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司马师和司马昭,他们也是三国时期的第二代人才
在三国时期的历史中,许多知名文臣或武将的后代也发生了许多故事,有的如钟会、司马兄弟,与其父一起成为历史的缔造者;有的则如曹爽,或成为他人功业的阶梯,或沦为历史的尘埃,被人遗忘。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盘点一下三国时期的那些官二代们。
一、蜀国
因为蜀国名义上是三国正统,所以我们先来盘点蜀国。
1、关兴
关兴,字安国,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蜀汉名将关羽第二个儿子,关平的弟弟。
关兴从小名声就好,深得诸葛亮的器重,官至侍中、中监军(20岁),关羽死后继承了汉寿亭侯爵位。蜀汉后期重要将领,在诸葛亮第六次北伐之前病逝。
小说《三国演义》中,关兴是像关羽般勇猛的将领,荆州失陷后,关羽被杀,关兴与张飞之子张苞结义,跟随刘备伐吴,拜为龙骧将军,立功无数。后来成为诸葛亮北伐曹魏的主将之一,杀董禧、斩越吉,表现大为出色。
2、张苞
张苞是蜀汉车骑将军张飞的长子,早夭,留有一子张遵。因此由张飞次子张绍袭爵。在《三国演义》中他和关羽次子关兴是关系很好的结拜兄弟,两人并称"小关张"。
他的儿子张遵,为尚书。魏灭蜀之战时,随诸葛瞻(诸葛亮之子)守于绵竹关,与邓艾交战,战死。
3、张绍
张绍,张飞的次子,涿郡(今河北涿州)人。蜀汉重臣,刘禅在位时官拜侍中、尚书仆射,继承了张飞的西乡侯爵位。蜀汉灭亡后,他与刘禅共赴洛阳,之后受魏册封为侯。
4、诸葛瞻
诸葛瞻,字思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诸葛亮的儿子子,邓艾伐蜀时,与长子诸葛尚及蜀将张遵、李球、黄崇(黄权之子)等人防御绵竹(今四川德阳),不听黄崇速占险要的建议,坐失良机,后来出城与邓艾决战,阵亡。绵竹随后失守。
5、李丰
李丰,南阳人,李严之子。230年,李严迁为骠骑将军,率军前往汉中,诸葛亮上表推举李丰为江州都督督军,以代替李严管理后方事务。
次年,李严遭到罢官流放,诸葛亮上表奏请丰为江州都督,鼓励他说“若与蒋琬协力从事职务,必可开启道路”,官至朱提太守。
二、吴国
1、诸葛恪
诸葛恪,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东吴权臣,诸葛亮之侄,诸葛瑾之子。他体格肥胖,幼小以神童著称,成人之后拜骑都尉,孙权长子孙登为太子时担任左辅都尉,作为东宫幕僚领袖辅佐太子理政。之后历任丹阳太守、威北将军等职。
245年,丞相陆逊病逝,诸葛恪升任大将军并代领其兵。252年,孙权病危,将诸葛恪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执政初期革新政治,率军抗击魏国,因功加封丞相、进爵阳都侯。
后大举出兵伐魏,惨遭新城之败。回朝之后为掩饰过错独断专权,被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暗中联合吴主孙亮,将其诱入宫中,在宴会上杀害。
2、陆抗
陆抗,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陆逊第二个儿子。陆抗袭父爵为江陵侯,为建武校尉,领其父兵马五千人。后升为立节中郎将、镇军将军等。孙皓继位后,任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驻乐乡(今湖北江陵西南)。272年击退晋朝名将羊祜的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拜大司马、荆州牧,卒于官,终年49岁。与陆逊皆是吴国的中流砥柱,并称“逊抗”,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2] 。
3、周循
周循,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周瑜长子,周循有当年父亲周瑜的遗风,被孙权厚爱,迎娶大帝长女鲁班。官至骑都尉,早卒。
4、朱异
朱异,字季文,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吴国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之子,骠骑将军朱据之侄。朱桓逝世后,袭爵嘉兴侯。241年,朱异献计攻破魏国樊城外围,回师后升任偏将军。同年击败曹魏庐江太守文钦,升任扬武将军。252年,升任镇南将军,同年击败魏将诸葛诞。
257年,诸葛诞在寿春反叛魏国,请求吴国出兵援救。吴主孙亮任命朱异为假节、大都督,率军援救诸葛诞。八月,朱异因军中缺粮而引兵撤退,孙綝大怒将其杀害。
5、鲁淑
鲁淑,鲁肃的遗腹子,濡须督张承(张昭长子)说他将来必能前途会很远大。永安年间,升为昭武将军、都亭侯。历任武昌督、夏口督。274年病逝,享年58岁。
6、吕据
吕据,字世议,汝南细阳(今安徽太和)人,吴国大司马吕范次子。初因父亲功勋,授任郎官。吕范去世,吕据袭封南昌侯爵位,拜安军中郎将。多次征讨山越,每次皆能取胜。随潘濬讨伐五谿,并立战功;随朱然进攻樊城,与朱异攻破樊城外围。回师后任偏将军,入朝任马闲右部督、越骑校尉。
先后任荡魏将军、太子右部督、右将军、骠骑将军等,立下许多战功。256年,率军攻打魏国,途中孙峻已死,孙綝掌权。他大怒之下率军返回,意图废除孙綝。孙綝得知后,命文钦、孙宪率兵迎击吕据。吕据自杀,夷三族。
