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后汉隐帝刘承祐简介 五代后汉的最后一位皇帝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20
转发:0
评论:0
后汉隐帝刘承祐简介五代后汉的最后一位皇帝,后汉隐帝刘承祐(930年3月28日―951年1月2日),沙陀族,后汉的最后一

  后汉隐帝刘承祐(930年3月28日―951年1月2日),沙陀族,后汉的最后一位皇帝,高祖刘知远和李皇后之子。948年---950年在位,后汉高祖乾祐元年(948年),刘知远死后,他即位,沿用后汉高祖年号乾祐,在位时期大权旁落,后诛杀权臣,引发了郭威叛变,后汉隐帝承祐三年(950年),叛军攻开封,刘承祐被杀,后汉亡,时年21岁。

  生平概述

  继位

  公元947年,刘知远建立后汉,拜刘承祐为右卫上将军、大内都点检。 后汉隐帝刘承祐,父刘知远于公元948年正月病死后,宰相苏逢吉等人秘不发丧,诱杀了杜重威。同年二月辛巳日,进封刘承祐为周王,继而由刘承佑即位,沿用刘知远的年号“乾祐”。

  平定三藩

  后汉隐帝刘承祐继位时,李守贞占河中,赵思绾占永兴,王景崇占凤翔,先后举兵造反,公元948年8月(18岁),后汉隐帝刘承祐令郭威领兵讨伐三藩,至公元949年(19岁)夏天,郭威平定三藩。

  内政纷乱

  后汉隐帝刘承祐续位后,由杨邠、史弘肇和苏逢吉等大臣辅佐,三人互相攻伐,内政纷乱,杨邠、史弘肇蔑视后汉隐帝刘承祐的皇权,议政时公然禁止后汉隐帝刘承祐开口,公元950年11月(20岁),后汉隐帝刘承祐,一举击杀杨邠、史弘肇、王章三人及其家属。

  君逼臣反

  公元950年11月(20岁),后汉隐帝刘承祐密令曹威等人刺杀在外的大将郭威,郭威被逼起兵反叛,围攻汴京,后汉隐帝刘承祐到城外刘子坡观战,因后汉军大败,于第二天清晨又匆忙要逃回城去,不料开封尹刘铢据城不让其进,后汉隐帝刘承祐只得带了苏逢吉、聂文进和茶酒使郭允明等人向西北奔逃,逃至赵村,被郭允明所杀。

  名存实亡

  刘承祐即位后,内有顾命大臣杨邠、史弘肇和王章等专权,外有郭威拥有重兵,威望震主。

  暗杀

  有一次,杨邠、史弘肇在朝堂上议事,刘承祐说:“你们再仔细推敲推敲,别有谬误,让别人说闲话。”杨邠竟说:“有我们在,何人敢说闲话。”刘承祐忍受不了,派亲信杀死了杨邠、史弘肇和王章,又派使者到魏州(今河北省大名县西)去杀郭威。郭威起兵反叛,于公元950年11月抵达汴京城下。刘承祐到城外刘子坡观战,因后汉军大败,于第二天清晨又匆忙要逃回城去。不料开封尹刘刘铢据城不让其入内。刘承祐只得带了苏逢吉、聂文进和茶酒使郭允明等人向西北奔逃。

