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刘恒不受刘邦待见,为什么最后还当了皇帝?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54
转发:0
评论:0
刘恒不受刘邦待见,为什么最后还当了皇帝?,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恒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邦的的八个儿子中,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恒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刘邦的的八个儿子中,刘恒算得上是最不受刘邦待见的儿子。

  为什么说刘恒不受刘邦待见呢?

image.png

  刘恒是在八岁的时候被刘邦封为代王的。

  刘恒之所以得到分封,是因为当时本来是赵国丞相的陈豨叛乱。陈豨叛乱以后,自封为代王。后来,刘邦把陈豨消灭以后,就把刘恒封为代王。

  有人可能会说,刘恒被封为代王了,怎么还说刘邦不待见他呢?

  确实不待见。要知道,刘邦建国后,在分封诸侯的时候,是没有封过代王的。这个代王,是造反的陈豨自己封的。显然,其法律地位是非常不高的。本来刘邦应该废除“代王”这个职位的。不过,出于想让自己儿子取代异姓诸侯王的角度考虑,所以才分封了刘恒。

  再一点,代地位于边远地区,物产各方面都不丰富,和中央也隔得非常远。在古代,一个人所获得的分封,决定着他的政治地位。古代有一个“关内侯”的爵位,就是封地在函谷关以内。而函谷关以内,是离皇帝更近一点的地方。汉武帝的时候,因为关内的土地封完了,楼船将军杨仆为了得到“关内侯”的待遇,把函谷关往东移动了三百里。

  由此可见,被分封在边远山区的刘恒,确实很不受刘恒待见的。

image.png

  为什么刘恒不受刘邦待见呢?

  其一,刘恒的母亲不受刘邦待见。。

  刘恒的母亲薄姬本来是魏豹的老婆,后来,魏豹被刘邦灭后,薄姬到了刘邦的织布房里。刘邦偶尔一次视察织布房,看见薄姬有些姿色,就把她纳入后宫。

  但是,就算纳入后宫,可刘邦却从来没有临幸过薄姬。可见,薄姬虽然有些姿色,其实只是一般,毫不出色,刘邦没有一点点要临幸她的欲望。把她选入后宫,无非是因为刘邦具有那种男人的占有心理而已。

  刘邦一生唯一一次临幸薄姬,是刘邦无意中听见他所宠爱的后妃管夫人和赵子儿在说笑。刘邦问她们笑啥,他们说她们两人和薄姬当年曾说,有机会的话,要共享富贵。如今只有他们两人享受富贵,薄姬却没能享受到。

  其实,赵子儿和管夫人未必是想向刘邦推荐薄姬,这也不符合后宫的法则。不过刘邦听起来意思就变了,他大约是觉得同样是他的老婆,他不能厚此薄彼。因此就“仗义”了一回,把薄姬临幸了一次。

  这一次临幸,既是一次成功的临幸,又是一次失败的临幸。

  说是成功的临幸,是因为薄姬运气好,一下就怀了身孕,后来也就有了刘恒。说是失败的临幸,是因为刘邦肯定没在薄姬那里找到感觉,完成任务后,再也没有临幸过薄姬了。

  不管怎么说,刘邦是不待见薄姬的。所谓“子以母贵”,既然薄姬不受待见,刘恒自然也不受待见了。

image.png

  其二,刘恒的表现无法吸引刘邦的注意。

  刘恒在当了代王以后,到了自己的封地上。他在代地就藩的十五年间,有两件事引人注目。一是休养生息,二是生活朴素。由于他休养生息,因此给了很多时间给老百姓发展生产,老百姓逐渐地丰衣足食。又由于他生活简朴,因此没有向老百姓索取更多,因此老百姓更加富裕。

  但是,尽管他的做法让老百姓很满意,但是,却反而愈发没有吸引刘邦的注意。因为他这些表现,实际上就是不做事,当然也不享受。刘邦显然不喜欢这种。刘邦喜欢的是什么呢?是那种和他性格类似的人,杀伐果断,爱搞事,会享受。刘恒完全不是这样的,因而,刘邦不会喜欢他。

  我们现在再来回答,刘恒不受刘邦待见,为什么会当皇帝。

  恰恰是刘恒不受刘邦待见这一点,让他当了皇帝。

  因为在平定诸吕之乱后,对皇帝的选择,是由大臣们来做出的。大臣们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们至少有两个考虑:

