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司马炎本以为后继有人,却不料因此埋下西晋灭亡的祸根!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69
转发:0
评论:0
司马炎本以为后继有人,却不料因此埋下西晋灭亡的祸根!,在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相继掌控曹魏政权后,司马炎终于迈出了实质

  在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相继掌控曹魏政权后,司马炎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推翻了曹魏政权,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建都洛阳,史称晋武帝。

  公元280年灭掉吴国,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并大力发展经济,社会一片繁荣,史称“太康之治”。

  晋武帝司马炎

  但司马炎死后仅仅27年时间,公元317年,西晋正式宣告灭亡。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如此强大的西晋王朝怎么那么快就分崩瓦解了?这还得从晋武帝选定继承人开始说。

  晋武帝登基的第二年,立妻子杨艳为皇后,一年之后,立9岁的司马衷为太子,司马衷顺理成章的成为皇位继承人。也许是因为年幼,没有和朝中大臣接触,朝中大臣并未注意到司马衷的智商其实是有问题的。

  实际上,随着时间推移,满朝上下都知道太子其实是一个弱智之人,常常闹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但是为何晋武帝司马炎明知儿子是个傻子,却依旧将祖辈辛苦打拼来的江山传给他呢?

u=558544568,849387974&fm=214&gp=0.jpg

  晋惠帝司马衷

  原来,司马衷虽然愚钝,但司马衷却有个十分聪慧的儿子,那就是司马通。

  有一次宫中失火,司马炎站在楼上观看,忽然感觉有人拉他的衣服,低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孙子司马通。司马炎就很奇怪的问他为何要拉自己的衣服。年仅5岁的司马通回答:“夜间发生突然事故,皇爷爷应该小心点,赶紧回屋,以免让火光照见你。”司马炎又惊又喜,没想到自己的孙子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识。虽然儿子呆傻,可孙子却机警聪明,江山社稷后继有人啊!

  或许正是由于孙子司马通如此聪慧,才让司马炎下定决心把皇位传给儿子司马衷。然而,司马炎依然有一丝不安,因此他在临终前替司马衷挑选了两位顾命大臣,除此以外,司马炎认为有分封到各地的藩王做屏障,江山就可以稳固。

  殊不知,此举却为后来西晋灭亡埋下了祸根,典型的事与愿违。

  司马炎驾崩后,儿子司马衷继位,史称晋惠帝。做了皇帝的司马衷,依旧和以前一样,整天吃喝玩乐,把国家的治理大权交给他人。由于皇帝没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和见识,皇后贾南风就独揽朝中大权。

  为了争权夺利,贾南风联合各地亲王,极力打击皇太后杨氏的娘家势力。结果造成天下大乱,征战不断,最终酿成了持续16年的“八王之乱”,给天下百姓带去了无尽的苦难。

1514513044160989.jpg

  八王之乱结束后,皇帝司马衷回到洛阳,但此时朝中大权已在东海王司马越的手中。公元306年,司马越认为这个傀儡皇帝已经毫无用处,就派人下毒在食物中,结束了司马衷的一生。

