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带老太?船员在船上吃什么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22
转发:0
评论:0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带老太?船员在船上吃什么,郑和是古代杰出的航海家,他七次下西洋,扬我国威,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福音,也

  郑和是古代杰出的航海家,他七次下西洋,扬我国威,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福音,也让外国人感受到了大明的友好和亲善。今天我们来看看郑和舰队的生活情况,为什么郑和舰队里面会出现一些老太太,那些船员在船上的伙食怎么样呢?他们如果得了重大疾病,在医疗条件较差的船上,有什们办法来治疗呢?

31e70002b5f48c875f3b.jpg

网络配图

  我们先来看看郑和舰队的饮食情况吧,舰队航行的旅程较远,虽然没有现在那么高标准的补给舰,但是船员们的伙食还是相当丰富的。郑和的舰队上是可以养殖牲口的,另外,在郑和的舰队上还能种植蔬菜,他们的舰队上有各种做饭用的柴米油盐,还有酒水蜜糖等食物。当时有一本外国人写的《游记》,书中说船员都在船上用木盆种植蔬菜、生姜什们的。

  除了可以吃到蔬菜外,船员们还能吃到高能量的肉类,船员们不仅仅可以吃到一般的兔子、鸡鸭鱼肉,还能够吃到鹿肉和骆驼肉,这是因为舰队经过不同地方的时候,可以品尝各国的风情小吃,比如古里就有鹿肉,祖法儿还有骆驼肉,在苏门答腊岛船员们还吃到了奶酪。当然,除了蔬菜和肉类以外,东南亚各国的水果也是很丰富的,船员们把热带水果也吃了个遍。

1.jpg

网络配图

  那么船上的卫生和医疗条件怎么样呢?要知道古代的医术水平本身就不是特别高超,更何况还是在远行万里的船上,船员们一旦生了大病怎么办呢?其实,这种情况郑和事先就考虑到了,在出征之前,郑和就向皇帝大人说过这样的事情,郑和的舰队上有100多名医生,每十名船员就可以配一个医生,除此之外,这些医生的水平还是相当高的。

  很多医生都是直接从太医院里选拔出来的,太医院就相当于现在最好的医院,这里医生的水准肯定毋庸置疑,另外,郑和考虑到海上情况复杂,各国水土不同,于是就找了一些民间的医生,这些医生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对各种突发疾病也有较好的把控能力,这样在高级医生和各行各业的专家配合下,保障了船员的安全。

32270003c7abc15d97c0.jpg

网络配图

  除此之外,郑和还在舰队上放置了大量的淡水设备,加热食物的设备,随时让船员有水分和能量的保证。同时他对平时生活、卫生、饮食安全也比较重视,这些在《旅崖胜览》和《郑和族谱》中都有记载。对于一些感染传染病的船员,郑和把一些严重的病患直接安置在了沿途的岛上。