  死去

到赵村,忽见后面尘埃大起,刘承祐以为是追兵,便仓皇下马,打算躲入村民屋中。郭允明见形势危急,想以刘承祐作为进见礼投降追兵,猛然赶上几步,狠命一刀,将刘承祐刺死。其实后面并不是追兵,而是刘承祐的亲兵赶来护驾。郭允明见自己弄巧成拙,也就横刀自刎而死。刘承祐死后的谥号为隐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刘承佑简介五代后汉最后一位皇帝刘承佑生平
后汉隐帝刘承祐(930年3月28日―951年1月2日),沙陀族,后汉的最后一位皇帝,高祖刘知远和李皇后之子。948年---950年在位,后汉高祖乾祐元年(948年),刘知远死后,他即位,沿用后汉高祖年号乾祐,在位时期大权旁落,后诛杀权臣,引发了郭威叛变,后汉隐帝承祐三年(950年),叛军攻开封,刘承祐被杀,后汉亡,时年21岁。乾祐元年(948年)正月二十七日,高祖刘知远病死,宰相苏逢吉等人秘不发丧,诱杀了杜重威。同年二月辛巳日,进封刘承祐为周王,继而由刘承祐即位,沿用刘知远的年号“乾祐”。后汉隐帝刘承祐继位时,李守贞占河中,赵思绾占永兴,王景崇占凤翔,先后举兵造反,公元948年8月(18岁),后汉隐帝刘承祐令郭威领兵讨伐三藩,至公元949年(19岁)夏天,郭威平定三藩。后汉隐帝刘承祐续位后,由杨邠、史弘肇和苏逢吉等大臣辅佐,三人互相攻伐,内政纷乱,杨邠、史弘肇蔑视后汉隐帝刘承祐的皇权,议政...
· 后汉隐帝刘承祐的生平简介刘承祐最后是什么结局?
刘承祐,沙陀族人,是后汉最后一位皇帝,史称后汉隐帝,是后汉高祖刘知远与李皇后之子,死时只有21岁。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过四百多位皇帝,后汉隐帝刘承祐是猜疑心非常重的皇帝之一,他因为猜忌而滥杀无辜大臣,是历史上有名的无道昏君。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皇帝更新换代的现象十分频繁,本来后汉的皇帝轮不到刘承祐来做,可谁让他的长兄魏王刘承训刚被立为继承人就病死了呢!后汉高祖刘知远非常喜欢长子刘承训,刘承训贤明而冷静,是继承人的最佳人选。刘承训死后,刘知远悲痛异常,致使病情加重,无奈之下他紧急召见群臣,把18岁的刘承祐定为继承人,将他托付给将相们。少年天子刘承祐一继位便发现了一个问题,父亲刘知远留给他的几个宝贵“遗产”实在是太碍眼了,父亲将国家大事都分配好了,军、政大事好像都用不上他这个皇帝。刘承祐好不容易才当上皇帝,自然希望享受至高无上的皇权,他怎么能被架空呢?于是,刘承祐暗中谋划如何除掉这一个...
· 后汉高祖刘知远简介建立后汉,五代后汉开国皇帝
刘知远(895年—948年),后汉高祖,五代后汉开国皇帝。其祖先本为沙陀部人,世居太原。后晋开运四年(947年),刘知远在太原称帝,沿用后晋高祖年号天福,称天福十二年,同年六月入汴京,自称为东汉显宗八子淮阳王昞之后,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天福十三年(948年)正月改元乾祐,更名刘暠,同月因病崩于万岁殿。谥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人物介绍汉高祖刘知远,生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卒于汉乾佑元年(948年)。他在晋朝开运四年(947年)称帝建立后汉,改名刘暠,庙号高祖。其祖先本为沙陀部人,世居太原。刘知远是五代大汉王朝的建立者。刘知远从小为人沉稳庄重,不好嬉戏。到了青少年时期,正值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割据太原,刘知远就在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即后来的唐明宗)部下为军卒。当时,石敬瑭为李嗣源部将,在战斗中,刘知远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两次救护石敬瑭脱难。石敬瑭感而爱之,以其护援有功,奏请将刘知远...
· 刘承祐是谁刘承祐的生平简介
刘承佑生平早年经历刘承祐,生于后唐长兴二年三月七日(公元930年3月28日)。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刘知远担任太原留守,任刘承祐为节院使,历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刘知远建立后汉,授任刘承祐左卫大将军、检校司空,后升任大内都点检、检校太保。登基为帝刘知远的长子魏王刘承训年长而贤明,刘知远很喜爱他。乾祐元年(公元948年)正月十一日,刘承训刚立为皇位继承人就病死了,刘知远正病重,悲哀使病迅速加重,立即将刘承祐托付给将相们。宰相苏逢吉说皇子刘承祐还未封王,请刘知远尽快封刘承祐为王。正月二十七日,还未来得及封王,刘知远便去世了,宰相苏逢吉等人秘不发丧,诱杀了杜重威。乾祐元年(公元948年)二月初一日,授任刘承祐为特进、检校太尉、同平章事,进封周王,当日在刘知远灵柩前即皇帝位,沿用刘知远乾祐的年号。诛杀权臣有一次,杨邠与王章在刘承祐面前论事,刘承祐说:“事行之后,不要...
· 五代后汉刺史荆罕儒
冀州信都(河北冀县)人。荆嗣之祖父。少为强盗。后晋天福年间从军。开运未年,署为密州刺史。汉初,拜山南东道行军司马。广顺元年(951年),迁率府率。显德元年(954年),世宗召为招收都指挥使。随世宗征太原,以功攉为控鹤、弩手,大剑直都指挥使。人物生平荆罕儒,冀州信都(河北冀县)人。荆嗣之祖父。少为强盗。后晋天福年间从军。开运未年,署为密州刺史。汉初,拜山南东道行军司马。广顺元年(951年),迁率府率。显德元年(954年),世宗召为招收都指挥使。随世宗征太原,以功攉为控鹤、弩手,大剑直都指挥使。随军开淮南,领光州刺史。四年(957年),改泰州刺史兼海陵、盐城两监屯田使。五年三月,改本州团练使。建隆元年(960年),迁郑州防御使,改晋州兵马钤辖。同年冬,率千骑侵入汉境,至汾州焚其粮草而归。至京土原被汉将郝贵超追及。荆罕儒遣副将阎彦进率兵抵御。阎彦进败退,乃亲率兵冲入敌阵,手杀数十人,后死于敌人乱...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