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全能的范仲淹,文能拿笔创名作,武能上马带三军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72
转发:0
评论:0
全能的范仲淹,文能拿笔创名作,武能上马带三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所周知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几经传诵,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所周知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几经传诵,成为为千古佳句。这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范仲淹不仅是北宋的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还是一位军事才能出众的统帅。今天小编重点为大家讲讲,咱们当初在学校课本里看不到范仲淹的军事政绩。

  在范仲淹五十岁前后,先后被调到润州(今江苏镇江一带)和越州(今浙江绍兴一带)作知府。这时,一桩重大事件震动了全国,也改变了他的命运。从此,范仲淹开始戎马一生。

QQ截图20180102105518.png

  住在在甘州和凉州(今甘肃张掖、武威)一带的党项族人,本来臣属于宋朝。从宝元元年(1038年)起,党项族首领元昊,突然另建西夏国,自称皇帝,并调集十万军马,侵袭宋朝延州(今陕西延安附近)等地。面对西夏的突然挑衅,宋朝措手不及,朝廷内有的主攻,有的主守,吵成一团,宋仁宗也举棋不定,莫衷一是。边境上更是狼狈,由于三十多年无战事,宋朝边防不修,士卒未经战阵,加上宋将范雍无能,延州北部的数百里边寨,大多被西夏军洗劫或夺去。仁宗与吕夷简商议,派夏竦去做陕西前线主帅;又采纳当时副帅韩琦的意见,调范仲淹作副帅——陕略安抚招讨副使。后来又把尹洙也调至西线。

  进京面辞仁宗之后,范仲淹便挂帅赶赴延州,仕途上的艰辛蹉跎使他早已霜染鬓发,但是忠心报国的热忱却不减当年。范仲淹亲临前线视察,他发现宋军官兵、战阵、后勤及防御工事等,各方面都颇多弊端;如不改革军阵体制,并采取严密的战略防御,实难扭转战局。韩琦的看法却不同,他低估了西夏军优势,并激于屡受侵扰的义愤,主张集中各路兵力,大举实行反击。夏竦为请仁宗批准反攻计划,派韩琦和尹洙兼程回京,得获仁宗诏准后,尹洙又奉命谒见范仲淹,请他与韩帅同时发兵。范仲淹与韩、尹虽为至交,却认为反攻时机尚未成熟,坚持不从。尹洙慨叹道:“韩公说过,‘且兵须将胜负置之度外’。您今天区区过慎,看来真不如韩公!”范仲淹说:“大军一发,万命皆悬,置之度外的观念,我不知高在何处?”

  庆历元年(1041年)正月,韩琦接到西夏军侵袭渭州(今甘肃平凉一带)的战报。他立即派大将任福率军出击。西夏军受挫撤退,任福下令急追。直追至西夏境六盘山麓,却在好水川口遇伏被围。任福等十六名将领英勇阵亡,士卒惨死一万余人。韩琦大败而返,半路碰上数千名死者的家属。他们哭喊着亲人的姓名,祈祷亡魂能跟着韩帅归来。韩琦驻马掩泣,痛悔不迭。

QQ截图20180102105525.png

  范仲淹的战略防御,并非单纯或消极的防守措施。他初至延州,便全面检阅军旅,并实行了认真的裁汰和改编。他从士兵和低级军官中提拔了一批猛将,由当地居民间选录了不少民兵;又开展了严格的军事训练。按军阶低高先后出阵的机械临阵体制,也被他取缔,改为根据敌情选择战将的应变战术。在防御工事方面,他采纳种世衡的建议,先在延北筑城;后来又在宋夏交战地带,构筑堡寨。对沿边少数民族居民,则诚心团结,慷慨优惠,严立赏罚公章制约。这样,鹿延、环庆、泾原等路边防线上,渐渐屹立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的一天,范仲淹密令长子纯佑和蕃将赵明,率兵偷袭西夏军,夺回了庆州西北的马铺寨。他本人,又随后引军出发。诸将谁也不知道这次行动的目的。当部队快要深入西夏军防地时,他突然发令:就地动工筑城。建筑工具事先已经备好,只用了十天,便筑起一座新城。这便是锲入宋夏夹界间那座著名的孤城——大顺城。西夏不甘失利,派兵来攻,却发现宋军以大顺城为中心,已构成堡寨呼应的坚固战略体系。