三、魏国
1、夏侯玄
夏侯玄,字泰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魏玄学家、文学家、官员,夏侯尚之子、右将军夏侯霸之侄、大将军曹爽表弟。他年少便有名望,仪表出众,“朗朗如日月之入怀”。政治上,提出了“审官择人”“除重官”“改服制”等制度,深得司马懿赞许。博学多识,才华出众。
高平陵之变后,被剥夺兵权,入朝任大鸿胪、太常等职。254年,中书令李丰与外戚张缉密谋诛杀大将军司马师,以夏侯玄代替他主政。泄露后,被司马师杀害,夷灭三族。临死时,仍然面不改色,从容受刑,年46。
2、钟会
钟会,字士季,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钟繇的小儿子、青州刺史钟毓的弟弟,在魏国官居要职,是魏国重要的策臣与谋士、制定伐蜀计划并参与灭蜀之战的智将。同时也是一位书法家。
钟会自幼才华横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对他非常赏识。随司马师征讨毌丘俭,为司马昭献策阻止了魏帝曹髦的夺权企图,平定诸葛诞叛乱时屡出奇谋,被人比作当时的张良。景元年间,钟会独力支持司马昭的伐蜀计划,从而被任命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主持伐蜀事宜。蜀汉灭亡后,与蜀汉降将姜维共谋,欲据蜀自立,因部下的兵变而失败,死于乱军,时年40岁。
3、陈泰
陈泰,字玄伯,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陈群之子。早年任散骑侍郎,其父逝世后袭封颍阴侯,历任游击将军、并州刺史、尚书等职,在地方颇著政绩。高平陵之变时,劝曹爽投降,因此被司马氏信任。
后为回避朝廷内部的斗争,主动外出到雍州任职,多次成功防御蜀将姜维的进攻。256年,任尚书右仆射,随司马昭两度抵御孙吴进攻,改授左仆射。
260年,魏帝曹髦被司马昭部将弑杀,陈泰悲恸过度,吐血而死。
4、贾充
贾充,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三国曹魏末期至西晋初期重臣,贾逵之子。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
贾逵病死时,贾充尚未成年,承袭父亲阳里亭侯爵位。后入仕曹魏,任尚书郎,典定法律法令,兼任度支考课。再迁任黄门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
深得司马家的信任,曾参与淮南二叛和弑杀魏帝曹髦,其女儿贾褒与贾南风分别嫁给司马炎弟弟司马攸及次子司马衷,与司马氏结为姻亲,地位显赫。晋朝建立后,转任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后升任司空、太尉等要职。
5、许仪
许仪,谯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魏武将,许褚之子,官至牙门将,继承其父牟乡侯爵位。
钟会伐蜀时,命许仪为先锋开路,自己率领大军在其后,过一座桥时,钟会的战马蹄陷入坑中,钟会大怒,不顾及许仪先父许褚的功绩,将许仪斩首。
6、乐綝
乐綝,魏扬州刺史。乐进之子,官至扬州刺史,封广昌亭侯,后为诸葛诞所杀。
他果敢坚毅,有乃父之风,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乐綝是司马懿帐下重要的的抗蜀将领之一,经常与张辽之子张虎出双入对。
《演义》中,司马昭受贾充之谮,要铲除诸葛诞,于是发书给当时官任扬州刺史的乐綝,命其起兵响应攻伐诸葛诞,另一方面派使者谕告升诸葛诞为司空。诸葛诞先行起兵,杀奔扬州,乐綝避而不见,诸葛诞下令攻城,攻入乐綝私宅,叱其匹夫,忘却其父乐进曾受魏国厚恩,将其杀害。
7、程武
程武,生卒年不详,程昱之子。三国时期魏臣,继承其父安乡侯的爵位。在《三国演义》中,程武在诸葛亮首次北伐时登场,是魏军参军。
当时,魏以驸马夏侯楙为将,楙惧赵云,武料赵云有勇无谋,不足为虑。计使楙分兵埋伏,诱赵云深入而后围之。老迈的赵云不听邓芝劝解,执意孤军深入,被程武夏侯懋击败。几番厮杀,折损大半。就此也让赵云在三国演义的形象添上了重大的污点。若不是蜀军后军赶到,反败为胜,赵云恐怕性命不保。
8、夏侯霸
夏侯霸,字仲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夏侯渊第二个儿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在魏国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屯驻陇西。
高平陵政变,司马懿诛杀曹爽,夏侯玄被调入朝,由雍州刺史郭淮接任征西将军。夏侯玄是夏侯霸的堂侄、曹爽的表弟。夏侯霸从前得到曹爽的厚待,与郭淮不和,他心中不安,投奔蜀汉,被任命为车骑将军,曾随姜维伐魏。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然而,父亲英雄,儿子却不一定是好汉。篇幅所限,只能列举这么几位,有兴趣三国历史的朋友们可以自己搜索。
最后,附上《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作为本篇的结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