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将军”李广难封:汉代苛刻的军功制度
李广曾感叹,自己抗击匈奴无役不与,但是才能不及自己的人都已经纷纷封侯赐爵,自己却只混到了九卿,还没有获得爵位。差哪儿了呢?后来经过与风水先生王朔一番讨论,总结出,原因是当年曾经杀降,王朔还特意解释:“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杀降无疑是不对的,以前虽没有日内瓦公约,但是杀降卒会令敌人誓死反抗,令敌方民众怀恨,损害自己的名声。所以,通常情况下,这样做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在政治和军事上都不利。不过古人喜欢故弄玄虚,不愿多讲大道理(讲道理也永远不可能说服所有的人,有杀降不好的道理,也有杀降好的道理),所以干脆用一个 “祸”字定论。不过古代诸将不信邪,就是要杀降的也一直有,也没听说有谁仅仅因为杀降就倒霉的。那么李广为什么就这样倒霉呢?(对他运气确实不好这一点,大家还是普遍承认的)
(一)
首先看一下李广的个人情况,“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广家世世受射……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史记》)。他是出身军人世家,身怀绝技,英勇善战!从这方面来看,没有什么不利的因素,不出意外,是可以功成名就的。
从李广的战斗生涯来看,他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就是“勇”和“善射”。刚出道时,他就得到了汉文帝的赏识,说他:“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为什么子不遇时呢?因为那时没有大规模战争,作为军人,李广没有发挥的空间。既然当时没大规模战争,文帝本人在这方面也是没见过市面的,所以他的评价到底分量有多少也不好说。不过,李广的表现肯定是非常有视觉冲击力的。接下来,平定七国之乱时,夺取了吴军旗帜(应该是帅旗之类的非常重要的旗帜)。一般能干这活的都是勇武非凡的。与匈奴作战时,追杀射雕者,遇匈奴大队镇定自若,被俘能夺马而回,被围能稳定军心等到援军,这些都脱不开“勇”字。 “善射”就不用多说了。
在治军方面,他是怀柔派(不代表没威严)。很多古代将军追求两个极端,要么让士兵爱自己胜过爱亲人,要么让士兵怕自己胜过怕敌人。这样的部队会很顽强,能承受大的伤亡。李广就属于前者。同期的另一个将军程不识治军要严厉得多,并且批评李广的部队自由松散。不过要注意一点,李广很注意派遣斥候(就是预警工作搞得好),因此他的部队也没因为军纪不佳而被敌军袭破。所以,作为一个将军,李广也是很优秀的。
看到这里,李广好像没道理不能封侯。
下面,我先把一些细节罗列在一起:
1、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史记原话)
2、取旗,显功名昌邑下。(还是)
3、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还是)
4、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同)
5、为了三个射雕者,很可能还为了给中贵人和他的卫队报仇,带一百骑兵远离驻地一日,期间遭遇数十倍的匈奴骑兵。
6、被俘时已经受伤,夺马逃回后,先“复得其余军”,然后一起返回汉境。
7、霸陵尉口出不逊,复出后立刻主动创造机会把霸陵尉宰了。
8、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杀之。(史记原话)
9、广讷口少言。(同上)
10、前面提到的,因为认为不如自己的人都爬到自己头上去了,跟风水先生感叹时运不济。
11、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史记原话)
12、……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同)
13、……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同)
14、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
以上细节在《汉书》里也是一致的。
先说一下,作为一个为国英勇杀敌的军人,无论他的战功如何,都是值得尊敬的。
(二)
接下来准备粗略探讨一下李广时代的一些背景。
