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德龄公主:没有时间观念早是中国人陋习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16
转发:0
评论:0
德龄公主:没有时间观念早是中国人陋习,路途过半时,我们终于到达了城门口。一般说来,北京城每天晚上7时就要关上所有进

  路途过半时,我们终于到达了城门口。一般说来,北京城每天晚上7时就要关上所有进出的门,第二天早晨才能打开。当我们到达时,城门已经大开,守门的官兵对我们解释说,他们接到宫里的命令,要打开城门让我们出城。

  似乎还是黑夜,在身着官服的官员们的礼节中,我们出了城门。昔日平淡的生活与如今不平凡的遭遇不断在我脑海中重叠、回荡,我不住地猜测,太后有着怎样的性格?她是否会喜欢我?听说太后还有可能留我们在宫中,那让我很是兴奋,如果真给我们这样的机会,我们是不是可以劝说并帮助太后对中国的进行改革?我一定要尽力让中国富强起来……幻想着光明的前途,我顺手拉开了轿子的帘幕,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一道淡红色的光芒,是一个不错的天气。

  我正怀疑如此遥远的旅途是否会让我们永远到不了目的地时,官吏终于来告知:万寿山还有4里地,这多少让本已不耐烦的我沉住了气。前往海淀的路上,我们还见识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塔。海淀是一个美丽的村庄,那里有一些整整齐齐的砖瓦房,很干净,但是没有什么楼房。坐在轿子里,我听见路旁一个小孩对另一个小孩说:“这些女子都是到宫里做皇后的。”我忍不住笑了……天色渐渐变亮,鲜活的景致也在我的面前一一呈现,渐行渐过,我们离皇宫已越来越近,接着一处屋顶上覆着黄绿色琉璃瓦的宫殿就出现在我们眼前,宫殿被那些丛山间高低起伏的红墙曲曲折折地围绕着,阳光下的红墙绿瓦就那么自自然然地构成了一幅灿烂的画面。离开海淀后,我看到了一座牌楼,牌楼是一种中国特有的建筑,上面的雕花极为精美。轿子最后停在牌楼边,映入眼帘的是百码之外的颐和园大门,大门共有了3扇门:中间是一个大门,两旁各有一个小门,据说只有太后出入时,中间的大门才会开启,离大门500码的地方是两所禁卫军住的房子。我们到达时,左边的小门已经开了,我们的轿子就在门前停了下来。

  轿子一停,我便听到有几个官员跑进门去,大声喊道:“已经到啦!”两个四等太监出来迎接我们,他们恭恭敬敬地站在轿门两旁,请我们进园。下轿后,又有另外两个太监带领10个小太监,把太后所赐的黄丝帘挂在轿上,这是我们的极大荣幸。一进门,我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大院子里,铺着地砖的院子约有两百码,种了很多花坛和古松,松树上还挂着不少鸟笼。进门的对面便是一排红墙,上面也有三扇门,墙的左右两边各有一排矮房子,每排都是12间屋子,那是候应室。院子里,穿着官服的大大小小官员们穿梭往来,看着忙是忙透了,就是不知道他们在忙什么,或许,这就是中国人的特色。看见我们进来,这些官员便傻傻地站在一旁,两个太监领我们进了一间屋子,屋子长宽都约20英尺,三面窗户都挂着丝帘,里头的桌椅是黑漆的,上面随意搁了些红色的垫子。在那个屋子里待了还不到5分钟,一个衣着华丽的太监便进来对我们说:

