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刘邦多疑却为何只听张良的话并重用他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49
转发:0
评论:0
刘邦多疑却为何只听张良的话并重用他,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对于这个人估计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对于这个人估计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谋圣”。刘邦所说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指的就是他。他也是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刘邦猜忌过的,从头到尾刘邦都对他的信任有加。

  一、亡国之恨 行刺秦王

  张良出身韩国贵族世家,祖父祖父张开地,战国时韩国的韩昭侯、宣惠王、襄王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也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

  秦始皇灭六国,使像张良这样的六国旧贵族心生亡国之恨,他们很自然的就聚集在一起,仇恨的焦点只有一个就是反秦。

  张良最初反秦的计划很简单,就是直接行刺秦始皇,因为前边已经有荆轲刺秦的教训,所以在秦宫里行刺秦始皇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他要做的就是在秦始皇出行的路上动手,这样成功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刘邦1.jpg
网络配图

   张良找到了一个大力士,并散尽家财为他打制了一只重达60公斤的大铁锤,然后差人打探秦始皇东巡行踪。

  公元前218年,张良得到了秦始皇东巡的消息,他和那个大力士抢先埋伏在秦始皇东巡的必经之路——古博浪沙。当秦始皇的车队到来之后,那个大力士扔出了大锤,可惜只是砸坏了秦始皇车队的副车,行刺行动失败。

  秦始皇在此之前已经有过被刺的经验,时间长了也自然会防备。他每次出巡都准备四驾一模一样的车辇,时常换着坐。张良自然很难判断到底那辆车上坐着秦始皇。

  这次不成功的刺杀事件让张良名扬天下。秦始皇虽然躲过一劫,但是对此十分恼怒,下令全国通缉刺客。张良在家乡是藏不住了,只好亡命天涯,逃到下邳(今江苏邳州南)。时间长了就自然不了了之。张良得以“逍遥法外”。

  二、拾履得书 跻身三杰

  张良辅佐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本事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谁也不清楚。他辅佐刘邦出谋划策,烧栈道瞒项羽、修栈道渡陈仓、屡次麻痹项羽。

  为刘邦的军事行动遮掩;楚汉战争转折关头,明确提出拉拢英布、联络彭越、倚重韩信、共同抗楚的计谋;通过项伯缓解刘邦和项羽的矛盾,从容斡旋于“鸿门宴”……

  张良自己说他的本事来自一个老人,《史记》中对这个故事记载的倒是蛮清楚,但是故事本事就有点夸大的神秘色彩,不过故事编的还是很精彩的,当成小说看倒是不错。

  刘邦4.jpg

网络配图

   关键是,这个故事圆的太好了,不但给自己加了分,还给刘邦加了分,可以说,张良有最后成为汉初三杰中最被刘邦信任的人,和这个奇怪的故事也是分不开的。

  据说,有一天张良闲着没事,到了城外的一座桥上游玩,碰见一个白发老人把鞋子丢在桥下,让张良帮他捡起来。张良虽然很生气,但还是强压怒火帮他把鞋子捡起来,但是老人又得寸进尺提出让张良帮他把鞋子穿上。张良最后强压怒火帮老人穿上了鞋子。

  “拾履得书”这个故事无论真假,他的精髓其实在最后,老人让张良熟读兵书,成为帝王师。这个事是个两头堵的事情。反正这件事又没人看见,张良怎么说都行,但是对刘邦的影响就太大。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非贵族出身的帝王,出身贫寒。无论他有多么的成功,在那些旧贵族眼里就是不入流。在家乡人眼里他就是个拿了人家东西不给钱的无赖,在他的老丈人眼里他就是个十足的流氓。没人看的起他,就是当了皇帝在家乡人眼里还是那个形象,改不了了。

  刘邦5.jpg

网络配图

   但是张良一个故事解决了两个人的难题,他不但说明了自己本事的出处,告诉大家自己是上天选中辅助凡人成就大业的,还告诉世人刘邦就是“真龙天子”,自己辅助的人就是上天选中的帝王,一下子解决了刘邦当皇帝的合法性问题。