李广年轻时,汉朝对匈奴以防御为主,没有大战,天下也很太平,七国之乱算是最热闹的了。而汉军从建立开始一直也中原为主战场,一直就是步兵为主,骑兵为辅。表面上看,这时期也是有大量骑兵的,李广一开始就是骑兵,但在这种思想之下,骑兵要迁就步兵,只能作为战术突击力量,并不能充分体现骑兵的战略机动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不知道李广的骑兵作战思想是否也受到了束缚?他确实没有进行过类似卫霍的大纵深突击或者战略迂回。
汉的战功评价制度也是沿袭秦制的。首级、城池、土地和人口是记功的依据,阵亡(没提及过残疾——估计在当时的条件下,在战场上残了也就救不回来了)是记过的依据。匈奴没什么城池(龙城之类的估计算不上真正的城),匈奴多数的土地也是无法占领的,从游牧部落掠夺人口更是高难度的工作。所以,一般情况下,首级数与阵亡数之间的差额成了唯一的评价。
不过与匈奴作战与在中原作战大不一样。匈奴人差不多可以视为人马合一,想要他们的脑袋,首先要保证他们不在马背上,否则,就算是匈奴人负伤而死,只要他骑马跑开一段距离,就别想算进汉军的战果里了。在中原的步兵可不一样,腿负伤了跑不远,失血多了跑不远,就算没受什么伤,也很可能因为体力不佳,被人追上砍了脑袋。所以,匈奴人会有一部分稍后死掉的人无法计算,而这个数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相当巨大的(比如匈奴一次攻孙,回师途中遭遇大雪,死了九成,可见伤病人员如果遭遇北方的恶劣气候,肯定也是九死一生)。反过来,汉军如果在中原作战,补给方便,救治也方便,而与匈奴作战,除了战死的,因伤而死的也会有所增多(匈奴的这一部分基本无法计入,但汉军会100%计入),另外还有很多会病死、饿死、渴死、累死(比如李广利征大宛,真正战死的并不多),这些都是要算进阵亡里的。所以,如果一支远征的汉军杀伤大当,我们可以判定,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应该要比对手好。可惜,当时的汉政府显然没有考虑这个因素。
匈奴骑兵同中原步兵相比,不但有战略机动性的优势,而且一直在充分利用这个优势,也就是说,他们的骑兵作战思想一度领先于汉。诱敌深入,然后以优势兵力包围消灭是他们常用的战术。这也就可以理解,李广的一百人从容面对几千匈奴骑兵的时候,那些匈奴人为什么会上当了,他们太了解这个战术的威力了。
纵观汉军失败的原因,主要是:1、遭遇优势敌人(比如李广之败);2、被截断水源补给(比如赵破奴之败);3、疲惫(比如李广利之败)。反过来,这也是匈奴人对付汉军的主要方法。晁错曾说,汉军的刀更利,箭更远,甲更坚,他的原话虽然比较夸张,但汉军有这些优势还是没错的。匈奴的优势就是马、更娴熟的射术和对草原地理的熟悉。所以,当匈奴发现大量汉军时可以轻易逃走,发现小股汉军时则可以迅速集结兵力攻击,同时面对机动力差的汉军也有选择战场和战机的主动权。
如果不能克制匈奴的核心优势——战略机动性,再勇猛的将军也拿匈奴没办法。
(三)
根据前面罗列的李广的一些细节(1-5、8),我们可以合理推测李广跟匈奴作战都是硬碰硬,而且他本人很可能会带头冲阵(3有人曾担心他会战死,另外看8 他对打老虎的兴趣)。结合匈奴的作战特点,我们会发现这种打法对匈奴的伤害并不大(从总体实力来看)。武帝之前,汉是守势,而匈奴除了有记载的几次大举入侵之外,寇边多为小规模的。这时候,他们发现正面同李广冲突不利的时候会迅速逃之夭夭,汉军很难追击,所以也不会有很大的战果。匈奴大的王会有数万的兵力,小的只有数千,因为没有大规模开战,匈奴也不可能调集很多兵力对付李广,所以,硬碰硬也捞不到好处。这时候李广在匈奴方面有威名也很正常。
但是李广的这种作战风格在攻势作战时期就很吃亏了。
汉军出兵北伐,远离城池,补给不便,等于孤立无援,战不利也不可能退入坚城固守。所以,要取胜,必须能有效利用手上有限的兵力和资源。另外,如果搭配有大量步兵,一旦战败,骑兵还能逃回来,步兵就惨了,即使没被匈奴人杀掉,失去给养的散兵游勇徒步在大草原上走上百里回来的难度也很高。所以武帝的攻势作战虽然在战略上很主动,但实际上风险远比防御战高。
李广一次战败被俘,一次因为张骞失期,险些全军覆没。而且,李广率军一万时打得好像反而不如只有四千人时出色,当然只是好像。原因是资质平平的公孙敖虽然损失了七千人,但他毕竟带着残部回来了,李广竟负伤被俘。请注意细节6,李广被俘时负伤了,逃回来时遇到了自己的“余军”。这里面包含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李广被俘的原因,多半是又冲到前面跟匈奴硬拼去了(差点发生了3中所担忧的事),二是他的军队虽然战败,但不是全军覆没。可见,作为一个将军,李广比公孙敖勇猛,但作为一个指挥官,在最后时刻李广可能不如公孙敖尽职。作为大兵团的指挥官,最重要的是控制部队,而不是发扬个人的武勇(5实际上就是犯了这个错误)。在第二次作战中,李广摆对了自己的位置,一直处在指挥者的角色中,陷阵是儿子去的,为了提升士气,发挥神射绝技,没去冲锋,处置得当。这一次没有战功确实比较倒霉。
那么,李广最后一次参战无功而返,羞愤自杀有没有被陷害被排挤的因素呢?