  其一,太后绝对不能是吕后那样的人。

  其二,皇帝绝对不能是刘邦那样的皇帝。

  刘邦是诛杀功臣的罪魁祸首,吕后是造成诸吕之乱的罪魁祸首。只有不选择刘邦、吕后这样的皇帝和太后,大臣们才能确保富贵,国家才会确保平安。

  而薄姬的和刘恒,刚好不是吕后和刘邦这样的人。因此,他成为大臣们的第一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蜀后主刘禅为什么很不受现代人待见?
关于蜀后主刘禅此人,一直争议颇多,在刘备死后,他继承父位,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后来诸葛亮死,蜀被灭,他也被俘离乡。围绕刘禅有一句著名的歇后语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关于刘禅本人到底是一个庸才还是扮猪吃老虎这一点,目前有很多学者作了研究讨论。首先我们要解释一下大智若愚这个词的意思,这个词指的是才智出众的人在处理很多日常事情上显得很傻,很迟钝,很吃亏,但是在事关自己的根本大事上却做的很出色,很成功。这个词属于褒义词,是一种对该人的认可,那么用这个词汇形容刘禅是否准确呢,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对刘禅的几种看法的原因和由来。诸葛亮(影视剧形象)部分学者认为刘禅作为一个统治者,能够善用能臣,听从诸葛亮的建议,将蜀国治理的井井有条,民生富足。他正视自己的不足,有效的行使了自己的权力,尊重诸葛亮的意见,与诸葛亮各司其职,各行其责,推动了国家政治的健康运作,这是他有大智慧的体现。刘禅(影视剧形象)也有学者认为刘禅实在...
· 刘邦八子一女境遇凄惨唯有他善终还当了皇帝
汉高祖刘邦,汉朝创始人,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草根皇帝,他一生有八子一女,可是由于吕后的嫉妒,这些孩子多不得善终,唯有刘恒和薄姬母子由于不受宠爱,逃过一劫,开创了“文景之治”。刘邦长子是刘肥,他的母亲是刘邦从前的情妇曹氏。刘邦分封时候,特别把齐国这块肥肉分给了长子刘肥,可见在刘邦心中,刘肥地位不一般。汉惠帝与齐王兄弟情深,二人饮宴,不顾君臣礼节,如同家人兄弟一般。吕后为此发怒,想要诛杀齐王。齐王害怕,主动把城阳郡献出作为鲁元公主的封地,并且称鲁元公主为齐王太后。居然把自己的妹妹当成自己母亲供养,这个刘肥还真是挺窝囊的。吕后一高兴,就把齐王放回封地。刘肥战战兢兢当了13年齐王后去世。网络配图汉惠帝刘盈,是刘邦次子,也是刘邦嫡长子,西汉第二位皇帝。十六岁时继承大统,施仁政,减赋税,萧规曹随,国泰民安。但是汉惠帝天生软弱,再加上母亲过于强势,在戚夫人和赵王如意被吕后害死以后,汉惠帝被吓得一病不起,不久...
· 张廷玉:不受乾隆皇帝待见的人
张廷玉是清朝的肱骨之臣,三朝元老,深受前两任皇帝器重,但却既不受乾隆皇帝的喜欢,这是为什么呢?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张廷玉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祖孙三代,侍值内廷,颇受康、雍、乾三帝的青睐。雍正当政的时候,张廷玉官职做到了军机大臣(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的位置,这在汉人中是史无前例的。张廷玉死后,也没有任何汉人,达到过这个高度。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张廷玉陈疏以老病乞休。乾隆帝专降谕旨:”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乏归田终老之理?”乾隆十四年(1...
·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什么还当了29年的皇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实事求是,刘禅真的不算一个昏君,尽管后人都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很显然刘禅的能力被别人低估了。若是刘禅真的那么菜鸟,他在诸葛亮去世之后,根本就支撑不了多久,他的蜀国就会亡国。但是,事实上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将近做了三十年的国君,才走向灭亡的。要知道那时候无论是北方强大的曹魏,还是江南富庶的东吴,他们都不是好惹的。刘禅能给这样的对手,苦撑几十年,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刘禅性格是有点懦弱,但是,事实上这恰恰也是他的聪明之处。你看诸葛亮当丞相的时候,看上去他对诸葛亮是唯命是从。但是,事实上他对诸葛亮专权是十分不满的。不满还不能表现出来,不得不说这就是刘禅的高明之处。也是他城府很深的地方。说实话那时候若是他敢公然对抗诸葛亮,把诸葛亮视作自己的敌人。说不定他这个蜀国国君早就当不成了。因为刘备去世的时候,守着诸葛亮和刘禅的面说过。若是刘禅...
· 揭秘:孔门弟子樊迟为什么不受待见?
懒栽潘岳花,学种樊迟稼。心闲梦寝安,志满忧愁大。无福享荣华,有分受贫乏。燕度春秋社,蜂喧早晚衙。茶瓜,林下渔樵话。桑麻,山中宰相家。刘庭信这个人,长相怎么样,史载“身黑而长”,但颇有才华,也是朝廷中为官,而且此人风流蕴藉,超出伦辈,中原文人气息浓厚,当时还算是个人物,其对隐居田园亦有渴望,可见在朝中为官,并非其人生乐事,无非是聊以生计的工作而已。《雁儿落过得胜令》此曲,流露出来的即是崇尚庄稼之意,其中提及的樊迟,乃是历史上的有名人物。这个樊迟,是春秋时代的鲁国人,也是孔门72贤的重要人物,与子贡、子路、曾子等人相比,樊迟的名气不大,而且似乎当年也不太受孔子待见。《论语》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则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孔子这个人,擅长于讲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