  解决了刘邦的烦恼。张良的故事使刘邦的一切行为都有了合理的解释,都带上了神秘色彩。刘邦从一个泼皮无赖直接成了个“半仙体”,也难怪刘邦那么信任他,这个功劳可不是韩信打几场胜仗或者是萧何治理国家能比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刘邦多疑却为何只听张良的话并重用他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对于这个人估计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谋圣”。刘邦所说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指的就是他。他也是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刘邦猜忌过的,从头到尾刘邦都对他的信任有加。一、亡国之恨行刺秦王张良出身韩国贵族世家,祖父祖父张开地,战国时韩国的韩昭侯、宣惠王、襄王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也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网络配图秦始皇灭六国,使像张良这样的六国旧贵族心生亡国之恨,他们很自然的就聚集在一起,仇恨的焦点只有一个就是反秦。张良最初反秦的计划很简单,就是直接行刺秦始皇,因为前边已经有荆轲刺秦的教训,所以在秦宫里行刺秦始皇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他要做的就是在秦始皇出行的路上动手,这样成功的几率会更大一些。张良找到了一个大力士,并散尽家财为他打制了一只重达60公斤的大铁锤,然后差人打探秦始皇东巡行踪。公元前218年,张良得到了秦始皇东巡的消息,他和那个大力士抢...
· 不听孔明的话会死听朱温的话死得更惨!
今读到《新五代史梁臣庞师古传》。此人排在梁臣传第三位,可见地位之重要。然看完之后,咱觉得,他的名字,应该改一改,不叫庞师古,叫庞食古,食古不化,不知变通,以致兵败身死。是乍回事呢?原来,他从小就跟着朱温混,基本没有离开过,为人又很谨慎。因此,后来让他带兵,他都一定要先向朱温请示了怎么打才出战。打仗时,没有朱温的命令,不敢乱动。与杨行密作战时,他带兵出清口,在那扎营。网络配图这清口,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个地势比较低洼的地方。于是有人劝他,爷,到山上去安营扎寨吧?免得被人用水攻淹死啊。这其实是个好主意,很好地看透了地形的不利之处。但他不听。为何?出发之前,大哥朱温没有跟他说,要屯兵山上啊。大哥没说,我就不能做。大哥说了,我才做。网络配图如此机械,nozuonodie啊?杨行密一方见之大喜啊,决河堤放水来淹。这已是必死之局,换了其他人,早溜了。但那之前出主意的,还匆匆跑来报信,不好啦,不好啦,大水...
· 生性多疑的刘邦为什么会如此的信赖张良
刘邦生性多疑,对功臣屡下杀手,唯独对张良例外,他对张良的评价是决胜千里之外。张良的一生计谋又是怎么来的呢?刘邦为什么会如此的信赖张良呢?张良出身韩国贵族世家,祖父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的韩昭侯、宣惠王、襄王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也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秦始皇灭六国,使像张良这样的六国旧贵族心生亡国之恨,他们很自然的就聚集在一起,仇恨的焦点只有一个就是反秦。张良最初反秦的计划很简单,就是直接行刺秦始皇,因为前边已经有荆轲刺秦的教训,所以在秦宫里行刺秦始皇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他要做的就是在秦始皇出行的路上动手,这样成功的几率会更大一些。张良找到了一个大力士,并散尽家财为他打制了一只重达60公斤的大铁锤,然后差人打探秦始皇东巡行踪。公元前218年,张良得到了秦始皇东巡的消息,他和那个大力士抢先埋伏在秦始皇东巡的必经之路——古博浪沙。当秦始皇的车队到来之后,那个大力士扔出了大锤,可惜只是砸坏了秦...
· 揭秘刘邦不喜欢读书人但为何却欣赏张良?
读过史记的人都知道,刘邦骨子里看不起读书人。不是吗,当年郦食其来的时候,门人说是读书人,让刘邦非常恼火,最后自称是高阳酒徒,门人连忙请他进入,刘邦一看郦食其,立刻和他相见甚欢,可见刘邦对读书人很不客气。网络配图不过刘邦很欣赏张良,这是为何:其一,张良最初是以豪侠的名义出现。当年张良因为要替韩国复仇,所以曾经派人刺杀秦始皇。这是豪侠之士,和刘邦的性格非常相似。正所谓惺惺相惜,二人也算久仰相互的大名。其二,张良救过刘邦的性命。鸿门宴上,杀机四起,刘邦眼看生命攸关。是张良的故人,项羽的叔父项伯前来劝张良赶紧离开。张良不顾自己安危,积极筹划刘邦和项伯搞好关系,接好儿女亲家,最后保全了刘邦,让刘邦得以安全逃脱。其三,张良不是一般的读书人,很有谋略。两人初次结合,张良根据自己所学的《太公兵法》向刘邦献策,刘邦经常采用并欣赏,而张良对别人讲这些,别人却不能领悟。当刘邦进入韩地,已经是韩王成属下的张良率兵...
· 张良墓在哪里?张良为何在刘邦死后绝食?
和张良的出生之地一样耐人寻味的是张良的死以及张良死后的归属之地,张良凭借自己超凡的智慧和战略眼光,为汉高祖刘邦战胜项羽和建立汉朝立下汗马功劳。刘邦杀了很多的开国功臣,张良这个大头却能够独善其身。可见张良的智慧不一般,能够在君主的眼皮子底下将自己藏好。高祖刘邦死后,吕雉当权,留侯张良却以辟谷修炼为由不吃五谷杂粮,打算活活将自己饿死,是为什么呢?总不能是因为追求得道成仙吧!难道张良的老主子刘邦一死,张良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于是想追随刘邦而去,所以他才绝食的。这件事就要慢慢说起了。刘邦在位时,册封了许多的有功的诸侯王,为的就是安抚他们,给他们和功劳匹配的奖赏。汉高祖论功行赏的时候,让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却拒绝了这个封赏,只说“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于是刘邦就封张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