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史学家发现大明灭亡的主因了,竟是子孙太多!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57
转发:0
评论:0
史学家发现大明灭亡的主因了,竟是子孙太多!,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繁衍至100万人之多。明朝有一点,算开了历史的
  到 明朝末年, 朱元璋的子孙已繁衍至100万人之多。

  明朝有一点,算开了历史的倒车,就是重新搞“分封制”,大肆分封朱姓王爷。而不像汉朝推恩令和削藩之后,刘姓的王爷越分封越小,分到最后,许多直系王族根本不拿国家俸禄,日子过得紧巴巴,像刘备这样的汉室宗亲,也只能织席贩履,成了个无官无禄的平民。

  而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担心他的子孙们受苦,也担心子孙们不安分,所以深谋远虑,给他们每个人都发了“铁饭碗”,子子孙孙,都有王爵分封,日后不愁生计,不会有子孙沦落到像刘备早年那样去搞创业。明初的分封原则上也是“惟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赐土”的。说白了是王爷们拿高官厚禄,大把的银子花着,但不能拥有地方管辖权。

  朱元璋规定,所有他的“龙子龙孙”,都要由国家全包养起来,明朝的宗室王爵一般只有亲王和郡王两种爵位,明朝皇帝的儿子除太子外都封亲王,亲王的的儿子除世子外都封郡王。郡王的儿子封镇国将军,镇国将军的儿子、孙子、曾孙等依次封为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奉国中尉的儿孙世代都是奉国中尉。

  这一来就有了个问题,王子王孙越封越多,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因为反正有国家发钱,多生就能多拿钱,生育致富,岂不美哉?

blob.png

  大明弘治五年,山西的庆成王朱钟镒又一次刷新了朱元璋家族的生育纪录,他已生育子女共94名。

  据明末徐光启的粗略推算,明宗室人数每30年左右即增加一倍。而当代人口史学者推算的结果是,明代皇族人口增长率是全国平均人口增长率的10倍。查明代皇家档案也就是玉牒上正式收录的人数,洪武年间是58人,到永乐年间增至127人,到嘉靖三十二年增至19611人,而万历三十二年又增至8万多人。(陈梧桐《洪武皇帝大传》)这还仅仅是玉牒上列名的高级皇族数目,不包括数量更多的底层皇族。据安介生等人口史专家推算,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繁衍至近百万人之多。

  朱元璋子孙数量的急剧膨胀不但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也是世界人口史上的一道风景。各地长官惊慌地发现,本省的财政收入,已经不够供养居于此省的皇族。

  从明代中期开始,各地的长官惊慌地发现,他们本地的财政收入,已经不够供养居住在本地的皇族。比如山西地方财政收入为152万石,而山西王爷们每年消耗的俸禄为312万石。河南年财政收入为84万石,而需要供给王爷的是192万石。嘉靖年间的大臣们纷纷焦虑地指出,不久之后,以中国之地大物博,竟然可能举全国之力,也无法养活这一家一姓的荒唐场景:“王府将军、中尉动以万计,假令复数十年,虽损内府之积贮,竭天下之全税,而奚足以赡乎?”“将来圣子神孙相传万世,以有限之土地,增无算之禄粮,作何处以善其后?”

  这些王爷在王朝风雨飘摇之际,都为国家做了什么呢?就一件事,生孩子,因为多生一个孩子,国家就按等级多发放一份俸禄。所谓“宗室年生十岁,即受封支禄。如生一镇国将军,即得禄千石。生十将军,即得禄万石矣……利禄之厚如此,于是莫不广收妾媵,以图则百斯男。”

blob.png

  百万张嘴都要吃饭,王爷的增加,必然导致王府的增加和圈地的扩大。天下最好的土地越来越集中到皇族手中。明代中叶之后,全国人均土地不断下降,而同时,皇族占有土地却迅速扩大。许多王府拥有的土地动辄万顷:景王、潞王在湖广等地庄田多达4万顷,福王庄田2万顷,桂王、惠王、瑞王的庄田各3万顷。吉王在长沙,有地七八十万亩,长沙、善化两县田地的40%也归吉王所有。河南全省土地,有一半归各王府所有。

  如此这般,老百姓就没办法活下去了,这群王爷呢,在李自成、张献忠、清军打过来的时候,要么等死,要么投降,要么投降了等死,朱家子孙一点用都没有。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挥军进入山西,每到一地,首先捕杀皇族。起义军攻陷山西平阳后,“西河王等三百余人遇害”;攻占汾阳后,也首先搜杀“宗绅”,以致“彼汾一方,几成罗刹鬼国”。

  崇祯十七年初攻克太原后,李自成军“捕晋宗室四百余人,送西安,悉杀之”。这四百余人都是晋王一系的高级皇族。接着,因为“恐(中低层)宗人为变,闭门搜捕,得千余人,杀之海子堰,若歼羊豕”。经过这两次杀戮,山西晋王宗室中的主要人物被杀殆尽。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军又攻取大同。6天之内,代王朱传齐以下的4000多名诸王宗室皆被杀。其他郡王也几乎没有幸免。姜镶在启本中说:“云(今山西大同)之宗姓,约计肆千余,闯贼盘踞六日,屠戮将尽……”综计以上数次,李自成军仅在山西一地,就杀掉朱姓子孙10000多人。

  最终为明王朝尽忠的,非王非侯非贵族,只是一个底层农民起义军出身的匪寇——李定国!

