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为何被称大明战神是因为他很有军事才能,很会打仗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62
转发:0
评论:0
为何被称大明战神是因为他很有军事才能,很会打仗吗?,大明战神李景隆被称为大明战神的李景隆,是因为他很有军事才能,很会打仗因而

  大明战神李景隆

  被称为大明战神的李景隆,是因为他很有军事才能,很会打仗因而得此誉称吗?

7dbfffee48752ca53953844eaf7373cd.jpg

  李景隆剧照

  李景隆,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之子,但丝毫没有继承其父的骁勇善战、智勇双全,而是自负妄为,胆小怕事,毫无领兵之才,由于逢战必败因此被讽刺笑称“大明战神”,网友纷纷惊呼高端黑。

  李景隆承袭了其父的爵位,却丝毫没有继承其父李文忠的军事才能,丝毫不了解兵法,掌兵却不会用兵,带军却不会打仗,屡败屡战,最终拜于朱棣靖难之战,南京陷落。

  著名的明朝开国大将李文忠,曾跟随舅舅朱元璋四处征战,协助他打天下,成为一代开国功臣,被赐封为曹国公。而李景隆正是李文忠之子,即朱元璋的外甥孙。

  李景隆,小名九江,继承了父亲的曹公之位,由于其父的名声与威望,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一上位,他便得到重任,曾于都督府管辖军事,官位最高时升至太子太傅。

  但李景隆为人并无才能,在官位上吃闲饭,被讥称为白面书生。

  靖难之战时,李允炆撤下大将耿炳文,命令李景隆担任将军带兵与燕王抗敌。谁知李景隆为人自负,毫不把老将放在眼里,不懂得用人,最终大败而归。

  李允炆过于信任李景隆,自以为其兵败归咎于将士不足,于是赋予其大军令其再次上前线,谁知李景隆屡战屡败,最终降燕,失守南京。

  朱棣上位后,重用降臣李景隆,但最终由于群臣不满,将其弹劾,在家中,连续十日不进食还未能死,大致在永乐末年离世。

  李景隆运输大队长

  除大明战神外,李景隆还有一个称呼,即“运输大队长”,这又是个什么职位呢?

816c5f1d538331e64b58c159caaf0620.jpg

  李景隆剧照

  李景隆,虎门将子出身,承袭了父亲的曹国公爵位,借父亲威名,他一上任便极受赏识。建文帝在位时十分重用李景隆,高位官职予以加封,可惜李景隆没能负起他的优待与厚望。此时燕王起兵发动叛乱,欲谋权篡位。可惜朱元璋晚年杀尽贤臣大将,朝中已无可上阵杀敌之人。

  朱棣来势汹汹,起兵不久便扫荡了北平外围。无奈之下,建文帝只好派幸存的年老大将耿炳文出兵,谁知首战不利,被敌军偷袭大败,建文帝大怒,使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对抗燕军。

  李景隆本是膏粱子弟,不仅不懂带兵还不懂谦虚,既无谋略也不骁勇,为人嚣张自负、急于求成又胆小羸弱,甚至将军中的有用之人全部替换下来。起初朱棣听闻李景隆的作战部署便心生欢喜,令属下只守不攻。李景隆见状便长驱直入,见卢沟桥都无人驻守更是得意忘形,不料此时便中了朱棣的埋伏,城内有严密部署,其屡屡攻城皆被击退,永平未能拿下。

  随后,朱棣拿下大宁进攻李景隆,吓得李景隆连夜潜逃,丢兵弃粮。此后,朱棣一举反攻,李景隆带兵北伐逢战必败,一退再退,最终还京。

  1402年,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李景隆开门投降相迎,最终朱棣即位,李景隆任朝中大官,后被群臣弹劾罢官。

