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武姜为什么要换太子?真相是什么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2
转发:0
评论:0
武姜为什么要换太子?真相是什么,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武姜偏爱幼子,更换太子不成,又讨要封地,郑庄公只好一再退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武姜偏爱幼子,更换太子不成,又讨要封地,郑庄公只好一再退让,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春秋虽然是鲁国的国史,但是也会记录一些其他国家的事情。最初的时候主要是同盟的国家或者是同姓的国家。遇事的时候会发通告给鲁国,鲁国就顺道记录在春秋上。到了中后期,霸主叠出,一举一动都影响着鲁国的利益,所以对霸主的记录也就越来越多。

  郑国和鲁国是同姓的国家,都姓姬,都是周王室的分支,算起来应该是兄弟之国。 鲁国的始祖姬旦是西周一任天子姬发的弟弟,而郑国的始祖叫做姬友,他是西周第11任天子姬静的弟弟。您估计一听这个辈分就知道,郑国是一个新兴的国家,到本年为止国君只有三任,一任就是这位姬友,二任叫做郑武公,三任叫做郑寤生。

  本年在任的国君就是这位郑寤生,郑寤生的寤生这个名字有点来历,所谓寤生就是逆生的意思。我们知道小孩出生的时候,首先是头会先出来,然后是肩膀,然后是腿,但是有时候因为胎位不正,所以是肩膀或者腿先出来,这种用老话来说就叫横生倒养,而郑寤生就是腿先出来的这种。

image.png

  大概是在生郑寤生的时候,情况十分的危急,所以郑寤生的母亲武姜受到了惊吓,从小就不喜欢郑寤生,这我们要多插两句。武姜的名字其实不叫做武姜。武姜只是后世对她的称呼,她是申国人,申国姓姜,所以姜其实是她的姓。武姜则是她的老公郑武公的谥号,也就是说这个称呼至少是在郑武公死了之后,才有可能用。我们可以大概想象一下,武姜的名字,按照春秋的习惯,可能就叫做比如郑博姜、郑书姜。

  当然了,因为春秋没有记录,我们也不能这么瞎猜,所以我们就只能用后世称呼她的名字,称呼她为武姜。武姜不喜欢郑寤生,但是给他起名叫做寤生,却是春秋时候的一种命名的习惯,就是以出生时候的状况来命名。这种情况叫做信。武姜不喜欢郑寤生,所以她就向郑武公要求,她的另外一个儿子郑段为太子,把寤生给替掉了,结果郑武公没有同意,武姜又三番五次的提出这样的请求,郑武公都一一拒绝。

  所以到郑寤生继位的时候,武姜又来找郑寤生,为郑段讨要封赏。郑寤生就问,那你想把他封在什么地方呢?武姜说,最好是封在治邑,治邑在泗水的边上,所以后事给他另起了个名字叫做泗水关,这个我想大家肯定都听过。关二爷温酒斩华雄就是在这个是泗水关。

  而且据说西周五任天子姬满,喜欢巡游天下,曾经在治邑这个地方圈养老虎,所以治邑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虎牢关。那么刘关张三英战吕布也是在这个地方。所以我们可以想象,这个肯定是天下雄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那种。

  这么样一个地方,郑寤生怎么舍得给?所以他说治邑是一座山城太过险要,当年国叔就是倚仗地势有恃无恐,最后死在那个地方。国叔是治邑以前的风军,国叔的先祖是西周一任天子姬发的叔叔叫做国中。想当年西周有一个地方的小诸侯,一跃成为能够和商王朝分庭抗礼的力量,主要靠的就是八余二国,而国中就是二国之一。

image.png

  论述起来,这位国中的后代国褚就很像郑段的样子。所以郑寤生说这个话,言下之意就是我把这么险要的地方给了郑段,郑段万一也是有恃无恐,不思修得那将来不是下场,跟国叔一样吗?这个理由说得冠冕堂皇,所以武姜也不好反驳。接着郑寤生又说,除了治邑,其他地方随便挑,所以武姜就退而求其次,要求京邑。

  郑寤生就把京邑交给了郑段去管理,当时人们都称郑段为京城太叔,太这个字,意思是为在前列。所以京城太叔其实说的就是在京城的国军的第一个地理,或者叫第一位的地理,这么个意思。而骨子中太和大是相通的,所以京城太叔也往往会被写成京城大叔。是想郑段年纪轻轻就被人叫做大叔,想来应该是挺郁闷的。

  郑段被封在京邑是两兄弟第一轮的隔空对招,作为当年国君地位的最有力的竞争者,郑寤生继位之后,郑段首先担心的是被清算,所以他选择治邑和京邑,实际上都是为了做防御。治邑我们刚才说了,当然是天下雄关,而京邑这个地方虽然没有治邑有名。

image.png

  但是他和治邑都在今天河南省的荥阳,后是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就是靠扼守荥阳城搞对抗项羽,即使以项羽之强,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破荥阳,况且精这个字的本义是指人工堆砌的高台。

