解,多半是从《三国演义》得来。而《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人品的缺陷很严重:一是心眼小,容不下比他高明的诸葛亮;二是气量小,一受挫折就生气,最后活活被气死;三是无良心,赤壁之战中孔明多次帮他的大忙,他反而恩将仇报要杀孔明。心眼、气量两个小,再加无良心,这就叫“两小无良”。那么,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周瑜究竟是怎么死的?既然罗贯中的书,号称是在对陈寿《三国志》进行通俗化的推广,那么要破解周瑜的人品究竟如何的谜团,直接去查《三国志》不就行了吗?好,彻查《三国志》,从头查到尾,得到如下两点结果:一、周瑜人品“两小无良”的具体情节,包括心眼小,容不下孔明;气量小,“三气周瑜”,他被活活气死;还有无良心,恩将仇报,孔明帮他草船借箭、七星坛借东风,他却派人杀孔明等等,这些在《三国志》中,全都没有记载。二、周瑜的死因,《周瑜传》中明确记载是在出差途中“病卒”。《鲁肃传》裴松...
· 为什么在周瑜死后诸葛亮坚持亲自去东吴吊丧呢
周瑜死后诸葛亮为什么去吊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熟读《三国演义》,大多数人都对周瑜不陌生,他是江东大都督,早年便开始追随孙策,并深受孙策的倚重。孙权掌权之后,他依旧是江东的肱股之臣。不过此人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嫉贤妒能。例如当初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他便因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多次对其进行刁难,甚至想置诸葛亮于死地。到了临终之前,还曾仰天长叹道:“既生瑜,何生亮!”按理说,经历过这些事情之后,诸葛亮就算不对周瑜恨之入骨,也不会对其产生好感才对,可是周瑜去世之后,诸葛亮为何坚持要亲自到东吴吊丧呢?诸葛亮夜观天象,得知周瑜已逝之后,对刘备说自己要去江东吊丧,刘备是不同意的,原文中提到:“玄德曰:‘只恐吴中将士加害于先生。’”诸葛亮并没有就此退步,反而充满豪气的说道:“瑜在之日,亮犹不惧;今瑜已死,又何患乎?”虽然诸葛亮口口声声说不怕,但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