  东海王司马越

  此后,“八王之乱”的余波影响着西晋的政治局势,到公元317年,西晋最后一位皇帝司马邺被匈奴人擒杀,西晋灭亡。可以说,司马炎为社稷选对了人,但奈何自己儿子如此呆傻,给了别人可乘之机,最终葬送了自己的江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党锢之祸皇权旁落:为汉朝灭亡埋下了祸根
东汉末年,皇帝大权旁落,此时的朝堂由外戚和宦官把握,他们无视皇帝的威严,朝堂内外肆意妄为。为了使权力更加庞大,外戚与宦官不但掌控朝廷官员的选拔,任人唯亲,这样将一大批有志之士阻挡在朝堂之外。另一方面,大肆在朝堂内外搜刮民脂民膏。当时的朝廷已经陷入了混乱的状态。图片来源于网络尽管朝堂黑暗,可是仍然有有志之士希望改变当时的局面,在皇帝没有作为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上诉,批判外戚专政,宦官专权。这样的举动引起了外戚与宦官的不满,他们为了消除这些不赞同之声,引发了后来的党锢之祸。什么是党锢之祸?党锢之祸分为两次,第一次以成瑨为首的官员惩处了当时的宦官,却被宦官诬陷,受到皇帝的处罚。朝堂内的有志之士纷纷劝阻皇帝,这引起了皇帝的不悦,在宦官的游说之下,皇帝严惩了当时的党人,但是遇到皇帝大赦获得了释放,释放后遭到了终身罢黜。之后,党人看到朝堂的局面,决定要将宦官除掉,但是宦官事先听到了风声,胁迫幼年的皇帝,...
· 清朝打败了俄国最杰出的皇帝,却为自己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沙皇帝国建立以后,它对领土的野心就像气球那样的快速的膨胀。在16世纪初沙皇俄国还和当时的大明王朝相隔着数万公里的不毛之地,但是到崇祯初年沙皇的武装探险队就抵达了古老帝国的北部边界。沙皇的军队不愿万里的来到这里不断地进行挑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康熙大皇帝执政初年。哥萨克战役当时的俄国沙皇彼得大帝被认为是俄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他不断的在自己帝国的周围进行侵略扩张,几乎战无不胜。而他这次面对的正好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康熙大帝!此时大清王朝刚刚建立,处于军事力量的巅峰,一场战争几乎是不可能避免的。沙皇彼得康熙二十年以后,清朝屡次要求盘踞在雅克萨等地的俄军撤退,但是沙俄军队无视清朝的合理要求。为此康熙皇帝开始向前线调集兵力、武器、粮草等作战物资。沙皇的哥萨克军队主要盘踞在雅克萨,但是兵力并不多,大概只有数百兵力。为了稳操胜券,清军调集的兵力达2000-3000人之间,还携带了清军当时最先...
· 因为诸葛亮刘备重用了他,却埋下了关羽被杀的祸根
(一)刘备手下的长沙太守公元215年,刘备占领益州后,孙权派诸葛瑾去荆州,索要当初刘备所借的荆州诸郡。哪料得到的答复却是:等我刘备拿下凉州后,再还给你。孙权不听刘备那一套,亲自任命了长沙、零陵和桂阳三郡的长史前去接收地盘,又都被关羽给“礼送处境”了。孙权望着狼狈不堪的三位长史,终于怒了,派吕蒙出兵!史载:(孙)权命(吕)蒙西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蒙移书二郡,望风归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就是说吕蒙给长沙、桂阳两郡的刘备手下太守,写了封恐吓信,哪料这俩地方的太守,吓得齐齐投降了,只有零陵太守:郝普表示“我是吓大的!”拒绝投降。皆知这三郡中,长沙是最富庶,可谓荆州的粮仓,按理说这样重要的地方,应派一位得来干将镇守,可为何竟被吕蒙的一封信就给吓的投降了?这个可真不能怪刘备,因为这位长沙太守,是诸葛亮推荐给刘备的,称其为:才能如庞统一样!此人叫:廖立。当时诸葛亮的原话是:庞统、廖立,...
· 秦朝丞相李斯:只因没道义只讲权术埋下灭亡祸根
到了秦国的李斯很见机很乖巧地先投靠左右秦国实际权力的吕不韦,并取得了他的信任,被任命为郎官。这样他就有了游说秦王的机会。李斯非池中之鱼,他真正的目的就是要借秦王的军队、财富、权势、国土及国土上的人力,来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在与年轻的秦王谈论中,他又一次提到了“时”—时机。他极具煽动性地说,当前是“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万世之一时”。而且这个“时”,稍纵即逝:等到山东诸侯再次恢复元气,也恢复他们的理智—再次联合起来时,即使黄帝再世,也无法了。天佑暴秦!在天才商人吕不韦垂暮,进取锐气渐失的时候,又为秦国送来了一个精通“帝王之术”的李斯,在秦国的肌体上,又补充了新鲜的血液!而这血液,又是何等活跃,骚动,充满毒素,富于攻击性!但李斯的到来,终断了秦国改善自己形象的机会。吕不韦晚年召集门客著《吕氏春秋》,并悬之国门,我以为这是他试图引进百家思想,填充秦人一张白纸似的脑瓜。是的,秦是公认的“...
· 蜀国灭亡最根本的祸根是什么?败在了后勤补给上
东汉末年局势紊乱,汉室危亡,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后来渐渐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讲讲蜀国灭亡最根本的祸根是什么?古代战争如果将领指挥能力差不多,后勤补给就成了最关键的因素。后勤补给意味军士能否填饱肚子,更主要的是提振军心,如果肚子都吃不饱,哪个士兵愿意跟着军队打仗呢?不当逃兵就很不错了。三国时期蜀国诸葛亮北伐失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后勤补给困难。网络配图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唯独曹操能够胜出,统一整个北方,最关键的因素在哪里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曹操率先推广了“屯田制”。当时,军阀混战,互有胜负,在战术层面已经是打得焦头烂额,不分上下了,而在战略层面,却鲜有人像曹操那样深谋远虑。由于连年战争,各地农田都荒废,没有人种地,各诸侯的军队常常因为缺粮而捉襟见肘,河北袁绍、淮南袁术、徐州吕布、关中马超等,都曾因缺粮而导致本来能胜利的战役最终失败。曹操占据许昌之后,依靠中原土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