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迁都失败后赵匡胤为何会说宋朝有百年灭国的危险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05
转发:0
评论:0
迁都失败后赵匡胤为何会说宋朝有百年灭国的危险,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陈桥之变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建国大宋,定都开封,年号为

  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陈桥之变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建国大宋,定都开封,年号为建隆。当他基本肃清了南方诸国及其他地方割据之后,赵匡胤以开封无险可守不适合作为首都为由,提出了先西迁洛阳,再迁长安的构想。为什么赵匡胤会提出迁都呢?

 赵匡胤4.jpg 

网络配图

   开封地处黄河中游,地理位置优越。特别是运河开凿之后,开封是南北河流的交汇地带。从经济上而言,开封可谓是相当的发达,天下重镇。但其缺点是地理四通八达,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虽然离宋最近的有后汉、后周在此建都,但它们都是一个格局政权,开封的经济优势尚能弥补地理的缺陷。当宋建国,尤其是统一全国之后,开封越来越不适合建都,也无法起到养育庞大宋朝军队的能力。当赵匡胤提出迁都构想,却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一

  群臣认为洛阳无法养育宋朝的军队

  公元976年,赵匡胤西幸洛阳,并打算留在洛阳。李符看出了赵匡胤的心思。于是,他上书赵匡胤,指出:自安史之乱以来,洛阳久经战火的摧残。如果此时迁都洛阳的话,首先没有办公地方;其次洛阳地区的经济根本无法养活一下子去的这么多人。然而,迁都心切的赵匡胤立即带领大队人马前往洛阳。在洛阳期间,赵匡胤多次称洛阳是建都宝地。不愿扫兴的群臣保持了沉默,而赵匡胤误判形势认为群臣同意他的想法。

  二

  群臣认为开封漕运发达,更适合建都

  赵匡胤5.png

网络配图

   赵匡胤武夫出身,但他很开明,喜欢听群臣的意见。赵匡胤的部下李怀忠借势向赵匡胤提出建议。他认为经过五代以来几代统治者不断开挖运河,疏通漕运,基本形成了以开封为中心的运河系统。江南、陕西、京东等全国各地的粮食都可以通过漕运运入开封。也就是说这些粮食可以解决开封军队、政府以及百姓的粮食问题。然而,洛阳和长安根本无法办到。虽然李怀忠的意见被赵匡胤称道,但他还坚持原有观点。

  三

  赵光义认为定都在于政治,不在地理险要

  当群臣一致反对赵匡胤时,宋太祖决定寻求赵光义的支持。然而,赵光义也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他认为建都“在德不在险”。赵匡胤被打击的说不出一句话来。由于群臣和赵光义的反对,宋太祖打消了迁都的念头。于是,赵匡胤提出了不出百年,宋朝必定耗尽天下之力的预言。