  李景隆身为建文帝的大将军,平定叛乱时其兵力远远超过燕军,但他屡战屡败,被戏称“燕军运输大队长”,喻指其逢战必败,每每潜逃为燕军送兵,更被奚落成叛徒,可见其人废柴之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薛仁贵为何被称大唐战神?薛仁贵的军事实力如何
薛仁贵为何被称为大唐战神?薛礼字仁贵(公元614年---公元683年3月24日),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省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创造了“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一貌退万敌”、“良策息干戈”、“爱民象州城”等诸方面在军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勋。薛仁贵出生于隋朝大业九年(公元614年),是南北朝时期宋朝大将薛安都的七世孙,但是到了他这个时候显赫河东薛氏已经家道没落,薛仁贵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只以种田为生.但是薛仁贵并不气馁,习文练武,刻苦努力,加之天生神力,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练出一身的好本事.后来娶了妻子柳氏,柳氏知书达理,是个贤内助手,为薛仁贵在事业上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他少年时期处于隋唐交际的战乱岁月,混乱的国家,没有任何身世背景的他,才能并不得发挥,并且薛仁贵饭量极大,使家里花消很大,薛家穷困潦倒,薛仁贵此时郁郁不得志,想迁徙祖坟,...
· 黑太子爱德华很会打仗吗?他有着哪些战绩
1355年秋,爱德华国王从加莱出发实施远征,企图与法兰西新王——约翰二世交战并击败他。然而,约翰二世表现出了一定的战争智慧;他试图固守并避免与英军决战,而利用对领土的控制和法军的机动优势,实施坚壁清野战略,集中精力破坏英军行军路线上的城镇、村庄。这样的费边式的战略无疑可以打击英军的后勤补给,因为对英格兰人来说,夺取当地物资是非常重要的补充给养的手段。鉴于英军一贯对法国城镇和村庄采取彻底破坏式的掠夺方法,这一战略实际上并不会对法兰西人造成比英军更大的伤害。另一方面,爱德华国王之子,威尔士亲王,黑太子爱德华从吉耶纳出发单独指挥袭击行动。这位年轻的王子在克雷西会战中表现突出;他当时年仅16岁,就在战役中独立指挥了英格兰的一支分部队。他与他的父亲一样,对沿途的法国地区采取破坏性掠夺战略,旨在消耗法兰西的战争资源。年轻的黑太子从横跨法兰西数省,从英吉利海峡一路前往地中海海岸并折返;在完成掠夺目标的过...
· 李世民为何被称天可汗仅仅是因为文治武功吗?
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大唐南方洪水滔天,边关烽火狼烟党和国家处在危急时分、紧急状态,本应该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李世民为皇帝的大唐中央周围,抗洪救灾,一致对外。可偏偏有人不识时务,作死跳了出来,要去抨击时政,妄议中央。中牟即今天河南中牟县的县丞皇甫德参,上书妄议中央的三项政策:大建楼堂馆所,征收重税厚赋,大兴奢靡之风,“修洛阳宫,劳人;收地租,厚敛;俗好高髻,盖宫中所化”,修洛阳宫让百姓劳累不堪,皇粮收得太多让百姓怨声载道,民间女子喜欢把发髻梳得那么高,都是宫里的奢侈风气诱导的,上梁不正下梁歪。皇甫德参只是个正八品下的芝麻小官,竟敢如此对中央大政方针说三道四,惹得唐太宗大为光火。李世民当着房玄龄、魏徵等人的面,把折子摔在地上:他皇甫德参什么意思,当初我做出修洛阳宫的决策、制定赋税标准的时候,他不吭声,现在过来巴拉巴拉。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他特么敢妄议朕,妄议朝廷...
· 周瑜有才能吗?周瑜的军事才能到底如何?
周瑜有才能吗?周瑜的军事才能到底如何?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周瑜的军事才能也有大量描写。但是,书中所描绘的周瑜,虽然身为主帅,军事才能却极其平庸。赤壁大战与曹操对垒,虽然取得胜利,然而却全靠别人帮了大忙,孔明草船借箭,孔明借来东风,庞统献连环计,否则他早就被曹操灭了。那么周瑜的军事才能,真的是如此平庸糟糕吗?如果不是,真实情况又是怎样呢?他的军事才能又展现在哪些重大战役当中呢?根据陈寿《三国志》等史书的可靠记载,享年仅仅虚岁三十六的周瑜,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中,竟然连续打赢了三场大战,即江夏大战、赤壁大战和江陵大战,同样也可用“三大天王”来形容。在我看来,这三大战役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堪称大赤壁之战三部曲。以赤壁之战为中心,江夏之战是其前期的预备和铺垫,而江陵之战则是其后期的扩展和延伸。讲述赤壁之战而没有看到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那就不免肤浅了。那么这场大赤壁之战的三部曲,究竟是怎样上演的...
· 大明战神李景隆为何被戏称为“运输大队长”?
除大明战神外,李景隆还有一个称呼,即“运输大队长”,这又是个什么职位呢?图片来源于网络李景隆,虎门将子出身,承袭了父亲的曹国公爵位,借父亲威名,他一上任便极受赏识。建文帝在位时十分重用李景隆,高位官职予以加封,可惜李景隆没能负起他的优待与厚望。此时燕王起兵发动叛乱,欲谋权篡位。可惜朱元璋晚年杀尽贤臣大将,朝中已无可上阵杀敌之人。朱棣来势汹汹,起兵不久便扫荡了北平外围。无奈之下,建文帝只好派幸存的年老大将耿炳文出兵,谁知首战不利,被敌军偷袭大败,建文帝大怒,使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对抗燕军。李景隆本是膏粱子弟,不仅不懂带兵还不懂谦虚,既无谋略也不骁勇,为人嚣张自负、急于求成又胆小羸弱,甚至将军中的有用之人全部替换下来。起初朱棣听闻李景隆的作战部署便心生欢喜,令属下只守不攻。李景隆见状便长驱直入,见卢沟桥都无人驻守更是得意忘形,不料此时便中了朱棣的埋伏,城内有严密部署,其屡屡攻城皆被击退,永平未能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