  从大顺城返回庆州的途中,范仲淹觉得如释重负。头年,在延州派种世衡筑青涧城,东北边防已趋稳定。西夏军中私相戒议的话,也传到他的耳朵里。他们说“不能轻易攻取延州了,如今小范老子胸中有数万甲兵,不似大范老子那般好对付”。现在庆州北部的边防,也大体接近巩固。只是他自己的身体,却感到十分疲乏。此刻正是暮春季节,山畔的野花刚刚开放。如果是在江南,早已百花烂漫了。他随口吟起四句诗:“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见花;将军了边事,春老未还家。”

  转眼又是夏去秋来.范仲淹为了严密防务,不得不赴大顺城等处踏勘。他今年已逾五十四岁,满头白发,在朔风中摇曳,望望天空南飞的大雁,心中有无尽的感慨。深夜失眠,他便挑灯填起词来,一连数阕《渔家傲》,都以相同的四个字开头:“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还采取了一些办法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宋朝皇帝的诏旨中曾规定了各级将领统率军队的数目,若遇敌侵犯,地位低的军官就带军队先行出阵抵御。范仲淹说:“战将不选择适当的人,只以官阶高低作为出阵先后的标准,这是自取失败的办法。”于是,他认真检阅了延州的军队,淘汰了一批怯懦无能的将校,选拔了一批经过战火考验的有才干的人代替他们。他又淘汰老弱,选择18000名合格士兵,把他们分成6部,让每个将领统率3千人,分别予以训练,改变了过去兵将不相识的状况,临战时根据敌军多寡,调遣他们轮流出阵抗敌。

QQ截图20180102105533.png

  范仲淹又积极召募士兵。因为原来守边的大都是从内地调来的已经腐化的禁军,这批人既不耐劳苦,又因久戍思乡,斗志不高,而从本地人民中召募士兵,熟悉山川道路,强悍敢战,又因保卫家乡,斗志较强。精练士卒,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此外,范仲淹能以身作则,将士没喝上水他从不说渴,将士没吃上饭他从不叫饿,朝廷赏赐给他的金帛都分发给将士。范仲淹赏罚分明,奖励勇猛杀敌的士兵,提拔重用立功的将领,对克扣军饷的贪污分子则当众斩首,毫不留情。这样,在范仲淹的率领下,西北军中涌现出许多像狄青、种世衡那样有勇有谋的将领,又训练出一批强悍敢战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这支军队仍是宋朝的一支劲旅。

  在范、韩等人苦心经营下,边境局势大为改观。这时,西夏国内出现了各种危机,西夏军将领中间,也矛盾重重。至庆历二年以后,边界自西夏向宋朝投诚的人,已陆续不断。宋夏两国的百姓,都希望尽快停止军事行动。双方议和的使节,也开始秘密往返于兴庆府(今银川市)与汴梁之间。庆历四年(1044年)双方正式达成和议。宋夏重新恢复了和平,西北局势得以转危为安。