  赵匡胤6.jpg

网络配图

   当宋朝发展到宋仁宗时期,宋朝养了120多万的军队。开封地带分布太多的部队,政府的大部分收入都给了军队,天下的百姓却苦不堪言。然而,由于开封无险可守,宋朝又不能裁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冗兵吞噬着宋朝的大厦。1127年,被挖空的宋朝被金国灭亡。由此可见,我们不得不佩服宋太祖的远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古代宋朝皇帝赵匡胤死后百年尸体喷毒之谜
盗墓者在盗墓的过程中常发生一些恐怖怪事,如打开古墓后发现死了几百年的人,身体不仅没有腐烂,脸色还鲜活如生;或者他们正在投入地收集墓中的珍宝时,尸首突然坐了起来;再或者在挪动尸体的时候,尸体的口中突然喷出黏液。宋末元初时,有个盗墓贼在挪动赵匡胤尸首时,就被喷了一脸的黏液,怎么回事?在宋朝的盗墓贼中,有一个叫“朱漆脸”的人,脸上覆盖着一层黑漆。说到这层黑漆的来历,还与死去的赵匡胤有关。北宋被灭后,北宋皇陵从此无专人看管,在金国扶植下成立的“大齐”伪皇帝刘豫寡廉鲜耻,竟然成立“淘沙官”,大肆毁坏北宋皇陵,盗取财物。上行下效,连皇帝都盗墓,民间的盗墓者也跟着趁火打劫,朱老大就是这些盗墓贼中的一个。网络配图朱老大与永昌陵陵使的后人是邻居,无意中听到这人说起随赵匡胤葬下的有一条非常贵重的玉带。这条玉带是赵匡胤从后周皇帝那里得来的,上面镶有七七四十九颗夜明珠、七七四十九粒大钻石、七七四十九片翡翠,堪称稀...
· 北宋初年赵匡胤曾想迁都,却为何没能成功?
大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三月,宋太祖赵匡胤西巡洛阳。洛阳夹马营是太祖出生之地(时为后唐禁军兵营),也是他度过童年时光的地方(民间一说其十二岁出游,另一说他曾在此生活二十余年),数十年戎马,一直难有机会故地重游。此时大宋已经统一了中原以至整个南方,实现了自晚唐以来二百多年间中原王朝最接近于大一统的局面。尽管北方仍有强邻,但开国十六年来,大宋国力日强、国运大盛,所以,在随行的文武群臣们看来,此次圣驾西幸应该是一次充满温情的怀旧之旅。传说太祖回到夹马营旧居参观时,欣喜怀恋之情溢于言表,甚至还从某处土坷里挖出了幼时埋藏的玩具石马,爱不释手地带在了身边。然而,此次西巡却并非都是终日宴饮、君臣共欢。太祖突然提出了迁都洛阳,令群臣大为惊骇,而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也让太祖满心不悦,索性在洛阳一住两个月,拒绝东返开封,甚至提出一迁洛阳,再迁长安。如此僵持的两个月对群臣无疑是一种折磨,洛阳的日子在惴惴不安中度...
· 宋朝以文驭武的家法,为什么最后居然灭国了?
我个人感觉,宋朝会被灭国,有着两个重要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采用了以文驭武的政策,要知道对于一个国家王朝来说,武力代表着国防力量,宋朝非常抑制武将的出现,诸如有名的辛弃疾,本一生大志在辅助自己的王朝,戎马一生,但是就是在宋朝的政治方针压迫之下,一生不得志,碌碌而为,最后遗憾而死。所以说,宋朝的以文驭武政策,可以说实行的是非常的失败的,因为当时整个社会的经济虽然是非常的发达,但是自己的军事却非常落后,就像是一个没有武力值的小孩子,手里却拿着一笔巨款,虽然想买什么都行,但是自己完全没有保护这笔钱财的能力,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人,只能默默让对方把自己的钱全部抢走。而且,在宋朝这样的方针之下,很多的英雄都是被致死,诸如每个人都很熟悉的岳飞就是这样,正是因为有着以文驭武的从政思想,才会有小人的谗言被统治层面的人相信,也才会有众多英雄人物被致死的事情发生,而在当时,陷入这样困境的人,并不只是岳飞一个,还有很...
· 赵匡胤——迁都洛阳
赵匡胤在开宝九年一月下诏说,要在四月视察西京洛阳。说要顺便去他父亲的陵墓前祭拜,然后于西京洛阳南郊祭天。然而,大臣们都极力反对赵匡胤这样做。有个起居郎,也就是专门记录皇帝言行的官员,名叫李符,这个人平时非常会见风使舵,揣摩皇帝的心思,以求晋升,可是在皇帝这次西巡的决定上,他却是反对得最坚决的一个。这个李符向赵匡胤上书罗列了许多西巡的困难,说明西巡不可行。他说,西京洛阳那个地方如今萧条落后,百姓生活困难,宫殿没有修整过,郊祀的庙堂也没有进行修建,官署不完善,军粮不充实,没有军事施设,不安全,巡行洛阳,还需要诸多车马于酷暑的天气里进行扈从,所以不可去。李符上书说的这些事,不是没有道理,可是,赵匡胤并没有听从他的这个建议。一切话他都不想听,执意要巡视西京洛阳。也许是他心里太想念那个自己出生的地方了,那里留下了多少自己美好纯真的回忆!他最喜欢的就是童年的纯真,没有成人世界的尔虞我诈。于是,他依旧按...
· 揭秘赵匡胤死后百年为何尸身落得如此下场
赵匡胤的嘴里突然哗地喷出一股黑色黏液,正好喷到朱老大的脸上,吓了他一大跳。镇定下来后朱老大随手在脸上抹了一把,取下玉带,解开自己身上的绳子就溜出了地宫。……网络配图盗墓者在盗墓的过程中常发生一些恐怖怪事,如打开古墓后发现死了几百年的人,身体不仅没有腐烂,脸色还鲜活如生;或者他们正在投入地收集墓中的珍宝时,尸首突然坐了起来;再或者在挪动尸体的时候,尸体的口中突然喷出黏液。宋末元初时,有个盗墓贼在挪动赵匡胤尸首时,就被喷了一脸的黏液,怎么回事?在宋朝的盗墓贼中,有一个叫“朱漆脸”的人,脸上覆盖着一层黑漆。说到这层黑漆的来历,还与死去的赵匡胤有关。北宋被灭后,北宋皇陵从此无专人看管,在金国扶植下成立的“大齐”伪皇帝刘豫寡廉鲜耻,竟然成立“淘沙官”,大肆毁坏北宋皇陵,盗取财物。上行下效,连皇帝都盗墓,民间的盗墓者也跟着趁火打劫,朱老大就是这些盗墓贼中的一个。朱老大与永昌陵陵使的后人是邻居,无意中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