  最坚定的英雄和爱国者,往往还是来自于人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灭亡竟是因为朱元璋子孙太多?为什么这样说
有一种戏谑的说法:谁是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答案是明朝肥头大耳的王爷们。王爷们没啥事干,天天生孩子,明朝败局已定的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宗室竟有33.28万人……明朝宗室人数如此众多,这和他们优厚的生活待遇是分开的。朱元璋坚定地认为子孙开枝散叶,就能巩固他的朱家天下。不但儿子们都分封外藩,待遇更是优厚。如果是亲王,一年的禄米高达5万石,而普通的郡王只有6千石。而洪武中期的一品官,年禄米也不过1千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亲王禄米骤降为1万石,郡王也降为2千石。不过,王爷们的子孙可以每年每人拿到最多1千石的禄米,而不受之前规定的60顷拨田的限制。什么意思呢?比如王爷甲,他的子子孙孙所需要的生活支出,都要从60顷拨田产生。很显然,靠这些薄田,压根不够王爷及其子孙们挥霍的。朱元璋嘴上说减禄米是心疼将士们没饭吃,其实只是虚晃一枪,朱皇帝担心儿孙们没饭吃才是真的。洪武时期的宗室禄米,是在...
· 朱元璋对子孙的三大政策直接导致大明灭亡!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候那是穷的连饭都没得吃,父母和几个兄弟姐妹那都是饿死的。因此,当了皇帝的朱元璋唯恐自己的后代吃苦,因此制定了三大皇族政策!正是这三个政策,将大明王朝带入坟墓!明太祖朱元璋在打下天下,功臣都还没来得及分封的时候,就给予了皇族优厚的待遇。首先一条就是皇族以后都不用上班,而这些人都由国家财政来养,地方皇族由地方财政开支。而不上班的皇族,朱元璋给他们定的工资级别普遍是一般官员的8倍左右!而且,没有人数限制,只要是皇族,都按级别领薪水,从10岁就开始领取,直到死亡。网络配图除了高额的薪水外,朱元璋还想到了生老病死,他规定,皇族生病了,公费医疗,太医伺候,皇族长大成人娶妻了,由国家拨款,给其分配房屋,田地,嫁资,服侍等,皇族子孙死了,会得到一笔十分雄厚的丧葬费,足够办一场奢华的葬礼。因此,在不上班,靠人头领工资,还什么都可以报销的情况下,最后皇族只剩下一件事,那就是不断的娶老婆,...
· 张居正的的什么做法给大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张居正,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主政时期,巩固国防整顿吏治,大有是大明中兴之势,不过就算是圣人也有做出错误的决定,张居正也不不列外,其推行的“一条鞭法”就为大明的灭亡埋下了隐患。网络配图当时的大势是,大量的白银涌入明朝境内,而陷入交通条件,白银只是在沿海地区流通,在大明广袤的内地白银并没有给百姓带来好处,张居正针对实势,推行变革,收税只认白银,不认铜钱。这就使得北方的百姓遭了殃。网络配图原本只需1000铜钱就可兑换1两白银,而张居正推行的税收变革,使得北方内陆的百姓需要花费1000文铜钱甚至2000文铜钱才能换取1两白银网络配图这无形间加重了北方中原百姓的负担,在明朝末期,土地兼并越发严重,伴随着天灾,百姓没有了后路,就加入了各路农民义军,开始反叛,大明王朝也在北方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中灭亡。
· 殷墟中发现商朝灭亡的真相,竟是纣王改革太超前
纣王,名帝辛,是帝乙少子。据《吕氏春秋》、《帝王世纪》记载,微子启、微仲衍与帝辛三人是同母兄弟,微子启、微仲衍出生时,他的母亲尚为妾,而被立为王后之后生帝辛。帝乙因微子启年长,想立他为嗣,太史根据礼法认为微子启是庶出,帝辛是嫡出,所以立帝辛为嗣子。帝乙逝世后,辛继位,这就是辛帝,天下都管他叫"纣",因为谥法上"纣"表示残义损善。帝辛年轻时天资聪明,文武双全,口才过人,行动敏捷,接受能力也强,而且非常力气大,据说能空手与猛兽打斗。《荀子·非相篇》记载:"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群,百人之敌也"。《史记·殷本纪》记载:"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帝辛继位后,定都于沬,后改沬邑为朝歌(今河南淇县)。早在帝乙时,商的国力就处于衰弱阶段。帝辛在位时期,东夷叛乱,商朝派大军征伐。他继续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东夷向外拓...
· 清军能灭大明主因是皇太极干的一件大事
公元1636年,爱新觉罗·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金为大清。刚继承努尔哈赤的汗位,皇太极就称帝,更改国号,皇太极的野心暴露无遗,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独立的事件,自此之后,大清笼络汉人和大明分庭抗礼,最后灭了大明,细微处且听我娓娓道来。努尔哈赤是女真族后裔,建国为“金”,史称“后金”,北宋时的“金”和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统治残暴,女真族对待汉人手段残忍,汉人仇视“金国”,轻视又忌惮游猎、嗜杀的女真族。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族,改国号“金”为“大清”,此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决策得益于从小受汉族启蒙老师的文化熏陶。皇太极的行政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满族贵族之间和满、汉之间的矛盾,他进军伐明,攻城略地,烧杀抢掠的行为也较其父有所收敛。皇太极极力倡导学习汉文化,笼络了范文程、鲍承先等汉臣,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对大明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