  结语:范仲淹于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1052年6月19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3岁。是于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能文能武
【成语】能文能武【成语】能文能武【拼音】néngwénnéngwǔ【解释】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则为那善文能武人千里。”【成语故事】贾母去世后,宝玉的病情有了好转,他从此刻苦读书,准备考举人。贾府遭了贼人抢劫,损失了不少财物,还把妙玉尼姑给掳了去。贾府上下议论纷纷,贾芸、贾蔷等与家人在谈论贼人的问题,他们相信朝廷的那些能文能武的老爷们会把他们消灭的。
· 如何评价吴起: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国的战国英才
吴起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风云人物,每到一处,都能起到强国安邦的作用。他在鲁国为将,击败强敌齐国,大获全胜;他到魏国统兵,使魏国迅速强大起来;辗转楚国为相,开疆拓土,邻国畏惧。一、强国安邦的军政才能吴起从小就喜欢排兵布阵,玩战争游戏,长大一点后,一心想着如何成就自身的功名。后来,他来到了每国,在孔子的得意高徒曾参门下学习,并在鲁国朝中做了个中层官员。公元前412年,齐国发兵进攻鲁国,鲁国组织抵抗,鲁国国王想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对他有所怀疑。吴起在这突然降临的机会面前,自然是要好好把握的,毅然杀掉了自己的妻子,表示不倾向齐国,绝对忠诚于鲁国。鲁国国王被他这种赤诚感动,任命吴起为将军,率领军队与齐国作战。经过短暂的练兵,昊起以严于己而宽于人、与士卒同甘共苦的方式,赢得了士卒的爱戴,因而军士也都乐于效命。率军到达前线后,他没有立即同齐军开仗,而是用了缓兵之计,表示愿与齐军谈判,并以老...
· 姜维简介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姜维生平
本词条介绍的是姜维(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军),更多含义,请参阅“姜维(多义词)”。姜维(202-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军事统帅。原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将,后降蜀汉,官至凉州刺史、大将军。姜维在诸葛亮去世后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姜维杀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后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和钟会皆死于乱军之中,享寿六十二岁。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则将姜维描写为自刎而死。姜维的父亲姜冏曾为郡曹,羌族、戎族叛乱时,战死在疆场,所以朝廷赐姜维中郎,命他参与管理本郡的军事。建兴六年...
· 诸葛恪是个怎样的人:文能治国武能领军
诸葛恪,字元逊,三国时期的人,效忠吴国,一生侍奉吴国的两位君主,孙权和孙亮,一生立下不少功绩,也算是立下汗马功劳。诸葛恪画像诸葛恪从性格层面来看,是一个情商智商俱高之人,最难得是此人还颇有胆量和见识,有一定的责任心,但随着功劳的累计,军功的上升,诸葛恪也慢慢开始骄傲放纵起来,自恃有功,便开始冒进攻魏,但一次次的失败却没能够给诸葛恪带来经验和教训,反而导致诸葛恪专权蛮横,最后作茧自缚被孙亮设计杀害。诸葛恪从军功层面来看,他帮助东吴平定了山越,居功至伟。在山越之战前,诸葛恪不被任何人看好,多数吴国大臣觉得,山越之地,乃是蛮夷悍匪盘踞之地,光靠朝廷的武力去攻克他们就是很难得了,就算能攻克下,朝廷也会损失很多兵力,再者这些土匪们虽然是野蛮,但个个却都是硬脾气,不愿意轻易臣服于吴国,所以当诸葛恪提出平定山越的建议之时,就连他的父亲也觉得此子这个决定不会给吴国带来任何的好处,反而会诸葛家族带来无穷无尽...
· 诸葛恪是个怎样的人:文能治国武能领军
诸葛恪是个怎样的人诸葛恪,字元逊,三国时期的人,效忠吴国,一生侍奉吴国的两位君主,孙权和孙亮,一生立下不少功绩,也算是立下汗马功劳。诸葛恪画像诸葛恪从性格层面来看,是一个情商智商俱高之人,最难得是此人还颇有胆量和见识,有一定的责任心,但随着功劳的累计,军功的上升,诸葛恪也慢慢开始骄傲放纵起来,自恃有功,便开始冒进攻魏,但一次次的失败却没能够给诸葛恪带来经验和教训,反而导致诸葛恪专权蛮横,最后作茧自缚被孙亮设计杀害。诸葛恪从军功层面来看,他帮助东吴平定了山越,居功至伟。在山越之战前,诸葛恪不被任何人看好,多数吴国大臣觉得,山越之地,乃是蛮夷悍匪盘踞之地,光靠朝廷的武力去攻克他们就是很难得了,就算能攻克下,朝廷也会损失很多兵力,再者这些土匪们虽然是野蛮,但个个却都是硬脾气,不愿意轻易臣服于吴国,所以当诸葛恪提出平定山越的建议之时,就连他的父亲也觉得此子这个决定不会给吴国带来任何的好处,反而会诸...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