  “太后有旨:请裕太太和格格们到东边宫里静候。”话音刚落,那两个引领我们的太监就赶紧跪下:“是。”在中国,见懿旨如见太后亲临,接旨时,各级官员都必须恭恭敬敬地下跪。于是,在太监的引领下,我们又从左门出去,到了另一个院子。这个院子的格局和摆设与第一个基本相似,只是现在的这个院子在仁寿宫南面,房间也比前一个院落的要宽敞些。太监带我们进了朝东的房间,房间里挂了十四座形态各异的挂钟,精雕细琢的花桌和椅子上都盖着蓝缎,四面墙壁上也都挂有精致的雕花和蓝缎。没过多久,两个年轻的宫妃过来,说太后正在打扮,请我们稍等片刻。两个半小时后,太后还没打扮好,没有时间观念已成了中国人的陋习。即使如此,因为还不时有太监送来太后赏赐的牛奶等食品,我们倒也不至于太无聊。在这一段时间内,太后赐给我们每人一个镶着珍珠的金戒指,珍珠自然又大又圆。再过了一会儿,太监主管李莲英出现了,他告诉我们,太后会立刻接见我们,并奉太后之命,送给我们每人一个玉戒指。当时的李莲英已经上了年纪,满脸都是皱纹,是唯一可以头戴孔雀翎的太监,但态度非常好。与太后素未谋面,她就已赏赐了我们诸多珍贵的东西,她在我心中的形象一下子和善了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德龄为什么是“公主”?德龄是谁的女儿
德龄为什么是“公主”?德龄是谁的女儿裕德龄(1886~1944),笔名德龄公主。少年时随父先后在日本和法国生活了六年,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精通多国语言。17岁时随父回京,因通晓外文和西方礼仪,和妹妹裕容龄一同被慈禧招入宫中,成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1905年因父病重离宫。后“应亲友的要求和催促”,用英文写下了她在宫廷内两年生活的所见所闻——《清宫二年记》。她的众多回忆性质的作品,因其亲历亲见的特定身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下了清宫生活珍贵的史料,为后世的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提供了佐证和参考。1944年在加拿大死于车祸。德龄公主是满洲贵族裕庚之女,早年曾随父旅居欧洲多年,1903年回国后,入清官,为慈禧太后御前女官。因谙外语,常为慈禧介绍国外情况并陪同接见外使夫人,深得宠信。德龄公主是裕德龄的笔名。在外国,格格和公主是没有什么名称上的区分的,所以外国人将德龄格格称作是德龄公主,其实是一场误会而已
· 德龄公主简介德龄是怎么死的?
裕德龄,曾为慈禧太后的御前女官,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德龄生于公元1886年,去世于公元1944,为汉军正白旗人,其父为清朝大臣裕庚。据传裕德龄本姓徐,其母为一个中法混血儿的粤妓,其父无名,裕庚并不是她的亲生父亲,而是她的继父。德龄在荆州和沙洲市度过了她的童年,1895年裕庚奉朝廷谕令,前往日本为出使日本的特命全权大臣,裕庚带上了妻女一同前去,德龄自然也随家人一同前往。就这样,德龄在日本度过了三年时光。后来裕庚接受诏令,奉命出使驻外法国大使,德龄又随裕庚和家人迁居法国。在法国生活的这段日子里,使德龄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闺阁女子。在这段世家里,她学会了外语,增长了不少的见识和学识,对各国国情都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更是和妹妹容龄一起接受了现代舞蹈大师邓肯的指导。不过德龄的舞蹈天分,远没有妹妹容龄那般好,所以容龄在舞蹈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德龄则显于另一方面。公元1902年,裕庚...
· 古人时间观念其实很差:是如何计时的呢?
古人的时间观念是非常差的,约定的时间并不是像是我们现在讲的精确到几点几分的。他们相约定的时间一般是很长的,一本是一俩天的,如果有特殊情况会是更长。古人很聪明,他们发现太阳照射有影子于是就有了日晷这个最早的计时的工具。接着就出现了沙漏,我国发明的铜壶滴漏比外国制作的滴水计时器要早的多,应用也普遍,成为历代计时的重要工具。还有我们在电视剧里面常常听到的台词,给你一炷香的时间,还有用香和蜡烛来计时的。晷古人最早使用的计时工具是晷,文物系石刻,不容易判断制作年代。推断应该是夏商之前人开始观察日月并制定历法的时候就在利用日影计时了。晷不是普遍的生活用具,古人也没有客观需要去精确安排时间,从古诗文看,约定见面一般是笼统的时间比如某天,要在一天内更具体的话,就用比较明确的物候现象来确定见面时间,比如清早、正午、黄昏、晚饭后等等。使用晷计时,可以精确到几时,甚至几刻。隋唐开始有较为精确的计时工具滴漏、更香...
· 为什么现在人没有家族观念?
对于80后而言,拥有着一种非常强的割裂感,前20年是熟人社会,后20年是陌生人社会。而且80后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化时代。在中国很漫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农业田园时代,在我国加入WTO以前,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农耕种田为主,在这个时候,家族观念的氛围是非常浓郁的。例如同姓的亲戚都是住在一个地方,亲戚之间的往来非常的密切,平时经常串门,红白事互相过来帮忙。建祠堂,修家谱,是很常见的事情。然而对于95后,00后,人们的家族观念越来越淡漠,“断亲潮”,对于这些新生代而言,从不关注家谱,对祠堂也没有概念,可以说,现在人的家族观念越来越淡薄了。造成这个的原因是什么?1,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20年,我国拆迁,大修大建,到现在,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在农村的会去县城,市里买房,甚至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买房,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同时,以前人几乎一辈子在一个地方,很少出去。而如今,年轻人成年以后,或者大学毕业后,...
· 裕德龄
早年1885年(存疑),德龄出生于武昌,在兄妹五人中排行第三,在荆州、沙市长大。其父裕庚为外交官,1895年,任出使日本特命全权大臣三年,后又任驻法公使6年;母亲是法国人。德龄随父在日本、法国生活六年,不但会外语,还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渊博的学识,精通各国国情,曾是现代舞蹈大师邓肯的弟子。女官生涯左起瑾妃、德龄、慈禧太后、裕容龄、容龄母、光绪皇后,静芬1902年冬,裕庚任满归国,被赏给太仆寺卿衔,留京养病。17岁的德龄随父回京。此时列强入侵,慈禧太后急欲讨好各国使节和他们的夫人,她从庆亲王奕劻口中得知裕庚的女儿通晓外文及西方礼仪,便下旨召裕庚夫人带同德龄、容龄姊妹入宫觐见,后来德龄与姐姐容龄一起成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为慈禧与西方国家使节夫人们交往担任翻译。直到1905年3月因父病才离宫到上海。期间慈禧太后曾有意将其许配给荣禄之子巴龙,但为光绪帝设计解脱。出宫之后1907年5月21日,德龄与美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