  古代的高台往往都是防御的作用,而京邑已经为名,我们就可以想象他对这个高台的自豪感。所以京邑虽然不如治邑,但是它也是防御力极强的要塞。而对于郑寤生来说,只要是不要治邑,所有的事情他都可以静观其变,那么这两兄弟后事如何呢?你们猜猜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狸猫换太子真相是什么?
十多年一部古装剧《少年包青天》大家看过吗?里面有一则案件说的是跟“狸猫换太子”有关的故事。那么“狸猫换太子”在历史上真有此事吗?它的真相究竟如何呢?据野史传说中记载,当年宋哲宗最宠爱的妃子是刘德妃。这个刘德妃虽然只是个街头卖艺的人,但由于本人长得十分出色,所以被刚刚成年的太子赵恒,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看上,接着纳入王宫。昔日的太子赵恒登基成为太子之后,刘德妃更是从“美人”、“婉仪”,一直封到了“德妃”。只可惜刘德妃虽然深受皇上宠爱,但是却久久不能生育。刘德妃为竞争皇后之位,提高自己的身价,便想出了“借腹怀孕”的诡计。她打算利用身旁的一个长得有些姿色的姓李的侍女,引诱宋真宗上钩。一次在刘德妃沐浴之时,真宗果真临幸了这个李姓侍女,不久这个侍女就怀孕了,这使刘德妃也装作怀孕的样子,其实侍女怀孕是真,刘德妃只是安排计策假装而已。等到十月分娩的时候,“两个”龙种先后呱呱落地。刘德妃采取了狸猫换太子的卑...
· 揭秘:“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
在坊间,关于赵祯的身世,有一种至今流传的说法,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传奇经历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清末成书的小说《三侠五义》称刘氏、李氏在真宗晚年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刘妃工于心计,将李氏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污蔑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将李妃打入冷宫,而将刘妃立为皇后。后来,天怒人怨,刘妃所生之子夭折,而李妃所生男婴在经过波折后被立为太子,并登上皇位,这就是仁宗。在包拯的帮助下,仁宗得知真相,并与已双目失明的李妃相认,而已升为皇太后的刘氏则畏罪自缢而死。仁宗赵祯,真宗子。大中祥符八年封寿春郡王,天禧二年(1018)封升王,立为太子。乾兴元年(1022)即位,由刘太后垂帘听政,明道二年(1033)太后死,始亲政。仁宗在位42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仁宗早年生活在养母刘太后阴影之下,作为一个守成之君,能守祖宗法度,性情文弱温厚,其武功谋略不及太祖、...
· 宋太宗为何三换太子?宋太宗为什么要两次废太子
不管宋太宗如何在文治武功上谋求超越太祖的地位,但终了太宗一朝,始终无法摆脱太祖的阴影。太宗继位之后,面对的一个头疼问题就是如何对待此后的皇位继承。按照“金匮之盟”约定的兄终弟及,赵廷美是皇位第一继承人,并由赵廷美传回太祖之子赵德昭。但这是太宗所不愿意看到的。经过种种手段,太宗终于清除了几个可能染指皇位的兄弟、侄子,为自己儿子登基扫清了障碍。一换太子太宗长子元佐自幼聪明机警,长得又像太宗,颇为太宗喜欢。元佐有武艺,善骑射,还曾经随太宗出征过太原、幽蓟。太宗廷美时,元佐颇为不满,力加营救,请免其罪,但未能成功。后廷美死于房州,元佐得知此事,悲愤成疾,竟然发狂。左右仆从若有小错,元佐即以刀棒伤人。太宗命太医治理,才稍有好转。然而,雍熙二年重阳节,太宗召集几个儿子在宫苑中设宴饮酒作乐,因元佐病未痊愈,就没有派人请他。散宴后,陈王元佑去看望元佐。元佐得知设宴一事,说:“汝等与至尊宴射,而我不预焉,是...
· 刘邦换太子为什么失败?
刘邦希望赵王如意当太子,但是,因为惠帝有吕氏家族为后盾,更取得了功臣集团的支持,所以刘邦经过再三努力,终于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把如意扶上太子之位。惠帝可以保住太子之位,一个重要的原因,自然是因为他有着强大的娘家人。但是,这并不最主要的原因,因为,皇子有着强势的娘家人,常常会成为皇子与太子之位无缘的重要原因。因为,从简单的利害分析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军政大佬并不希望一个强势的皇子(自身有能力,或是有着强势的娘家人)继承皇位。帝国的权力是一定的,如果皇帝势力太强大,如果外戚势力太强大,其它军政大佬的利益自然就会受到威胁。在这种背景下,他们自然会支持一个弱势的皇子继承皇位。惠帝可以保住太子之位的主要原因,其实是因为,军政大佬都害怕刘邦会大开杀戒。一切是显然的,如果让惠帝当太子,刘邦就缺乏大举功臣集团的动力。因为,外戚、诸王、功臣集团三足鼎立,刘邦不用担心惠帝会成为傀儡,更不用担心刘氏江山变色。问题...
· 北宋“狸猫换太子”案幕后惊人真相
关于赵祯的身世,有一种至今流传的说法,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传奇经历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清末成书的小说《三侠五义》称刘氏、李氏在真宗晚年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刘妃工于心计,将李氏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污蔑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将李妃打入冷宫,而将刘妃立为皇后。后来,天怒人怨,刘妃所生之子夭折,而李妃所生男婴在经过波折后被立为太子,并登上皇位,这就是仁宗。在包拯的帮助下,仁宗得知真相,并与已双目失明的李妃相认,而已升为皇太后的刘氏则畏罪自缢而死。网络配图自宋朝以来,由于小说、戏剧等各种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的演绎,仁宗生母之谜日益鲜活生动,备受世人关注。尽管历朝历代增加、删改了不少或虚假或真实的内容,而且,戏曲和小说中情节也不尽相同。然而,这一故事本身就是一件大案,仁宗究竟是真宗后刘氏之子,还是妃子李氏亲生,无论是小说,还是戏曲,几乎众口一辞,认定仁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