首先,卫青会不会不喜欢李广?……有可能。看细节7、9-13。李广不善与人沟通,同时行事风格又很张扬,傲慢,有时甚至很跋扈(霸陵尉固然很失礼,但李广睚眦必报,取人性命实在有些过分),难免会让同僚不快。从细节12来看,他的将军虎威虽不容冒犯,但并不妨碍他冒犯上司。
其次,卫青让李广绕道是有意不让李广参战吗?……这不可能。卫青的主力部队是五万骑兵,另有十余万负责给养和辎重的步兵(……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这些步兵基本是不参战的,一来,一部分是负责作战部队回师时接应,输送补给的,二来,同去的步兵因为行进速度慢,拖累骑兵的行军速度,所以,汉军参与决战的部队也不会有很多步兵。这时候,卫青会再扔掉五千骑兵不参战?(根据苏建、赵信战败那次的情况,前右合军三千余人,未说明总兵力,但一年多以前的一次北伐是三万骑兵,接下来的两次没给出兵力,估计兵力应该相当。所以前军和右军大约占总兵力的一成)这种关键性的大战,卫青只可能充分利用手上的每一个可以参战的士兵,而不是闲置大量骑兵。
最后,卫青指定的路线是否合理?……应该是合理的。路难走没错。但李广的是偏师,又要赶时间,路线上没有多少选择,走那种水草丰茂的路线还很可能会撞上匈奴大部队。卫青让李广打的是匈奴的软肋,不是胸肌。另外,走艰难的行军路线,然后取胜,在历史上的例子是很多的,比如,霍去病第二次出击河西走廊就是先经过居延海迂回到祁连山的。再举一个:夏,闰四月,癸酉,任城王道宗败吐谷浑于库山。吐谷浑可汗伏允悉烧野草,轻兵走入碛。诸将以为“马无草,疲瘦,未可深入。”侯君集曰:“不然。向者段志玄军还,才及鄯州,虏已至其城下。盖虏犹完实,众为之用故也。今一败之后,鼠逃鸟散,斥候亦绝,君臣携离,父子相失,取之易于拾芥。此而不乘,后必悔之。”李靖从之。中分其军为两道:靖与薛万均、李大亮由北道,君集与任城王道宗由南道。戊子,靖部将薛孤儿败吐谷浑于曼头山,斩其名王,大获杂畜,以充军食。癸巳,靖等败吐谷浑于牛心堆,又败诸赤水原。侯君集、任城王道宗引兵行无人之境二千馀里,盛夏降霜,经破逻真谷,其地无水,人龁冰,马啖雪。五月,追及伏允于乌海,与战,大破之,获其名王。薛万均、薛万彻又败天柱王于寺海。(资治通鉴 卷194)尤其注意倒数第二句。
另外,根据细节14,李广遗言中之所以包含怨恨是因为如果卫青不把他从前军改成右军就不会出这样的倒霉事了,并没说走这条路根本没机会参战。从事后卫青对李广迷路失期的不满来看,他不会有意算计李广,否则这样的结果岂不是正中下怀,以卫青的为人,又何必要追问得这样紧,把事情闹大呢?所以,归根到底,失期本身是李广和赵食其的失误,确实不能怪别人,只是卫青的调动使得李广有了犯这个错误的机会而已(这怪卫青不该信任李广能完成这个任务?)。
所以,卫青可能确实不喜欢李广,但这种时候卫青不可能,也确实没有蓄意不让李广参战立功。(否则改李广为后军或者放在中军直接约束岂不是更好?李广的偏师如果侧击成功是完全可能立大功的!)何况,李广的儿子是卫太子的岳父,李家和卫家在政治上是利益一致的,不会有这么大的矛盾。
总结起来,李广是一次战败,一次运气不好,一次失误,错失了良机。最后李广会自杀,不是被陷害得惨,而是老将军极度绝望,加上他高傲的性格,使他有了过激的举动。想一想,一个六十多岁的人,一场大战下来,别人都有大功,自己不但无功还有过,他会多么绝望?李广自视甚高,跟项羽一样,抱怨别人,抱怨客观环境的时候居多,恐怕不太情愿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看看他给自己不能封侯找的解释),这样的性格,这时候满腹委屈也正常。高傲自负、才华出众的英雄的悲剧总是令人动容的(我也同情他),但不应因为他们的遗言而轻易迁怒于老天爷或是别人。
结合匈奴人的战术来看,没有优势兵力,匈奴人通常不会跟汉军硬拼的,反过来,匈奴人硬拼时,兵力上肯定有优势。李广的作战风格面对这样的对手,要么是没什么战果,要么战到伤亡殆尽也赢不了。所以,李广运气是不太好,但也不可能很好。李广难封,因为他的战法不适应对匈奴的攻势作战,加上汉朝衡量战功的制度过于苛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