  关于郑和为什么会带上一些老太太和年迈的老人,一方面是因为船队出行毕竟不太方便带很多的衣物和鞋子,这些老太太可以在船上为舰队员工缝缝补补,既省时又省力,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另外,这些年长的人大都来自东岸沿海,他们对天气情况有很好的把控,这样在航行过程中就可以很好的了解天气,保证舰队安全通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郑和七下西洋时,船员为什么没有人得坏血病?
还不知道为何大航海时代的欧洲海员会得坏血病郑和船队却不会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近代的航海探索中,很多船队的成员都遇到了可怕的坏血病。有时候会有超过50%的船员,因为坏血病而无法回到起航时的港口。但奇怪的是,明朝的郑和下西洋船队就不曾遇到过类似问题。这种差别是如何造成的呢?郑和船队的成员,之所以没有大面积出现坏血病的情况,主要可能是因为记载的片面造成的。因为现存的郑和航海资料,基本上都是一些残存的边角料,不具备全局性的记载。所以船队在中途折损了多少成员,并没有任何记录可寻。即便是个别分舰队出现过可怕的半数减员,也很难被后人察觉。此外,如果让郑和船队去重走当年欧洲人的很多航海行程,他们一样会出现大面积的坏血病爆发。况且因为传统中医的表述问题,一些疑难杂症也未必能直接被当成坏血病。如果仔细看看郑和船队的航海路线,就不难明白他们为什么不容易出现坏血病的情况。因为船队...
· 郑和下西洋带了很多老太太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向来航海,除了客船之外,运兵运货的船只,是不允许女性上船的,说是“有女同行,航行不利”。网络配图但是,郑和特别造一只小船,船上载着几十个老婆婆,做的是针线工作,专门为官兵们补衣服。当时他们穿的是布袜、布鞋,一双鞋穿不到一个月,要是没有妇女为他们制作和缝补,那么出海之时,即使准备二十万对鞋袜,也不够长期穿用。特别是布鞋的硬底,做起来最费时日。带着这班老婆婆,也不会因男女之事出事。否则,几万官兵的衣衫鞋袜以及被服等,就要装满几只船。网络配图最奇怪的,船上还带了两名稳婆,即近代所谓的接生婆。原来,郑和每到一处,总要设帐施诊给药,还教导当地土人如何接生,因为当时落后地区的妇女,生出来的孩子,要割脐带的话,总是用锐利的碎石,而碎石上常常带有污浊的物质,往往引起破伤风症,容易致人死亡。郑和还请了几个农夫。因为从前老一辈耕田的人,观察气候的变幻,都能够预测到何时刮风,何时下雨,十有八九是准确而应验的。网...
· 郑和下西洋为何带一船老婆婆?
郑和下西洋载了一船老婆婆?向来航海,除了客船之外,运兵运货的船只,是不允许女性上船的,说是“有女同行,航行不利”。但是,郑和特别造一只小船,船上载着几十个老婆婆,做的是针线工作,专门为官兵们补衣服。当时他们穿的是布袜、布鞋,一双鞋穿不到一个月,要是没有妇女为他们制作和缝补,那么出海之时,即使准备二十万对鞋袜,也不够长期穿用。特别是布鞋的硬底,做起来最费时日。带着这班老婆婆,也不会因男女之事出事。否则,几万官兵的衣衫鞋袜以及被服等,就要装满几只船。最奇怪的,船上还带了两名稳婆,即近代所谓的接生婆。原来,郑和每到一处,总要设帐施诊给药,还教导当地土人如何接生,因为当时落后地区的妇女,生出来的孩子,要割脐带的话,总是用锐利的碎石,而碎石上常常带有污浊的物质,往往引起破伤风症,容易致人死亡。郑和还请了几个农夫。因为从前老一辈耕田的人,观察气候的变幻,都能够预测到何时刮风,何时下雨,十有八九是准确而...
·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有苏洲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民间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郑和在公元1414年(永乐十二年)由非洲带来的长颈鹿。沈度《瑞应麒麟颂》的附图,由明宫廷画师所绘。下‘西洋’的定义:明朝初期以婆罗(Borneo)/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之海...
· 郑和下西洋三宝太监郑和为什么要七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郑和(1371年-1433年),回族,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那么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呢?有人说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个人觉的这很好笑,这个方法可行吗,海外那么大,建文要是真的跑到海外,单单靠郑和与各国的首脑礼尚往来一下行吗?而且如果成祖真的担心建文帝王的话,那么他更应该担心的是建文是否在国内(到国外了就成不了大气),他应该在国内逐家的旁查。他应该进行七次全国性的普查。更重要的是,下西洋总共有七次,第七次的时候是他儿子发起的。他的孙子还准备了第八次(不过由于一个官员的从中作梗而停止)。因此下西洋只是民间的说法。明成祖曾经给西洋各国有一个诏书,这个诏书有以下这么几句话:“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体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